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友重逢》里,有一大段关于撒尿的叙述,正好包含了这些元素:
那些在我体内跃跃欲试的液体奔涌而出,在我与河水之间也立即架起了一弧袖珍的彩虹,我感到那些液体在我体内快速地循环着,冲刷着每个管道、管壁上附着多年的积垢溶解在液体里,并随即排到体外。这种冲刷积垢的愉悦真是无法形诸语言。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身不由己的。肢体活动受限,思维却极度自由,感觉极端敏锐。我看到那架彩虹在不断地变换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阳光里包含的颜色都在这彩虹里表现出来。当它表现为赤色时,我精神亢奋,激情似火,招展的红旗在我眼前飘扬,我嗅到强烈的硝烟味道,肌肤感到空气灼热,仿佛身处战场。当它表现为橙色时,浑厚的、金羊毛般的音乐从河水中如烟似雾般升腾起来,音乐像一个温暖宜人的襁褓,包裹住我的身体。音乐声愈来愈强烈,它由橙变黄,河上团团簇簇升腾着音乐之火,狂热而昂扬,辽阔又宽广,河流汩汩漫漫,如同一望无际的沙漠。黄渐变为绿,气候清凉宜人,弯弯曲曲的藤蔓在我眼前垂挂下来,上面对称生长着巨大而肥硕的植物叶片,一群群五彩缤纷的甲虫沿着藤蔓爬上去爬下来,好像各自都怀揣着十万火急的命令需要传递。有时两只甲虫碰了头,各不相让,十几条腿胡乱攀扯一阵,必有一只失足跌落。当我为它的跌落而惊呼时,它已绽开背上的甲壳,舒展翅膀,嗡嗡地飞行起来,然后,如一粒小石子,啪地一声跌落在叶片上。那些轻纱般的绢翅,奇迹般地收缩折叠起来,背上甲壳合拢,天衣无缝。我不由地由衷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精巧完美,这时候你无法不相信在阳光后边有一位万能的上帝。你可以看到他金色的长胡须和慈祥的面容。但这时绿变为青,青色的远山缓缓地向我走来,它站在河的对面,把它高大巍峨的青色阴影投在辽阔的河面上,青了我的感觉,青了满河的水。蓝色降临,万物透明如水晶雕琢,成群的孔雀张开它们蓝色的尾翎,像一把把迎风撑开的花伞。河水在一瞬间也变得蓝汪汪的,渐深渐浓,终于蓝到发黑,隐藏了水底无数的秘密。最后,紫色的感觉以它的华贵纱裙擦拭着我的眼睛,我感到心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无限感激,无限留恋之情,紫色的液体从我体内排出,紫色的泪水充盈着我的眼眶。当我的感觉变成无色透明时,当河水恢复了浑黄、田野恢复了碧绿、远山恢复了黛青时,我感到浑身轻松感到五脏六腑内空前的洁净,这时一切的幻觉戛然而止……
印象派的色块最大的特点是明艳,大胆。莫言在“军艺”上学的时候,在图书馆里反复阅读了大量欧洲现代派画家的作品,比如梵高、高更等,这些画作给莫言的震撼丝毫不亚于《百年孤独》,莫言在作品中的色彩,也是因为这些画作给的冲击。
“彩虹”本身就包含了多种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所以彩虹在形成的时候,能看到色彩的变化先是“赤色”,这在战士的心中是激情似火的红旗,是硝烟的味道;再是“橙色”,这是音乐,是金色的羊毛般的音乐,是沙漠;“黄渐变为绿”又是弯曲的清凉的藤条,有五彩缤纷的甲虫;“绿变为青”则是大河的阴影;“蓝色”是孔雀的尾羽,“蓝变为黑色”则是水底无数的秘密,最后的紫色自然是华贵的纱裙。这一系列想象其实都在试图说明一泡尿带来的想象力和画面感,对,只是一泡尿。
2
至于声音,在“橙色”中,莫言通过色彩联想到金色大厅上的音乐音乐之火。乡村中的那个甲虫在小树枝上抖动着翅膀,当你发现只是一泡尿的时候,你就会由衷的发现,高贵和低贱,不过隔着一层薄薄的纸。
高密有一种扑灰年画,每当过年,就会大量出现,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给不会绘画的人一个底板,让他们可以画出自己的年画,莫言的不少文集上都收录了这样一张年画,我想,莫言喜欢这张画,喜欢的是它的体贴和记忆。所以,莫言在叙述文章的时候,也会将色彩描绘在小说当中,甚至让主人公自己去填充色块,小说《生蹼的祖先们》有这样一段描述:
突然间她转过身来,正面对着我,脸上是那般神秘的、诡奇的笑容。她这种笑容人世间难寻找,一见如故,终生也难以忘怀。保持了这姿势几分钟,门板的巨响好像无法进人她的耳。她从一个地方拿起一节蜡笔状物,然后仔细地涂抹着乳头。她的两只乳房笔直前挺,乳头微微上翘,这在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地球上,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她把一只乳头涂成粉红色,宛若一颗水灵灵的樱桃。她开始涂抹另一只乳头时,我吃惊地发现:她的手指之间生着一层粉红色的、半透明的蹼膜。
老姑奶奶一点一点想把自己描绘出来,来迎接这个种族退化的时代,就是人们在怀念扑灰年画时候,所心怀的憧憬。此外,作为高密的另一种传统——茂腔,也带着莫言对于传统的期许进入色彩。有一次,莫言偶然在人民剧场观看京剧的一次体验还让他找到了《檀香刑》中人物的各种脸谱:
孙丙——大花脸,县令——老生,孙媚娘——花旦,赵甲——白脸,小甲——小丑,县令夫人——青衣,袁世凯——大白脸。
诚然,脸谱化的《檀香刑》把猫腔和色彩结合在一起,每个人在演唱的时候,都可以唱出脸谱后的文化内涵。莫言说,猫腔是渗透在他血液里的一种声音。我想声音和色彩之间的契合,加上对于高密传统的回望,就成为莫言小说中那些神秘的色彩语言。
结构的自觉与反思
莫言说自己在《红高粱家族》之后才开始有了结构的自觉,那时候中国很多作家没有长篇小说的结构意识,而且“专门为有闲阶级、有钱阶级服务的消闲文学更没有结构意识”,这让很多批评者对于《红高粱家族》的五个中篇耿耿于怀,“如果”、“假若”,《红高粱家族》一开始就是按照一部长篇来写,那效果或者会石破天惊,五个中篇很容易使读者感到重复,前后的叙事风格、语言风格也没有变化。就是说用“聊斋”的方式写长篇巨著通不过考验,《聊斋志异》是个短篇小说集,而作为长篇推出,就会发现故事的断裂点。1986年是中篇的黄金时代,那时候的长篇只有张炜的《古船》。但《红高粱家族》中,“我爷爷”、“我奶奶”的视角其实是很巧妙的,有了这个视角,故事的叙述就变得自如方便,全知的视角就此建立起来。
1
自从有了这种结构意识,莫言写小说的时候常常为此感到苦恼,因为有了长篇的构思,没有一个好的结构就难以动笔,他不想流于俗套又不想过分前卫,但找到一个“巧妙的、精致的、自然的”结构太难了,这就使得他的长篇成为一种沉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需要巨大的毅力,这并不是中短篇的轻松可以比拟的。
《天堂蒜薹之歌》算是莫言第一个长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同一个故事,卷首用瞎子张扣的民谣,正文用作者的客观叙述,结尾用政府的官样文章,就这样把故事讲了三遍。从这篇小说开始,莫言进入了技巧实验。在1988年的《十三步》里,他把技巧困进了“人称”的牢笼。
《十三步》人称视角就是莫言安排的结构,不同的人称在叙述故事,故事视角也跟着相区别,而当莫言选定物理老师作为跟作家在同一视角时,就会使得物理老师的主观感受和作家的叙述意图产生一致。只是难为了那个法国读者,毕竟用了五种颜色标注记号,还是没怎么懂。希望莫言给解释一下,莫言只好说,我用六种颜色也没看懂,忘了自己是怎么写的了。莫言的本意是要抨击现实外加对各种问题进行戏仿,把对现实的讽刺挖苦发挥到极致,但实际上,却造成了读者的阅读障碍。
于是,莫言开始思考自己在《十三步》里的写法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读者要读故事,把故事弄得凌乱了,其实是在自掘坟墓。没有人买书,小说家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他觉得,《十三步》这个小说买的人不会超过500个。
到了《酒国》,叙述视角就更多地考入故事叙述者与作家之间的关系,故事有了层次,第一层是莫言在叙事,第二层是小说人物“莫言”的叙事,第三层李一斗的叙事。莫言说“小说由我写‘我’,由‘我’观我”会产生“一种几分调侃、几分荒诞、几分深刻”的独特效果,并不是更关心作者本人如何写小说,宣称小说是虚构的“元小说”叙事。其实,小说的结构有的时候是被逼无奈的,就像莫言所说小说的结构也是一种政治。如果你想来揭示黑暗,又没法直接说出来,就把自己作为一个小说人物,也就不用为他的言行负责。
这让我想起,莫言在《酒国》里提到,家乡想酿造“十八里红”,但被河南上蔡县抢先一步注册了商标,还称《红高粱》的主人公戴九儿——
祖籍是河南上蔡,后随父亲逃荒到了山东高密东北乡,酿造名酒“十八里红”的配方就是由河南上蔡带到山东高密的,所以,河南上蔡才是“十八里红”的真正故乡。(第三章四)
高密东北乡自然不服,但也无可奈,因为连《酒国》里的“莫言”都称:
我说这是一场无头官司,戴九儿本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人物,并不等于我奶奶,河南上蔡硬说她祖籍在那儿,并不触犯刑律,这官司不打高密也输了。高密人只好吃了这哑巴亏。后来听说河南上蔡靠这“十八里红”打开了国际市场,赚了不少外汇。我希望这是真的。文学与酒竟然通过这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又是一绝。我看了最近颁布的著作权法,正准备约上电影导演张艺谋,去上蔡要几个钱花花呢!(第三章四)
可见,因为是虚构,所以不被约束,这倒是莫言把“莫言”放进《酒国》里的意图展现。
《酒国》里莫言还有意安排李一斗叙述故事和作家的叙述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故事,在情节上和事件本身越来越多的重合之处和相似的地方,我认为小说第六章,但女司机让丁沟儿去找“一尺酒店的老板余一尺”,就完成了故事的重合。余一尺就是李一斗故事里的人物。李一斗和作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李一斗用桀骜不驯、看破红尘来讨论官场的黑暗,成为一个为艺术献身的人,作家呢,则尽量客观,但还是把自己放进了《酒国》,让故事变了样子,因为作家到了酒国市之后,发现李一斗就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小公务员,他巴结领导、利欲熏心,与腐败同流合污,也不是什么“酒博士”,而“莫言”到了酒国市之后就像是淮北的橘子到了淮南,也成了一个沉湎于欲望不能自拔的人,故事就这样真真假假地循环往复起来。
2
到了《欢乐》,就是小说情节被诟病的时候了,因为《欢乐》实在太前卫。或者说,他打破了传统的情节,开始试图尝试心理现实主义。让人物的心理活动出来说话,把以往我们对待故事的时候问的“下一步将发生什么事件”和对于情节提出的“事件为什么发生”全部打乱,我们不得不集中精神。或者说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所谓的情节重点——因果关系,完全成为凌乱的絮语。
情节有两个基本因素——
“作为实体的故事与使这个故事成为实体的结构,而逻辑性是其中的一个核心。”11
小说伊始,是个梦境,梦境中杂糅各种变体,大学生的幻象、水塘、数学公式、家兔的生殖器、女人的嘲笑、景色描写、公社党委副书记、嫂嫂的谩骂、母亲的辛劳、爱慕的鱼翠翠自杀、日记体、农药、鱼翠翠下葬、高考综合症、考试现场、优等生卢立志和南妮、打农药、复读……当叙述都了无头绪,剩下的就是无逻辑狂想。即使这样,小说也给我们一些信息,齐文栋考了四年没考上大学。齐文栋爱慕的女人鱼翠翠喝农药自杀了。齐文栋的哥哥、嫂嫂对他很失望,甚至是嫌弃,家里养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但不工作,上学加吃喝。齐文栋的母亲勤劳善良,但因为小儿子齐文栋屡考不中,要承受大儿子、大儿媳的白眼。齐文栋的哥哥嫂嫂日子也难过,哥哥一直想要个男孩,一连生了三个女孩,嫂子被强制结扎了。齐文栋患上了高考综合症,无法发挥正常水平。齐文栋在复读班里也无心向学,觉得自己完蛋了。
小说结尾是作文习作一篇《我的母亲和她的小鸡》,文章采用最传统的顺序叙述,初夏,赊小鸡的来了,母亲赊了十只小鸡,两个月后,五只白、五只黑,被耗子咬死两只,后来鸡吃了耗子药,母亲和我把鸡嗉子切开,取出有毒的食物,鸡又活了。中秋节过后,老韩就会来收鸡了。我想莫言放这样一篇习作在结尾其实是一种对比,就是絮语般的叙事和正常叙事,用一个人称叙事和用多个人称叙事。就像是化学实验中事先准备好的两个样品,一个被加入各种因素,一个什么也不加,留作观察。这样一篇文章也有着特殊的意蕴,即便齐文栋的生命像是那几只吃了药苟延残喘的小鸡,最后还是用顽强的生命力撑起母亲的希望,即便是走到了绝路也应该心存希望,而不是放弃生命,毕竟,人连鸡都不如吗?
但到了《丰乳肥臀》,莫言就放弃了这种文体实验,故事正常发展,只是在结尾的地方加入了母亲生育九个儿女的因由,就是都不是同一个父亲所生,这段描写是在故事开篇之前的。本来,小说里很多传说和故事,后来莫言尽数删掉了,因为着实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