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9000000007

第7章 只缘一会灵山后(1)

在崔德重读我文章的同时,我向袁明介绍了南师与袁焕仙的渊源,袁明也为南师的蜀中奇缘深深吸引感动。半个多世纪的往事被我们重新捡起,勾勒出南师蜀中生活的片段。

拂去历史烟霞,四十四年前的灵山一会历历在目,宛如昨梦。

那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天,被誉为盐亭老人的一代禅门宗匠袁焕仙先生,来到四川灌县诸峰耸蔚,俯瞰万流,极趣清幽的灵岩山掩关禅寂。

民国五年(1916年)后,袁焕仙曾任越西县知事、盐边县知事及直、鲁、豫十四省巡阅使署及川康绥靖公署高等顾问。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在北伐进军中,委派杨森为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军长,驻防万县。杨森委派袁焕仙署理夔关监督,兼任联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当时朱德曾任杨森部团长职务,与袁焕仙关系很好,而且在关键时刻,袁焕仙还曾帮助过他,因此朱德一直称袁焕仙为焕哥。

袁焕仙素来信奉佛教,精研内典。四十岁时,见国家多难,人心缘溺,于是弃政从佛,先后师从吴兴吴梦龄、鄂之翘楚秀空、苏州李印泉、穹窿山道坚,后皈依报国寺印光大师。袁焕仙曾经在成都十方堂禅院苦参德山小参不答话句,废寝忘食,以至于嗓音沙哑。住持昌圆大法师见而悯之,虔为加持,终于使袁焕仙在一天晚上听见隔壁开门声而豁然大悟。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蜀中硕彦大竹萧敬轩、巴县朱叔痴、荣县但懋辛、潼南傅真吾等一百余人恭迎袁焕仙于成都三义庙住持维摩精舍。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袁焕仙当选为国大代表,到南京参加制宪国大会议,并在南京成立首都维摩精舍,盛况空前,许多国民党政要如陈诚、陈立夫、周宗岳等时来参叩,执弟子礼。袁焕仙但以佛法供人,不及其他。人强询以政,不得已,著《我之国是》,但求全国团结以御外侮,安息以厚民生。曾赴台湾讲学,台湾地区、日本等地大德均希望他留在台湾弘扬佛法,袁焕仙均予以谢绝,一年后返川。随后常往来于内江、重庆、潼南、盐亭、中江各地,讲授佛学。

1949年后袁焕仙回盐亭老家休养,1966年,文革初起之时圆寂,享年八十。

袁焕仙先生著述宏富,曾写日记数百册,颇富懿言嘉行及史料。又作诗、文、词及楹联千百章,都在文革中散佚,《维摩精舍丛书》第一函雕版亦毁。丛书第二函未及汇刻,现在尚保存着的仅有《心经》三讲,《释通禅与王恩洋》《东方学术之函讨》《说庄子齐物论序》四部而已。

或许,袁焕仙在上山之前,很可能就去何处闭关参禅一事请教过十方堂住持昌圆法师,昌圆或许建议他去的就是灵岩寺。因为早在1937年,昌圆法师就曾与其弟子能清和尚住持过灌县灵岩、般若两寺。

据袁焕仙先生的弟子、著名大德杨光岱所整理的杂章中介绍,袁先生在下山前曾为灵岩寺正殿撰有一联:

溉数万顷良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清,好个比邻秦太守;

揉千七则藤葛,不说话亦堕,欲说话亦堕,拈与胡僧阿耆多。

该联既表达了袁焕仙先生对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的由衷赞美,又蕴含了他对佛学的无限向往。

抗战时期,成都某报曾载:

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垦殖,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僧奇士。复又辞去教职,弃隐青城灵岩寺,再遁迹峨眉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学仙修道云云。

这位南姓青年就是当年前来蜀山寻觅剑仙的侠少南怀瑾。

南师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习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尤以学武,最是用心。20岁前,南怀瑾所拜的师父,门派众多,多达80余人。他毕业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在中国国术馆主办的全国性国术比赛中以姿势优异而荣获冠军,当时的他已堪称一代武林高手了。

彼时,还珠楼主李寿民所著的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和《青城十九侠》正风靡一时。后来,在一次晚饭时,南师曾笑着对我说:不只我喜欢看还珠楼主的书,很多人都爱看,连毛泽东、蒋介石都爱不释手。因此,热爱武术的南师自然对蜀山剑侠心向往之。时常为书中白光一道,口吐飞剑的剑仙所沉醉。他认为真正的剑仙可能在四川岷峨二山——即峨眉与青城两山。

于是,1937年5月,年仅20岁的南师只身入川。

两个月后抗战爆发,南京政府迁到重庆,一些朋友也来到四川,相遇时都说他有先见之明。南师却说,他们不晓得,自己其实只是想到四川寻觅剑仙,学习剑术而已。

南师入川之后,正值抗战军兴。他毅然考入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后进入军队,屯垦戍边。不久,南师调回中央军校任政治教官。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期服务社会大众。每逢假日闲暇,芒鞋竹杖遍游蜀中名山大川,访求高僧奇士。奇士、青城派剑术高手王青风就是在这段时间结识的。

其时,住在鹤鸣山的青城派高手王青风被四川武林人士誉为一代剑仙,南师听说此人后,上山寻访他多次,终于得见其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王青风与南师之间的感情已经非常深厚,于是有一次,南师请王青风表演青城武术。据张怀恕的女儿秦明在《五十年来的近事——怀师》一书中记载,王青风站在山头上,用手一指,数丈外山峰上的一棵老松即应手而倒。南师童心未泯,很惊讶地问王青风何以没有剑光。王青风说:我早已经告诉过你并无此事,欲练至有光,另有一番道理。这时,南师又请王青风的大弟子表演,但见他用鼻孔吼气,便看到他站立之处,周遭山土转即成尘飞扬。南师回忆说:此二次表演都是亲眼目睹的事实,由此而相信中国武术,的确可练至甚高甚妙境界。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暑假,正是青枝绿叶时节,身材矮小的南师借休假之机,背着一把长剑悄然上了灵岩山,前来看望他的至交、灵岩寺的住持传西法师。

此时,袁焕仙已在山中闭关了一段时日。

灵岩山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大名,很大程度上即得益于传西法师。正是他,曾经邀请李源澄来此创办灵岩书院,邀请冯友兰、钱穆、蒙文通等大师来此避暑读书,邀请川北大德袁焕仙至此闭关,邀请好友南师来此游玩,于是才有了灵岩禅七法会,才有了袁焕仙与南怀瑾的相识。

关于南师与袁焕仙的首次相遇,因为时间久远,传出了很多版本,在南师身边生活百日,而我始终没有来得及印证。其中有一个版本如是说,袁焕仙在灵岩寺闭关,对经常登山的南师已有所耳闻,他发现南师虽然小小年纪,但非等闲之辈,他有意要传道于南师。这一天,南师又到灵岩寺去,正好袁焕仙出关,两人一见面,袁焕仙便先打招呼:南教官,你好!南怀瑾赶紧还礼,忙道:听说您是有道的高人!袁焕仙说:哪里哪里,我看你武功很高,向你拜师!南怀瑾谦虚一番:不敢说教,陪你玩玩。第一次见面,就是这样简单。后来,袁焕仙真的跟南师学了一套太极拳。但真正有意义的是,南师从此拜在这位禅宗大师的门下,走上学佛学禅、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

从此,灵岩山一会,成就了袁焕仙与南怀瑾的旷世佛缘,两位大师开始了长达25年的交往。

南师第一次正式拜谒袁焕仙先生时,袁先生开示他说:

在山数十日,且见诸禅德巍然自拔,有独立振衣之概,老人至喜也。摄其众向道,导其徒回车,风其俦化行方国者,实为怀瑾。而怀瑾律己过严,责人如己,老人至虑也。律己严,可也;责人如己,不可也。何也?律己严,过必远;责人严,众必减。众果减矣,汝纵口如河沛法若雨,其谁辅汝绍隆玄化而导行天下?古人所以有遇风而息之惧也。谚曰:不痴不聋,不可作翁。子曰:水太清则无大鱼,圆悟勤又尝以示大慧杲者也。统此故纸,怀瑾阅卷自悉,无庸老人重拈。今社会非古也,朋友可借援而不可期以辅汝绍隆玄化,古有之普化、克符,吾宗家范,今恐无必以无,而现诸有于内则多咎于外,必多尤,咎尤交倾,进程必碍,先哲所谓欲速则不达者也。余意燃千圣之心灯,续四生之慧命,不必外期友朋,要在自育一期超士,所以孔子道行,内有颜、闵、曾、仲,不假外交伯玉、原让。怀瑾此后念头当改,不然,徒滋烦忧耳。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一方面,袁焕仙一生收了很多门生弟子,唯独对南师最为器重,认为南师禅德巍然自拔,有独立振衣之概,评价相当高;另一方面,也指出南师的缺点——律己过严,责人如己,是他最担心的——老人至虑也。袁焕仙这么坦率、这么严肃地指出南师性格上的弱点,在南师的一生中,恐怕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律己过严,经过几十年的人生历练.南师的这个毛病始终没有改掉。

为了学禅,南师特从中央军校休假来灵岩寺,聆听袁焕仙的开示教诲,最后干脆卸去军职,滞留灵岩寺,专事佛法。

当时正值袁焕仙忌语,南师非常郁闷:朋从我思,繁兴我疑,无由启迪。他的好友传西法师说:我想禀告袁师,请求他对你的疑问以笔作答如何?南师喜而合十道:太好了!于是,灵岩寺住持传西法师出面征求袁焕仙意见:忌语期间则以笔作答,非忌语期间则口头讲授。袁焕仙同意此法。于是,短短数十日中间,袁南二人的对答遂成巨帙。

如有一次南怀瑾问道: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

袁焕仙回答:石头就是六根,柱子就是六尘,啄棒就是六识。

四川人把打人木棒习称为啄棒。所以南怀瑾听了茫然说:先生如此漫言,学生不能领会。漫言,意思是可笑的戏言,如称漫画。

袁焕仙说:你如此漫问,谁要你领会?

南怀瑾仍未领悟,又问:佛教中说,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对应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接,生出眼耳鼻舌身意等,称为六识。如今你却说六识即石头,六尘即柱子,六识即啄棒,这岂不大大违反佛教教义,不符合佛典吗?

袁焕仙见他拘泥书本不能警悟,非常生气,提笔写道:你既然已明了教义,贯通道理,即自己解脱可也,又何必到我这里来唠唠叨叨?掷笔寂然在定。南怀瑾无语潜退。

第二天南怀瑾再参,问:即不许作如是道理会,然则学人浅机从何得入?

袁焕仙答:汝是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出的?

同类推荐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或许在我们眼中,成吉思汗只是众多成功帝王中的一个,但谁又能想到在外国,他却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皇帝。本书作者殚精竭虑,用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成吉思汗从崛起到成功的每一个过程,行文幽默,风趣自然。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热门推荐
  • 小丫头有种你别跑

    小丫头有种你别跑

    额,可怜的千梓苏本是一介米虫,小说界著名的大神级人物。却不想在与一个刚入小说圈的菜鸟对骂时,一个不小心打翻了电脑桌上的水,结果荣幸的被电死穿越了。谁也不知道,这场穿越只是场阴谋,她只不过是粒棋子罢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寒影堂

    寒影堂

    一场罕见的龙卷风暴将一个小水手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来。一户好心的人家让这个侥幸活下来的小水手以为自己找到了温暖的家,自己这一生就在这个普通的家庭中平凡地度过。但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少年一夜屠杀数百人,只为了那一个少女。加入军队成护国将军,在街头救下了一个与记忆中那个人儿万分相似的少女,将之视为掌上明珠。只身独闯重水牢,只为了救出心爱的那个她。为了保护挚爱之人的安全,建立起一方巨擎寒影堂。
  • 盛唐仙侠传

    盛唐仙侠传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侠盗仙魔世间百态尽在盛唐仙侠传~
  • 结合体

    结合体

    平凡的人也有平凡的力量,当你为一件事执着而努力着,你注定发生不平凡的事!!!
  • 墨云天

    墨云天

    墨影重重墨帝现,柳随风起云帝来。执零刃,掌零印,率零军,奔袭而来,神挡杀神,佛挡诛佛,只为求得一处安身之所。零,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 英雄梦魇笔记——血战莽荒

    英雄梦魇笔记——血战莽荒

    莽荒血战,星海驱魔,不过是热血少年的梦魇一场;机甲怪兽,外星族类,落魄英雄无悔创世争霸;红粉佳人,名媛嫩模,烟云消散何处觅芳踪···
  • 被逼的婚姻:最终还是爱上你

    被逼的婚姻:最终还是爱上你

    在爷爷的安排下,两个人领了结婚证。他不爱她,他恨她千方百计想要来到自己身边的小心思。她爱他,她想要用自己的爱,自己的努力,让他去爱上她。他对她百般羞辱,千般虐待。她没有优越的身世,只因身后有着另外一个爱着她的男人宠她疼她护她,才挺到今天。时间缓缓流逝,慢到让一个忘记、冷淡,慢到让一个人习惯。终有一天,她意识到从前懵懂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她走了。一纸离婚协议书,分开了他们。她离开,他却猛然回首,不知不觉,他习惯了有她的生活,他爱上了。这次,他来找回她,承诺,不再松手......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重生的翅膀

    重生的翅膀

    前生,今世,来生,前尘往事都忘掉之后,两个彼此深爱的人,该怎样找到对方?她是一个精灵,经历了几世的轮回。今世里她的命运与刘二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是宿命对刘二婶婶=的惩罚还是对她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