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③也,而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⑤,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⑥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⑦。”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①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②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③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④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⑤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⑥亟:屡次。⑦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17.4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17.5公山弗扰①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②,何必公山氏之之也③。”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④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⑤?”
①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②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③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④徒:徒然,空无所据。⑤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7.7佛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以中牟②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④而不缁⑤。吾岂匏瓜⑥也哉?焉能系⑦而不食?”
①佛肸:音bì 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②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③磷:损伤。④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⑤缁:音zī,黑色。⑥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⑦系:音jì,结,扣。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①,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②;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③;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④;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⑤;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①居:坐。②愚:受人愚弄。③荡:放荡。好高骛远而没有根基。④贼:害。⑤绞:说话尖刻。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经》。《诗经》,可以兴①,可以观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迩⑤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①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②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③群:合群。④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⑤迩:音ěr,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学《诗经》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②也与?”
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②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
①色厉而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②窬:音yú,洞。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侍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①也肆②,今之狂也荡③;古之矜也廉④,今之矜也忿戾⑤;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①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②肆:放肆,不拘礼节。③荡:放荡,不守礼。④廉:不可触犯。⑤戾: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利用花言巧语而使人欢喜,这不属于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