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100000170

第170章

第十八节

打过长江去一向是总参谋部的既定方针,这个论调现在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支持。这并不奇怪,相对于东亚其他势力来说,伪清二王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几乎都可以算得上是濒临绝境,名义上这两个满清亲王手中还控制着两个行省的地盘,但实际上他们的势力早已大大缩水,在康熙政府正式倒台之后,江苏、福建等大部分地方早已进入半自治状态,而他们真正能够发号施令的或许仅仅只是省城周围的一些城市而已。

打死狗是人人都愿意干的事情,何况打死这条死狗功勋之大、荣誉之高实在令人难以想像,随便测度一下:千载之后青史留名,大汉某某将军统率大军进击,收复失地彻底剿灭异族残余,且不论是否能和岳飞霍去病相提并论,单就一个民族英雄的名头就值得博一把。

周培公现在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过他倒没什么私心,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倒也不以为自己会有机会领军出征,所以好处终归是落到别人身上,站在总参谋长的角度来看,江苏、浙江无疑要比四川重要得多。以前大汉和南周之所以没有拉下脸去抢夺地盘,除了因为吴三桂本人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缘由是双方作为一个外交关系不太好的邻国,彼此都需要一个政治缓冲地,所以两国在根基未稳内政未肃的情况下贸然接壤,不论对哪一方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现在南周陷入内战,大汉夺取这两个富庶的省份基本上就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南宋时代开始,苏杭之富就为天下之冠,拿下这两个省份,对林汉帝国的助益是不言而喻。

作为一国首脑,林风当然不会连这点眼光都没有,不过现在他想的是倒是另外一件事情。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不论是简亲王喇布还是康亲王杰书,现在的实力都缩水得厉害,据汪士荣的军械粮秣统计衙门所说,自从林汉帝国兵出两淮,正式巩固国本之后,原本簇拥在两个亲王周围的汉奸大多对前途感觉悲观失望,这几年下来,原本归属他们指挥的十几万汉奸绿营军早已分崩离析同床异梦,虽然名义上大多数还保留一点点香火之情,承认自己的汉奸身份,并且按时上缴一定的赋税,但若要调动他们开战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两个满清亲王的身份,与其说是一方诸侯,不如说是两个军阀联盟的盟主,那些原本统一在满清旗帜下的各个大小军头,现在在江浙两省按实力官位划分地盘各搞一套,基本上没喇布和杰书什么事情,现在他们的大部分对外工作,顶多也就是对彼此之间的冲突之类事情进行调停或者斡旋,维持一个大体上的和平和团结。

可以想像,像这样两支军队,要真打起大仗来,真正能有多少人能给两个亲王卖命,那只有天知道了。按照安徽都督王大海的话说,只要两个军,保管可以从安徽一直打到福建。

不过问题就在于福建。众所周知,福建这个省份原本是耿精忠的地盘,因为一些变故现在已经落入台湾郑经之手,现在郑经集团的打算就是以福建为跳板,南掠广东,北上江浙,从而“光复大明江山”。这个口号无疑是非常响亮,但就实力上讲却显得不太现实,天下人都知道台湾舰队实力强悍,但陆军却相当的疲软,这一点早在几十年前,郑成功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南京不克就可以看出来,而这几年他们的表现却也没什么翻盘的意图,南边和尚之信相持不下,北边又拿杰书没办法,虽然郑经也做过一番努力,但纵观全军,数来数去,除了刘国轩那支海军陆战队还能打一下之外,其他的陆军部队不论是装备上还是素质上,都称不上实质意义上的“强军”。

按照现在的局势,汉军如果大军南下,估计打倒福建应该不算为难。但是如果成功拿下这两个省份,却又立即陷入和台湾集团正面接触状态,当然汉军绝对不会认为台湾军队会在陆地对自己构成威胁,但雄踞东海、神出鬼没的台湾舰队却实在是令人头大。

虽然如此,但林汉帝国也并非畏惧郑氏集团,打陆战,福建军毫无还手之力;打海战,依照大汉海军目前的实力,也不见得一定会输。这个难题不在乎军事,而在于经济。自从林风亲自力主开港之后,如今中国沿海贸易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兴盛的阶段,这也是目前中国政局大环境下的一个特定产物,如果是按照中国人的固定思维发展,现在的商业活动应该大体上依靠内河以及各省官道贸易为主,然而随着数十年的战乱,这条路子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要知道现在割据一方的大小军阀可以没有几个有什么市场意识,总之能搜刮多少就搜刮多少,几乎和强盗土匪没有任何区别,象昔日的山东官僚那样,只收点保护费、过路厘金的还算是开明人士。所以当林风一声号召,立即得到了工商业集团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沿海贸易在大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下,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利润空间大而享誉业界,几年下来,辽东、直隶、宁锦沿海已经发展了无数专营海上业务的商业集团,从业人丁几不下数十万,成长迅猛非常。

但若是现在贸然与台湾舰队开战,这个大好局面无疑将不复存在。

台湾郑氏创自前明巨寇郑芝龙,后又受崇祯帝招抚,委为一方豪雄,传至今日,已有三代,虽然其中历经坎坷,受到清廷、荷兰、南海海盗等多方打击,然而势力却总是蒸蒸日上,台湾郑经集团依靠一支庞大的舰队横行中国海域,几乎无人可敌,麾下的商船垄断了中国大陆与日本国、朝鲜王甚至东南亚的国际贸易,收入丰厚之极。

自从林风创业之初,台湾集团与林汉集团就一直保持着相当微妙的外交关系。从政治角度看,双方同为天下瞩目的军阀组织,都有统一中国的野心,故此天然敌对;而在军事上看,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双方又不得不在一段时期内结成短暂同盟,所以长久以来,因为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关系,两方在表面上的关系相当不错。

但这也仅仅这时表面上而已,无论戴上多大的帽子,不论高唱什么调子的民族主义赞歌,林风委任施琅为帝国海军统帅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此事不仅台湾上下人人皆知,就连远在塞外的葛尔丹、布尔亚格玛等都是心中雪亮。而就在几年之前,汉王大婚之际,台湾军阀内部的激进派就曾试图扣押过阿珂夫人,虽然被****及时制止,而且大汉官方也默认了这一“误会”的说法,但终究给双方的外交关系蒙上了一层黑影。

现在中国的军政局势就如同一个多米诺骨牌游戏。要么风平浪静,彼此维持住一个微妙的平衡,要么就是大风大浪,势若宣天。

单就大汉军方的观点,林风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兵出汉中,驱降将马鹞子******为前部,兵进四川,囊括西南之地;二是集结主力于安徽,彻底剿灭伪清残余,吞并江苏、浙江膏腴之地,与南周、台湾郑经、尚之信等进入直面接触的境地。

第一个选择,林汉帝国若是成功夺取四川,除了获得一大片广袤而肥沃的国土之外,还去了一个进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跳板,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因为目前林汉帝国的大敌除了中原内地的诸侯之外,还有盘踞在甘肃、藏北、青海、外蒙古、新疆以及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一带的葛尔丹准葛尔汗国,在此之前,林汉帝国在陕西和甘肃东部驻扎了数万大军,就是为了与南周皇朝、准葛尔汗国彼此钳制。按照汉军的军事制度来讲,象陕西甘肃这样的地方,不论如何都没道理放上两个中将级别的领军大将,其中的奥妙就在这里——安西将军张勇麾下的步兵第八军、步兵第十军雄镇西京,于******数万大军相持;而寇北将军赵良栋屡破准葛尔,军中威信卓著,麾下大汉步兵第五军凶名赫赫,西蒙古闻风丧胆,正是镇守甘肃兰州一线的最佳人选。

但是,如果这个微妙的局势一旦打破,那么后果实在是殊难预料,******虽降,然麾下却有六万大军,驱为前部固然不错,但谁能保证他在汉军的支持下击破王屏藩之后,会不会反咬一口?要知道四川天险,其栈道崎岖,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这个马鹞子土匪起家,先后投降过三、四个主人,根本毫无信义可言,谁能保证他夺取四川之后,会不会一脚踢上大门,躲在四川当老大。

所以,抛开后勤因素,仅用兵角度讲,要夺取四川,除了驱使******所部为前锋之外,汉军尾随其后的部队至少也要两个军,不然将无法保证不出其他意外,但是,林汉帝国于陕甘两省的全部军事力量加起来,也不过四、五万人马,其中三个步兵军的番号,约摸四万五、六千人左右,另外再加上陕西巡抚张英控制的三个旅六千人地方部队、都察院陕西驻军一个旅两千都卫军。

虽然汉军骁勇善战举世闻名,但如此用兵却也实在是危险了一点。

所以,一旦把攻取四川确定为既定战略目标,那么帝国势必要于晋西、华北抽调重兵集团入秦参战,然而山西表里山河,为华中脊骨,战略位置重要之极,目前又是东蒙古科尔沁汗国与西蒙古准葛尔汗国的前线战场,局势紧张一触即发,而林汉帝国驻守晋西、晋北以及鄂尔多斯地区的部队却只有虎贲中郎将王进宝所部骑兵第七军、蒙古将军赵广元的骑兵第一军两个军,加上地方卫戍部队也不过三万出头,谁能保证,如果抽调此部驻军入秦,蒙古铁骑不会过来打个秋风?

林汉帝国崛起不过数载,旁人望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气势喧天不可一世,然而行家眼里一看就知道,这支强悍的军队四面受敌,每一个地方都兵力吃紧,每一支镇军都动弹不得。

这个庞然大物唯一的战略机动部队,仅仅只是汉王林风的近卫兵团而已。而就是这区区五个军的机动部队,却又同时担负着京师、直隶、山东、宁锦的地方卫戍任务(注:宁锦驻军原为步兵第二军王大海所部,现已抽调入皖作战;山东驻军为王承业所部步兵第九军,现已抽调入河南驻扎),就算勉强能够抽调一部,也至多只有两个军。

目前林汉帝国能够伸出来的拳头,就只有这两个军。这个情况确实是非常之令人沮丧,然而就帝国目前的国力来讲,这已经是极限了。自从林风统一黄河流域之后,中国大陆北方行省虽然大体上结束了战乱状态,但若说“太平盛世”无疑是痴人说梦,除开政治不稳的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许多偏远地区仍然匪患丛生,太行山区、沂蒙山区以及商洛山区等地势复杂地带,流窜着大大小小的绿林强盗、地方土匪以及农民义军,虽然地方政府努力清剿,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事情。而除此之外,各地的恢复建设工作也没有完成,经过将近一年的修养,复耕的农民虽然取得了一次丰收,但也最多只是“闲时喝稀、农忙吃干”的水准,绝大部分农民在缴纳赋税、佃租之后,仍然穿不起衣服、点不灯、甚至吃不上盐,按照户部最最乐观的估计,明年春天,北方大部分地区应该不会出现大面积逃荒,农民可以就着米粒吃野菜活下来。

按照李光地政府的判断,林汉帝国回复元气,至少要经过四年修养:其中第一年剿匪、复耕、减佃;第二年肥田、计户、算丁;第三年熟田、还路、通政;第四年才可以出徭、满赋、劝学——只有达到第四年的标准,即农村地区大多数人能够在大多数时间吃干饭,而且有部分农民有能力供养子弟就学,那才勉强算得上是“太平盛世”,国家才有能力进行广泛动员,发动对外战争。

依目前林汉帝国的政府数据来看,一个残破的农业帝国,全国人口不过六千万出头,却要负担数万公务人员的行政开支以及三十多万近代化的陆、海军军费,实在是太沉重了一点。

所以,鉴于以上两个选择,帝国朝野大部分官员认为目前的最佳选择无疑是攻略江南,夺取两个富庶省份,用以滋养财政,扩充军队,为武力统一全中国做好准备。相对于这个宏远目标,四川攻略就显得颇为小器,就算能够获得成功,那也只是取得一隅之地而已,于全局助益甚少。

但是,若是选择第二个目标,那面临的困难亦更为巨大,除了台湾方面的政治因素之外,军力也并非宽裕。目前帝国正面之敌除了两个伪清藩王之外,还有将近二十万江西乱军,这股敌军虽然建制不整且指挥不一,但却大多是久经训练且有战斗经验的部队,实力却不容小窥,若是汉军大军压境,彼结成联盟共同顽抗,打上几场恶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总参谋长周培公慷慨直言之后,大殿上立即陷入一片争论,军方内部、文武之间各持己论,纷争不已,林风听得有些头大,老实说现在他非常犹豫,就目前的局势来看,两种选择都各有优劣,实在是难分上下,而现在一时之间要他作出一个决定中国命运的选择,委实太过艰难。

同类推荐
  • 沉沙中的失乐园 追踪上古印度文明

    沉沙中的失乐园 追踪上古印度文明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印度河的前夜;“死亡之丘”的复活;沉沙下的失乐园;散落天边的余晖;传颂诸神与英雄的时代。
  • 明末风雨

    明末风雨

    乱世明末,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会当击水,临崖千丈,烽烟亿里如云一梦百年,回及乱世明末,华夏男儿自当奋勇向前,斩破荆棘,霸绝天下茫然四顾,故园何在?亲友何觅?一路征程风万里,故土只在云梦中唯有奋勇向前,杀出一条荆棘之路。对内,扫灭群雄,还天下以太平。对外,开疆辟土,开万世之基业。壮我炎黄之魂魄,延我汉家之衣冠,扬我华夏之威仪,续我中华之盛世。十年风雨磨一剑,一剑光寒照九州。九州狼烟遍云空,云空血雨泪长流。
  • 乱世悲秋

    乱世悲秋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想要避开是不可能的。他想,既然无法独善其身,那就让我用手中刀,来结束这悲哀的时代……
  • 绿林老大

    绿林老大

    这个威风凛凛的大汉一见了王重翻身便拜,口中叫道:“哥哥,请收我上山。”……
  • 墨学之白云往事

    墨学之白云往事

    导言:本文为纪念墨学诞生两千五百年。为近代墨学复兴破冰,本文以白云山谷为中心,以主人公的成长为主线,描写刻画以春秋末年战国初期那些神秘的英雄为主角在白云先生的培养下面向辉煌的时代。解释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力量在为自己的漫漫长路的探索,迎合历史争鸣的历史必然,在争鸣中不同利益人的求索,在为世道的方向的深思与实践。还原在那个时代的英雄成长蜕变的历史,让人们认识墨学,了解这个在历史长河之中沉睡的“显学”。并为现代墨学发展,继承近代墨学复兴,为墨学的发展尽自己的所有力量。
热门推荐
  • 供诸天科仪

    供诸天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之颠覆

    之颠覆

    一声吼为何?一生情难着?也许他不懂得什么叫做爱,可是他却以他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追寻属于他的爱人。这个世界上你并不需要去懂得多少,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去尝试、去追求。每个人都渴望奇迹的发生,可是奇迹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然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信心,与其去祈求那几乎不存在的奇迹,不如给自己一点信心,只要拥有的信心,那么一切都会迎难而解。望大家能给与指点,老一谢谢各位。
  • 国龙在都

    国龙在都

    第一次写出来的东西,只能试试,能看就看着呗。
  • 仙侠世界的背后

    仙侠世界的背后

    刚刚走出禁忌之地的雷云,原以为可以进入大宇宙,开始星空之旅,一次贪婪,却让他进入了一个神明者级别的强者开辟的仙国世界。三千大世界,十万中世界,亿万恒沙世界,无尽生灵,亿万强者,不过是蛐蛐笼里面的蛐蛐,不知者,醉生梦死,知之者,苦苦挣扎。三千大世界境界之分:众生境,知灵境,破死境,食气境,丹成境,化魂境,长生境,道生境,不死境
  • 浮缘石

    浮缘石

    修行万载,掌控世界,位面之主,逆转时空,只因你不在,我很想你。
  •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本书总结、归纳了161个当今管理术语,涉及目标管理、领导力、执行力、一分钟管理法、企业核心能力等,并进行理论分析与论述。
  • 品三国 论管理

    品三国 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凤无归

    凤无归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她轻念此句,殊不知仅是一句话便牵绊了她一生,她渴望一生被人好好的收藏,呵护至极,爱护至极,可是他知她知,这个人永远不会是她欢心的那个。
  • 小心!婆婆来袭

    小心!婆婆来袭

    乔明朗好几次都想自杀,但是看着宝宝乐呵呵的面孔,她又告诉自己别傻,就把婆婆能气死人的话当成空气。和电视剧里通常上演的恶婆婆不同,乔明朗和婆婆都不是恶人,反而都是在同事、朋友眼中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人。这样的两个好人,为什么同住一个屋檐下后,就变得势如水火了呢?婆媳真的不能友好相处吗?乔明朗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更让她绝望的是,曾经亲密体贴的爱人,也渐行渐远,走到了她的对立面。当乔明朗对家庭彻底失望时,曾经的恋人意外从美国回来。七年后的重逢,生活会何去何从?
  • 手环空间:伤不起的穿越

    手环空间:伤不起的穿越

    穿越女撞上穿越男,竟然还是王爷!凭什么我是村姑?啊啊啊啊!我要翻身!粗茶淡饭什么的,都去屎吧!只好嫁给某某男。。。。。。竟然还有三宫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