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送林黛玉进荣国府后,就带着林如海的推荐信去见贾政。贾政对他颇为赏识,帮他复了职。不久,贾雨村就被派往应天府任职。
贾雨村一到任就遇上了一件人命官司。有一个姓冯的公子买了一个丫头,没想到这丫头是被拐卖的。那个拐子收了冯家的钱,暗地里又把丫头卖给了薛蟠。冯家知情后去夺取丫头,没想到薛蟠指使家奴打死了冯公子。原告告了一年的状,可是因为薛家是金陵一霸,凶犯至今没有拘拿。
贾雨村听了案情,大怒道:“哪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然白白走了拿不来!”即刻就要发签,差遣公差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谁知,旁边一个门子使眼色叫他不要发签。贾雨村心中疑惑,只得停了手。退堂后进到密室里,这个门子对贾雨村说:“老爷荣任到此,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贾雨村不明白。门子说:“凡是做地方官的人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列有本省最有权势的人家。这些人家是触犯不得的,否则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方才所说的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说着,门子从衣袋里取出一张“护官符”递给贾雨村,上面写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是指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门子又说:“这四家都沾亲带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被告就是‘丰年大雪’的薛家。”
贾雨村听说后,笑问门子:“这么说来,该怎么了结此案?”门子说:“不瞒老爷说,我不但知道凶犯薛蟠躲在哪里,就连拐子的去处我也知道。死者叫冯渊,生于小户人家,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老爷,这样的案子还不好结吗?”见贾雨村还没拿定主意,门子又说:“小的听说老爷补升此任,全仗贾府的帮忙。这薛蟠是贾府的亲戚,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贾雨村说:“你说的有理,但事关人命,我又刚被重新委任,正该竭力报国,怎么可以因私枉法呢?”门子冷笑道:“老爷说的是正理,但如今是行不通的!古人说得好:‘大丈夫相时而动’。又说‘趋古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恐怕还会自身难保。”贾雨村低头想了半天才说:“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第二天坐堂,贾雨村虚张声势地要捉拿凶犯薛蟠,而这人自然是拿不来的。然后再将薛蟠的几个仆人带上公堂拷问,暗中叫他们谎报薛蟠“暴病身亡”,当堂判了些银子给原告作烧埋的费用。冯家得了许多银子,也就无话可说了。就这样,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结案后,贾雨村连忙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贾政,另一封给薛蟠的舅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信中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
且说那薛蟠,也是书香世家,只因幼年丧父,母亲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况且家中有百万财产,薛蟠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时常惹事。薛蟠的母亲王氏,是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姐妹,大约五十岁上下,只有薛蟠这么一个儿子。薛蟠有一个妹妹,名叫薛宝钗,比薛蟠小两岁。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静,而且知书达礼。自从父亲去世后,薛宝钗见哥哥不成器,便不再专心念书,只留心针线家务活,为母亲分忧代劳。
当今皇帝崇尚诗礼,除聘选妃嫔外,还挑选世宦名家之女入宫陪学。薛蟠早就听说京都是第一繁华之地,他便想借送妹进京待选之机,好好游览一下京城的风光,正好也避避风头。
薛家一行人到了京城后,来到荣国府探亲。贾政和王夫人商量,将薛蟠一家安置在府中东南角的梨香院中。每日,薛姨妈不是和贾母闲谈,就是和王夫人聊天。宝钗与姐妹们看书下棋,相处融洽。薛蟠整日与一群纨绔子弟交往,变得比以前更坏。
林黛玉自从进了荣国府,贾母对她万般怜爱,寝食起居,都和宝玉一样,倒把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靠后了。黛玉和宝玉日则同行,夜则同息,关系较别人更为亲近。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却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待人随和,深得人心,人人都说黛板不及她。因此黛玉心中有些不满,宝钗却浑然不觉。
这几天东边宁国府中桃花盛开,贾珍之妻备好酒宴,请贾母、王夫人等人赏花。到了中午,宝玉困了,贾母命人带他去歇息一会儿。贾珍之子贾蓉的媳妇秦氏便笑道:“老祖宗放心,只管交给我就是了。”宝玉不愿睡在上房内间,秦氏就把宝玉领到了自己的卧室。论辈份,秦氏要叫宝玉叔叔,但宝玉年纪还小,不用忌讳。
宝玉一合眼就恍恍惚惚地睡着了。在梦中,宝玉来到了“太虚幻境”,还遇见了警幻仙姑。仙姑告诉他,这里存放了普天下所有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在宝玉的恳求下,仙姑领着他到“薄命司”游览,宝玉看见了《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宝玉正想看个仔细,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担心泄露天机,便拉了他出去。突然,梦中又出现了许多夜叉海鬼,把宝玉吓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