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大家也许会感到奇怪,摄影与哲学有啥关系呢?
ABC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指最最基础的东西。其实最基础的东西,看似简单,却是最重要的东西。
摄影的ABC是什么呢?曝光问题、景深问题、曝光组合在创作中的应用问题等等。
哲学的ABC又是什么呢?讲事物联系、发展及事物的转化问题等等。
如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在摄影创作中发挥作用呢?
也许大家认为哲学很深奥,与摄影不搭界。其实哲学对任何领域都有它的指导意义。比如,哲学讲的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及人的思维规律。而摄影讲的是用光规律、构图规律等等。
哲学讲的是如何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达到在人类的社会中、自然界中获得自由的问题。而摄影呢,是如何利用在摄影理论的指导下拍出更优秀的作品来。从广义上讲也是一个在摄影创作中的“自由”问题。摄影与哲学都讲规律问题,这里就有共性。如何理解规律呢?简单地说,所谓规律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谓内在联系,它是在现象的深层,不容易被发觉。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从哲学的观点讲,这里的“光”与“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就是对立统一。比如,拍一幅逆光人像照片,容易失败,是因为反差太大,当我们用“反光板”补光时,作品就成功了,这里的“反光板”就是事物转化的条件。
毛泽东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请注意,这里前后两次提到感觉,然而这两次感觉意义完全不同。
比方说,一个“女”字,第一感觉,这太简单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认得这个字。
但从象形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觉,这女中的“”是代表女性的婀娜多姿的身材,“—”是代表着古代的纺车,而“”是代表女人的手在劳动中操作纺车。
再看一个“男”字,男人在“田”里用“力”劳动嘛!
又例如,“思想”两个字,“思”就是“心”在“田”里,想解决吃饭问题嘛。但光解决吃饭问题还不够。请看“想”字,古人看到“树”,眼睛都直了“目”,于是想到用树木造房子,以避免大自然界的各种侵袭。
当我们理解象形文字的起源原来与劳动有关时,就会产生第二次感觉上的飞跃,即认识上的深化。
我有一位影友,他拍了十多年的照片,拍出的照片也不错,但至今没有拿出一张称得上是艺术摄影的作品来。
原因在哪里呢?问题在于他只重视实践,而缺乏在理论上的提高。
我认为:“没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
下面我谈谈摄影入门中的几个最重要的基本知识。
如何理解“景深”?景深三大原则在摄影创作中的应用(略)。
如何理解“曝光组合”?曝光组合在创作中的应用(略)。
学习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对我们摄影创作中的指导意义又在哪儿呢?
例如,如何理解美与丑,不同的世界观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必然会反映在我们的摄影作品中。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广场上有60岁以上的老太太在跳舞,她们脸上爬满岁月的皱纹,但我觉得很美,这是一种时代美、精神美,因此我的镜头经常对准她们。
现在有个别小青年,喜欢长发飘飘,从背影上看,以为是一位姑娘。因为他们在模仿那些留长发的某些艺术家,其实东施效颦,并不美。
我们的摄影作品当然应该去表现真、善、美,但也可以拍一些“不美”的东西去对人们进行善意的批评。
比如,一次我去崇仁山区采访,当中巴车开到中途,上来一位80岁左右的农村老太太,然而却没有一个人为她让座,我立即拿起照相机拍下两幅老太太无奈的镜头,取名“请给老人让个座”。这幅作品虽然由于车在行驶中,照片有些“虚”,结果被多家报刊发表,并被《浙江老年报》评为全年优秀作品一等奖。
一天我看到中心广场上有一位衣着时髦的年轻妇女,她与一位男士在跳华尔兹,大概为了显出她的舞姿美,我看她浑身上下扭动,很不美。其实国际标准华尔兹姿势应该这样,因为年轻时我常常在上海各舞厅跳舞,这方面可说是半个“专家”(接着我在讲台上跳起华尔兹)。
同学们,只要你用心,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好的题材。
下面我介绍一些舞台摄影的小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般摄影爱好者喜欢用闪光灯去拍舞台照,由于闪光灯一般1/60秒与照相机快门同步,快门速度太快,使美妙的动态瞬间“定格”成静态,这就很难使我们利用视觉构成动态的联想。闪光灯最大的缺憾是色彩斑斓的舞台灯光效果消失,背景一片漆黑,画面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
我的体会是拍一般晚会中的舞蹈照片最佳曝光组合是光圈5.6,快门1/30秒(一般采用400度胶卷),利用这个组合就可拍出“动中有静”“虚中有实”的艺术作品。
当然这里有一个哲学上的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所谓必然就是一定会成功,但这成功中又有偶然性。因舞蹈者虽然在舞动中,但必然有某一瞬间的舞动较慢,我们何时才能抓拍到个较慢的瞬间呢,这里就有偶然性。因此创作舞动的作品时,必须连续拍摄,常常拍几十张才能成功一幅作品。这种创作中的苦与乐真是一种艺术享受,痛并快乐着。
去年有一次到北漳镇去创作,发现村口的一块大石块上齐刷刷坐着四位老太太,她们说:“新娘马上出来了,我们在看新娘。”果然,不一会众人拥着新娘出来,新娘穿着时尚的洁白婚纱,我迅速“咔嚓咔嚓”连拍三张。照片洗出来后有一幅很理想,当时我取名为《山村里的新娘》,很快在《嵊州日报》发表。后来我在学习哲学过程中,突然灵光一闪改名为《昨天看今天》,这一改将作品意境提高到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上,使作品提高了档次,果然这幅作品获全省摄影大赛三等奖,这幅作品还被全国十多家报刊发表,次年又获嵊州市文联奖,先后稿费加奖金收入算起来近5000元。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矛盾,但正是这些矛盾使生活充满朝气。就以音乐为例,即使是叫歌唱家来唱一个单音的话,我们也会感到乏味。请听《浏阳河》、印度名曲《拉兹之歌》(当场演唱几小段)。这里高低音旋律的变化多美啊,实际上反映出音乐中的矛盾。社会生活也如此,正是矛盾的生活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姿多彩,也正是矛盾在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让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去表达这些矛盾,从矛盾(即对立统一)中去发现真、善、美!
最后感谢马寅初中学领导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
1996年10月
于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