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你的赞美之语从舌间流出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你的言语中包含的真诚百分比已经显露出来,写到被赞美者的脸上或心中。
只有真诚的赞美,才能使别人感到你发现了他的优点,而不是作为一种所需要的“金石”,或者接受你在赞美背后隐藏着的不满,从而达到赞美的最终目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即使那些自诩清高,甚至是傲慢者,只要他们听了赞美的话,尽管脸上没有丝毫笑容,心中却会十分高兴、非常舒服。不过,你的赞美话一定要说得巧妙,说得恰当,才能让对方听后心花怒放。
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不善赞美,常常弄巧成拙。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一次到外地旅游时碰到这样一件事情:
该地区的一个书店老板知道大仲马要来,决定做点讨好大仲马的事情,于是他便在所有的书架上都摆放上了大仲马的书。
当大仲马走进书店后,看到只有自己的书,便吃惊地问道:“别人的书放在什么地方?”
“其他的书我们已经卖完了。”老板说。
显然,这位老板不懂得如何赞美,一句貌似赞美的话却起到了反作用,使得大仲马心生不悦。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有一种偏见,即把那些善于说赞美话的人一律称之为“马屁精”,好像这些人人格多么低下,多么不应与人们相提并论似的。
其实,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误解。仔细观察后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说着赞美的话,只不过方式比较巧妙而已。就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来说,多说些恰到好处的赞美的话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好事。
赞美应恰到好处,才能使双方的感情和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进,才会调动起合作的积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恰到好处地赞美他人呢?
(1)赞美的话要坦诚得体,要肯定对方的长处
诚挚的心意和认真的态度是赞美他人的首要条件。赞美的话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如果有口无心,或者言语轻率,便会令人心生不快。
譬如,当你看到一个目光呆滞、傻乎乎的小孩子时,你若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孩子看起来非常聪明!”相信对方不会感到痛快,会以为这是讽刺。
所以,应学会坦诚、得体地赞美别人。这样,你说出来的赞美话,会变成一句鼓励别人的话,对方听到后会备感亲切。
古人云:“金无足亦,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人只有长处而没有缺点,同样,也没有人只有缺点而没有长处。
所以,我们赞美他人时,如果能找到对方的优点,一定能够得到非常完美的结果。也就是说,特意夸奖对方的优点,这样做你会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友情,多一个展示自己魅力的良机。
(2)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赞美夏有效
这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后得体地赞扬他,这在各种各样的赞美方法中,是最令人高兴,也是最有效果的方法。
你想,若有人告诉你:某人在背后肯定、赞扬过你,你能不高兴吗?如果此人当面赞美你,你或许会感到他虚情假意,或者怀疑他并无诚心。所以间接的赞美话,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3)赞美别人不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赞美他人,并不像请客吃饭那么简单,它是一门学问。那种刻意模仿别人的赞美之言的人,永远都会碌碌无为。
五代时,朱温手下就有一批善于拍马屁的人。
一次,朱温与众宾客在大柳树下小憩时,无意中说了句:“好大柳树1
宾客为了讨好他,纷纷起来互相赞叹:“好大柳树。”
朱温看了觉得好笑,又道:“好大柳树,可做车头。”
实际上,柳木是不能做车头的,但还是有五六个人互相赞叹:“可做车头。”
朱温对这些鹦鹉学舌的人烦透了,厉声说:“柳树岂可做车头!我听人说秦时有指鹿为马的事,想不到你们也是这种应和的人!”于是他便将说“可做车头”的人赶回家去了。
违心的赞美,会使对方觉得你是在有意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