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井冈人,不用雕刻的宝藏
星星之火,是这样燎原的。
一条小溪(江),宛然地流入一个形似“井”字形的山坑中,因此人们称之为“井江”。当地人把“江”念作“冈”,后来便有了“井冈”这个称谓。建在其上的村落,自然被称为井冈村了。随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播下革命的火种,井冈山便有了“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的称谓。为了强化管理,当地政府先后在这里设立县级管理体制,后又撒县设市。井冈山就这样步步为营,步入了与国际接轨的轨道。
1927年10月,******、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汇师于井冈山,一个“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终于在这里创立。
黄洋界,根据地保卫战的战火从这里点燃,铸就了革命圣地的光环;烈士陵园,在充满着鲜红血迹的闪耀中,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茨坪,革命旧址群所在地,根据地战略思想从这里创立,******思想在这里定位;八角楼,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指挥中心,红军智慧的像征;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的“一号工程”;五指峰,集石、崖、瀑、树、泉、雾于一体,大有“入目高山生翠霭,穿云下瀑泻银河”之感。走进到了这里,我们深深地感到,红色土地发出的巨大震撼力与无以伦比的感染力,第一次体会到了中国红色革命“场”的威力。
走进到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红军血染的风彩;每一个井冈人,仿如当年的红军在向我们招手;每一个景点,都是先烈的鲜血铸成。随着先烈们淌滴的鲜血,从而把革命的传统,艰苦奋斗的作风,深深地扎入到这片土地上,灌浇成神圣的土地,使中国革命的传统得以完整保留至今。
在列车上,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个关于老区人民朴质的故事,于是感到新奇,又似乎感觉到的几分疏远。在半信半疑中,我们决心一试。谁知刚走下了车门,便撞到了我的脑门上,使我终生难忘。井岗山人的可爱,再一次深深地扎进我的脑海里。
那一天,旅游车开进了井冈山市,选择停靠在一条环城的马路上。面对着佳景,人们恿动了。没等车靠好,便托着照相机四出奔忙,拍个不停。而我则以静制动,趁着车辆停靠的机会,举目向四面扫射。这时一位大爷撞到了我的视线里。他脸色黝黑,而黑里透红。腮帮下长出来的一撮黑胡子,显得有点凌乱,而在微微飘动。在他那已经半旧的自行车里,后面车架上驮着一个盛着玉米棒的煲里,正生火熬着玉米棒子,向外溢出的白色烟雾,随着微风,在滚滚向上,向人们送来了诱人的清香。车架的两边各套上的竹框里,装着许些玉米棒,于是按捺不住的人们,纷纷地挤上前去,与老大爷套热呼了起来。
我终于挤身前去。一看,这里的玉米特别惹人。金黄色的表面闪耀着闪闪的油光,滑溜而清香诱人。大而特别长,一根相当于我们那里二根了。一经打听,十元三根。因为我的同行四人,需要买四根,老大爷开价12元。依价计算,我可贪了。岂料要了玉米后,找不到零钱。这时一位市管上前,要他立即推走。情急之中,我急着对老大爷说:“我还没有给你钱呢?”老大爷以似乎严肃地说:“我不要你钱了,你拿走吧!”接着他头也不回地往前推车便走。
这那行呢?岂不是贪了老大爷的便宜吗?情急中,当我找出零钱后,以百米冲剌的速度,跋脚向前跑了十多米,然后如数地把钱压到老大爷的车把子上,后拍了拍老大爷的肩膀说:“对不起,大爷!给你钱。”岂料,大爷抬起了头,轻轻地瞟了我一眼,二话不中。从他投来的有点责怪眼神,似乎在说:“何必如此较真呢?”过后我纳闷了,老大爷为什么表示不要人的钱?当把钱交到他的车子上时,却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呢?无非自认为违规摆卖,而需要这种惩罚?从此以后,我一直把井冈山人的朴质,深深地埋进进了心田。
这时在旅游大巴上,人们嘟嚷开了。他们在接二连三地讲述着有关井冈山老区人朴质的故事。一游客走向了当地集市,以了解当地市场行情。集市不算大,都是本地村民占领着的阵地。买与卖者的匆忙脚步,编织成熙熙嚷嚷的集市氛围。在一条南北座向的街道旁,蹲在那里的几位老太太,在守护着面前那个黑色的箩筐里,装着为数不多的熟鸡蛋。于是上前便问,老太太开价二元钱三只鸡蛋。看到老太太面善,出于同情,游人便说:“我给你二元钱,你就给我二个鸡蛋行了。”因为游客的同来只两个人,多了就不知如何处理了。可是老太太怎也不答应。并摇摇头说:“那不行,你给我二元钱,那三个鸡蛋就是你的唠!我不能贪你这个便宜啊。”说罢,老太太便一个劲地把那三个熟蛋塞向客人的手里。
井冈山市分新成片区与罗浮区的两大区域,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市面上几乎看不到狂轰滥炸的商品广告。偶尔看到不同形式的广告,大都是外地电器大款或者外来货,想在这里谋得个一席之地而为。如“井冈山我眼里只有你”的娃哈哈纯净水广告;“富豪电器,节能之王”;“迷尔电动车,跑不断的腿”等。本地生产的笋尖、竹荪、茶树菇、熏笋、红米、及其系列产品,看似皇帝女不愁嫁,几乎看不到半个字眼的商品广告。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商品的优劣,让客户通过对商品的接触,去感知与品尝,强加于人的吹牛不道德。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到了一间核桃产品专营店。这是一家由客户自行投资,专营自己生产与加工的核桃系列产品的商场。在那200平多方米的商场里,货架摆满着核桃仁、核桃糖、核桃粉、老人核桃补品等,真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主持商场的,是由两位中年女性在那里把持着。从她们投来的充满着祁盼眼神中,知道她们也需要一个产品营销的旺势。但面对一时涌来的一大批来客,她们却没有冲动,没有造作,没有高嗓门的大喊大叫。从她们表现出的从容与大度,可以看到,一切归于自我与实在。
只见她们一个反手捂向胸膛,然后微微一躬,说:“欢迎光临!”她们是如此表示迎宾之礼。随着口中一个“请!”,然后右手一个指向,客人便顺着她的所指,滚滚地涌入商场的内部。
但导游则反客为主了。她领着大队伍,大步流星地走向了货架,开始了哗哗地介绍个不停。似乎货架的商品,非已莫属了。而尾随而上的店主,则一路尾随,一路送去微笑。她只有取货与包装之功,毫无哗众取庞之举。什么核桃是“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等。因为他们没有那方面的体验,所以说不出口。产品由自己生产,自己加工,自己销售,知根知底。夸大其词,这是从商不恭,是职业道德不容,于是不想往那个方向去张扬。这也许是他们的经营之道。
这是根据地保卫战的战场黄洋界。一个转身,突然一阵密集的腰鼓声,我们引领到了另一个场地。上前去一看,是当地村民自动组织起来的秧歌队。六个人组成的秧歌队,或者腰间佝偻,或者气喘吁吁,均是60岁出头的老人。我们一经坐落,一位老大爷站在一棵大树旁,反转着手在悄悄地敲打着自己的腰间,看来他腰部不好,他是在做演出前的准备。接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走到舞台的正中央,放开嗓子唱了起来。一曲:“说起一九二七年,哭连连来笑连连,正月里来就过荒,老天爷故意来作干…….。”拉开了序幕。接着几位老人立即和着曲调,在那里舞弄了起来。在这里盛行的,是当年红军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工农政府和反围剿时所产生的歌曲,蕴含着浓厚的革命精神。现在重新听来,意味深长而非同一般。
在中国以至世界,历来的革命,大多是围绕着富人而展开,唯独******领导的革命则不同。******思想活的灵魂,是以广大民众的利益为核心,发动穷人对付豪强,以小米加枪,对待强敌人的飞机与大炮。革命到哪里,就在那里展开打土豪分田地,还权予民,还地予民,使人民看到,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的活生生现实;他们扎根于民众,救民众于水火,在心灵相通中,感知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根连着根,血肉相连;他们动员民众参与革命,汗在一起挥洒,血在一起流淌,在血与汗的流淌中,体验到胜利的不易,政权的艰难。所以革命到那里,就把革命的火种播到那里,中国革命的传统就在那里栩栩生辉。现在,红军离开这里几十年已过去了,但红军在这里创下的精神财富,已深深扎在这块土壤里,必将光照万代,是任何金钱和物质无法取代的。走进这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深刻的传统教育。
在井冈山,居家必置的一件物,就是神坛。而神坛供奉的不是牟迦释尼什么神位,而是******与朱德。他们把******与朱德的塑像取回来后,堂堂正正地置放在大厅内墙正中央那神台上,前面置放着一个香炉。每当初一、十五,主人便携着全家老少,到香炉前进香参拜,向前人祁祝,他们信誓旦旦的祁祝,其实是在对后代进行一次次的传统教育。在他们的眼里,******、朱德等革命前辈,就是能够呼风唤雨的神。只有他们的领导,才能把反动势力赶出国门,才能使我们获得一个人民翻身作主的全新社会。
井冈山的民众,是一群了不起的民众,是一个不用雕刻的宝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他的光点。她在那里时刻地警示着我们:改革开放了,经济富足了,但不要忘了民众,要忘了艰苦的当年,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