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莫小强重生后的第一场考试终于降临。
由于是期中考试,学校并不很重视。为了考试方便,每个班留一半学生在教室里考试,另一半学生在操场上考试。每天上午考两门,星期五下午考两门,星期六下午考一门,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将七门课全部考完。
因为认真“复习”过一遍初一年级的功课,这样的考试对莫小强来说没什么难度。不过,为了让自己显得“比较正常”,每场考试他做完所有的题后,都要无聊地等待时间过半才交卷子。他还在每份考卷上都故意留下一两道大题不答,免得分数太过惊人。
星期六下午,他早早交完卷子,因为今天他要赶火车。
看看手上的电子表,(这块8元人民币的电子表,现在是他身上唯一一件奢侈品。)才下午三点。
他心情有点小激动,今天他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为此已经提前和家里找好了借口。
他要去找阿梅,那个上一世给他带来生之希望的女人。
自从这个念头从心头涌现,这几天来就一直煎熬着他,当他发现这个世界出现了罗嘉良这个大BUG之后,想要见到阿梅愿望就越发强烈。上一世,他没有好好的抓住机会,差点永远错过了她,但这一世,他一定要牢牢抓住她,不让她有一分钟离开自己。
阿梅是邻近的河阳市人,不过她所在县离河阳市还有一段距离,坐三个半小时的火车再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再加上一个多小时的拖拉机,才能到达阿梅家的村子。
时间不早了,他背起书包去了火车站,芬子在那里等他,已经帮他买好一张去河阳市的火车票。
在车站前的路边,芬子看到莫小强的神魂不属的样子:“秀才,你好像有点紧张,怎么了。”
莫小强装作不在意“没有啊,可能是这两天考试有点累。”
芬子疑惑地看着他,考试很累,这个芬子深有体会。不要说考试,一看到学校的大门,她就累了。但她觉得莫小强不会累:“带着几十万去SH你都不紧张,去个河阳你紧张什么啊?是不是有什么麻烦,要不给你找几个人一块去。”
莫小强笑起来,自己这是去泡妞,而且还是泡的未成年人,哪能让别人参与。
本来他也不想让芬子知道这事。但是这次去河阳,需要在那里住一夜,他自己可没办法解决。现在是八十年代,一个未成年人,身上没有身份证没有介绍信,独自跑到陌生的城市,绝对找不到地方住,分分钟都会被好心人送到派出所。
莫小强只好通过芬子,找铁路上的熟人帮忙在河阳车站附近的招待所开一个房间。
他笑笑说:“没事,我一个就是去走走,顺便找一个人。”
芬子狐疑地看着他:“不是吧,我怎么看你心事重重的,好像很为难的样子。倒国库券那么大的事,都没见你为难过,做什么好像都满有信心的。现在什么事让你为难啊,说出来,姐给你想办法。”
莫小强想说几句笑话轻松一下气氛,但是却一个也想不起来,赶紧把话题扯开:“我走了,一大摊子事等着你呢。后天SH那边就会来拿第二批国库券,这次总额估计会达到六十五万的样子,得加班加点才能干完,那几个人我不放心,得有个细心的人看着,要不出了差错,会让SH人笑话的。这事非你不行。”
收购的国库券一次比一次多,那几个人虽然渐渐熟悉了这个活,可每天还是手忙脚乱的,只手芬子似乎有强大的开赋,做起来比较顺手,差错也少。
芬子听了没再说什么。
车进站了,芬子送莫小强上了火车。
然后她站在站台上等着车走。
火车启动,越来越快,一直走了好远,莫小强还能看到站台上她那小小的身影。
不知道为什么,坐在车厢里的莫小强叹了口气。
莫小强坐的这趟车是慢车,几乎在所在小站都会停下来。每当在小站停下,都会上来几个提着篮子,扛着筐子的农民,他们随身带着粮食蔬菜,甚至还有小猪和鸡鸭,车厢空气因此污浊不堪。
因为芬子的关照,莫小强坐在列车员旁边的座位上,勉强舒服一点。他本来拿了一本书来,想在路上用看书来消磨时间,但是他坐在车上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脑子里全是他和阿梅在一起的画面。
第一次见到阿梅时,他还在读大四。
那年春天,他在省城的一家小报实习。
小报只是一家周二刊的行业性报纸,事情并不多,而他,不过一个打杂人员,可以做的事并不多。
那家小小的报社和很多事业单位、国有贸易公司之类的单位挤在一幢楼里。在那幢楼里,报社只大约占了一层半的样子。
有一天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莫小强从五楼的办公室下来,到四楼的电脑室送一份报纸签字样。
到四楼的时候,刚出楼梯口,一扭头,看到从楼道里走来一个人。
楼道是东西走向的,夕阳橘红色的光芒从楼道尽头照进来,将整个楼道都映得红彤彤的。一个人从这红色的光芒中走出来的,向他打招呼。
她就是阿梅。当时她穿一件红色的T恤,牛仔短裤,白凉鞋,显得光彩照人。她向莫小强打听在这一层办公的一位主管去哪里了。
但在看到她的那一刻,莫小强一下子愣了,根本没听见她说了什么。
他的心脏在那一刻狂跳不止,完全忘了自己身在何处,只觉得自己被一团五颜六色的柔软的东西包围了,四周的风景明亮而又清晰,却显得不很真实。那种感觉他这一生中从未经历过,却让他永远也忘不掉。
半天之后,他才听清阿梅说的是什么。
后来,他打听到,阿梅在三楼的一家贸易公司实习。那一年,她在省城的一所商贸专科学校读大三,也是当年的毕业生。
同样来自小地方,同样面临毕业求职,共同的经历让他们很快熟悉起来。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但是只要有机会,莫小强就会去找阿梅,在一起谈天说地,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一起去公园里玩。他们发现双方有许多相同的爱好,比如都喜欢看相同的漫画,相同的电影,相同的体育项目,喜欢同一个很冷门的作家。两人在一起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每当其中一个提起话头,另一个总会接下去,几乎在每一件事上,他们都会找到共同点。
两个人最常说的话就是“原来你也是啊”。有时候,莫小强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遇上了一个异性版的自己。
不过,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莫小强性格内向,否则也不会因为逃兵事件背上一辈子的心理包袱。他平时寡言少语,喜欢一个人琢磨问题。而阿梅性格外向,做事风风火火。但两人在一起时却十分合拍,一句话,她的前半句和他的后半句天言无缝,一件事,她牵头扯出来他一定会安安稳稳地找到着落处。
他们在一起的那段时间,让莫小强获得了一生中比任何时候都多的笑声,也让阿梅找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安详踏实的感觉。
本来这个故事按正常的情节发展,就是“从此,两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真实的故事永远不会这样。
几个月后,在他们庆祝毕业的那一个晚上,两个人都喝了不少酒,终于在那个晚上,两个人自然而然合为一体。
可是,第二天,当莫小强从宿醉中醒来时,却发现阿梅消失了。
莫小强疯了似地到处找她,像很多弊脚的爱情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找遍了阿梅曾呆过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一个月后,他从阿梅的高中同学那里找到了她家的地址,从省城坐车跑到了河阳市,找到了她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家。
在那里,他得到了一个让他绝望的消息:阿梅在半个月前结婚了。
她嫁的是村长的儿子,一个很善良也很好客的男人。
然后他才知道了阿梅的故事。
阿梅的父亲在十年前给人帮忙修房子时,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砖头砸中了头部,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不久她的母亲也得了糖尿病,家庭一下子一贫如洗,只有债务在不断增长。那时她还小,下面还有一个小两她岁的弟弟。
幸好作为邻居的村长一家热心帮助他们,还出钱帮她们姐弟上学。村长的儿子比她大两岁,从小就很喜欢她,两家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认定这是一门好姻缘。阿梅高中毕业那年,她就和村长的儿子订了婚。村长的儿子在省农大读本科,比她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在当地一个乡政府做公务员。他们早就商定,等阿梅一毕业就结婚。
阿梅一直以为,这个婚姻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两个通家之好的家庭,这是天下最完美的婚姻。
但是没想到,她在实习的公司里遇上了莫小强。
那一刻,她发现,原来爱情不是从小认为的那种理所当然的事,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两个家庭的联手。爱情来临,每个人都会陷入一种失去自我失去理性的狂欢。可是,当她在和莫小强的感情漩涡里陷得越深,在内心深处对村长的儿子的愧疚就越是强烈,在内心深处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无情无义的人。
不论她读了多少书,走出村庄进入大学,然后用各种现代的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但是在内心深处,她还是那个村里的姑娘,因为她的根在那里,她的父母在那里,她家在那里。
村长一家对她有大恩,村长的儿子从小一直对她很好。她不想伤害他们,不想被村里人认为她忘恩负义,不想让家里人在村里被人指脊梁骨抬不起头来。
当她和莫小强突破最后的窗户纸,走到一起时,那种放弃一切的狂欢突然有了一个短暂的停顿,稍微清醒一些的她心理承受不住了。
她突然回到了河阳市,决定嫁给村长的儿子,举行那一场早就准备好的婚礼。
莫小强失魂落魄地回到省城,很快就重新把自己封闭起来,浑浑噩噩地生活着。两年后,他也结婚了。后来,他还到河阳市工作过两年,但是再没有听到过阿梅的消息。
差不多过了十多年,有一天,莫小强在香港迪士尼一片闹哄哄的人群当中,突然一眼就看见了阿梅,她正带着一个小女孩,排队等着坐海盗船。当时莫小强也正好带着女儿,于是走过去,和她打招呼。
她和十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只是看起来比原来更成熟了。
在迪士尼的一间餐厅,他们一起吃了一顿饭,说起彼此后来的生活经历。
莫小强发现,阿梅现在竟然也呆在省城。她和人合伙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特种印刷厂,在他们的合作名单上,莫小强曾工作过的那本杂志和打过交道的省出版集团都赫然在目。
在交谈中,他们刻意回避了各自己的婚姻。
从香港回来,他们就经常联系,然后渐渐了解了更多的事。
阿梅的婚姻维持了两年就结束了。因为结婚后,她和村长的儿子同时发现,好感不是爱情,维系不了婚姻。离婚后,她带着女儿回到省城又读了一个学位,然后重新开始了生活。
莫小强的婚姻也在三年前结束了,现在和女儿在一起生活。
他们都明白自己其实在等什么。
在过了十年之后,他们的生活终于又回到了起点。他们发现,什么人都不可能代替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在分离的这十年里,他们各自在生活里都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被现实击打得遍体鳞伤。他们决定重新走到一起,用后半生互相抚平对方的伤痕。
但是更大的悲剧发生了,莫小强两人旅游的途中重生了,回到了初中的课堂上。
……
三个小时的旅程很快就在莫小强的回忆中过去。当莫小强抬起头时,发现火车已抵达了他的目的地,河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