登陆注册
7679000000028

第28章 利用权力真空(4)

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方案,汉高祖刘邦一时难以决断。不过,历来各国对匈奴都是以战争对抗为主的,所以战争这个原则对决策者而言是非常熟悉的,而怀柔政策则是一个全新的方法,这对马上得天下的刘邦而言,不仅感情上难以接受,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不会使用。所以,刘邦是倾向于武将们的强攻的观点的。不过,因为他忙于平定内部的叛乱和处理居功自傲的大臣,暂时还没有对匈奴下手。

汉高祖七年,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率大军南下,而汉朝驻守北边的韩王信投降了匈奴,让汉朝的大片疆土落入匈奴手中。汉高祖刘邦大怒之下亲自率领军队准备和匈奴决战。但是,因为天气苦寒,汉军的许多士卒被冻伤,而且冒顿使用诱敌深入之计,引得刘邦孤军深入,死伤惨重。刘邦被困在白登,陈平使用离间计说服了冒顿的妻子,她才劝冒顿撤军,刘邦七日后才解围而出。经过这番惊险,刘邦对匈奴十分忌惮,知道单靠战争无法消灭匈奴,更知道现在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匈奴决战,但又不知如何才能解决匈奴问题,便向大臣们问计。

谋士们觉得这个时候说服刘邦,变通处理匈奴问题的处事规则的时机已经到来了,他们推举在和匈奴作战时曾经立下大功的建信侯刘敬出面陈说他们的观点。刘敬为刘邦作了一番详尽的分析,他说:“现在天下初定,士卒们都不愿再有战争,不可以武力强行攻打匈奴。但是,冒顿这个人崇尚武力,也不可以用仁义的道理去说服他。只有一个比较长远的方法可以使用,那就是让他的子孙成为汉代臣子的办法,但是不知陛下能否答应?”

刘邦听说有此良策,急忙追问,并表示没有不能答应的要求。刘敬便说:“如果您把亲生女儿嫁给冒顿,然后再送大量的钱货,冒顿单于见了这等好处,必然会立您的女儿为阏氏(单于的王后),将她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来表示匈奴对您的友好,以期望从您这里得到更多的实惠。您就可以每年把我们所剩余的而匈奴所缺少的物品送给他,并慢慢用中原礼法教化匈奴。冒顿活着,是您的女婿,他死了,他的儿子、继位的单于是您的外孙,又哪里有外孙和外公分庭抗礼的道理呢?这样,可以不用兵而慢慢令匈奴臣服。另外,如果您不愿把女儿嫁给冒顿,也可以让宗室或者后宫的女子诈称公主而出嫁,但是冒顿肯定会知道,便不会和您过分亲近,那样和亲就失去最佳效果了。”

刘敬这番话令刘邦深为折服,连连称善,并准备将女儿嫁给冒顿。但是吕后不舍得让女儿嫁给外族,日夜哭泣,对高祖说:“我只有太子和这一个女儿,怎么能将她嫁给匈奴呢?”在吕后的一再坚持下,刘邦最终没有将女儿嫁给冒顿,而是另选一名女子冒充长公主嫁给了冒顿,并根据刘敬的筹划,赠送给匈奴大批财物,冒顿单于这才减少了对汉代边境的侵扰。

刘敬为汉高祖筹划的和亲之计,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得出的比较理性的方案。他从汉朝的现状、双方的实力、冒顿的个性几个方面人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办法,就是以婚姻为纽带,在文化上对匈奴潜移默化的渗透,经济上对其尽量满足以减少寇边情况的发生,政治关系上用婚姻一血缘关系缓和敌对关系。既顾及到眼前利益,又考虑到长远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理性的一个提议。这正是在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根据双方力量对比的情况,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案,变通规则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而且,刘敬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与以往的以战争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但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匈奴问题,为了让汉朝不受到匈奴的侵扰,可以说是和用武力方式解决问题殊途同归的。

在汉文帝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朝的军事、经济实力都有了恢复和发展,在解决匈奴威胁北部边疆的问题上。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方式了。一次,匈奴的单于又提出与汉朝和亲。文帝向大臣们咨询究竟应该继续与匈奴和亲,还是出兵与匈奴交战。富有政治经验的大臣们都说,匈奴刚刚在对大月氏的战争中取胜,应该避其锋芒,不应出兵;而且即使取胜,匈奴的领土也大部分是沼泽和盐碱地,不适合农耕,还是和亲可以免除祸患。

但是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人。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匈奴现在横行于北边,而且肆意侵入汉境掠夺人口、财物,这种祸患如果不加制止,只有到汉代亡于匈奴才能停止。而汉代皇帝居然还要每年向匈奴单于赠送财物,完全是一副臣子的模样,这样的卑微姿态、顺从态度都没能让匈奴停止扰边,祸患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他激愤地提出:“匈奴的人口,也不过和汉朝的一个大县相当。以天下之大,竟然被一个县的人所困扰,我真为执政者痛惜啊!陛下您何不试试任命我为主管经营匈奴事务的官员来办理此事,并按照我的计划行事,我一定会扼住其要害而制服他们的!”

贾谊的言论虽然感人,但是因为汉代内部还有同姓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尚未解决,所以不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抗击匈奴。汉文帝也是出于此点考虑,最终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而是采取鼓励人民拓边、养马等迂回式的方法,为以后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

汉文帝时期的大臣们对和亲与战争的看法,基本上继承了高祖时期的思路,而且他们能够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匈奴的军事成功以及匈奴领地的贫瘠来作出更为理智的判断,可惜他们只将眼光放在当下,而不考虑到日后如何解决匈奴问题。而贾谊恰恰相反,他因为看到了汉代的上升势头,所以急切建议文帝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却没有估计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

作为最终的决策者,汉文帝既考虑到当下,又顾及到将来,因为他知道,当初之所以汉高祖会与匈奴和亲,完全是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无法用军事手段解决边患问题,所以想要用怀柔政策暂时缓解匈奴对边境的压力,这种和亲政策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当初刘敬为汉高祖筹划的改变匈奴的风俗并让匈奴以亲戚的身份臣服于汉朝的目的却没有达到,所以贾谊的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还是不可不注意的。因而,汉文帝一面坚持奉行和亲政策,一面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以和亲为盾、以武力为矛,而且还屡屡教诲子孙,不要忘了和亲的目的是要解决边患,而不是要汉朝对匈奴俯首称臣。就这样,最终到了汉武帝时代,由大将卫青和霍去病讨伐匈奴,彻底解决了北部边境的问题。

权变与契约的离合

通常来说,政治上的契约都是不可动摇的规则,是不容侵犯的,更不要说篡改了。不过,在特殊情况下,对政治契约进行变通,对于实现契约订立时规定下的目标,反而更有帮助。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政治契约进行变通?变通后又是否能保证原有的契约中的获益者最终可以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

政治契约既然不容侵犯,那么一旦要修改政治契约,一定不仅仅是契约本身受到挑战,而是最初订立契约的政治家本身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此时,应该从政治实体着手,先保证那些政治家们的地位.只要他们的地位不受到动摇,并且日后能战胜挑战他们地位的人.原有的政治契约自然也就可以恢复了。

这种变通规则的做法,正是所谓“能屈能伸”。“屈”并不是为了求得一时的安逸,而是为了日后有“伸”的机会。而且“屈”与“伸”是并不矛盾的,恰恰是可以用表面上的一时之屈,换得日后顺利伸展的良机。

陈平权变定江山

在汉代,陈平以权变之计最终保全了汉家山河的故事,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汉高祖刘邦本来只是一个默默无名之人,后来在秦末的大变乱中加入到反秦军队,才慢慢崭露头角的。他之所以能够建立汉朝,一方面是靠一批勇猛善战的大将;另一方面是靠善于运筹帷幄的文臣谋士。所以,在他统一天下不久,便举行了一个仪式,与辅佐他,打天下的功臣们杀白马为盟,订立了一个关于富贵等级的政治契约。契约中规定,功臣们可以在朝廷中享有极大的政治和经济特权,而且规定只有刘姓(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同族亲戚)才能封王,只有拥有大功的人才能封侯,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就要受到天下人的共同征讨。

这个政治契约,一方面保证了功臣们在国家中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刘姓江山的安全。皇帝为功臣们提供特殊待遇,功臣们负责拥护刘姓人做皇帝不受侵犯。这个规则让汉高祖和他的功臣们相处得比较融洽,彼此间很少出现什么争斗。

但是,汉高祖死后,他的妻子吕后专权,以皇太后的身份干涉朝政,名义上是辅助她的儿子惠帝,实际上是为自己的家族吕氏争权夺利。吕后本人十分工于心计,她知道自己这样做会引起功臣们的不满,就等到功臣中的两位元老萧何和曹参先后去世之后,才慢慢推行自己的计划。但是,这样也引起了许多功臣的不满,吕后则使用各种手段,将他们撤职或者给予一个没有实权的职位,逐渐把权力交给臣服于她的大臣,意图就在掌握政权,为吕氏牟利。

过了一段时间,吕后觉得人事安排上已经基本搞定,便着手计划封吕氏家族的人为王来加强实力。她计划封王的名单,都是她的兄弟和侄子辈的人,用意也在于先让吕氏诸人拥有和功臣们一样甚至更高的地位,然后逐步把持各方面的权力,最后如果事情顺利,就可以让吕氏代替刘氏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了。

一天上朝的时候,吕后把自己的想法对大臣们直接说了出来。当时,功臣出身的右丞相(相当于首相)王陵极力表示反对,并且搬出了汉高祖刘邦当年与功臣们订立契约的誓言,和吕后当场发生了争执。

王陵说:“先帝在天下刚刚一统的时候,就和功臣们立下了盟约,约定只有刘氏才能封王,如果违背了这个盟约,那么即使是太后您出面所封的王,天下人,包括我们这些为先帝所器重的功臣,都要共同反对,甚至不惜讨伐那些非刘姓的王。请太后收回成命,尊重先帝与我们的誓言!”’

吕后本以为自己既然提出了计划,就应该水到渠成,毫不费力就为吕氏家族争得地位,根本没想到作为首相的王陵会率先反对。她十分气愤,但是表面上没有表露出来,反而和颜悦色地对王陵说:

“先帝打下天下,确实是你们功臣的功劳。但是,现在治理天下,仅仅靠你们这些只能冒死拼杀的功臣是不够的,还要靠那些有才能的人啊。您想想,这些年来,我为大汉江山付出了多少,我的家族又为治理国家耗费了多少心血呢!难道他们的功劳还够不上被封赏吗?更何况,我是先帝的妻子,当今的太后,我的家人就如同先帝的家人一样,何必分刘氏和吕氏呢?您是先帝身边的老臣,难道说您看我是一个妇人,就对我的建议不以为然?”

王陵虽然官居丞相,但对权变之术却一窍不通。他认定了刘邦与功臣之间的政治契约不容侵犯,便把刚才那番话翻来覆去地说,就是不同意吕后的建议。吕后非常难堪,而且她也知道先帝与功臣的盟约在政治上的地位,不敢直接对此进行否认,只得为自己寻找台阶,问当时站立一旁的左丞相陈平:

“陈丞相,您是先帝身边最有智谋的人之一,深谋远虑,智慧过人,先帝对您非常欣赏,常常说您的见解最合他的心意。我刚才说的事情,您有什么看法?”

陈平是一个文臣,不像王陵那样战功卓著,但他的计谋一向为刘邦所推重。他也知道这几年来吕后所作所为的目的,也知道现在吕后这么问他,就是想征得他的同意,挽回面子,并且顺利地把封吕氏为王的计划推行下去。他思考了一下,就对吕后说:“先帝为国家考虑,所以与功臣订立了盟约。而先帝去世之后,太后为国家殚精竭虑,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太后治国的功劳之大,我们这些臣子有目共睹,而且太后是先帝的皇后,根本不是外人,太后的兄弟子侄,也和刘氏大有渊源,以此而论,封他们为王,并不为过。”

陈平的这番话让吕后十分高兴,于是她便宣布封自己的兄弟侄子几人为王。可是,朝上的功臣们十分不满,尤其是右丞相王陵,觉得陈平在朝堂上的举动简直就是奴颜媚骨、背叛先帝。下朝之后,他就当面责问陈平为何说出赞同吕后主张的话来。

陈平面对王陵的责问,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先帝和功臣们订立盟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汉江山长治久安,让我们这些功臣效忠于大汉,为他的子孙尽心竭力地服务。但是,现在吕太后当权,她所说的话名义上是代表我们的皇帝的,谁要是不服从,就会被扣上大逆不道的罪过。现在王丞相您是因为功高位重,太后才没有公开对您作出处置,但是也会暗中削弱您的权力。如果功臣们都像您这样冲动,我们又靠什么保护大汉江山呢?在朝堂上和太后明争,拂逆太后的面子,这一点不足取,因为在朝堂上的争辩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做臣子的拗不过太后。而在暗中作出部署,让先帝的子侄们能够保存下来以待日后即位,我们这些功臣再保存实力保护刘姓江山,在这一点上,太后也斗不过我们。所以,何不顺水推舟,暂时放权呢?”

听了陈平这番解释,功臣们才稍稍放心。不过,因为王陵在朝堂上和吕后当面争吵,吕后不久就把他调离了丞相的职位,封他做地位很高但毫无实权的太傅,而陈平则因为这次权变的成功而留任,并升任为右丞相。在吕后去世之后,吕氏家族果然对汉朝江山有非分之想。这时候,陈平就与周勃等人齐心合力,剿灭了吕氏家族的势力,辅佐汉文帝登基,使刘姓江山度过了一劫。

陈平面对吕后在朝堂上的强势,知道不能硬碰硬,因为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以卵击石。所以,他采用了变通规则的方法,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对吕后作出了让步,而实际上他的目的仍然是为了保全汉朝的江山,并且让当初与刘邦定下誓约的功臣们的利益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变则通:规则不是成见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都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治局面和安定的社会局势。但是,在经历了大动荡、大变乱之后,想要恢复和巩固统一与安定的局面却十分不易。

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是最主要的统治形式。一切政令、国家权力都由中央政府控制,地方只不过是中央决策的执行机构而已,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就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

同类推荐
  • 汉帝刘荣

    汉帝刘荣

    雄才大略汉武大帝,开创了汉民族千年基业。只可惜金屋藏娇成为笑话;轮台罪己诏,又使汉匈关系恢复和亲,直接影响中原与北方几千年的爱恨情仇;立子杀母,却又重用霍光专权,后宫与外戚干政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发猖獗;还有诸如李陵降匈奴,巫蛊之祸等等,使得这震古烁今的功业,沾了几缕是非,让后人诟病,令人扼腕。现如今,一个不一样的汉帝,能否避开这些败笔,重建秦皇汉武的辉煌?期待中。。。
  • 权力暗面

    权力暗面

    唯一以历史为蓝本的作品,没有穿越,没有狗血!(重写中,已更至第五章。)
  • 司马王朝

    司马王朝

    三国讲完了,接下来就交给司马家,看他们如何在短暂统一之后,构造第二个两半王朝。
  •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王焱重生三国,君临天下,手中方天画戟横扫天下,胯下紫雷青龙驹如影随形。十二武将星辰,十二才士星辰伴其左右。青龙谋士智谋天下,白虎军团勇踏三军。收吕布,灭袁术,脚踏荆州,独霸一方,不平天下誓不称帝。
  • 回到村里去种田

    回到村里去种田

    九十年代的农村是整样一番光景呢?大大们是不是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跟我一起回到村里去种田吧……
热门推荐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丧尸妹子修真记

    丧尸妹子修真记

    林甜是悲催的,她死了又活了,可是成了丧尸,最主要的是她不了解丧尸,因为天地灵宝乾坤镯,她成为了一只会修仙的丧尸.(空间,不小白,只是要慢慢的变强,大家多多支持哟)
  • 薄情

    薄情

    季沅看着她怀里的小男孩,“谁的孩子?”元婉:“前夫。”季沅僵硬半晌,问:“前夫是谁?”“先生,这跟你有关系吗?”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缘分,所谓破镜重圆,不过是另一个人费尽心机罢了。
  • 战主

    战主

    有我的地方战斗不休,我的战斗没有失败,他们都说我是惹祸精,其实他们不懂我不惹祸他们怎么成长,俗人啊!让我常木来拯救你们吧
  • 降天大陆

    降天大陆

    降天大陆上,有个叫杳兽的动物。它们由人释放出来,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杳兽。哈!快来看吧!书友:3494434290
  • 张三丰先生全集

    张三丰先生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毒宠,倾城小医妃

    邪王毒宠,倾城小医妃

    一场重生,两世为人。她是镇北侯府的如珠如玉的千金,却曾是江湖上拥有赫赫声威的云家大小姐。他是深得帝心的皇子,靖边有功的王爷。他费尽心机娶回她,她却费尽心机要他性命!当时光尽逝,她困在爱与恨之间挣扎,最后当大仇得报,却发现误会一场,她的恨意无处安放,她的爱情也变得面目全非,究竟,自己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敕魔录

    敕魔录

    很多人在思考遥远的星河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历史长河中的传说都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人类会在同一时期诞生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和华、穆罕默德、、、、他们的使命仅仅是给我们留下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当那个种族再次入侵,我们的世界将演绎出怎样的传奇?
  • 异界魅影逍遥

    异界魅影逍遥

    不想霸艳天下的穿越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穿越者,当然,不是艳绝天下的女人本少是不会有兴趣的羿锋语录! 武圣:“锋哥,收我做跟班吧?” 羿锋:“啥?!你一个武圣也好意思做我跟班?” 武圣:“我妹妹长很倾国倾城哦!” 羿锋:(眼睛发亮)小圣啊!以后你就跟着我吧。对了,记得叫你妹妹来啊。 皇帝:“羿锋!你这混蛋搞什么?” 羿锋:“失误!失误!陛下,我只是想去你后宫散散步,没想到她们会缠着我。” 【武者等级:武子,武士,武人,武师,武将,武王,武尊,武君,武圣,武神 摄魂师等级:一至九星,魂仙!】
  • 梦演乾坤.del

    梦演乾坤.del

    人类未来将会怎样?有人会说:“人类将享受到极其发达的科技所带来的高质量生活,各种智能高科技等等......”而我会说,“地球上的人类没有未来,只有破灭”如果不信请随我一同穿越未来7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