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7800000013

第13章 十二钗齐聚大观园

话说薛蟠在外面惹是生非挨了打,觉得没脸见人,就想到外面去做生意,薛姨妈没办法,只好同意。薛蟠走后,宝钗就跟母亲商量,把香菱带进大观园和自己同住。香菱喜出望外地对宝钗说:“好姑娘,趁我住在这里的机会,你教我做诗吧。”宝钗说:“先别忙着学做诗。先到老太太、太太、各位姑娘的房里走走,不必特意告诉她们你搬进园子里来住了。有人问起,就说我叫你来做伴的。”

香菱见过众人后,就来到潇湘馆找黛玉,对黛玉说:“姑娘,我这一住进园子,也就有空了,我求姑娘教我做诗吧。”黛玉笑道:“想学做诗可以,那你就拜我为师。我对诗虽然不十分通,但可以引你入门。”香菱高兴地说:“我拜你为师,姑娘可不能嫌我烦啊!”黛玉说:“其实做诗也没有什么难的。我这里有王维的诗集,你且把其中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其次再读李白的一二百首七言绝句。肚里有了这些诗做底子,再读一些其他人的诗,像你这样的聪明人,不用一年工夫,就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高兴地说:“我把这些诗带回去,日夜念。”黛玉就让紫娟把书给香菱,又对她说:“凡是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不明白就问宝姑娘或者我再讲给你听。”香菱将书拿回蘅芜院,日夜苦读,深夜宝钗催她睡觉,她也不睡、宝钗见她如此苦心,也就随她去了。

一天,黛玉刚梳洗过,香菱就笑吟吟地还书来了。黛玉问她:“共记得多少首?”香菱说:“凡是你圈的诗,我都读了。”黛玉问:“可领会了没有?”香菱说:“我有些体会,不知对不对。”黛玉说:“你说出来我听听。”香菱说:“诗真正好的地方,只有用语言表达不出的,才是真好。”黛玉说:“有点入门了。”香菱说:“我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曾想:烟怎么会是直的?太阳自然是圆的。嫌‘直’和‘圆’两个字用得太俗。后来细想,就像是真见到诗中描写的景了。若想换两个字,竟找不出来。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两句诗中的‘白’和‘青’,也似乎没有道理,可深入体会,只有这两个字才能表达。再有‘渡头余日落,墟里上孤烟’,这两句诗中的‘余’和‘上’,亏得诗人想得出来。我们那年到京城来,傍晚才上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处的人家正在做晚饭,那炊烟一直飘到云里去。当我昨晚读这两句诗时,这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正说着,宝玉和探春来了,都坐下来听香菱说。

黛玉对香菱说:“你说‘上孤烟’好,我给你找句诗,比这更自然。”黛玉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找出来,递给香菱看。香菱看后点头赞赏道:“原来是这样,这‘上’字不就是从‘依依’两字化出来的!”宝玉笑着对香菱说:“你已经掌握了,再学下去反而会糊涂。你就动手写诗吧,光学不练不成。”探春对香菱说:“明天我补发一张请柬给你,请你加入我们的诗社。”香菱说:“姑娘不要拿我开玩笑,我不过是学着好玩。”探春和黛玉都说:“谁不是学着好玩?难道我们都是诗人?”从此香菱刻苦学诗,连作梦都在琢磨诗句,终于写出了好诗。

一天大家正在谈诗,有丫环进来说:“来了许多姑娘、奶奶,我们都不认识,奶奶、姑娘快去认亲!”大家来到王夫人的上房,只见黑压压一屋的人。邢夫人的嫂子带女儿邢岫烟进京来投奔邢夫人,路上遇见凤姐的哥哥王仁,两家就一起进京了。走到半路,在船上又遇见李纨的婶子带两个女儿李纹和李绮也进京,这样三家一路同行。薛蟠有个堂弟叫薛蝌,当年薛蝌的父亲在京为官时,已将女儿薛宝琴许给京城的梅翰林之子为妻。薛蝌要送妹妹进京完婚,就搭了王仁的船。所以今天贾府格外热闹。贾母和王夫人都非常高兴。

黛玉先是高兴,后来想到各人都有亲戚,唯独自己孤单无依,不免又伤心垂泪,宝玉了解她的心情,好好劝慰了一番才罢。

来的几个女孩子中,薛宝琴长得最好看,贾母已经认她做干孙女。从此大观园更加热闹,一共十二个女子,除李纨年纪稍长以外,其他人都只不过十五六岁。

转眼间腊月已到,贾府正忙着办年货。贾珍那边打开宗祠清扫,收拾祭器,做祭祖的准备。此时荣宁二府,上上下下都忙忙碌碌。贾珍吃饭时问尤氏:“皇上发的祭祖宗银子可领了?”尤氏说:“今天蓉儿去领了。”贾珍说:“我们虽不等这几两银子用,到底是皇上的恩典。我们就是拿出一万两银子祭祖宗,也不如这几两银子体面。”正说着贾蓉捧了一个小黄布口袋进来,对贾珍说:“今年在光禄寺领。光禄寺的老爷都问父亲好,说是多日不见,着实想念。”贾珍笑说:“他们哪是想念我,又到过年了,不是想我给他们送礼,就是想我请他们喝酒吃饭。”

贾珍吃过饭就命贾蓉捧着银子跟着自己,到贾母、王夫人等处给他们看过后,才回到家,把银子供起来。又继续指挥下人干这干那。正在忙乎,有一个仆人进来说:“黑山村庄头乌进孝来了。”贾珍说:“这个老砍头的,今儿才来。”他接过账单看了后对仆人说:“带乌进孝进来。”一会儿,乌进孝进来,只在院子里磕头请安。贾珍问乌进孝:“你身子还硬朗?”乌进孝说:“别人送来我不放心,趁这几年能走动,来见见老爷,过几年恐怕就不行了。”贾珍问:“你路上走了多久?”乌进孝说:“三四尺深的雪,太难走,共花了一个月零两天。”贾珍笑着说:“你今年送来的东西太少了。”乌进孝说:“回老爷的话:今年收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到八月,总共没有晴几天。九月又是一场碗大的冰雹,方圆二三百里,房子、人、牲口、粮食打伤成千上万!”贾珍皱眉说:“我打算你今年至少要送五千两现银,这点够做什么用?你不想让我过年?”乌进孝说:“老爷庄子还算好。我兄弟离我一百来里地,管着八处庄地,比老爷的地多几倍,今年也就是这点东西。”贾珍说:“我这边还可以,那边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不向你们要,找谁去?”乌进孝说:“那边府里虽然添了事,也是有进有出,娘娘和万岁爷岂能不赏?”贾珍听了向贾蓉等笑笑说:“你们听听,这话可笑不可笑”。贾蓉说:“你们乡下人不知道。难道娘娘把万岁爷的国库赏给我们不成?一年赏一千多两银子,这二年,哪年不赔出几千两?第一年省亲,盖花园,你算算花了多少钱?只怕过两年再省一次亲,就穷得精光了。”贾珍说:“你们这些庄稼人,只知外面好看,不知暗里的事。”

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一切都准备好了,宁荣二府都换了门神、对联、挂牌,焕然一新。贾母等皆按品级穿上朝服,进宫朝贺行礼,然后去祠堂祭祖。薛宝琴初次进贾府祠堂,只见祠堂大门上悬有一块匾,写着“贾氏宗祠”,旁边写着“衍圣公孔继宗书”。两边有一副长对联,也是衍圣公的手笔。院子里的道路两旁,都是苍松翠柏。抱厦上有一块九龙金匾,写着“星辉辅弼”,是皇上的御笔。祭过祖回府,贾敬、贾赦等又特地去荣国府,给贾母行礼。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又聚在贾母身边说笑,热闹非凡。外面已打四更,天快亮了。凤姐说:“老祖宗也累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爆竹——散了’吧?”贾母说:“亏她提放爆竹。咱们把烟火放了,解解酒。”黛玉胆小,贾母把她楼在怀里。薛姨妈要搂史湘云。湘云说:“我不怕。”宝钗说:“她专爱自己放,还怕响?”王夫人把宝玉搂在怀里。凤姐说:“等会儿我们去园子里放,我比他们那些小子还放得好!”放过烟花又叫唱戏的几个女孩打了一阵莲花落,把钱撒得满台都是,让孩子们抢钱取乐。最后又准备精致小菜,吃过宵夜才散。第二天,又到宁国府行礼,然后关闭了宗祠。此后几天,便是薛姨妈家请客,还有几个大管家也轮流请客,贾母年纪大了,谁家都没去,全是邢、王两位夫人和凤姐前去应酬,着实忙乱了一阵子。

同类推荐
  •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活出意义来

    活出意义来

    包括:灾难的献礼、独自成长、忽然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了、思念是一种痛、被困石中、饿肚子三天又三夜、死熊变活熊、巨兽诞生、异血之恋、海那边、、横渡并穿越长长的夜激流、醒来醒来等……
热门推荐
  • 我们终究擦肩而过

    我们终究擦肩而过

    英俊桀骜的男生,迷糊善感的女生,有意无意的遇见,欢天喜地的思念。说不出喜欢的原因和意义,却还是动了心,生了情。他对她忽冷忽热,又全心全意。当有一天,他对她不闻不问,她努力接近他,费尽心思讨他欢心,却换来他冷漠的背影。心凉。她终于坚持不下去,放手,平静地离开了他。某天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她,发疯一般去追,却再也回不到当初。我们,终究还是擦肩而过。不是吗,我们的感情,经不起流年的考验,最终搁浅在回忆里。
  • 梦红阁里红尘梦

    梦红阁里红尘梦

    我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创了梦红阁。我不止一次的想,如果没有这地方。或许我还是能有像你这样的一二好友,能嫁个老实肯干的郎君,再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抱着孩子,日日守在爹爹和弟弟身边,让他多享受些天伦之乐。粗茶淡饭,也是心安理得。”“可是现在,却有这么人要听我的号令,还握着这数百万计的金钱停不下脚步。可这些人不是我的,这些钱也不是我的。我自己都不是我的,我不能死,不能病,不能疲惫,不能厌恶,甚至都不能喜欢谁。因为我要为这些人负责任,为这些钱负责任,还要为这天下大势负责任。我可以从这扇门里出去,却永远不能离开。
  • 登天奇缘

    登天奇缘

    天才少年,惨遭迫害,武功尽失,堕入凡间。重生之路,谁主沉浮?月圆之夜,登通天神柱……
  • 仙童路

    仙童路

    龙柏历尽千辛万苦,儿童期就在外游学,经历无数艰辛和坎坷以及风险和奇遇,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慢慢找到他自己的合适位置,开始有所收获,在外多番历练,广交朋友,展露头角,精彩纷呈,招蜂惹蝶……
  • 我旳中专

    我旳中专

    在打算创作之前,我一直是拿起了笔而不知道写什么了的感觉。因为刚开始的我,一直沉醉新式生活的过程中,演义着自己的新身份,一个中专新生。.........三年间,我经历了太多,也用泪水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与无奈过。有时候,曾经陷入困境,黑夜里无意识的眼角挂泪。不知道为何这样,心里原本的失落化为痛苦。三年间的写作,让我心中一直明白一点:创作是我想要表达内心的唯一窗口,不会有所隐藏,体现出我的心灵。要付出情感,才是对这文字的喜爱。我爱创作,它使我精神有了支柱;我爱描述,它使我灵魂有了真实;我爱思考,它使我心灵有了情感。我可以不出色,但绝对不能失去灵魂,如果没有灵魂,我有这生命还有何意义!
  • 君权神授

    君权神授

    皇权,恩浩荡神权,威难测看平凡少年如何左手神权,右手皇权在神威大陆一路崛起的故事
  •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作家孔见以思想性书写为人们关注。《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他近年发表的人文随笔选粹,既有指向人本的探问,也有针对文本的诘究,对当今社会过度世俗化现象提出了质疑,体现了在尘埃厚积的地面上寻找闪光货币的价值诉求。孔见企图以一种叙述的方式来阐释事物,将哲思与诗情融会到一起,文气活泼洒脱,兴趣盎然,给人以阅读的愉快,区别于院墙内的学究。
  • 枯城已晓

    枯城已晓

    这是一曲青春高歌,这是96后的青春记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如果你还记得我们的诺言,那天晚上满天星星,请你们来找我,我曾未离开,十年前,我们一起拥抱在一起说,我们是朋友,无论是多久,无论,人心在变还是时间在变,我们是朋友,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十年前,十年后,你们现在在哪呢?我一个人活在这孤单的城市里,这里没有喧闹,有的只是平凡。
  • 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前人留下的谜案》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青春年少无悔

    青春年少无悔

    旋风少女新的故事,大家期待吧,一个新的女主角,当然百草的故事也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