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8500000013

第13章 UFO时代(1)

重返月球

自古以来,人类便以好奇和疑问的眼神观察着地球的星际伴侣——月亮。古代人民面对遥远而不能亲近的月亮产生许多美好的想像和寄托,月亮在文人的笔下更显迷幻神奇。随着望远镜的发明,月球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近,然而它离我们越近就愈加使我们感到费解。几百年来,几代天文学家曾先后发现月球上神秘的闪光、条纹状发光带,以及月面某些地区雾气笼罩的昏暗区域。迄今为止,可以说,月球上出现的各种神秘现象和发生的离奇事件不是与日俱增,而是每时每刻地增多。

1178年6月18日,在英国小镇坎特伯雷,满天星斗,一抹弯月出现在西部天空,许多人出来赏月。正在这时,赏月的人们突然发现,在月牙儿圆弧的上边缘顿时出现一道裂缝,然后从这一裂缝中喷出耀眼的火舌,这火舌向四周蔓延,又裂出许多分支的火焰和四处飞溅的火花。喷出的火舌犹如一条受伤的蛇绵延弯曲地跳动着。这一奇异现象一直持续了一个月。一个月后,这一现象渐渐消失,月亮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1587年3月5日,有人看到月面上有一颗“星”,令人大为吃惊的是,那颗“星”不知为何会在新月上“徘徊”。

1671年11月12日,天文学家卡西尼目击到月面上漂浮着“白色的雾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云的。这种现象在近几十年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观测到的不下50次。

1715年5月3日,格林尼治时间9时30分,法国天文学家耶·卢维尔在月球西部边缘发现一连串奇怪的闪光现象,好像有人在那里点燃导火索一样。这种蛇形闪光时而出现在这里,时而又出现在那里,不久便在那里消失了。这闪光的“蛇”每次都是从月球的阴暗面某处钻出来。英国另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埃·加利也同时观测到这一奇异现象。

1787年4月18日夜晚,杰出天文学家维·盖舍尔在月球亚里士多德环形山附近发现一些奇怪的浅红色光斑。此外,他在这一地区还记录下112次各种奇异的光学现象。在普拉顿环形山、施雷泰尔高地和危海地区也出现过类似的光学现象。在过去的500年里,共发现月球上转瞬即逝的各种怪异现象多达400多起。

1870年,英国月球学家格·埃泽尔通过天文观测记录下一个斑点,它在月球柏拉图环形山的谷底运动。

1871年,英国天文学家比特在月球柏拉图环形山中观测到若干个几何形状规整的物体在运动着,它们还发出光信号。此外,月球上还多次出现一系列类似的怪现象:某些环形山、围墙式建筑物和巨大的拱形物时隐时现。月球上有时还出现颜色不同且迅速延伸的堑壕,其延伸速度达6公里小时。

1874年4月,布拉格的天文学家沙法利克发现一个极耀眼的发光体以惊人的速度飞离月球,转眼便消失在宇宙深处。

1877年2月,有人观测到一条明亮的绳索状发光物从南得克萨斯环形山西侧向东移动,历时约1小时。其间,此物发光约为20分钟。科学家们否认那是下落的陨石照亮了坚硬的月面。

1881年7月4日,有人在月面边缘观测到两座金字塔状明亮突起物,随后慢慢消失。

1896年6月至7月间,发现一巨大的神秘飞行物从月球旁掠过。

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才着手对月球上的怪异现象进行专门研究。天文学家借助测微技术对月球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月球埃拉托斯芬环形山中有某些深色斑点作周期性运动。然而,这并非是那些深色斑点固有的规律性运动,因为这些斑点有时还朝相反方向运动,其运动速度为2公里昼夜。一名美国天文学家把月球上这种深色斑点的运动解释为月球上的喜光动物群的大迁徙。但绝大多数月球学家把月球上斑点的这种周期性运动解释为月面光效应和地貌特性所致。

1943年5月的一个清晨,一支前苏军部队正在行进中,突然听到队伍中一名战士大声喊道:“快看,月球暗区中部有一个光点。”这时,大家举目向月球望去,发现在月球暗区的旁边正好有一颗奇特的亮星,它一动不动地悬停在那里,眨眼之间又运动起来,并渐渐离开月球的圆面绕过月球作远离运动。

1945年10月19日,有人观测到达尔文环形山的内壁上有3个明显的光点。科学家莫亚写下了他的报告。

1955年5月24日,著名科学家费尔索夫在月球南极观测到机械发光物。

1955年8月中旬,前苏联一名天文爱好者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对月球观测时发现,在月球圆面上方距其边缘约15月球半径的地方有一个飞行中的发光体,它相当于一个3等星的亮度。当发光体用4-5秒钟时间飞至13月球圆面的位置时,却突然又沿着一条急转的轨道降落到月面上。

1956年11月26日,许多天文学家同时观测到月球上出现的一种离奇古怪的现象:这一天,月面上突然出现一个闪光的巨大十字架,天文学界称它为“马耳他十字架”。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恰恰就在月球上发现“马耳他十字架”两年后的1958年11月26日,各国天文学家又不约而同地在近地轨道上发现另一个神秘飞行物,天文学家称它为“黑幽灵”。

1963年,美国亚里佐那州“弗雷格斯”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们在对月球的观测中,发现31个巨大的发光体,它们是一些长5000米、宽300米的规则的长方形发光体,它们能以阵容整齐的几何队形运动,与此同时还发现,另一些长150米的较小的飞行物穿梭往返于那些巨大的发光体之间。

1963年10月29日深夜,美国“洛维尔”天文台发现,在月球格罗德环形山北部出现耀眼的火光,不久就消失了,可不久又在另一个叫“亚里士多德”的环形山附近发现这种耀眼的火光。

1964年5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哈利斯发现月球上有一个光点在运动着,其运动速度为32公里小时,出现的持续时间长达1小时14分钟。十几分钟后,在离运动光点稍远一点的萨宾环形山附近还发现持续时间仅几秒钟的黄色闪光。

1964年6月21日,哈利斯、克罗斯和海兰德3位天文学家在月球罗斯环形山南端发现一个“D”形深色暗斑,它以32-8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动着。

1966年,英国天文学家帕·穆尔借助大功率天文望远镜对月球环形山底部进行详细观测,终于在那里发现一些奇怪的带状物,这些带状物由深色变成浅褐绿色,然后从环形山底部向四周呈辐射状扩散,扩散的同时还不断变换着形状并渐渐增大。月球上临近中午时,它们变得最大。当月球上的晚霞降临时,它们又开始缩成一团儿,颜色开始变淡,最终全部消失。

1967年9月11日,一组加拿大天文学家在月球静海中发现一个长方形暗斑自西向东运动了8-9秒种,它突然又在月球的明暗交界处停了下来。13分钟后,在长方形暗斑运动过的地区所处的萨宾环形山附近,又出现仅几秒钟的黄色闪光现象。20天后,这一地区又出现另一个耀眼的光斑,它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动着。

1968年,美国研究人员在亚里士多德环形山地区发现3个红色光点,它们最后合为一体。与此同时,日本天文学家还观测到一种玫瑰斑点布满该环形山的南部地区。不久,该环形山中又出现3个宽8000米、长50000米的彩色带状物——两红一蓝。引人注目的是,所有这些现象在满月时,即太阳光全部照射到月面上时显得最清楚。1968年底,美国航空航天局编制和出版了一部《月球特异现象详目》。该详目收录了近400年来对月球的观测结果,其中有579例观测结果迄今无法解释,如月球上运动的发光体、奇异的几何图形、神秘消失的环形山、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延伸的彩色沟堑、某城墙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变换颜色的巨大圆顶物等。

1971年3月7日,在月球风暴洋的边缘突然升起一股水喷泉,难道月球上的水处于游离态吗?

1981年9月27日,俄罗斯天文学家发现,一个彗星状飞行物从月面掠过。

199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太空与UFO”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些日本飞碟研究者向大会展示了约10分钟的摄像胶片,它是借助800倍的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近几年发生的费解事件。影片中记录下许多实体飞行物在月球上空的飞行场面,它们看上去像是些光球,在月球上投下了影子,这些光球沿各种轨道面飞行——有的沿月球赤道飞行,有的沿月球子午圈倾斜飞行。这些飞碟的直径足有20公里,其运动速度可达200公里秒。与会专家们对此得出一致的结论:如果这些光球形飞碟是自然产生的,那么它们未必能沿着轨道飞行得如此之快。

1992年3月15日16时45分,俄罗斯天文学家弗·尔休辛发现一个约5公里大小的正方形黑色飞行物沿着一条曲线形路线急速飞行了2.5秒钟。最初,它出现在月面南纬1°和东经1°点上,先是向东飞,后来又朝西飞,最后在月球阿利劳斯环形山中消逝。它的飞行轨迹长500公里,速度约200公里秒。

在“太空与UFO”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展示的胶片就是一名日本天文爱好者用一部装有摄像机的天文望远镜,对月球观测了10年之久的杰作。他在这10年间拍下许多在月球上空飞行的不明飞行物,它们在月面上投下阴影,这些不明飞行物的直径足有20公里,运动速度达60万公里小时。著名飞碟专家佐·阿达姆斯基借助望远镜也拍摄过与之相同的不明飞行物。

根据对月面闪光现象的统计表明,通常被观测到的发光物至少有几个闪烁发光物出现在现场,有的越来越亮,有的亮度递减以至熄灭。一位科学家这样解释:“发光物是由月球上的生物控制的,他们忽而接通电源开关,忽而关掉电源开关,所以看上去发光物忽明忽暗。”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曾连续进行了3年特别研究。该学会说,月球像开展览会一样,连续出现了无数个发光物。曾被许多天文学家亲眼见到的塔状物在危海也多次发现。有时是几个,有时是单个,有线形的、三角形的,还有圆形的。发光物有动静之分,光有强弱之别,看上去完全像是“处在智慧生物的操作下”。在短短3年中,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观测到的月面发光现象就达2000次以上。

天体物理学的权威人士莫里斯·杰萨普认为,发光现象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的并不难作出判断,说发光物处在智慧生物的控制下,是因为在发生电弧状闪光的同时出现了发光现象,发光物既能移动,又能消失,还会再现。这种发光现象出现的地点是特定的,与人类登月的地点相一致。在“阿波罗”宇宙飞船着陆的静海就曾有过大量目击发光现象的报告(“满月时的静海时常出现星罗棋布而明亮的光点”),这些报告都是可信的。此外,对此还有月球火山爆发,月面某些地方受紫外线、X射线等太阳辐射冲击而发光等解释,但都有不可超越的反面例证。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20世纪世界上的一件大事,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首次将人类文明带入了地外空间,显示了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但相比登月中宇航员的不平凡遭遇,人类文明还差得远呢?

1968年12月21日至27日,“阿波罗”8号的宇航员威廉·安德斯、詹姆斯·洛弗尔、弗朗克·博尔曼进行首次载人地球轨道飞行并作了有推力的轨道变换试验。当他们沿着月球轨道飞至月球背面时,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外物体,他们成功地将其摄入镜头。该物体的直径约16千米。但等他们再将近飞至月球背面,准备再拍下一些照片时,那个庞然大物已消失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是隐入了月球内部的地下基地,还是突然飞离了月球?根据照片分析没有什么物体着陆的迹象。

1969年5月22日,执行人类实际登月之外的所有试验的“阿波罗”10号飞船又碰到了UFO。在登月舱下降到距月面7公里时,突然看到一个UFO垂直上升,向“阿波罗”10号登月舱“致意”。“阿波罗”10号的乘员们不仅目击了与这个UFO遭遇的过程,还将其收入16毫米电影摄影机的镜头,拍下了几张照片,但从未公布过。

1969年7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前两天,宇航员奥尔德林操纵着登月舱,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一边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拍摄月面,一边听着地面飞行中心发来的关于登月舱着陆时应注意事项的提示。就在此时,两个UFO蓦地出现了,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明显大得多。它们向着已进入月球轨道的“阿波罗”11号从月面垂直升上来。以惊人的速度到达与电影摄影机水平的位置,又急速改变方向迅速横穿过“阿波罗”11号乘员的视野,在左侧消失。几秒钟后,这两个UFO又出现于“阿波罗”11号的上空并降低高度,奥尔德林将摄影机转动了90°,那两个UFO像是愿意被摄入镜头似的,悬浮于空中不动了。奥尔德林突然发现,在两个UFO之间有一道光闪过,“也许这道光与UFO的动力有关,比如它可能在排气!”这是被称为“20世纪UFO办事处”的罗伯特·巴利的分析。不一会儿,UFO又分离并同时上升,在他的视野中消失。据两个宇航员透露,当UFO上升时可以更明显地感到它肯定有力场,像用后光灯在照射。其中的一个不久又回到电影摄影机前,随即又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在目击过程中大约有10个卵形物体从电影摄影机前飞过。以上这些照片也未公之于世。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前夕,宇航员奥尔德林上校与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飞行控制台之间,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奥尔德林:那是什么?它到底要干什么……我要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飞行控制台:那儿有什么东西……(检查故障)控制台呼叫“阿波罗”11号……

奥尔德林:这些东西很大,先生……非常大……天啊,简直无法相信……我告诉你,在我的外边有其他的飞碟……排列在火山口边缘的那一边……它们正在月球上注视着我们。

这段对话曾被美国有关方面由于保密原因有意删掉了。

另外,“阿波罗”11号登月的情况,美国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直播,可是直播时却突然中断了4分30秒。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像美国官方所说的那样,是由于出现了“技术故障”呢?

到底出了什么“故障”?这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地面控制中心需要一点时间来对宇航员提出的询问进行分析……

第二种或许更为合理。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降落,威尔逊(化名)先走下舷梯,他开口道:

同类推荐
  • 低碳生活三字经

    低碳生活三字经

    本书介绍低碳生活的理念与知识,涵盖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各个领域,并以日常生活事例、趣闻逸事、历史典故、先哲事迹、重要文献等对正文进行相关链接。
  •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孩子和动物天生就是好朋友。地球上千姿百恋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球因为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本书以充满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字配以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图片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置身大自然.感受可爱的小动物认识和了解这些”精灵”。
  • 花的寿命有多长

    花的寿命有多长

    "这是我国第一部“问答寓言集”。全书题目均以问话形式出现,然后以有趣的故事来揭开问题的谜底。以问话做题目,不仅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寓言题目的引人入胜之功能,让每一个题目看起来不再平淡如水、相互重复。给问答寓言插上科学的翅膀,把复杂的科学问题故事化、简明化,让读者在简明的故事中,明了轻松地领会科学奥妙。使每一篇寓言除了哲理、教训和讽喻以外,还有新的知识看点。收入全书的192篇问答寓言,新颖独特,精彩纷呈。"
  • 飞碟冒险大追踪

    飞碟冒险大追踪

    为您讲述关于飞碟的科普知识。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 改变大脑的趣味侦探推理游戏

    改变大脑的趣味侦探推理游戏

    福尔摩斯说:“猜想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它有害于我们的逻辑推理。”所以,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都有其存在的规律。抓住这些规律,你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你不必为侦探们破译真相大呼神奇,更不用惊羡不已,他们具备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做高效的自己,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武装自己的大脑。本书就是一本激发推理潜能的思维魔法书,比“哈里波特”系列更科学更充满想象力。当你的大脑经过一系列“洗礼”后,会把侦探推理转化成一种自我能力,让你在工作生活中,用非同一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全面提升你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逻辑能力,让你变得不再简单和平凡。
  • 上苍弃子

    上苍弃子

    他叫叶忘,忘天,忘地,忘记一切......
  • 空灵图

    空灵图

    虚伪的神,你们都是来夺取空灵图的,你们毁了我的一切,我要诅咒你们,诅咒这个世界......
  • 温情如水,爱情如梦

    温情如水,爱情如梦

    平凡的世界孕育着平凡的我们,不平凡的人太少,而我恰巧就是那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写实而已,不必过多幻想。只是希望有相同经历的能产生共鸣。。。
  • EXO缘分

    EXO缘分

    十二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可是不经意间,一个女孩走进了他们的心里,这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烽火燃

    烽火燃

    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背后不为人知的一段秘辛;一起灭门惨案引出皇室储位争夺黑幕,继而有了一场小人物奋斗史,百死不悔的兄弟情义纠葛住两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旌旗所指十万忠魂剑锋所向,苍生福祸就在一念之间。解析宋初史实延伸合理剧情,且看唐齐如何纵横天下!
  • 与流星之约

    与流星之约

    我没那么坚强,能够直截了当的守护你一辈子。所以我请求流星替你点了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妖玄

    妖玄

    柳轩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门中人丁虽少,但是其乐融融。师父、师姐、师兄们都对自己照顾有加……十八岁最大的期待就是修行有成下山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