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理原是大城市的一个中学教师,最近,他响应上级号召,主动要求到大山里的榆树沟村支教一年。
这榆树沟中学地处偏僻,山里的娃子又特别淘气,所以升学率不是很理想。从学校创建以来,还没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县重点高中的。
学校的老师都说榆树沟的孩子是弯腰的小树,不能雕刻的朽木。可赵老师来到后,却把这些弯腰的小老树扶直了,成了对国家有用的可造之材。他调教的学生个个都是顶呱呱的,任意到他班上抓出一个来,那成绩在学校里也是“长白山天池立暖壶——高水平(瓶)”。
学校的老师都感到不可思议,赵老师究竟用了什么神奇的魔法,让那些顽皮的学生收心的呢?经过多方打探,谜底终于浮出水面,原来赵老师有一个祖传的教鞭,据说是他在清朝做官的祖爷爷传下来的。这把教鞭比一般的教鞭要长要粗,遍体通红,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凑在鼻子下闻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是用质地最坚硬的黄檀木做成的,人压不弯,手折不断,神奇得很。只要用它向调皮的学生一指,那些学生立马就变得规规矩矩的,开始专心听课了。
这个神奇的教鞭一下子成了学校全体老师注目的对象,大家注意到,赵老师和这把教鞭就像一对恋人似的形影不离,就连上厕所的工夫也要带着它。
榆树沟村的李东林老师和赵明理同住一个宿舍,眼瞅着赵老师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跟熊市的股票一样“嗖嗖”地往上涨,再看自己班的学生,个个都调皮捣蛋的,就像那小孩的屁股醉汉的嘴——难控制,急得他直挠头。
这天,李东林在村里的小酒馆备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专门宴请赵明理。赵明理见平时生活比较节俭的李老师要请自己喝酒,害怕他有别的用意,推辞着不肯去。
李东林硬把他拽到小酒店,又把他摁到板凳上说:“我没别的意思,只想加深一下咱弟兄间的感情,难道你连这点面子也不给?”
赵明理没法,就勉为其难地坐下了。两人一边闲聊着一边喝酒,半个时辰不到,一瓶白酒就下了肚,李东林趁着酒兴红着脸问:“赵老师,听说你有一个祖传的教鞭?”
赵明理心里“咯噔”一下,他现在最怕别人提这个。可出于礼貌,他还是从鼻子里面“嗯”了一声。
李东林就赔着笑脸说:“能不能把那个教鞭借我用一下?”
赵明理皱着眉头问:“你借它干什么?”
李东林见他没有直接拒绝,以为借鞭有门,就高兴地解释说:“我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叫王小小。他自己不好好学习不说,还经常给别的同学捣乱,我准备用你的教鞭好好地调教他一下。”
赵明理听了脸色一变,委婉地说:“李老师,不是我小气,这把祖传的教鞭不适合教训学生,你还是另想高招吧!”说完,也不管李东林同意不同意,站起身就走,走到门口掏钱结了账。剩下李东林一个人坐在那里尴尬极了,脸红得跟关公似的,他伸手抓起桌上的酒瓶猛喝起来,因喝得太急,呛得他直咳嗽。
第二天上午,李东林没在学校露面,有人说他昨天喝醉酒后,感冒着了凉,正在医院里看病。赵明理心里感到很愧疚,他觉得自己做得太绝情了,伤了李老师的心,赵明理准备放学后到医院里去看一下。
正在这时,李东林却笑眯眯地回来了,见到赵明理,他依旧微笑着打招呼,热情地寒暄,说昨天自己喝多了,竟然让赵老师埋了单,今天说什么也得补偿过来,晚上他还要请赵老师在宿舍里喝酒。
赵明理急忙摆手推辞:“不行,不行,晚上我有事。”
李东林的脸就黑了下来,他直截了当地问:“赵老师,您是不是看不起我?不把我当兄弟看待?你放心,教鞭的事我绝不会再提。”
赵明理见李东林把话说到这份上,只得点头答应。
晚上,李东林自己做了一道大盘鸡,又买了两瓶二锅头。就闷声不响地和赵明理一杯接一杯地碰着喝开了。这喝闷酒最容易醉了,一瓶酒刚喝完,赵明理就觉得头重脚轻起来,强撑着又喝了两杯,他就醉得伏案而睡了。
李东林把他扶到床上躺下,跑到外面拿回来一个红色的教鞭,这个仿制品简直就和赵明理的那个祖传的教鞭一模一样。他把两个教鞭调换了一下,就高高兴兴地睡觉了,他梦见自己的学生在教鞭的指挥下,个个都在埋头苦学。
李东林急于试试这个教鞭的威力,第二天早自习时,他就带着它来到了教室。恰好,班里那个调皮捣蛋的王小小又在四处做鬼脸,李东林就伸出教鞭冲着王小小挥舞了一下,效果马上就出来了,王小小立即背着手老实起来。李东林心中一阵狂喜,看来这把教鞭果然不同凡响。谁知,他刚背过身去,王小小就把一个画着猪头的纸条粘在了他的身上,惹来全班同学一阵哄堂大笑。
李东林大怒,又把教鞭指向王小小,使劲晃了一下,没想到王小小猛地站了起来,头正好撞到教鞭上,立即鼓起了一个大包,王小小顿时捂住头“嗷嗷”地哭了起来。李东林扔下教鞭,手忙脚乱地替王小小轻轻地揉搓,但王小小却越哭越厉害,最后把孙校长也引了过来,孙校长听了事情的缘由,把李东林狠狠地熊了一顿。
李东林耷拉着脑袋回到宿舍,把那个神奇的教鞭往赵明理的床上一丢说:“什么破教鞭?一点也不灵,反倒连累我挨了校长一顿批评。”
赵明理见突然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教鞭,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就明白了。笑着拍了拍李东林的肩膀说:“李老师,不是教鞭不灵,是你用的方法不对。我的教鞭还得有咒语配合才灵验呢!”
李东林吃惊地瞪大了双眼,不解地问:“啊?还得念咒?那不成了姜子牙的打神鞭了吗?”迟疑了一下,他又接着问:“那咒语是什么呀?”
赵明理却神秘地笑了笑,摇摇头不吭声了。只是把那个神奇的教鞭擦了又擦,然后就带着出去上课了。
转眼到了升学考试的时间了,赵明理所带的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升学率全县第一。榆树沟中学一下子在全县名声大噪,校长高兴得合不拢嘴,请了一台大戏在村里唱了三天。
赵明理下乡支教的时间到期了,在他要离开的前一天,孙校长带着李东林和其他老师来给他饯行。
在那个山村小店里,孙校长端起一杯酒对赵明理说:“赵老师,感谢你为我们这个山村中学所作的贡献,来来来,先预祝你一路顺风!”
等赵明理喝下了那杯酒,孙校长朝李东林使了个眼色,李东林会意地站起身,对赵明理说:“赵老师,你那个神奇的教鞭能不能留给我们这个山村中学?”赵明理见李东林又把旧事重提,眉头立即皱成了“川”字,半天没说话。
孙校长见状急忙打圆场说:“赵老师不要为难,如果这个教鞭对你很重要,就只当李老师没说。若是肯留下,学校准备补偿给你五万元钱。”
赵老师沉吟了半天,末了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慷慨地说:“既然校长这么说了,我就把教鞭给学校留下吧。至于那五万块钱,我也不要,建议孙校长在学校设立一个奖学金,专门奖励进步最快的学生。”
孙校长见赵明理处处为学校着想,很是感动,他紧紧地握住赵老师的手说:“好,就这么定了,明天就设立‘明理奖学金’专门奖励进步最快的学生。”
第二天,赵明理搭车走了,他把那个祖传的教鞭留下了,把李东林那个假教鞭带走了。另外他还给学校留下了一封信。孙校长和李东林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孙校长,我之所以离不了那把祖传的教鞭,除了它本身的价值外,我还要用它当拐杖使。我的左腿在一次下乡支教中,为了救学生被倒塌的危房砸断了,走路不是很利索……这封信的末尾说,这把教鞭的神奇之处在鞭梢处,那里面有一个小黄布条,是我的祖爷爷留下的,那才是让后进学生考上县高中的绝招。
孙校长和李东林按照赵明理说的办法,迫不及待地拧开了教鞭的末梢,从里面抽出了一个雕龙镶凤的黄布条来,只见上面写着:看人看长处,愚人有用处;看人看短处,智者用不住;量才而适用,能人成倍出;用心育英才,处处新星闪。
孙校长和李东林终于明白了,教鞭之所以神奇,并不在那上面的咒语,而是赵老师那一颗真诚的爱学生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