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年前,芋头古寨就诞生了。如今在一片暖色之中,跳进了我的眼帘。顾名思义,此寨形状与芋头相似或相近,在寨中穿行,一点看不出她的形象,而是感到她侗族特点越来越凸现。建于清道光九年的芦笙鼓楼耸立于寨中,九重密檐一层比一层尖。站在远处眺望,宛如一株巨杉,或一个高大魁梧的侗家汉子,全神贯注地守望着家园,守望着用心血建筑起来的侗寨。每层檐脊和檐尖雕塑有飞禽走兽,活灵活现。楼前的土坪,是供寨人唱歌跳舞的地方。但寨里所建住房,除坪中一些外,全悬在半山腰,或山顶上,每栋三层以上,木楼两旁有偏栅,前后出檐较深,有吊脚楼。这些房子大都是依山而建,参差错落,仿佛流动的音符,一高一低地闪烁,有一种曲线美。可想而知,两边的山坡很陡,开山竖屋,一砖一瓦和一木一石,都是一锄一锹和肩挑手提的原始生产力,付出的代价一定很高。我站在芦笙堂往四周一看,起伏连绵的山峦的确形如芋头。有人告诉我,这山名叫芋头界,溪名叫芋头溪,芋头侗寨建于明洪武年间,由于封建王朝的征战和民族冲突,芋头侗民的祖先被迫从土壤肥沃地势平阔的渠水岸边逃难至这大山深处。原来通往芋头的只有一条茅草路,山上树木遮天蔽日,伐木修屋,用杉皮盖顶,不易被人察觉。那时候进寨,只见树木不见房屋,全是青色与深绿色,用苍凉神秘原始的主调吟唱着生活的艰难与拼搏生存,不是虚张声势的悲凉感,不是故弄玄虚的神秘感,不是炊烟缭绕的世俗感,一切都是苍凉、神秘、世俗,有悲愤,有诗意,有故事,有文化。芋头寨看似简单,细细琢磨,却饱含着浓浓的文化和历史。如今,历史却在浓浓地渲染着她。如果没有文化,历史早已抛弃她,她的颜色一日比一日淡,淡得无味,淡得无色。她有四座鼓楼、三座风雨桥、一座门楼、两口古井、两个萨坛、六处古墓、一个古驿道、百多栋吊脚楼,没有这些,她不会成为誉满中国的文化古寨。正因为这些,我才喜欢芋头古寨,才沿着崎岖的山路进入此寨。百闻不如一见,没来之前,有人在我耳边说起芋头说得津津有味,说她如何有特色,有文化基础。眼前的芋头,果然如此。建造这些高脚吊楼,是侗民为防御猛兽和爬行动物的袭击建造的。除屋顶盖瓦外,上下全用杉木,不用一颗铁钉,都是铆榫嵌合。楼高三至四丈,二至四层不等。第一层潮湿,堆放农具、柴草,安碓、舂米和关养家禽、家畜;第二屋干爽住人,有火塘,是接待客人和家人活动场所;第三层是卧室和粮仓。外间偏栅是长廊,有长凳,供全家人休息及妇女纺纱织布做针线。有的还豢养家犬,在长廊一处木壁上凿一个犬眼,供犬窥视外面动静,防贼防盗很好用。山高楼高,夏天凉快,在吊脚楼上睡觉,可是无限的美意。
芋头古寨有好多处地方令我关注。这几处地方,在我的眼中已经发出了光彩。一个是古驿道,一个是108级石阶,一个是萨岁神坛。先说古驿道。从进寨的那一刻起,走在路上,我就感到这是一条古道。因为路的两边砌有坚实的石头,十分牢固。按说经过日晒雨淋,风化水洗,石头销蚀,路不成路,道不成道,看不出是古驿道。但这条路两边砌的石头早已被绿苔和岩毛裹得厚厚的,岩头缝里看到一种乌青的颜色,并发出光亮。青色是庄重的,显现着古老和力量。于是我想象出先祖们干事情的踏实和认真负责,不作任何一点虚假。如今修的公路,或公路桥,能与芋头古驿道比吗?能经风雨洗礼考验千年不变吗?芋头古驿道上的青色石头,让我去追究它的历史,使我感到古驿道上挥发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冷峻,在冷峻的石头里张扬着古典哲学,有老子的思想,有本体论的内核,重在内向和核心。这条古驿道的坚固,是因道心的扎实,似一位有内功的武功大师,才经受住千年风雨的洗礼。不是这样,这条古驿道早已被摧毁。虽有后人补修,但它的基础是古人铺垫的。像中国的古典文化,后人作些调整,逐步完美着。因此,我想这条古驿道上一定走过千军万马,将士身披盔甲,手持矛盾,置生死而不顾,拼杀在疆场上。不是这样,青石板的路面怎会蹭磨得晶亮。
中国工农红军正是踏着这条古驿道,进军贵州遵义。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108级石阶,可说是芋头寨的一道亮点。我走完这些石阶,气喘吁吁,精疲力尽。它不是平石阶,远看更像一座通向上苍的天梯,芋头寨人每天都在爬天梯。从我摄下的这张照片看,一只雄鸡在天梯上高叫,仿佛一唱雄鸡天下白,满世界都能听见芋头寨雄鸡长鸣的声音。这只雄鸡把天下的苦难向上天诉说,与上天沟通,请上帝拯救苦难的人民。108级石阶,是顺山势与房屋而建。一块块大石板,重者千斤,轻者百斤,全是芋头人雕凿肩挑手抬铺垫而成,留给后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传统的文明,一个永恒的记忆。这说明从那时起,芋头人就向往美好的生活,渴望有一条好路走。不是用汗水和辛劳建起这条石板路,陡陡的山路上会泥水横飞,会将芋头房屋埋没。望着这座天梯,我想到了古人建设家园的责任,想到了这片土地的贫瘠,想到了没有解放生产力而太累的男子汉,想到了我拍摄这张照片的艰辛。偏西的阳光,如水一样洒在芋头的山坡上,我爬上对面的山,选了好几个角度,才拍下这弯弯曲曲而盘山并有雄鸡高叫的108级台阶。我再举头远眺,芋头寨的四周是神奇起伏的山。
芋头寨的萨坛,全国有名。据说是纪念侗民始祖萨岁而建的。萨岁是最高女神,主管生育、婚姻、风雨雷电和山村田土,是护送灵魂之神,同时又是稻谷神和酒神。“萨”在侗语里,意为祖母,受到高度尊崇,世代享祭。萨坛,用以供奉祭祀萨岁。一年一度,芋头寨人要举行祭萨活动。它分为接萨、安萨和祭萨。祭萨活动十分神秘,一般都是夜间进行,外人很难看到,同时透着几分庄重,显现几分神秘。吃过晚饭的芋头寨村民,从自己家里扛来柴火,拥向鼓楼。姑娘小伙在鼓楼前载歌载舞,阿公阿婆唱着侗族大歌、双歌和琵琶歌,从远古唱到今天,从今天唱到明天,一直唱到凌晨。接着走向火塘,只见鬼师点燃四盏小油灯,汉子们挑着二牲和供品及萨岁日常用品来到一座悬崖前。传说侗族一个叫杏妮的女首领,为了反抗官家苛酷的盘剥和压迫,举起义旗,为保卫自己家园,身配九龙宝刀,率领侗家兄弟奋起抗敌。后因寡不敌众,兵败被困,她毅然跳下悬崖,壮烈殉难。她就是侗族人民心目中的萨神。在悬崖边接她,是侗族人民对她的爱戴。鬼师开始做法、念咒,把祭祀者的感激、赞颂和祈愿告知萨岁,请求萨岁回村,把赐福、关爱和荫庇传达给村人,以“法力”镇住各方妖邪。然后是安萨,安萨在萨坛进行。萨坛建筑很独特,是以鹅卵石砌起一个高约一米、直径约三米的圆古基,台中安放一口新的大铁锅,锅中放有蒲扇、草鞋、纺车、刀剑、杯盘、碗盏、银器首饰,一口锅盖在其上,用泥土封好,筑成一个圆丘。丘顶上植有一棵常青树,插上半开半合的红纸伞,周围摆上白亮的岩石。安萨开始,鬼师步入萨堂内的香案前,依次摆上三牲供品,点燃香烛,把象征萨神的泥土置于萨坛。一年放一点,萨坛一年比一年大。萨堂没有特定的神主牌位,萨坛内所有器物,只是一种象征,萨不是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一种自然宗教理念的产物,它集主宰、保护、启示、兴旺族人等功能于一身,是侗族人原始崇拜世俗化的形象。
安萨结束后,就是祭萨。萨堂内香火旺盛,祭台上摆满了果蔬、米酒等供品。门口的一桶清凉的井水,象征着萨岁赐给的圣水。鬼师在萨坛前做法、祈祷,请求萨岁保护寨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大家都要喝一口圣水,才能进入萨堂向萨礼拜,唱着《侗族远祖歌》:
高山连着高山啊,
这是我们的屏障。
神圣的祖母啊,
你是我们的阳光。
……
歌声嘹亮,悠扬动听,在芋头寨上空久久回荡。
仪式告一段落,全寨村民开始游行。鸣锣为萨岁开路,手持法器,为萨岁驱邪镇妖。早上九时,阳光普照,寨子一片欢腾。
一切都停止了。没有了古代和现代,没有了野蛮和邪念。我也没有了推断,出现在眼前的只剩下一种惊讶和兴奋。愉悦之余,我又产生出推断:这样的文明,这样的和谐,这样的崇拜,这样的壮美,会不会万古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