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衰亡
8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蒙面人起义、816至837年的巴贝克起义和869至883年的辛吉起义,给阿巴斯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到10世纪中叶,王朝实际统治区域已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1055年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失去了一切世俗权力,只保留宗教领袖的地位。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领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杀死哈里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灭亡。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以阿拉伯语为表达形式,因而义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重要地位。8至11世纪是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数学方面,阿拉伯人改进并推广了印度人的数字系统,把“0”符号和十进位法及印度数字传播到欧洲。穆罕默德·伊本·穆沙把代数知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阿拉伯人还奠定了解析几何的基础,创造出中世纪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医学上,阿拉伯人已懂得消毒、使用麻醉剂。伊本·西拿著有医学百科全书《医典》,这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的代表作。地理著作有艾卜·宰德的《苏莱曼中国及印度行纪》、雅占特的《地理词典》、易德里西的《渴望周游各国者快览》。最重要的史学家是泰白利和麦斯欧迭,分别著有《先知与诸王纪年》、《黄金草原》。诗歌选集有《穆阿莱葛特》及艾卜勒·费赖吉的《诗歌集成》21卷。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阿拉伯人在建筑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
蒙古帝国
13世纪初,蒙古统一国家的产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其向亚、欧诸多国家进行的扩张,给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1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了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总数达6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画像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他出生于蒙古高原各部争霸、天下扰攘的乱世。从12世纪中叶起,他开始了统一蒙古高原的大业,历尽艰辛,征战无数,到1206年45岁时,将高原上互不统属、操各种语言的游牧部落和森林狩猎部落统一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建立了大蒙古国,被推戴为“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民族的缔造者,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
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建国后,在1219至1260年的40余年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5年)属于第一次西征。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消灭西域强国花剌子模,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长驱直入中亚后,又派军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追击花剌子模国王。在印度河流域又打败花剌子模太子札阑丁。1225年,成吉思汗得胜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拔都西征
窝阔台继任大汗后,于1235年派遣拔都率50万大军再度西征(1235~1244年),史称第二次西征。西征军很快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杀死札阑丁,不久又大举进军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地挺进。1241年,北路蒙古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之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回国,第二次西征结束。
旭烈兀西征
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史称第三次西征(1253~1260年)。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主要目标是木剌夷国(伊朗伊玛目王朝)。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后,继续挥师西进,攻陷报达(今巴格达),灭亡了历时五百余年的阿拉伯帝国。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今塞浦路斯)。旭烈兀正准备进一步攻打埃及时,得到蒙古大汗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蒙军主力遂班师回国。
蒙古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版图在其孙辈统治时最后定型:以中国的元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四个承认大汗宗主权的相对独立的国家。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起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后来术赤长子拔都在此建立金帐汗国,主要辖区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对于俄罗斯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1314年,原本让位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
帝国的分裂
由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所建立的蒙古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国家,统治区各地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均不同,因此蒙古统治阶级不得不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形成四大汗国。各汗国由最初对大汗的松散隶属关系,不久发展为独立的汗国。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的短暂统一也随之结束。继任大汗的忽必烈,其权力仅限于东方,即中国的元朝政权。此后,元朝和西方的四大汗国按着各自不同的道路独立发展。
中国文化的西传
随着蒙古帝国西征,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也空前频繁起来。旭烈兀西征时,征调许多汉人工匠、学者随行。伊尔汗国建立后,这些人大都留驻该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工程设计者中,就有中国专家。蒙古帝国建立后,东西交通畅通无阻,各地商人、使臣、僧侣、旅行家等来往更为频繁。元朝与蒙古各汗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欧洲都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罗盘针以及纸币等,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西亚,进而传入欧洲的。中国的驿站制度为波斯、埃及和俄罗斯所采用。中国的天文、历算和医药传到西亚,伊尔汗国大臣拉施特哀丁曾编写过有关中国医药的百科全书。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即突厥)人创立的国家,始于奥斯曼一世。土耳其人最初生活在中亚地区,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奥斯曼帝国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大部地区,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到苏丹。自穆罕默德二世灭拜占庭帝国后,奥斯曼帝国就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视自己为天下之主,东西方文明在其手中得以统合。
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在中亚游牧的西突厥部落。11至13世纪,大批突厥人开始向西亚迁移。13世纪30年代左右,在酋长埃尔托格鲁尔率领下,其中一支突厥人深入小亚细亚,依附于塞尔柱土耳其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后被赐予一块不大的、位于小亚细亚西北的塞古特作为采邑。埃尔托格鲁尔死后,其儿子奥斯曼一世继承其领地,宣布独立,自称“艾米尔”,并不断进行扩张,后趁罗姆苏丹国衰弱分裂之机,占领其大部分领土。1326年,他又从拜占庭手中夺取了布鲁萨城,定为首都,正式建立奥斯曼帝国。这支土耳其人被称作“奥斯曼土耳其人”。
征服东南欧
1330年奥斯曼一世的儿子乌尔汗建立的常备军新军,在对外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斯兰教也成了他们的侵略工具。1358年,乌尔汗在加里波里建立要塞,开始向东南欧进攻。其子穆拉德一世正式称苏丹,继续进行侵略扩张,占领了整个色雷斯东部。1362年,穆拉德一世率军占领亚德里亚堡,1367年迁都于此。1371年,土耳其军队在马里乍河附近打败塞尔维亚。1389年的科索沃之役后,除门的内格罗外的全部塞尔维亚领土均被并入了帝国版图。巴耶塞特继位后继续向外扩张,1393年侵入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这样,巴尔干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
攻陷君士坦丁堡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亲率30万大军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地形险要,且黄金海角有铁链封锁。土耳其人以保留君士坦丁堡城内加拉太区的商业特权为条件,和区内的热那亚人合谋,利用涂油滑板,把七十多只船拉过加拉太后面的陆地,得以绕过黄金海角,在海面上用船只搭造浮桥,由侧背攻城,使拜占庭守军两面受敌。激战53天后,土耳其军队于5月29日攻克君士坦丁堡,并迁都于此,将这座城市更名为伊斯坦布尔。这标志着延续了1300年的拜占庭帝国从此覆灭了,而奥斯曼帝国则成为东地中海的霸主。
人民起义
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一度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帖木儿帝国入侵,土耳其军队惨败,加深了帝国内部的危机。内部统治者又因争夺王位而长期混战,造成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于是,在小亚细亚和色雷斯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415年由西马维亚·贝德拉丁领导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起义。起义者提倡一切财产公有,并宣布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彼此地位平等。他们团结希腊农民,共同打败苏丹派来的军队。斗争持续了三年,后被残酷镇压。
奥斯曼帝国的形成
15世纪,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后继续扩张,确立了对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占领热那亚在黑海地区的殖民地及其重要商业城市卡发,并使克里米亚汗国臣服。16世纪,他又向东西两面进行扩张。苏丹塞里姆一世在位时于1514年占领伊朗首都大不里士,掠回许多财物和工匠,1517年灭埃及,并占领了当时属于埃及的汉志、麦加和麦地那等城市。苏莱曼一世在位时多次率军侵略欧洲,先后攻占贝尔格莱德和罗得斯岛,5次入侵匈牙利,并进入布达佩斯,在各地烧杀劫掠。1534年,他又进兵伊朗,攻下巴格达,占领两河流域,还吞并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部分地区。1536年,苏莱曼一世征服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和也门。在北非,苏莱曼一世于1529年控制了阿尔及利亚,1536年占领了的黎波里,1574年占领突尼斯。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成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征服的影响
奥斯曼历代统治者的侵略政策都十分残酷,洗劫占领地,大肆杀戮,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些地区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缓慢。土耳其占领巴尔干半岛与西亚,对亚欧商业贸易征收苛酷的捐税,严重阻碍了地中海地区贸易的正常发展,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往来受到影响,促使西方国家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从而催生了地理大发现。奥斯曼军事封建帝国的入侵,也促进了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的形成,使东南欧和中欧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奥斯曼文化
中世纪土耳其的科学、文学和艺术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13世纪,土耳其出现最早的书面文学。苏丹·维列德是最早用土耳其语写作诗歌的诗人之一,著有《塞尔柱诗歌》。尤努斯·埃姆列开创了民间口头诗歌的创作形式,是民间诗歌的奠基人。15至16世纪是土耳其古典文艺的极盛时期,抒情诗人涅札蒂、巴基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17世纪,讽刺作品在土耳其文学中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是诗人涅菲,著有《命运之箭》。
14至15世纪流行一种“布鲁萨式”的建筑,以绿色清真寺为代表。16世纪建筑师锡南的作品代表着土耳其建筑艺术的高峰。当时实用装饰艺术和书籍的装饰画也广泛流行。16世纪后期,史学家萨阿德·阿尔丁父子著有奥斯曼帝国的通史《历史之皇冠》。17世纪,克亚提布·契列比关于世界历史、地理和哲学等著作最为著名,著有《世界志》、《大事年代记》和《动物图书辞典》。
印度
从笈多王朝到戒日王朝的300多年是印度封建社会从形成到最后确立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综合各种宗教的印度教创立。玄奘西行访印,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