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2800000019

第19章 酒计谋与酒祸(2)

刘渊建汉国,他历任要职。刘聪时,他镇守长安。刘粲即位,他任相国。靳准杀粲夺帝位,他率兵攻准,进军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即帝位,尽灭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光初十一年底(公元329)与石勒交战,兵败被俘杀。

刘曜即帝位之后,镇压了氐、羌的反叛,降服了南安(今甘肃陇西)的杨韬、仇池(今甘肃成县)的杨难敌和陇右的陈安。并在政治上实施了“胡”、“汉”分治的改革措施,使前赵的统治勉强地稳定下来。

刘曜的致命弱点是嗜酒成性。他从小就爱好喝酒,到了晚年,酒瘾更大,后来在与石勒的交战中,竟死在一个“酒”字上。

当时,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势力强盛,完全控制了幽、冀、并、青等州。而刘曜只占据现在的陕西关中等地区。双方战事不断。公元328年,刘曜自长安出兵十万,攻破石勒军,包围了洛阳。石勒亲率大军来救。两军决战于洛阳城郊。

据《晋书·刘曜载记》说,石勒军至,刘曜在临阵出战前,饮了五斗酒,后来又饮了一斗多酒。他平时骑的一匹赤马,突然生病,临时换乘了一匹小马。到了阵前,石勒部将石堪,见刘曜喝得醉醺醺的,毫无斗志,就趁机挥师进攻。此时昏醉的刘曜,无法指挥战斗,就大败溃逃。

不巧,刘曜骑的小马又陷在石渠中,自己翻身下马,坠落在冰上,身披十余处伤,又被枪戮穿了三处,终于为石堪所俘,押送至石勒处。刘曜对石勒说:“你还记得重门的盟约吗?”石勒叫徐光对刘曜说:“今天的事情,完全是老天安排,你还要说什么呢?”于是把刘曜幽闭在河南丞的官署内。后又押至襄国(今河北邢台)。石勒要刘曜下令,叫长安的太子刘熙投降。刘曜不从,遂被害。他死后关中大乱,前赵终于灭亡。

——刘文静酒后失言——

刘文静,唐初大臣,他是向唐高祖李渊建议起兵夺天下的功臣,后来又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南征北战,功勋卓著。高祖即位后,令他任民部尚书,封鲁国公。当时的裴寂,也是开国元勋,因和高祖是旧交,故更得宠,任尚书左仆射,位在刘文静之上。刘大为不满,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发生牾,两人矛盾愈来愈深。有一次,刘和他的弟弟刘文起一起酣宴,酒醉后,失去控制,拔出刀来击打柱子说:“我一定要把裴寂杀了!”这原是酒醉后的胡话,不料,被他的一个失宠的姬妾听到了,就告诉了她的哥哥,她的哥哥把此事禀告皇上,说刘文静口出狂言,图谋造反。皇上感到事关重大,就下令叫萧、裴寂两人审理此案。刘文静被押到衙门,如实诉说,这原是酒后失言,不足为凭。当时的大臣李纲、萧以及皇太子李世民也极力为他说情,说他没有越轨行为,只是一句戏言而已。可是心存芥蒂的裴寂,必要置他死地而后快。就向皇上进谗言道:“此人才略超人,而性情又极为粗犷凶险,口出悖逆之言,必有叛逆行为,这是再清楚也没有了。何况天下未定,外有劲敌,内有隐患,如果赦免此人,必将带来严重后果。”皇上听了他一番话后,竟信以为真,将刘文静、刘文起兄弟一起推出午门斩首,而且抄没了他们的家产。一句酒后胡言,竟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令人可悲。

——纣王沉湎酒色——

汤灭桀后,建立商,商从盘庚开始传了12个王,最后一个王是纣。纣原是一个相当聪敏,并且勇力过人的君王。他早年曾亲自带兵,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

但后期的纣和桀一样,只知个人享乐,不知百姓死活。自听信佞臣费仲、尤浑的谗言,纳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为妃之后,朝欢暮乐,荒淫酒色。

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在摘星楼下挖了左右两个大池。左池以糟丘为山,山上插满树枝,树枝上挂满肉片,名曰“肉林”;右池注满醇酒,名曰“酒海”。他与脱光了衣服的男女,整日整夜地在里面追逐嬉戏,渴了喝酒;饿了吃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酒池肉林”。

更有甚者,他听信妲己的谗言,造炮烙(将人缚在烧红的铜柱上活活烤死),设虿盆(将人投入藏有毒蛇的坑内喂蛇)。先后被他处死的有大夫梅伯、胶鬲、首相商容、亚相比干等。逼反的有武成王黄飞虎、冀州侯苏护等。

纣王的荒淫残暴,激起了各诸侯国以及本朝文武和庶民百姓的愤慨,他们希望早日灭纣,以泄心中之怨愤。

当时,处在西部的周部落,日渐强大起来,其国君周武王(名发,周文王之子)看到纣已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讨纣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公元前1066年,命令姜太公率五万兵马,渡黄河,在盟津与八百诸侯会师,共同征讨纣。

纣得知后,亲率70万商军与周军在牧野大战。不想这70万大军多半是奴隶和俘虏,他们平时恨透了纣,当周军猛烈进攻时,他们掉转矛头,反戈一击,商军顿时便土崩瓦解了。太公望指挥周军,直捣商都朝歌。

在朝朝歌的纣王,异常凄惶,眼看爱妃被杀,大臣逃散,宫女走失,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救,就命令身旁的太监朱升说:“朕悔不听群臣之言,误被谗奸所惑。今兵连祸结,莫可救解,……朕思身为天子之尊,万一城破,为群小所获,辱莫甚焉。欲寻自尽,此身尚遗人间,……不若自焚,反为干净,……你可取柴薪堆积楼下,朕当与此楼同焚。……”朱升听罢,再三劝阻不听。

纣王自穿衮服,手执碧圭,佩满身珠玉,端坐楼中,看楼下火起,烈焰冲天,不觉抚膺长叹曰:“悔不听跽谏之言,今日自焚,死故不足惜,有何面目见先王于泉壤也!”

纣王落得这样自焚的下场!

姜太公在声讨纣的十大罪状中,列举其中三条罪状是:沉湎酒色,自用酒池肉林,酗酒肆乐。可见纣亡国与“酒色”不无关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死,太子姬宫涅继位,是为幽王。

幽王从小嗜酒成性,性情暴虐,喜怒无常,自母后去世后,更加肆无忌惮,每天饮酒作乐,耽于声色,不理朝政,忠臣规劝无效。他重用虢公、祭公和尹球三人,均是谄媚奉承之徒,凡幽王所欲,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百般逢迎,满足他的私欲。自此,幽王更加荒淫无道。有一大夫,名唤褒的,忠言进谏,幽王非但不听,反而将他囚入狱中。褒之子洪德,为救老父出狱,在乡下用重金买了一名女子,名曰褒姒。褒姒天生丽质,有天姿国色之美,洪德以此女进献幽王。以求赎得父亲罪行。幽王见了,果然龙颜大悦,纳为后宫,并立即降旨赦褒出狱,复其官爵。

自幽王得了褒姒,天天沉溺于酒色之中。王后苦劝不听,只得暗自流泪,太子宜臼闻知,决心为母后出气。

一天,他来到琼台,借口寻衅,将褒姒痛打了一顿。

不料此事激怒了幽王,废去了王后、太子,册立褒姒为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文武百官虽怀不平,但知幽王不可谏,只好缄口不言。太史伯阳父叹曰:“周亡可立而待矣!”

褒姒虽居正宫,专得幽王之宠爱,但从未开颜一笑。幽王想使她欢乐,召集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饮酒歌舞,可褒姒全无悦色。幽王问曰:“爱卿所好何事?”褒姒曰:“妾无好也,曾记昔日手裂彩缯,其声爽然可听。”幽王就命司库日进彩缯百匹,一面饮酒,一面令宫女撕裂,可依旧不见褒姒的笑容。幽王曰:“朕必欲卿一开笑口。”于是下令:不拘宫内宫外,有能致褒姒一笑者,赏赐千金。

虢石父献计曰:“先王昔年因西戎强盛,恐彼入寇,乃于骊山之下,置烟墩20余所,又置大鼓数十架,但有贼寇,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发兵相救,又鸣起大鼓,催赶而来。今数年以来,天下太平,烽火皆息。吾主若要王后启齿,必须同游骊山,夜举烽烟,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矣。”幽王曰:“此计甚善!”乃同褒后并驾往骊山游玩,至晚摆酒设宴于骊宫,传令举烽火。

顿时,鼓声如雷,火光冲天,畿内诸侯疑镐京有变,一个个领兵点将,连夜赶至骊山,但闻楼阁管乐之音响彻云霄,又听来使告知:“幸无外寇,不劳跋涉。”诸侯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只好卷旗而归。

此时褒姒在楼上,凭栏眺望,只见各路诸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并无一事,不觉抚掌大笑。幽王曰:“爱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功也!”遂以千金赏之。这就是“千金买笑”、“一笑倾城”的成语典故的出处。

这时西周朝政混乱,人心涣散,再加连年灾荒,饿殍遍野,不到三年,申侯联合犬戎等部,于公元前771年,攻打镐京,幽王再举烽火,诸侯不但没有响应救急,反而纷纷举兵反抗,杀死幽王和伯服,结束了西周的统治。

——子反醉酒误戎机——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晋国不和,晋国因此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向结盟的楚国求救。于是,楚共王亲自率领大军去救援郑国。

楚晋两军在鄢陵相遇,打得异常激烈,结果是楚军大败,楚共王的眼睛也受了伤。楚军主将司马子反败返营中,命令部下送茶解渴。在旁的竖谷阳却拿了酒给他喝。原来子反平时嗜酒成性,竖谷阳知道他的脾性,就以酒代茶。子反见是酒,不是茶,就对竖谷阳说:“这是酒,拿走它,我要的是茶。”竖谷阳欺骗说:“这是茶,不是酒。”于是子反一杯一杯地喝个痛快,结果喝得酩酊大醉,倒卧在床上。楚共王为筹划第二天的战事,派人来叫子反。子反因酒醉,推说自己的心脏病发了,没有赴约。楚共王不相信,亲自驾车到子反营中,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酒臭味,就怒气冲冲地回来了,他对人说:“今天一仗,我们吃了败仗,连我的眼睛也受伤了。明天的战争得全靠司马子反,可是他烂醉如泥,既不考虑国家的危亡,又不顾惜将士的性命,这个仗怎么打法?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撤兵回国。

回到楚国后,楚共王立即把司马子反杀了。竖谷阳并非有仇于子反,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遗憾的是,反而害了他。

同类推荐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意大利往事

    意大利往事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的历史概况,书中所有珍贵资料和影像图片均来自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
热门推荐
  • 那些年,那些花

    那些年,那些花

    一个描述我自己生活经历的轻小说,或是说自传?故事从我高考之后,开始上大学说起,一直到现在,喜欢的就留言吧
  • 剑倾天荒

    剑倾天荒

    探索远古人杰的遗迹,追寻不死的秘密,同少年人杰争雄,一路枕剑高歌。追随神话岁月圣贤的脚步,解开尘封在岁月之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步一步揭开自身身世之谜。剑临天下,血战八荒,看谁傲视古今……
  • 太后要“出”墙

    太后要“出”墙

    被五岁小孩叫“母后”,那是晦气,穿越成一个十九岁的太后,那是霉气。天下初定,根基未稳,敌国进犯,边关不宁……这……这……好像跟她这个现代人没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吧,为什么她需要留在宫里劳心劳力受侮辱?姑娘她不干了,翘宫。她发誓,翘宫是故意,遇到那个在月下吹箫的神秘男子,不是本意。一不小心发展出感情不是本意,滚到床上更不本意。
  • 玫瑰园

    玫瑰园

    我是一名猎人,网络猎人,已经有了两年的捕猎经验。但因为一次错误的捕猎,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通书述解

    通书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断桥明月

    断桥明月

    自盛唐来,中原大陆群雄并起,各大武林门派欲求天地奥妙之法,正邪黑白两道相融相生,一片腥风血雨的武林风云,一代传奇剑侠的成长经历,演绎一场别样的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江湖。
  • 重生相女

    重生相女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此刻的我,本应该雍容华贵,安坐凤榻,享受多年来苦心积虑的成果。但那个位置上,坐的却不是我。
  • 圣魔中元

    圣魔中元

    神王之子陨落,神界女帝陨落。神子与女帝一齐降生中元界。神子化为魔帝之子,于中元界历练,战天骄,灭邪魔,结识女帝,与之相知、相熟、相爱。回到神界后,女帝记忆复苏,神子得知自己乃魔帝之子。神魔两界乃大敌,两人逃不脱命运的捉弄!神子堕落,回魔界争得太子之位,女帝重掌神界。邪族来袭,神魔齐心,遁入归墟之界,悟虚之道,成虚之境!
  • 洛城花落: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

    洛城花落: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

    六年之后的重逢,新欢与旧爱的执着纠缠,让我何去何从?
  • 长风落夜亭上记

    长风落夜亭上记

    昭元八年,年方四岁乞丐样的他狼狈闯进她的城隍庙,浑身是血,几近死亡。她于心不忍,怎知这一出手便是惹到了个长久的麻烦……“你你你……你又气走了一个先生?”她啪地一声把手拍在书桌上,脸上尽是恨铁不成钢之色。“这种货色浪费。我要修仙。”他看着书头都没抬,眼帘低垂,神色自若,说着重复的台词。“我的钱……你个败家子!”“我要修仙。”“你你……你……”“修仙。”一叶残梦,正待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