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必须经过不断的改良、挑战与增加,否则,它就会消失。
——[美国]彼得?德鲁克
成功者不是继承型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人。因此,唯有积极创新,抛弃以往保守的想法,才能大步迈向成功。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年轻时曾拜一位普通的画匠为师,这位老画匠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全部画技传授给了吴道子。当他发现弟子的画技已经超过了自己时,就胸怀坦荡地让吴道子另择高师,继续学习。
当吴道子拜别师傅出外求学时,老画匠告诫弟子:如今你的画技已经在师傅之上,凭你这身本领,自然可以出去闯荡了,但要想取得突出的成就,必须要打破常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
吴道子在离开师傅以后,始终遵循师傅的教诲,首先在学习上打破已有的框框,勇于从传统学画的老路中走出来,不是拜画家为师,而是拜著名的狂草书法大师张旭为师,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张旭一向以不拘一格、敢于创造的精神而为人称道,人们颂扬他为“狂”,这正是对他创造精神的一种肯定。
吴道子跟张旭学习书法,一方面从他笔走龙蛇的草书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也学习张旭的创造精神。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做到了将书法绘画融为一体,并首创了“兰叶”描技法。
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拜书法家为师,吴道子对张旭讲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弟子本习丹青绘画,可惜现今画坛技法俱已陈旧,弟子志在创新。幸得偶见恩师书法,笔走龙蛇,大气磅礴,猛悟得若能以书法绘画,便可一改前代画风,于是拜在恩师门下。现在弟子就此告辞,还要去云游山川、庙宇,再创山水画技!”吴道子的大胆创造精神使得富有创造精神的张旭也为之叹服。
此后,吴道子向多位民间画工求教,并且游遍了祖国壮丽河山,师法自然,最终成为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
简单的模仿,只会让自己走入绝境。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例如,中国的很多快餐企业都跟风模仿“肯德基”和“麦当劳”,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依靠复制和模仿而成功的,大部分都成了“东施效颦”。上海迈迪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汪德宏在仿造品牌的问题上这样总结:“可以模仿别人的产品和技术,但一定要为自己特有的品牌服务,这种模仿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比亚迪公司从2003年才进入汽车制造业,却能迅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电动车领域成为欧美世界汽车巨头的最有力的竞争者。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宣布以2.32亿美元购入比亚迪约2.25亿股,占比亚迪总股份的10%。这是继中石油后,巴菲特入股的第二家中国企业。
比亚迪的成功就在于创造性地学习。
比亚迪公司的研发不是纯粹的自主创新,从零开始,也不是靠购买外国的产品设计、买断车型或整个品牌,而是一开始就瞄准世界先进的车型,不惜重金,把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样车买来拆开,加以测量、分解、检测,研究其结构,试验其性能,认真分析其零部件,没有专利的照着做,有专利的把它改一改。这种方法,既规避了专利陷阱,又大大缩短了与先行者的距离,是后来者、特别是从未搞过汽车者,以最快速度追赶先行者的方法。
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要在总结前人技术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地提炼和整合。比亚迪学习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们比那些被学习者能够更早更多地发现客户并响应客户的特殊需求。例如,比亚迪公司生产的车型F3,外观能让人联想到“丰田花冠”,甚至 被业内戏称为“比亚迪花冠”。但 比亚迪 F3 与丰田花冠所对应的消费人群完全不同。与丰田花冠的客户群相比,比亚迪F3的客户群处在市场消费细分的更低一个层次,也是更大的一个消费市场。这部分客户群与花冠的客户群都喜爱花冠类的日本产品。但是,受制于有限的消费能力或者其他原因,在F3推出之前,他们都只能“临渊羡鱼”。因此,比亚迪F3一推出后就持续热销,被广大消费者追捧。
在这个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任何生产或者研发都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说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明智的选择,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站上去之后还应该有所作为,在学习中创新,在模仿中超越。
而这个世界上的每种职业,每种业务,都一定有可以改进的余地。因此,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都会有用武之地。那些擅长创造性的学习的人,有推陈出新的方法和主张的人,处处会受到欢迎。
一个人做事无异于常人,即使本领高强,也很难受人注意。但如果一个人能够别出心裁,用创新的、进步的方法做事,而处处都显出他的“特殊性”来,则他自然能受人注意。自然,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多的给予那些有创新精神的人。例如,那些最能吸引顾客的最成功的商店,一定是那些最新式、最进步的商店,那些具有最新的营业设计,最新的、最奇特的营业方法的商店。
但值得注意的是,你不可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做事只要新奇,准会成功。要知道只有实际的、有效的“创造”,才有用处。有很多人一生都在追寻做事的新方法、新主张,然而从来不会有重大的成就,就因为他们的所谓“创造”,是不实际的,没有效率的。
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那些能够以更新更好的方法做事的人。因此,我们最应该去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力求在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后,表现出最大量的有效的“创造性”。这样,即使你没有大量的资本,你也能很容易就获得事业的成功。
行动指南30:使自己更富有创造力的策略
使用下面的策略,使自己更富有创造力。
①经常寻找新的点子。搜索互联网,阅读相关的图书报刊,参加展会,参观先进车间,和其他公司的职员交流。
②随身携带一支钢笔和一本便笺,记下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有时很荒诞。
③先不要着急向别人宣传你的观点,也不要因为顾虑他人不可能接受就轻易放弃。
④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创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不要总在想着有伟大的发现,任何一点小的改进都是一件很可喜的事。
⑤允许自己犯错误。
⑥如果你确信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那么就应坚持不懈。即使有人站出来反对,你也不会放弃,而是要努力把想法变为现实。
⑦开放地对待他人的创意,并及时做出反应。
⑧考虑替代品,如,是否可以用塑料代替木头、铝、或者钢铁?是否可以用电子邮件代替传统邮件或者用电话代替传真?
⑨试试合并的方法,是否可以采用某种方法,将几种事物合并在一起,产生另外一种事物?比如说,将某些服务合并在一起,使顾客可以一次消费,获得多项服务。
⑩想想是否可以某些革新的方法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如把不同的产品累加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产品,比如,著名的瑞士军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而制成的。
⑾试着改变产品本身的尺寸或性质,如瞬时贴纸就是在黏性产品的基本工艺之上,对产品的尺寸、颜色、形状和用途进行改造的成功案例。
⑿同样的产品有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如废弃的图书可以用来生火,厨房中切菜用的刀可以用来做螺丝刀。
⒀寻找一些能削减费用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从降低耗费中得到益处。如,生产再装品可以减少包装,缩减包装费用;普通的商品不需要做广告,可以减少广告费用。
⒁考虑在改变加工或服务顺序之后会获得哪些优势,或者采用截然相反的方式会出现什么结果。一个与此有关的例子就是某公司生产的可以向前后两个方向,而不仅仅是一个方向前进的小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