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上网的时候,去过一个教师聊天室,喜欢即兴拿网友的名字写诗玩,肆意卖弄着刹那的灵思,于是,遇到了她——林儿,一个有着淡淡的忧郁,却美丽恬静的老师,写得一手飘逸轻灵,忧伤美丽的文字。
我们在聊天室玩对对子,即兴联诗。联诗的时候,整个聊天室的屏幕上都是我们的美丽的诗句,本来聊兴正浓的网友也都停了下来,我们便有点人来疯,那些轻盈灵动的句子仿佛是从心底飘逸而出,又随手像花瓣一样洒了一地,有一次,我们疯到深夜,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从此,在心底,独对林儿有些惺惺相惜,见到林儿,总是马上送上一朵玫瑰,说上几句天马行空却是瞬间感悟的人生碎语,不问林儿日常琐屑,总觉得,网络这块天地,有的人,更适合心灵的对视,所以,和林儿说了许多的话,却并不知道林儿许多事,只知道林儿是个小学老师,有个叫臭臭的儿子。
她叫我姐姐,我叫她林儿,是带着怜意的,从不问她遭遇了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烦恼,但从她的美丽忧伤的文字里,能够触摸得到她善感而脆弱的心,知道她善良、纤弱、多愁、又知足。这就够了,不是么?人与人,往往因为欣赏而引为知己,又因为懂得而无需完全坦露,欣赏、懂得也是一种境界,很美很安静的境界。
我们相约要守在同一个文学论坛,不会离开,用文字来相互取暖,相互砥砺,每发一个主题贴,都会有林儿会心的絮语,给我的帖子一个美丽的注脚,我也会到她涉足的空间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迹。我们的交往像极了中国画,有许多诗意和想象的留白。
后来试着写一个章回小说,小说里,我和林儿是主角,我这样描写我心中的林儿:“形容纤细,柔发如云,稍稍挽了个髻,更露出白皙欣长的脖颈,只觉得是飘逸婉转,娇俏可喜。两汪碧泉,幽幽如寒潭静水,明明如浩宇寒星,读不尽闲愁几许,诉不完颖慧十分。”
那章回小说,没有写完,因为之后,许多的俗事缠身,不知为什么林儿也悄然隐退了,遇到过林儿几回,她都是很灰心的样子,恹恹的,我知道林儿一定有什么事,但我也知道,聪明颖慧如林儿,一定会寻到最好的解脱,所以,我只跟林儿说人生中当在意和执著的,说人生当中许多无奈的舍弃和放下,说人生有舍才会有得,不要问会得到什么,只要知道我们拥有什么,只要懂得我们该珍惜什么。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林儿会走出来,走好自己的路,凭着善良和率真的指引。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慢慢在网络中散了、淡了,那些曾经说过的话也渐渐被苍茫的世事淹没了,一恍就是好几年。聚散离合,本是人生的一种寻常,得时珍惜过,在时美丽过,到了散时,也自有怀念的藤曼,生一地的葳蕤。
人生有不经意的失散,就有不经意的重逢吧!就像今天,我和林儿因我那篇博文的相逢。
“姐姐,你在做什么?”
不好意思地告诉她我在看一部肥皂剧,林儿却告诉我她正在看电影,晚上会熬夜看湖南卫视的《甜蜜再恋》,屏幕这边的我差点惊呼,因为,此刻我正在看的正是那部肥皂剧,我嫌晚上看不过瘾,太多广告,所以,在网上百度来看。我告诉了林儿。
我们互发了一个大笑的头像,几乎同时说:喜欢那个笨湘琴!
我们何尝不是那个很笨很真的“湘琴”?才会默默于世界的某个角落执著守着文字的梦,在文字里找寻着一个美丽纯净的天地,所以,才会不见人面,但凭文字,也能够嗅到重逢的路。
林儿,我们注定会重逢。
林儿说:姐姐,你还会写字给我么
林儿,我写了,就放在这里,你能够看到。
十二、十月未央
写下这四个字,十月还未过半,但很多的时光,开始时总是慢的,一旦开始了,就飞也似的快。
十月的第一天,是长假的第二天,那一天,几个同学一起在为三号的二十周年同学会忙碌,调试音响,核对细节,对主持词,安排活动的各项程序和负责人,一直忙到下午才回家,困得不行,一觉睡过来,暮色已经爬满窗户。
第二天的时候,照例又是为同学会忙,一整个下午,和另外两位同学,为同学会赠送母校的图书,在偌大的两层的图书仓库里选书,文学类的,历史类的,励志的、哲学的,古典的……一开始以为,不过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结果,足足选了四个多小时,等我们把书打包好,装上车,刚开出市中心,城市的灯火就次第亮了,感觉满面书尘。
第三天7点,我以为很早,结果,在母校门前就遇到了先期赶来帮忙的同学,一块吃早餐,七嘴八舌,二十年后,曾经最熟悉的那些面颜,有些陌生,岁月的痕迹无言地刻在每一张脸上,曾经的年少轻狂、风华正茂、青春勃发,成了眺望中才能朦胧隐现的山峦,雾霭重重,徒感怅然。
上午在母校的主会场里,一位曾经教过我们化学的女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但那时因为怀孕,她竟然没能将我们教完,说起往事,她几度哽咽不能语,场下鸦雀无声,突然又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她每至哽住说不下去,都会是一阵猛烈的掌声。她的歉意与感受真诚而坦率,那一刻,我们的心,很近,很暖。
二十年过去,有位班主任因为车祸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六位当年大学毕业一起战斗过的老师们为了纪念他,齐声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真的觉得,岁月无情,带走了我们最美好的时光,甚至带走了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人,但,岁月竟也如此有情,一起走过的那些人,那些情谊,在每个人感情的最深处,不碰不知道原来是这样深厚。
人到中年,同学会,平实的多,坦诚的多,看得出岁月留给我们这帮同学的不仅仅是财富、地位、名气和经历,更多的是一种沉稳、大方、睿智和清明。酒,可以毫无顾忌地喝,但不会勉强,歌,可以自由自在地唱,但不会疯狂,可以留下来,准备了酒店,也可以回家,各自随意。彩虹门和空飘,还有电子显示屏,是气氛,宴饮过后,相互道别,互致祝愿,也是一种氛围,老师们被一拨一拨的同学拉住,一张一张地拍着照,一再地说着老师们可能早就忘掉的那些细节。
我们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间,岁月流逝,我们手心里有了值得珍惜的那些人,那些情谊,那些温馨的记忆,那些美丽的过往,生命便有了一些厚度和温度。
第四天、第五天,在家里陪孩子,哪里也没舍得去,待到将孩子送回学校,狠狠休息了两天,这个长假就结束了,高速路的拥堵,景点的爆满,都与我无关,然后照常上班,一恍,一周又过去了,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尘埃落定了。这些天,过得这么快,其实,从三十岁以后,时光就似乎一直在小跑。
今晚,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看孩子,出来时,已经一城灯火了,刚走出校门,就看到灯火光中的几个人站在路边对我们挥手,走近了一看,是同来的朋友,和我的一个同学,略寒暄几句,便走向回去的车,而那个同学也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回去了,他在满街的灯火里,站在打开的车门前,对着街对面的我挥手,大声跟我道别,我心里忽然很感动,每个城市都灯火璀璨,每条街上都人群熙攘,每条路上都车流如梭,但能够于灯火、人群、车流里与你挥别的,不过是有限的一些人,一些缘。
十月快过半了,人生也快过半了,好在,十月未央,还早着,人生,到底也还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