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100000112

第112章

第二十三节

击败准葛尔东路军之后,第五军的进军速度大大加快,停滞在代州、保德一带的新附军立刻认清了当前的政治形势,毫不迟疑的一头栽进赵良栋的怀抱,在这些地头蛇的全力支持下,穆成东上校的先锋骑兵旅兵不血刃攻占了代州、保德洲的府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倪以诚的特务机关也配合着加强了政治攻势,在乌牛山各山寨血的教训下,晋西北的的那些士绅地主也积极了许多,于是赵良栋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箪食浆壶以迎王师,总之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汉军大部队的入晋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进入乌牛山区之后,林风对赵良栋的军事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这件事情对于汉军大队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自林风起兵以来,大汉集团的武装力量一直保持着全胜的记录,之前不论是清军名将图海,还是关外彪悍的满蒙联军,统统都被林风打得落花流水,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汉军内部很自然的滋生了某种骄纵之气,就目前中国的现实来说,最强大的军队一个是“八旗铁骑”,另外一个就是蒙古骑兵,既然这两支强兵都是手下败将,那其他的部队自然也就不在话下,所以汉军内很多人包括幕天颜等高级将领分析起敌情来无不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之前因为军报简略的关系,当赵良栋的捷报报过来的时候,大伙虽然弹冠相庆,但也未必觉得这很了不起,将军们都觉得换了自己上也照样能够打赢。

现在倒挂在路上的一排排人头无疑颠覆了这个观点,其中每隔百来步就会在人头边上看到崔维雅签发的处决令,其语气之严厉、词句之恐怖真让人看了毛骨悚然,而实际上这些极端野蛮血腥的命令也被彻底执行了,官道两旁的那些干枯萎缩的头颅就是血淋淋的证据。从这些人头的发型来分析,其中大部分都不是蒙古人,而是汉人,旁边的黄表纸一一注明“助夷汉奸”之类字样,而且越往前走,这种恐怖的景象就越壮观,废弃的民房、篱笆比比皆是,官道两旁的许多山寨都被汉军大队夷为废墟,死尸狼藉乌鸦遍地,这个时候林风等人才知道这场战争打得有多么的激烈,多么的残酷,而胜利,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此次出兵声势浩大,尾随第五军进入山西的汉军一共十个军近五万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精锐骑兵,行动非常迅速。在近卫军骑兵第二军赵应奎部的拱卫下,林风走在了最前头,在大军开动第六日就赶到了代州府城,而这个时候赵良栋的的主力已经移防保德,窥晋中了。

这个时候山西的局势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其中作为原政府的满清王朝基本上已经退出了表演舞台,纵观全省,晋南地区为杨起隆的农民起义军所控制,自太原以东、以北的渭水流域被葛尔丹占领,而晋西北地区也纳入了林风的掌握,真正在满清政府手中的仅有太原区区一城而已。

林风对于太原的守备力量大感惊异,因为自今年一月中旬开始,太原就已经被葛尔丹的三万大军重重围困了,数月以来,蒙古军在西蒙古大汗葛尔丹亲自指挥下,仅大规模的攻城战就发动了不下二十次,而其中小规模的骚扰、冲击更是数不胜数,但可惜的是这些蒙古好汉就硬是啃不下这块骨头,数万铁骑伤亡惨重对着太原城墙束手无策,就手中的情报来看,现在在太原城中主持抵抗并非是一员名将,而是清廷山西巡抚于成龙。

本来作为一省巡抚,象这种事情是论不到这位文弱书生的,于成龙之所以走上将军岗位,是因为在之前的野战中,山西提督额泰不幸战死沙场——而是很不名誉的在逃亡的路上被杀的,同时他手下的那些大小将领额死的死、逃的逃没剩下几个,所以当蒙古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督抚大人就只能硬着头皮顶上了。

林风对于成龙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治理黄河上,老实说他本来就对清朝的历史不太了解,而之前因为中国历史科考试制度的关系,他上学时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了一八四零年之后,对于这位名垂青史的清朝名臣虽然有所耳闻但也就属于“听说”这个程度,印象中模模糊糊的记得这个人似乎很有脾气,也很会作秀,据说因为治理黄河失败,这位河督大人曾经自己给自己戴上镣铐去北京请罪,当年也可以说是名动四方哄传天下,比起超级女生来毫不逊色。

就是这么一个人,现在居然能够指挥战争,并且屡次挫败葛尔丹这位一方枭雄,这的确不能不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当林风看到汪士荣的情报汇总之后禁不住啧啧称奇,要知道军事这东西不比当官耍政治,那是刺刀见红立竿见影的活计,再会作秀也没辙,虚的假的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不过经过汪士荣一番介绍之后,林风还是明白了一些比较关键的东西。于成龙大人署理山西之后,政事还是干得很不错的,不论是劝弄、治河还是修路治学都做的相当漂亮,本人的官声很好,两袖清风不取民财,同时字也写得好,诗词作得不错,在北方士林也很有威望,在政府机构中成稳老练很会做人,前一段时间朝廷****时期,北方各省的满汉督抚都起了争执,就他山西一直稳住了,额泰被他笼络得服服帖帖,心甘情愿的干着二把手,由此可见他的政治能力。这次蒙古军在野战中击败清军围困太原之后,于成龙大人在满城士民的拥护下登城设防,各方人士在他的领导下精诚团结,大户人家出钱粮,斗升小民出劳力,日以继夜加固城防,将太原府打成了一块铁板,让葛尔丹碰得头破血流。

太原城的顽强显然大大出乎了葛尔丹的预料,其实在去年的时候,他本来并没有染指中原的野心,在他的心目中,统一蒙古远远要比进军中原要重要得多,成吉思汗有讯曰:只要蒙古人都团结在一起,那我就能让苍天覆盖的地方,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作为成吉思汗的忠实崇拜者,葛尔丹大汗当然不会违背这条训诫。事情的变化是从林风杀入北京、杨起隆起兵河南开始的,因为中原****的关系,清廷的边防力量大大削弱,葛尔丹的铁骑毫不费力的打垮这些边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山陕简直成了一块不设防的肥肉,简直不咬白不咬,于是大队出发劫掠边城,而守军日益虚弱的抵抗越来越刺激了蒙古人的野心,劫掠的对象也越来越深入到内地,最终发展到现在大军南下企图占领山西。

随着林汉军事集团的介入,这场战争慢慢的离开了葛尔丹的掌握,若是在早些时候,他或许还能有一些战场主动权,但现在随着东路军的溃败,他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自己的汗帐主力困于坚城之下,晋西北门户打开,数十万汉军如潮水一般涌入山西,步步逼近,战场形势极为险峻,准葛尔大军进退两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不得不一边飞马传令,召回攻略陕西的西路军,一边开始考虑如何给这场战争争取一个体面的结果。

这个时候林风的中军主力已经近抵代州府,大汉骑兵第一军赵广元部循滹沱河南下,与第五军赵良栋部汇合于原平,数千精锐骑兵驱赶着一路溃逃的准葛尔东路军一路南下,隆隆铁蹄践踏着表里河山,太原北大门忻州岌岌可危,冲杀在最前沿的穆成东部甚至与葛尔丹汗帐游骑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

不论葛尔丹怎么封锁,数十万汉军西进山西的消息终于传进了太原城,乍闻喜讯,伤亡惨重奄奄一息的古城奇迹般的爆发出了惊人的活力,再一次将葛尔丹的攻城大军赶下城头。这真是一个既令人尴尬,又令人惊喜的讯息,实际上就在去年的时候,山西军民在巡抚于成龙大人的领导下,一直对林汉集团极为敌视,而太原督抚上下,自于成龙开始,提起“林风”二字一律在前面加上“匪逆”之类定语作为修饰,咬牙切齿同仇敌忾,不过就心理上分析,倒也未必是对康熙皇上伤心,虽然君父赴难确实令人痛心疾首,但难过几天也就过去了,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真正仇恨林风的原因在于这个奸邪小人为了一己之私居然调唆杨起隆这类草寇祸乱天下,闹得山西一省纲常大乱民不聊生——这和康熙被砍头就是两个性质了,玄烨这傻X被砍了大伙最多也就唱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什么什么地,或者发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类浩叹,属于感情纠葛,但农民起义可是真的危害到了山西人民的和谐社会,属于利益纠纷,这当然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但现在时移势转,在蒙古铁骑的威胁下,太原人民的政治觉悟发生了飞跃式的成长,目前的形势极为明朗,合城上下每一个人都明白,若是准葛尔大军获胜,那么根据蒙古军的战争风格,太原绝对不会有一个人能活下去,而反过来若是汉军获胜,那么太原人民多半会否极泰来迎得新生。

幸运的是,汉王林风也明白这一点,对于这场战争来说,太原的和平解放实在是意义重大,不论是在战场形势上还是在政治需要上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当赵广元和赵良栋部开始兵进忻州的时候,汉王钦命特使就已经在汪士荣的安排下悄悄出发,军统部门将安排事先买通的蒙古军通译,与太原城内的于成龙取得联系。

汉军的外交使臣刚刚离开中军大营,林风就接到了一个令他意外的消息:葛尔丹大汗的使者携美酒肥羊,于辕门之外等候传见。

同类推荐
  • 大汉天下

    大汉天下

    憋屈的穿越,成为了汉末灵帝,外戚,宦官对其虎视眈眈,蛮荒异族时常犯我边关,重生在这个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黄金的年代。身为现代人的刘宏,骨子里流淌着汉人的鲜血,对这一切,他会怎么做,是抗争,还是妥协。当刘宏打败了外戚和宦官之后,刘宏便吃惊的发现,此时他只不过,才迈出了一小步,更多的艰难险阻,接踵而来,此时已经拥有一颗,帝王之心的刘宏,又岂甘就此沉浸下去?历史上未知的谜团,等待刘宏的探索,在刘宏前进的道路上,接踵而至的敌人,不断涌出,但是回应他们的,永远是刘宏手中的赤霄剑。身为汉人的刘宏,一定要将大汉,屹立在世界之巅,让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辱吾强汉者,虽远必伐。欺吾强汉者,虽远必灭。
  • 史记(第八卷)

    史记(第八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大唐乱世

    大唐乱世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以古籍史料为依据,以文学演绎为手段,全方位、多图景、高起点地为大家呈现出“安史之乱”的全幅画卷。各大论坛预热发布点击超过100万。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历史,通俗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式的历史,一本草根写给草根的历史。对于任何一个喜欢唐史、向往唐朝的朋友而言,“安史之乱”始终都是一处不愿提及但却永远也无法忘却的伤痛。“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哀鸿遍野的惨淡之下,在金戈铁马的萧瑟之中,远去的又何止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浪漫爱情,一个强盛而刚健的时代也从此走向了末路穷途,中国历史嬗变演进的大道也就此转换了方向。
  • 目击天安门(二)

    目击天安门(二)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上一代文明

    上一代文明

    白老临终前交给殷白丁一个写作任务,作为网络写手的殷白丁不辱使命,写出了一部历史小说叫《消失的古文明》,发表在神话论坛里,在"神话论坛"里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历史过来的人",俩人见面后,殷白丁发现这个女孩真是从一万多年前穿越到今的人,并且和她一起穿越到了某个名为"天堂号"的空间里,在这里面,殷白丁终于了解到盘古到夏朝季杼中兴这段时期的历史,而且还了解到了那个时代下的全世界发展史?
热门推荐
  • 诗义固说

    诗义固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待我做好嫁衣便嫁你

    待我做好嫁衣便嫁你

    一个普通女子和几个男人的纠葛爱情,因为一件自制的嫁衣串联整个半生,对过去的悔恨,怀念,和难释怀的种种,在一针一线中爆发。做完嫁衣后,情归何处.......
  • 快园道古

    快园道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燕王天下

    重生之燕王天下

    主角由于车祸重生至东汉末年成为一名孤儿,被童渊所收养,童渊见他不凡便送他两本绝世秘籍,从此主角的命运由此改变。且看主角如何在乱世中争霸,如何统一世界,如何走向人生巅峰!
  • 赖上契约妻

    赖上契约妻

    一纸契约,灰姑娘嫁入豪门,他毫不掩饰对她的鄙夷,花边新闻也从不间断;朝夕相处间,她挑起他征服的欲望,她却只管安分守己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倒数着契约上的日期,准备飞到别的男人身边。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 源来我很爱你

    源来我很爱你

    “苏浅沐!我发现我已经喜欢上你了。”“对不起,王源,我希望你能把喜欢变成爱”王源和苏浅沐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关注R可o乐y的《源来我很爱你》
  • 拒嫁豪门:惹上撒旦总裁

    拒嫁豪门:惹上撒旦总裁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东西你都可以得到。比如天上的星星,和白千语。”推开他,欲走。手臂被抓住,一股大力,白千语直接被圈进男人坚实宽阔的怀抱。下巴被扼住,白千语被迫抬头与他对视。“天上的星星,你想要,我会摘给你。”“……”“而你,女人,你注定是我的。”其实我一直好奇,如果此生没有足够的运气遇见你,我现在会在哪里?
  • 暂且等等,可好

    暂且等等,可好

    他,放弃轮回,只为太白长存。他,驾青铜战车,只为千年一诺。他,守候千年,只为再见那沉鱼落雁之人。
  • EXO会时光

    EXO会时光

    来自孤儿院的人喜欢一个城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