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69800000027

第27章 中原步履(2)

让我感兴趣的还有一个画展,即“邱锡勋 达摩专题柏油画展”。这个邱氏画家倒是第一次听说,但既然能在少林寺举办画展,其能力和造诣不可小觑。而柏油画法也是不多见的一种绘画方法,展出的作品都是以达摩为题材,画工精湛,颇得中国传统画法的精髓。在展板的一处,写有“‘我看祖师’:即人心,即成佛”的字样,也算是画家,以及众僧侣一种深刻的彻悟和自我定位了。本来想购买一幅,无奈路途遥远,不便运送,加上这画展的作品暂时不出售,只好作罢,离开时对着展板拍了一张相片,那达摩的形象通过画家的线条勾勒而缠绕在我的记忆中了。

少林寺的镇寺之宝当然是达摩影壁石了。据说是达摩在嵩山修行时,将影子留在了石壁上,也就是影子镌刻在了石头上。我后来写的关于《白马寺》的诗歌中,其中末尾的那句“最后那个僧人寂静地走进了一块石头”,其意义之一就与达摩影子入石有关系。当然,从咱们这些红尘俗人看来,这仅仅是宗教的某种意会,或者说是一种编撰,但对于笃信佛教的人来说,这样的意会何尝不是他们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一场对话和交融呢?凡尘之所以是凡尘,就是因为饮食男女多半不会从信仰中去求取生命真谛,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与宗教信仰的力量较量中,会因为暂时的胜利而显得持久,但真正持久,并最终从心灵和精神的角度获得胜利,而保持永恒宁静、宽容、豁达境界的,还是信仰。僧侣削去了头发,却将信仰之根扎在心里!在过去,僧人可以被斩尽杀绝,但信仰却通过心灵传递到心灵,到今天,也到未来。有信仰的人和民族,本身就应该得到尊重的。想想,当少林僧人看到这样一块石头,将它们弄回来,摆放在这里的时候,他们的心灵又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沐浴,生命获得了又一次的升华。但很多人却看不出石头上达摩修行的图像,导游在一边指指点点,比比划画,也没几个人看出来,他们于是就非常懊恼和失望,以为自己是不诚不洁没未来之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在围栏外使劲观摩,叫唤,叹息,再使劲瞅去,又一阵失望,叫唤,叹息……喧嚣再次降临,达摩石仿佛也颤抖起来。可能是因为我的立体感比较强,我很快就看出了达摩修行的姿态来,但担心不准确,便指画着告给一个导游,导游说,就是那么一个影子。当我走出去的时候,一个小孩子尖声叫道:“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就是一个老头子嘛,哪像神仙哦?”小孩子眼中的达摩,与心中的神仙对不上号了,他就上当受骗般叫了起来。这使我想起《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喊出皇帝根本就没穿衣服的小孩子来。达摩的影子其实仅仅是石头纹路巧妙的组合,成了一个人形,小孩子也看出来了,但他并不理解其中的奥妙。如果他连石头纹路的组合也看不出来,再像安徒生笔下的小孩子一样叫嚷,我们就都要成新的皇帝了。

我最后看到的地方就是电影《少林寺》中觉远和尚和众师兄练武的屋子,里面武僧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蹬出来的一个个凹陷的深坑,在影片中有极为真实的展示。由于不能进去,我只能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恍惚间听到了武僧喊声震天的声音。其实这间屋子很小,但拍摄电影时,由于拍摄角度和方位的变化,使屋子显得很宽敞,视觉效果很好,但我即使在门口观望,屋子都显得由于狭窄而有些压抑,也许这压抑也是武僧们刻苦训练的条件之一,只有克服了一切困难,方能练出一身的硬功夫。

在准备出少林寺的时候,正是僧侣们吃午饭的时间。突然想起少林寺的规矩:能吃多少,就拿多少,决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也就是说,如果不小心拿多了一个馒头,即使撑住了,也得强行吃下去,不能扔。我看见年轻的和尚与年老的和尚在一间宽敞的屋子里用餐的情形,不禁感慨不已,这些出家人连吃饭都显得如此井然有序,默默地径自吃去,不着一言,哪像我们见到的公共食堂的喧闹和混乱。出家,首先要避让的,大概就是红尘之乱以及由乱衍生的喧嚣了。

下午在少林寺武术馆观看少林功夫的表演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少林寺对外开展的推广活动,其实也就是借禅宗文化和武术推广少林寺的商业活动,而且影响波及海外。很多人颇有微词。后来我买了一只少林寺在海外推广宣传做的表演的光盘,再后来在央视的综艺频道看到更多的武术交流活动,不得不惊叹少林寺掌门人释永信的眼光、能力和魄力。这与当今时代是相呼应的,说白了连修缮寺庙的一面破墙都需要花钱,那利用少林寺的影响开展商业活动,也是无可厚非的,僧人由此日子过得滋润一些,尽管依旧是青灯相伴,木鱼声声,但有钱就有有钱的道理和用处。但任何事情只要和金钱有了牵扯,情形往往与初衷并不完全相符,姑且不说人与人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的生存矛盾,单就有了钱以后的心理变化,就对宗教文化不利。金钱本身并没有过错,也不是祸水,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占有了金钱之后,人类的贪婪性情就会冒出来,内心将浮躁不已,修行的决心就会被享受分解,信仰就会在金钱面前失去力量,尽管有的外国人能很好地处理金钱与信仰之间的矛盾关系,但大多数凡人,是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的。我在少林寺僧人脸上看到的傲慢之气,红润之色,贴着耳朵的手机和高香昂贵的价格等,与少林寺丰厚的收益并非没有关系。后来,网上有一个帖子,写的是大悲寺僧侣苦苦修行的情形,看到他们破敝的衣服和满脸菜色,总使我想起少林寺僧人。当然,我并不是说,做和尚,就必须清苦,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和尚,但既然是和尚,却一味地琢磨起商业利润,在滚滚金钱里念经书,大概不会太认真,也就不会有我们经常以为的整齐而严肃的诵经声了,那我们的禅宗文化,武术精髓,大概也是要打折扣的。我就从不相信在金钱面前和一丝不挂的绝代佳人面前会有无动于衷的人存在。

你要耻笑我了,一定会指责我想的多,说得更多了。好,我不说了,在山门前拍下最后一张照片,我就要离开少林寺了,离见到你的日子又短了一天了。但我仍然喜欢这里,尽管我挑剔了它一整天。

在登上去洛阳的班车前,我又看见了两个僧人,一个和武术学校的小子们又说又笑,另一个则忧郁地坐在一棵树下,这是一个眉峰突出,二目深陷的青年和尚。我想起了达摩,或许,禅宗文化里的达摩就是这样子,这神态,这气质的。

没有见到牡丹里的洛阳,我也释然了。太过华贵和丰满的都城,除了让我们成为企图穿过时光隧道进入一座国都的虚荣者外,没别的什么。你该幸灾乐祸了,尽管你同很多伪现代的人一样,占据了那么多的伪命题,而且还褒有捂着自己的伤口、极力嘲笑或揭开别人伤疤的德行,可喜的是,你不属于洛阳,仅这一点,业已足够。

这座城市即使在今天业已在民间落户,不再被看成是都城的选择之地,但它仍然在平静和苍凉中透露出一股王者大气,与黄土尘灰一起涌了上来,这与西安给人的印象几乎一致。它的现代建筑远远没有其他城市那么多,沿着大街行走,眼眸所及,都是属于洛阳的那种古朴,厚重与沧桑。尽管过往人等已经是当代人的气色,衣着打扮无不透露出时代气息,商业的繁荣依旧不让盛唐,街巷的韵味照旧是寻常的,但我毕竟在这些形形色色之中触及了历史,看到了远年盛开的牡丹,闲杂人等与风流人物都在其间出没,那是一部线装书里的历史所眷顾的洛阳,我几乎也跟着古色古香起来。

王城公园是必须去的。你别撇嘴巴,我走进一座城市,确实厌恶去公园游览参观,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如果是体现在那些真真假假的公园中的话,我倒宁愿永远避开那些人群和吵闹。确实,我确实这么对你说过,但洛阳不同于其他城市,王城公园也不同于那些单纯为了市民休闲健身谈恋爱的公园。你先休息吧,还有一站就到了,热情指点的洛阳人是我此生碰到的指路者最热情最详细生怕你走错路线的人,我相信这是洛阳最美的风景之一,是洛阳历史积淀的最重要元素之一。王城公园在涧河两岸,因建造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是全国唯一的遗址公园,占地近四十公顷,牡丹花会年年在此举办,只可惜我只能等待来年或更远的以后来此观摩了。说它是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我倒很理解,但据说它又是豫西最大的动物园,我就很惊讶了,动植物结合的公园在全国并不多,我也见过一些,但洛阳的王城公园能不能给人足够多的知识和审美享受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洛阳虽然贵为都城,又以牡丹闻名于世,因而便有了牡丹文化的说法,这和当今我们的各个地方,尤其是高校叫嚷的这个文化那个文化相呼应,倒也见惯不怪了。由此可见,洛阳王城公园是集古都文化、牡丹文化、自然园林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公园,最有名头的当属“牡丹精品、周鼎雄踞、河图洛书、凤阙迎毂”等王城景观。但我向来对人文景观兴趣不大,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嗤为“伪美”,因而我不可能去儿童乐园、滑冰场等休闲之地去转悠,而动物园委实有没什么特别之处,倒是可以多认识几只已经被驯化得没一点脾性的动物。在金鱼房、狮虎山、熊猫馆等地方,我拍了几张照片。蓦地,我想起了宠物,便想到当今人士对待他们的宝贝宠物的细致、周到和感情赋予,远远超过对待他们的亲人,以及动物驯化者兴许也是伺候动物甚于对待同类,便觉得做人的可悲……在绿叶婆娑的牡丹园里,牡丹花事已谢,就像一个美人小睡去了,我不可惊扰。但等这小美人醒来,便摇身而成牡丹仙子,但见她雍容端庄,兼有淑女和少妇之美,使我又一次想起了盛唐,甚至想起了武则天,当然,也得想想杨贵妃和你,我把你们联系一起,你们都是我文字里和公园里被精工雕刻的牡丹仙子了。但我不喜欢牡丹阁,尽管它是牡丹花会的主会场。在结束游览时,我的注意力被刻在石碑上的“河图洛书图”吸引过去了。传说在伏羲时代,有一匹龙马跃出滔滔黄河,它背上背着一幅“河图”;同时,有一只神龟出现在洛水,它背负的就是“洛书”。伏羲见状,灵感大发,对“图”和“书”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研究,没多久便画成八卦,后来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补充和演绎,就形成了河图与洛书。但这从导游和书上所得的一点知识,也仅仅是知识了,记得与否,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人们对知识文化的尊重与否,继承与否,很显然,洛阳人做得还不错。 王城公园看完了,下一个目的地就是龙门石窟了。如果不看龙门石窟,那自然也不算真正到过洛阳。它们是被雕刻在悬崖峭壁上的伟大王朝的缩影,也是王朝意志、行为、精神和王公贵族们审美情趣的体现,不可不看。

同类推荐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月光光

    月光光

    门对青山,月亮总是从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来。山如墨画,天清月朗。虽说山形的轮廓依旧,却辨不清山上的树。人家的房屋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且屋后多有修竹绿树,阴影还要重一些。月光下的小村一片平和宁静,但村人并未早早地沉入睡梦中去。
  •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热门推荐
  • 一纸风华可堪回首

    一纸风华可堪回首

    想她堂堂九天神女,相貌才智一个都不缺,桃花运却出了奇的差劲。先代天帝做媒亲自为她定下的未婚夫,爱的不是她是别人也就算了,还对她另有图谋。伴随于自己身边九尾天狐虽对自己有意,但她并无此心。唯一一个两情相悦的,却碍于身份悬殊。等到终于可以结为连理之时,她已然无法再伴他左右。这世间本就是如此残酷,缘与份缺一不可。即使你遇上了对的人,然而时间对不上,也不过悲剧一场。若早知其结果,倒不如不见。
  • 朔方科普夕拾

    朔方科普夕拾

    本书由作者发表和出版的众多文集中精选出的43篇文稿汇编而成,绝大多数都是宣传宁夏地质科学知识的,对宁夏山川宝藏的科学内涵给予了深刻揭示和热情颂扬,将晦涩难懂的地质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普通读者。
  • 鹿晗:我们的堇色安年

    鹿晗:我们的堇色安年

    本以为他终究会成为她的天使,却不料所有人在一夜之间全部离她而去,疼爱她的哥哥,关心她的闺蜜……还有,她爱着的那个人“你以为你走得出去吗?你的堇色安年注定得变成拥有我的月白流苏。”
  • 传奇倒爷

    传奇倒爷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脑子里面突然冒出来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道门,能够让我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时空之门!每逢十五月圆之夜,这扇门都会将我带去另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那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普通到极点的土壤,都足以让地球上面的人们为此陷入疯狂,而我,也因此开始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倒爷生涯……
  • 圈神

    圈神

    辉煌年末,人族完败,被妖族圈养为口粮,妖族自称为神族;人族徘徊在死亡线,有的宁死不缺,慷慨就义;有的蛰伏苦练,卧薪尝胆。他们都是英雄。而在9527城池中,一代强人为始,开启了强霸一生追逐圈养神族,喝神血吃神肉的伟大征程。强霸:“跟着我,有肉吃。我们一起圈养神族!”
  • 豋穹

    豋穹

    一名因家族没落被仇家的污蔑而不终身囚禁的男孩莫萧,机缘巧合之下逃出了牢狱,却被仇家追杀,同时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经过无数次的洗礼,仇恨与怜悯交织的少年将如何成长。。。。。。
  • 怎么可能是腹黑

    怎么可能是腹黑

    话说,回到老家,不就是为了更爽的生活么?无拘无束,没有人烦。作为一个高颜值学生狗,每天上学,打打游戏就够了。却有人纠缠着,嘛,作为抖S属性的赵灿,怎么可能是腹黑~
  • 梦源三国

    梦源三国

    东汉末年,狼烟四起,战鼓嗡鸣,群马铁蹄踏大地,灰尘扬天高,刀光剑影论英雄,主角在不经意之间来到蜀魏之战,他该怎样在这样一个尔虞我诈,风起云涌的世界里翻滚,来改写一段已经定局的历史。
  • 修妻

    修妻

    传说,当今太子太傅爱慕皇后娘娘,以至终身未娶。太子太傅表示:那只是传说……
  • 槿帝伊人

    槿帝伊人

    她年华十六却含痛撑下了江山重任,可曾料到当年无知怪异的少女今朝摇身一变,就成为闻名天下的槿室国主,但破旧的江山,暗箭难防的叛逆,动乱不安的社会,纠缠不清的情缘,万箭穿心般射入不懂人情世故的她,她到底该如何?是怯弱退去,还是含泪挣扎?一身红衣狐皮的男子搂她入怀,轻仰绝世妖惑的容颜,只道了句:“槿儿,无论前方生死如何,哥哥与你生死离别共存!”而两侧白衣飘然的男子猛然从轿中而出,一路捂泪,“娘子,为何不带寒共去战死沙场,而让我苟且待于后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