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昆是个好人,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承认这一点。
不过,他的牛皮糖工的催稿精神也让所有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头疼。而且他对这一点也从不隐讳,而且还发展出一套理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逼一逼,什么事都做不成;逼一逼,也许就会做出伟大的事业。
莫小强的电话,让刘庆昆大为兴奋。他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套会吸引读者的书。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对历史充满修正主义精神,对知识也充满探索精神,所以对什么“历史之谜”之类的说法趋之若鹜,一般这种类型的书都有会有个不错的销量。而莫小强的这套书还有时空穿越的新鲜情节,历史之谜加下时空穿越,只要写得不是太差,还是很能打动读者的。
所以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刘庆昆就跑到了小县城,找到了莫小强。
现在的莫小强正为如何切入家电销售市场的办法发愁,哪有时间去考虑写一整套的历史探索小说,所以一口就拒绝了。
刘庆昆也不着急,说:“小强啊,这个事不着急。你看,我呢好不容易来一趟古城,我陪我转转,做个向导,看一看古城风光,怎么样啊?”
呃,这个理由好像太烂了一点,可是莫小强没法拒绝。
于是,刘庆昆开始拉着莫小强沿着小县城的街道散步,一路上说个不停。
他们走完了一条街,然后走上了乡间公路,接着又走上一条小路。
当刘庆昆停下来不说话的时候,俩人已经身处一个小山头上了。这里离县城有一公里之遥,是离县城最近的一座小山,从这山头上看过去,可以鸟瞰县城的全景。后世,这座小山被整体开辟成一座公园,成为全县人的登山健身的好去处。
站在小山顶上向下看去,这座八十年代的小县城变成了一堆很小的积木玩具,而且还是破破烂烂的旧玩具。这个时候的县城经济不发展,民生很凋蔽。
听了刘庆昆一路上喋喋不休的劝说,莫小强也有点承受不住,他看了一眼脚下破破烂烂的小县城,对他说:“刘主任,你要知道,我现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初中生,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我可不是专业的作家,你不能老是用写书这种事来影响我的学习啊。我只是偶而写了一本书,还影响了我的学习。如果我天天写书的话,将来考不上大学,你给我找工作?将来找不到工作你养活我?”
听了莫小强耍赖式的说法,刘庆昆哈哈一笑:“小强啊,你不要叫我刘主任,虽然我年纪比你大得多,但我和你在一起时,从没有把你当小孩子来看。我可是一直关注的着你的学习情况呢,经常和你们的范长喜校长通电话,了解你的学习情况。这个学期你几乎没怎么上学,经常请假,而且上课也不好好听讲,但你考试成绩却是全年级第一。范校长说了,他专门调过你的试卷,发现你每门课的卷子,不论难易程度,都是恰好没有做最后一道大题,很明显你是有所保留。”
啊?莫小强没想到,自己的小把戏这么快就被看穿了。对校长范长喜这个人,他上一世完全没有注意,好吧,很少有初中生关心自己的校长是谁。所以他对范长喜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官运不错,后来当过教育局长、县委办主R县委副书记、人大主任。而且他能知道范长喜后来的经历,还是因为他在省城工作的时候,有本县人给他介绍女朋友时,把同在省城工作的范长喜的二女儿介绍给他,只是两人见了几面后,就没了下文。
莫小强没想到那个没有印象的范校长如此细心,会把一个学生的卷子调出来细细研究,看来聪明人无处不在,以后做事需要更加谨慎。而且面前的这个刘庆昆也不简单,上一世虽然打交道不少,只知道他为人忠厚坦诚,喜欢提携后辈,没想到他还有间谍才能,连这些细节都会知道。
一时莫小强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庆昆看他不说话,又继续说:“我和你们范长喜校长关系不错,一直有联系。昨天晚上我就到了县城,先去了学校,正好遇到了范长喜校长。我告诉他,你的新书马上就要上市,这次来是专门了解你现在学习情况的。他可是又把你大大夸了一回,说了你的好些情况,还找来了你的班主任夏老师,一起吃了顿饭。我还打听到你那部《回到唐朝上太学》可能只是写了几个星期就完成了。后来你到省城改稿,速度也很快嘛,我觉得你在写作上的天份别人没法比,不能浪费了。”
看来刘庆昆对约稿这事准备充分,知已知彼,而莫小强只是想推托,只能被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而且刘庆昆还没有完,又拿出了杀手锏:“小强啊,就我认识你的这几个月,你让我帮你请的假就超过了一半时间。虽然不知道你具体去做什么,但肯定不是学习。和范校长、夏老师聊过之后,我觉得初中的课程对你不是什么问题,写书不会影响你的学习。而且,你那天说起这套书,虽然是顺口提起,但听得出你已经有具体的想法,肯定不是一时兴起。”
“轻松,你来写写试试。”莫小强很郁闷,被人看破诡计是件很不舒服的事,现在他处于这种尴尬境地。
应该说,那套书的构想在上一世就有了,本来曾是他与刘庆昆合作的一个项目,所以刘庆昆对此有兴趣理所当然。当年,两个人一起为此查了很多资料,但是由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作者,就一直放着。后来莫小强转行做起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就没再提起这个计划。不过,他有时在读一些历史书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题材,为这套从没出版过的书加上一些新的情节,这也成为上一世莫小强一个自娱自乐的小游戏。
刘庆昆见莫小强无言以对,又开始诱惑他:“如果这次你决定写这部书,我们可以按现在刚刚推行的版税制付你稿费。我们可以提供最好的写作环境,出版社有个创作基地,设在省文联的孟家花园招待所,那里可是出过很多有名的文学佳作的。出版社收藏着省城最好最全的历史类书籍,你可随意借阅。”
这个,莫小强也不陌生,出版社的藏书他上一世很熟悉,当年在策划这套书时,他也认真地翻过几次。
其实,莫小强对这套书也是一直挂念于心,要不也不会脱口说出。他听了刘庆昆的话,没说话,直到山坡上的一处草地上,很随意地躺了下来,开始想这件事。
刘庆昆知道他动了心,也不着急,也坐在旁边,看着山下那并不美好的风景。
在莫小强的心里,还是很想把这件这件事做成的。毕竟上一世他为此做了很多准备,不过一直没想到要会由自己来写这套书而已。说起来,这也是我上一世未完成的一个心愿。不过,莫小强同样很珍惜重生后的第一个暑假。要知道,现在的暑假,作业不多,也没有后来那些名目繁多的各种补习班,所有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一个字:玩。在他的记忆里,他们这些初一的学生,会在这一个暑假将所有童年时代的游戏都玩疯了,玩厌了,然后就将这些东西封存进了记忆,不再玩了。因为这些游戏都是小孩子玩的,过了这个暑假,他们就是初二的学生了,都开始把自己当大人来看,这些孩子玩的游戏就不好意思再参加了,否则就会被别的同学笑话的。然后我们会有一些新的话题,新的游戏。
也许是上一世的压抑人生,在重生后的这几个月里,只要莫小强在学校,下课时就会拼命地玩这些只存在于记忆里的游戏,弹玻璃球,玩打火柴的链子枪,比赛滚铁环,用弹弓枪进行对战,丢沙包,跳绳,玩自制的飞镖,玩铜钱双飞,玩得不亦乐乎,让小米和石头这俩贪玩的家伙都目瞪口呆,他们不明白莫小强为什么会玩得这样疯。
他们不知道,在二十年后,不仅自己不再玩这些小游戏,那时的孩子们也不玩了,想忆个旧都没地方去。他知道,在这个暑假里,本地的杏上市后,大家还会玩丢杏核的游戏。开学后不久,学校还会放秋忙假,那时,孩子们还会用新砍下来的高粱杆玩砍箭梢的游戏。这些都是后世绝版的游戏。想得他两眼放光。也许只有这个暑假,才有时间让他最后一次回忆童年,这是他重生最大的福利,可不能错过。
不过,写完这套书也是他的一个梦想。现在他有时间,而且有人追着他要出这本书,还可以借《回到唐朝上太学》热销后的余热。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个机会。毕竟上一世他们准备了那么久,这套书还是没有出,现在有了机会,不去将他搞出来,确实有点可惜。
莫小强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想了半天,最后对刘庆昆说:“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