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章 [军事角度和政治意义]
我和皇太极等人抵达朝鲜的时候,吴三桂已经在码头上等了两天,本来迎接崇祯皇帝的工作是李邦华的,可是李邦华被别的事情牵绊住了,只好由吴三桂代劳。
“长白,还习惯吧?”我看见吴三桂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陈圆圆,对于阴差阳错的结果,我这个穿越者怕是要负全责。
吴三桂嘿嘿笑道:“就是有点冷,比在辽东的时候还冷呢!我问过当地的人,他们也说今年冬天这么冷实属罕见,可谓百年不遇。”吴三桂说着看到了崇祯皇帝身边穿龙袍的皇太极,他有些诧异,皇室之中好像没有这个人吧!
“长白,这位就是辽王。”我见吴三桂一脸诧异,介绍道:“你们也算是老相识了,就是没见过面而已。”
“辽王?”吴三桂迟疑一下才想起所谓的辽王不就是原来的八旗之主皇太极吗!他跟着皇上干什么?心中这样想,吴三桂不敢忘了礼数,给皇太极见了礼。
皇太极忙道免礼,他对吴三桂并不陌生,后金时期八旗劲旅有几场硬仗都败在了吴三桂手上。
“李爱卿怎么没来?”互相打过招呼后,我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吴三桂道:“李大人留在汉城了,因为朝鲜北部遭受了雪灾,李大人亲自在那里指挥赈灾呢!主要是茂山铁矿附近,灾情很严重,微臣麾下的驻军也投入了五千人呢。”
我点点头,道:“朕看到李邦华在折子里提过一嘴,没想到事情还挺严重,就应该如此,现在朝鲜也是大明帝国的一部分了,没有理由厚彼薄此。”
“皇上说的是,李大人也是这么做的,当地的朝鲜人对此非常感激,大概估计此次受灾也就能死不到一百人,远远低于之前的预期,这都得利于及时的救助。”吴三桂道。
高弘图在一旁道:“皇上,我们还是到造船厂去吧!不知道这样的天气对造船厂有没有影响,空军的二十个热气球也是在这里制作的,希望别出现意外才好。”
我知道高弘图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道:“那好,马上到釜山的造船厂去看看,长白头前带路吧!”
釜山造船厂的规模比天津新港的规模还要大,大明帝国现役战舰在这里的年产量预计是八十艘,热气球的年产量是六十个,可以说釜山地区是大明帝国重要的军事基地。
负责这个军事基地的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说起这个人倒也有名,乃是江南才子冯梦龙,他是被李邦华郑重推荐后担当此任的,虽然对造船军事等方面不太熟悉,但是整个基地被冯梦龙管理的有条不紊。
“臣冯梦龙参见皇上,皇上万万岁。”冯梦龙平日里不爱穿官服,此时一身官服像是新的一样,不过两只官靴却穿反了,站在那里十分的别扭。
我对冯梦龙的认识不多,只知道后世的时候他的称谓是一个文学家,官宦生涯十分不平坦,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一个军事基地的负责人,还干的挺好,看来是严重的偏离历史轨道啊!
“朕现在可以从这里提走多少战舰多少热气球?”我装作没有看到冯梦龙穿错鞋,问道。
冯梦龙听到崇祯皇帝问起实质问题,道:“到目前为止,总共建造了可以下水实战的战舰十艘,可以升空实战的热气球八个。”
这已经是基地的生产极限了,我听了之后不住点头道:“干得不错,超出了朕的预期,朕可要给爱卿记一功啊!”
冯梦龙在崇祯皇帝面前不敢托大道:“微臣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上下奋力一心的结果,尤其是那些朝鲜工匠,几乎长在基地了,让人很是感动。”
我哈哈一笑道:“爱卿,要知道朕支付给他们一个月的工钱,可是他们以前一年的勤苦所得,如果再不卖些力气,估计他们心里也不的劲。”
皇太极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参观制造战争利器的工厂,看到流水作业的工人们,他心中越发觉得自己输的并不冤枉,以前的大金国和大明帝国比起来,差的实在太多了,不是所谓量的差距,而是质的差距。
我并没有在釜山过多的停留,将后勤补给任务交给吴三桂后,马上带领就地成编的海军和空军赶往对马岛。
在对马岛这个岛附近,集结了大明帝国的海军战舰八十六艘,空军热气球三十个,总兵力达四万余人。
卢象升和崇祯皇帝分别后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他自从奉崇祯皇帝之命开展水上包围计划后,基本上都在东北的大江大河上度过,上次收缩兵力威逼沈阳的时候,卢象升并没有参与,而是率领海军主力把水系重新的梳理了一遍,当他得到崇祯皇帝的命令让他赶往对马岛的时候,他也正准备回师呢!
“建斗,你可有些憔悴呀!”我看到卢象升的时候,发现他比之前略显疲态,鬓角居然出现了几根白发。
卢象升心情激动,道:“微臣是对东北的气候有些不太习惯,现在已经好多了,皇上可不要因为微臣状态不好,而剥夺了微臣这次的指挥权哟!”
卢象升的玩笑之语让我心情大好,道:“朕怎么会放着建斗不用呢!建斗以前总说要马踏辽东,如今辽东已经无战事,那就的把力气用到倭国,朕不会让你清闲的。”我说着给卢象升介绍了皇太极。
皇太极对大明帝国的主要将领都有所耳闻,袁崇焕自然就不必说了,卢象升、曹文昭、吴三桂、李定国等等,都是皇太极颇为佩服的将领,因此对于卢象升的施礼,他避而不受,最后实在躲不过,他又给卢象升回了一礼。
叙过别情后,在对马岛的简易大帐内,我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皇太极卢象升之外,还有军中的高级将领,总共二十余人。
“泽润,你先通报一下倭国那边的情况。”我对一个挂着上尉军衔的年轻人说道,他叫祖泽润,乃是已故将领祖大寿的养子,现在则在谍报司协助曹变蛟工作,是这次对倭情报的总负责人。
祖泽润站起来道:“自从倭国发生岛源之乱后,九州岛形势一片混乱,乱军首领天草四郎杀死了九州藩主后占领了原城,现在被倭国大将松平信纲的大军重重包围,已经快一个半月了,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原城还能坚持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必然城破……”
众人听完了祖泽润关于岛源之乱的概况后,我道:“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这半个月就是大明帝国介入其中的最佳时机,朕已经让枢机大主教布鲁斯金乘商船登陆九州,只要他跟天草四郎取得联系,就是我军对松平信纲发动进攻的时候。”
“皇上,刚才听祖上尉讲,松平信纲的兵力加起来有六七万人,而且德川家光还有可能增兵,那么微臣觉得我军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和原城配合牵制松平信纲,一路可以打援,将德川家光派出的援兵全部消灭掉。”
说话的是尚可喜,他和孔有德原本在京营呆着,后来都被卢象升调到了麾下,水上包围计划以及后来的收缩阵线进逼沈阳,这个两个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孔有德觉得尚可喜的建议非常可行,接着道:“皇上,德川幕府既然急于剿灭原城的天草四郎,那么江户肯定会非常空虚,微臣觉得我军可以更大胆一些,直捣江户。”
有了这两个人的发言,其他将领也都积极讨论起来,提出了一些非常可行的计划。
我当然知道直捣江户可以一举粉碎德川幕府的统治,对倭战争会非常顺利,但是这不利于将来的统治,因此还要按部就班的先解决原城的危机,让天主教可以深深的嵌入日本岛的中低阶层当中去,那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啊!
我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太极,道:“王兄有什么见解吗?不妨说说看。”我知道皇太极肯定有所拘束,毕竟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军事会议。
皇太极犹豫了一会,道:“微臣觉得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那么直捣江户肯定会一举奠定战争胜利的基础,沉重的打击倭国的其他割据势力;如果从政治角度分析,那么救援天草四郎就成了必须为之的事情,正所谓师出有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了,如果先下松平信纲的话,这仗打起来会辛苦一些。”皇太极已经认真的看过了谍报司的情报,觉得两方面各有利弊。
不愧是做过一国之君的人,着眼点就是不一样啊!我点点头道:“王兄说得很有道理,朕也是这么想的,这一战并不全是以军事目的为主,为的是在这块土地上扎根,所以不得不扶植那个天草四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