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500000016

第16章

第十五章 细心体会,幸福只在低头处

幸福与满足

幸福是游移不定的,上苍并没有让它永驻人间,世界上一切都瞬息万变。任何人都不可能求得一种永恒。

环顾四周,万变皆生。我们自己也处于变化之中,今日所爱所慕的到明朝也许荡然无存。因此,要想在今生今世追求到极致的幸福,无异于空想。

明智之举是当我们随意纵情欢笑,不可因一念之差而失去满足的情趣;同时,也别想片刻之乐永系在身,这种念头只能是痴心妄想。

所谓真正的幸福者很少见,也许这种人压根就不存在,而心满意足之人则随处可见,在所有给我以深刻印象的事物中,最使我中意的便是这种满足之情。

此种情感缘于自我感觉强烈的驱使,是我所见所闻的必然结果。

幸福并没有悬挂招牌,欲同它相随,唯一的途径便是走入幸福者的内心。而心满意足的情绪却可以得之于人的眼神、举止、言谈、步履,让家人受其感染,不由自主地随之投入。当你在节日里看到人们尽情欢乐,喜笑颜开,神情容貌中流露出穿透阴霾的喜悦之情时,难道不会感到这是生活中最甜美的享受吗?

——[法国]卢梭

哲思录:

幸福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一杯淡水、一杯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一间陋室、一卷书册,可以领略幸福的风景。幸福不仅仅在于物质的丰裕,更在于精神的满足与心灵的充实。

幸福是一种感受,一种意识,是柔风拂面的惬意,是玫瑰盛开的芳香,是远处掠过湖面传来的小夜曲。体验幸福,要有一颗纯正的心灵,要有懂得欣赏自然、甘于淡泊的智慧,要有宠辱不惊、纵横天地的气度。

幸福在爱中

为了实实在在做一个幸福的人,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爱,爱所有人——无论善良的还是邪恶的。爱无止境,则幸福也无止境。

我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我们为了什么而生活。假如我们没有对幸福的期望,也就不必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只要我们明白自己的生活不在于动物性,而在于肉体中的灵魂,则这种期望就会确切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这就是我们的灵魂所期望的,并在爱中赋予我们的幸福。

无论是谁,为自己做善事从来不知疲倦。然而,最大的善是做灵魂想做的事,只有一点是灵魂始终所期望的——付出爱和得到爱。只要把自己的生活看做弘扬爱心,你就会发现,你的幸福永远在你的掌握之中。

如果有一个善的上帝,并且是他创造了世界,那么他创造这世界的时候,一定会让所有的人——就是说我们及他人——都生活得美好。

如果没有上帝,那就让我们自己为了过上好日子而努力。为了过上好日子,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应当使爱永存。而上帝就是爱,所以说,我们还是回到上帝身边来。

我的生命不是我的,因此生活的目的不可能只是我的幸福,它的目的只能是那赋予我生命的派遣者所期望的。而他所期望的是大家都彼此相爱,这也就是我的和众人共有的幸福之所在。

人从生到死都想着为自己得到善,如果他能在善所存在的地方——对上帝和他人的爱中——去寻找的话,那么他所期望的,就是他已被赋予的。

有人问:“还要去爱那些让我们厌恶的人,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快乐。你亲身去体验一下,就会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除了以后的死亡,别无所有;除了现在完成应做的事,别无所有。这看起来是何等的乏味和可怕啊!然而,只要把这个过程——在现世以爱心越来越紧密地与他人和上帝结合——看做你的生活,那么你原来感到可惜的东西,就会变成美好的、永不破灭的幸福。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哲思录:

幸福其实就是你我的同路人。有时它在后面追你,你却一溜烟跑掉了;有时候你不思进取,它也就悄悄离你而去;在一个最顺其自然的速度下,你与幸福并行,不紧不慢之间,相伴永久。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心中有爱和刚刚好的速度,幸福自然常伴左右。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自己

在我历尽沧桑的漫长一生中,我发现,最使我怀念、感动的时期并不是我最能享受到甜美、最能感受强烈快感的时期。尽管这种极度狂热和热情非常短暂,但恰恰因为它自身的热度,它只能成为生命线上稀稀疏疏的点。这些点太少太少、刹那即逝,不能形成一种状态。构成我心中所怀念的幸福的,绝不会是这些稍纵即逝的片刻,而是平凡、持久的状态构成的时刻。这种状态并没有极度强烈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魅力会随之增长,最终达到绝无仅有的快乐和幸福。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以一种固定、永恒的形式存在。因此,我们那些与外界息息相关的情感,一定会随着它们的变迁而一起变化。我们的情感总在我们之前或之后,追忆那些不可再得到的过去,预想那些不可能到来的未来。总之,在我们的情感之中没有一件是可以作为心灵的依托的。因而,世间只有逝去的欢乐,我怀疑世间是否有过永恒的幸福。我们的心难以在享受极度强烈欢乐的时刻,真正地对我们说:“愿这一刹那永远持续着。”这些瞬间状态只给我们留下不安、空虚、悔恨于往事、希求于今后,我们怎能称之为快乐呢?

如果有一种状态,心灵能在此找到最坚实的位置,它静静地安歇在那里,聚集着它整个的存在,既不用考虑过去,也不用考虑未来;在那里,是没有时间的概念的,

“现在”一直在延续着,我们既看不出它的连续,也没有连接的印痕。在那里,我们除了感到自己的存在外,再也没有贫乏或享受、快乐或痛苦、希冀或恐惧的感觉。自身的存在这个唯一的感觉能使我的心灵完全充实。凡是处于这种境界的持续状态中的人,都可称自己为幸福的人。这种幸福不是残缺的、贫乏的幸福,如同我们在人生乐趣中感受到的那样。它是源于一种丰润的、充实的幸福,这种幸福不会给心灵留下任何的空虚。我在圣皮埃尔岛的时候,有时躺在船上随波荡漾,有时坐在澎湃的湖岸,有时坐在潺潺的溪流边独自遐想,就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中。

在这种境界中,我所享受的乐趣又从何而来呢?它仅仅是从我们自己,从我们自身的存在获得,除此以外,它不会从任何身外的东西获得。我们将会像上帝一样心满意足,只要这种状态永久地持续下去。排除了其他的、异念的感受,唯独感受到这种自身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安静的、珍贵的情感。那些排除了尘俗的、肉欲的、不断分散和干扰我们的杂念的人们,足以因此感到自身存在的甜美和珍贵。但是,极少人能感受到这种境界,因为大多数人被各种不断的情欲纠缠,有的只经历了极短的尝试,对它只有模糊的杂乱的概念,难以体会到它的情趣和魅力。按照现在这种生活秩序,他们如果还渴望这种甜美的、让人迷醉的生活,而厌倦现实的生活,这是没有好处的,因为社会生活不断产生的需要,要求他们去履行社会的义务。如果一个不幸的人在世间不可能再做点对他人、对自己有用或有益的事情,那他一定与人类断绝了任何的交往。正是在这种状态中,命运和任何人都无法从他身上夺走他所找到的作为补偿失去的人间幸福的至乐极福。

然而,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感受到这种补偿的。这就需要没有任何情欲打扰,心平气和地使内心情境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这不需要绝对的安静和过激的情绪,而是需要一种均匀的、平和的、没有空隙的内心活动。生命没有了内心活动不过是麻木的东西。如果它运动过于激烈或不平衡,那它就会惊醒我们。当它让我们注意到四周的事物,那它将使我们又重新陷入人类的束缚中,从而破坏了遐想的魅力。过于寂静又会使人悲哀,并出现死亡的阴影。因此必须借助于能使人快乐的想象力。天生具有这种想象力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这种援助。那些情感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产生了,而它并非来自于外界。当然,当那些愉快的、轻微的思考拂过心灵的表面而没有惊扰内心深处时,心中的宁静同样也是十分惬意的。充足的思考使我们记起自己而忘了痛苦。无论在何处,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这样的遐想都能进行。我常常想,假如在见不到任何东西的巴士底狱的单人牢房里,我仍可以悠然地进行这样的遐想。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天然、富饶、僻静、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畅然地遐思,就更加愉快,更加自由了。在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引起我对往事痛苦的回忆,到处都是一片欢欣的景象。虽然与少数居民的交往并不十分有趣,但他们非常善良体贴、温和亲切。在这里,我整天只做我喜欢的工作或置身于懒散的悠闲生活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个幻想家,懂得在最令人讨厌的事物中作令人快乐的幻想,借助于感观,其乐融融地沉醉其中,那么,这个机会对他来说是无比绝妙的。当我从长久的甜美的遐思中醒来,发现四周的绿茵和花鸟,举目远眺,看到无垠、清澈、晶莹的湖水和富有浪漫色彩的湖畔,这些美丽、可爱的景色都在我的想象里一一融化了。最后,当我逐渐清醒,意识到所遭遇的事情时,我简直难以分辨出想象与现实了。在我这段美妙而短暂的居留时间里,沉思和孤寂的生活是多么可贵。为什么我不在小岛上度过我的余生,永远不离开小岛,永远不再见任何大陆居民?他们总使我回忆起这些年来对我的迫害。不久,我将会把他们永远忘却,但他们会永远记得我。我不再与之计较,只要他们不再来搅乱我的安宁。当我摆脱了社交界引发的尘世间的欲念后,我的灵魂常常超脱了这一境界,与天使们交往;并希望能提前进入这种境界。我明白,这么一处优美的避难所,他们是不会愿意交给我的,他们原来就不愿意让我到这儿来的。但是我仍然可以几个小时地重新回味住在那里的快乐、喜悦,我的想象的翅膀他们是无法阻挡的。在那里,我能做的美丽、甜蜜的事情就是心情的幻想,现在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住在小岛上,我不就像真的在那里一样了吗?有时想象比现实生活更为动人、活泼,我在那些深奥、单调的想象中加入了可爱、迷人的图像。在我心醉神往时,我的感官甚至不明白这些景物到底是什么。现在,我的想象越来越深,这些景象也就越来越清楚了。和当年我住在那里的时候相比,我更加身临其境,更加快乐、舒畅了。可悲的是,随着我的想象力日渐枯竭,我的幻想也就越来越困难,而且不能长时间地进行了。当一个人将要脱离他的躯壳时,他却被自己的躯壳裹得更紧。

——[法国]卢梭

哲思录:

幸福是什么?也许如卢梭所说,幸福是平凡、持久的状态构成的时刻。那种恬淡的境界,是一个远离俗世的桃花源,纯净、自由、辽阔,可以供我们的心灵栖息,是我们的守护神。或许在外人看来,那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世界,但是对我们来说,那是我们的天堂。它给我们的灵魂一个甜美、温暖的避难所,让我们处于幸福自足的状态之中。

生活是人所能获得的至高之福

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如果我们说生活就是苦难,这只是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更好的生活相比较而言,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生活,也不可能知道。因此,无论生活是什么样的,它都是一种我们所能获得的至高之福。

我们常常忽视现世的幸福,而是算计着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能得到一种更大的幸福。但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一种更大的幸福,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被赋予的就是一种伟大的幸福。这就是生活,更高的幸福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玩笑,也不是一个经受考验、向另一个更好的永恒世界过渡的场所,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是永恒的世界之一,它美好、快乐,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为了与我们同在的和在我们之后仍将生活于其中的人,把它改造得更加美好、更加快乐。

不能说侍奉上帝就是生活的目的。人的生活目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永远都是得到幸福。因为上帝愿意给人们幸福,所以人们得到了幸福,便去做上帝想要他们做的事,去完成他的意志。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哲思录:

不管命运之手是怎样的,对我们有利还是不利,只要生活的任何一个瞬间落到我们头上,我们就使它尽可能变得更美好,这既是一种生活艺术,也是理性生命的真正优越之处。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人的处境会有恶与善的混合,但人的追求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混淆:或者追求恶——遵循自己动物生命的意志,或者追求善——遵循上帝的意志。一个人只要热衷于前一种追求,他就无法不成为不幸的人,而热衷于后一种追求,则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就没有不幸——一切都是幸福。

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做的事不能称为真正的善。真正的善只能是自己为自己而做。即真正的善只存在于灵魂的生活中,而不是为肉体的生活中。

所谓行善就是这样唯一的一件事,就这件事可以肯定地说,它肯定有益于我们。

人总是祈求别人或者上帝来帮助他,但除了他自己,任何外力都无法帮助他。因为能够帮助他的,只有他自己善的生活,能够这样做的也只有他自己。

人们说,对于做善事的人来说,无须奖赏。如果认为奖赏并不在你心中,而且不是在此刻,只是在未来,那么这种说法就是对的。如果没有奖赏,如果善不能给人带来快乐,那么人就不会去做善事。问题在于,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奖赏。真正的奖赏不是外在的,也不在未来,而是在内心和现在,即改变自己的灵魂。这既是奖赏,也是做善事的动机所在。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哲思录:

幸福在于内心,而不是周围人外在的嘉奖。当一个人为另外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感觉到给予的幸福;当一个人为了自己做某件事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幸福。爱与被爱都是一种需求,当你因为内心需要而付出爱的时候,你的心灵才会得到释放与幸福。幸福在于改变自己的灵魂以及灵魂所处的状态,追求灵魂的善能够得到心灵的舒展、愉悦和幸福感。

只有爱赋予人真正的幸福

你想得到善吗?你将获得你所向往的东西,只要你想得到的善是为所有人的。而只有爱能赋予人以这样的善。

“谁想保住自己的生活,谁将失去它;而谁想把自己的生活献给善,他将保住它。一个人即使获得了整个世界,而灵魂受到损坏,这也毫无益处。”基督这样说。一个异教徒——罗马的皇帝马可?奥勒利乌斯——也这样说过。“我的灵魂啊,”他对自己说,“什么时候你才能成为肉体的主宰?什么时候你才能从世俗的欲望和忧虑中解脱出来,并不再要人们用生死来为你献祭?什么时候你才能明白,真正的幸福始终都在你的支配之下,而它只在于一点——对所有人的爱?”

那些形形色色的传教士是否正确,我不知道,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但我所能做的更有益的事,就是发扬我心中的爱,这一点我是确切知道的,并且不会对此发生怀疑。我不能怀疑,因为爱的发扬立刻就会滋养我的幸福。

如果所有人融为一体,则我们视为区别于他人生活的独有之物将不复存在,因为我们的生活就在于使分离者越来越紧密地结合。真正的生活,以及人类生活唯一的真正幸福就在于此,即使分离者越来越紧密地结合。人只有明白了肉体生活的脆弱和不幸,才会明白爱所赋予他的全部幸福。

肉体的幸福和各种各样的满足,我们都可以得到,只要从他人身上去抢夺的话。灵魂的幸福、爱的幸福,我们也可以得到,不同之处在于,前提只有增加他人的幸福。

我们生活的所有改善——铁路、电报、形形色色的机器,都有利于人们的结合,因此也有利于走近天国。令人忧伤的是,人们被这些改善设施所迷恋,他们想,他们只要建造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机器,就会使他们接近天国。这种谬误就如同一个人不停地在一块土地上耕耘,却不撒一粒种子一样。为了让所有这些机器发挥作用,应当使所有人完善自己的灵魂,在心中培养爱的情感。没有爱,则那些电话、电报、飞行器,都不会使人们相结合,相反,会使人们分隔得越来越远。

当你感到苦恼,当你害怕他人,当你的生活发生混乱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让我不再去想那些与我相关的事,我要爱所有与我相逢的人,别的都不想,随它去吧。只要尝试一下这样生活,你会看到,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有条有理,你将无所畏惧,也无所欲求。桶里装满水,即使桶底只有一个小孔,水也会流光,同样,人的心中即使只对一个人持有敌意,那他灵魂中所有爱的喜悦都难以保持。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以怨报德,而你却对他行善,图的是什么呢?”我们说,如果你爱那个你为之行善的人,你就已经在对他的爱中得到奖赏,如果你能以爱来对待他加之于你的恶,那你还会在自己的灵魂中得到更大的奖赏。如果做善事是出于某种目的,那么它已不是善事。真正的爱只发生在你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

人们常常想,如果他们爱他人,他们就会因此在上帝面前得到报偿。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你爱他人,那不是你在上帝那里得到了报偿,而是上帝赋予了你所不曾得到的东西,赋予了你生活中最大的幸福——爱。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哲思录:

我们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求。缺少爱的人,会感到孤独在啃噬自己的心。缺少付出的人像溢满的水库,如果不进行释放,堤坝就会崩溃。当我们被爱和爱别人的时候,我们才能摆脱宿命般的孤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充实。

感受不到幸福,是在人不遵守生活法则的时候

如果你问,为什么会有恶?我将以问作答:为什么会有生活?恶的存在是为了生活的存在。生活就体现在摆脱恶的过程之中。

如果生活在你看来不是一种巨大的、凭空得到的喜悦,这是因为你的理性犯了目的性错误。

如果人们的生活并不快乐,其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没有使生活成为一连串快乐而必须要做的事。

当我们说生活不是幸福的时候,这些话的背后一定是在暗示说,我们知道还有某种比生活更大的幸福。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任何比生活更大的幸福。因此,如果我们感到生活不是幸福,那么过错绝不在生活,而在我们自己。

如果有人说,他在做善事的时候并不感到幸福,那么这只能说明,被他看做善的东西,并不是善。

人弄坏了自己的胃,却抱怨伙食,那些对生活不满的人也是如此。

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对此生不满。如果我们觉得生活让我们不幸,只能说明我们有了对自己不满的理由而已。

一个人偏离了道路,走到挡住去路的一条河边坐下来,心里说,那个差他来的人骗了他。他手足无措地待在河边,陷入了绝望,纵身投进河里,咒骂了那差他来的人几声,便死去了,但他不知道,就在他迷失的那条路上,处处都有桥梁和为行人准备的休憩场所。那在生活之路上迷失方向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对生活不满,原因是他们偏离了正路,又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

不要把对人生意义的疑惑和费解看成是某种高尚的事,也不要把它扭成是某种悲剧性的事。人对生活意义的疑惑,就好比一个人来到一个“好书阅读会”时产生的疑惑。这人不仔细倾听,也不明白人们读的是什么,他无谓地待在全神贯注的人们中间,这时他所产生的疑惑既不高尚,也没什么悲剧性可言,只是某种愚蠢、可笑而可怜的东西。

一个人本不习惯于奢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过上了奢华的生活,他出于在人们心目中提高自己身份的目的,而故意做出样子,表示他早已习惯奢华,不仅不对此表示惊奇,反而视若等闲。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那缺少理性的人身上,他们把对生活欢乐的藐视看做高尚世界观的标志,故意装出他们已厌倦了生活的样子,向别人显示他们可以设想出某种好得多的生活。

从前有一个好心人,想尽可能多地为人们做善事,便开始琢磨怎么做才能不使任何人受委屈,让每一个人都受益。有人说,要想平等地施舍你的善心,那就不要想该给谁和谁更应该得到,否则你就无法让所有人感到平等。那些得不到的人就会说:“为什么给了他们,而不给我们?”

后来这个好心人想出了一个主意,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建了一座客店,客店里置办齐所有能让人们感到舒适和高兴的设施。这个好心人在客店里造好了暖和的客房,上好的炉灶、木柴、灯火,仓房里装满了各种粮食,地窖里储藏着蔬菜,还备有各种水果、饮料、床、被褥;里外的服装、靴子,把尽可能多的东西准备好。好心人做完这一切之后就离开了,等着看结果怎么样。

于是陆续有些善良的人来借住,吃点东西,喝点水,住上一夜,要不就待上一两天,或者一个星期。有时谁需要就拿些衣服、靴子。完了就收拾好,保持来之前的样子,以便别的旅客接着再用,走的时候心里一直感激那个不知名的好心人。

但有一次来了一伙大胆而粗鲁的恶人。这一下,他们随心所欲地抢光了店里所有的东西,还为了这些财物起了纷争。开始是互相谩骂,接下来就是拳脚相加,直至互相争抢,故意毁坏财物,只要别人拿不到就好。一直闹到把所有东西都毁坏完,这时,他们才感到又冷又饿,又开始互相埋怨起来,接着就骂起这客店的主人来,他为什么搞得这么糟糕,连看门的人也不安排一个,准备的东西又这么少,为什么把形形色色的坏人都放了进来。而另一些人则说根本没什么主人,这客店本身就造得不好。

这些人离开了客店,又冷又饿,怒气冲冲,只是一味地彼此骂着这个客店和建造它的主人。

当世上的人们不为灵魂而只为肉体而生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毁坏着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却不知自责,只知相互指责。如果他们承认上帝,就连上帝一起指责,如果不承认上帝,而认为世界是自我建造的,那么就指责这个世界。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哲思录:

如果一个人是不幸的,过错只在于他自己。人只有在想要得到他无法得到的东西时,才是不幸的。如果他想要得到的是他能够得到的,这时他就是幸福的。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他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改变它:或者改变周围的环境,或者改善自己灵魂的状况。前者不是随时都可以做到的,后者则永远随他自己掌握。

快感离幸福有多远

人有一个身体,这个身体有大自然所赋予的欲望。欲望未得满足,身体便会处于失调状态,因欠缺而感到不适乃至痛苦。欲望得到满足,身体便重新进入协调状态,会感到惬意的平静。在二者之间,是欲望得到满足的过程,身体在这过程中所感到的就是快感。所谓快感,是针对身体而言的。食色,性也,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种的延续,大自然在人的身体中安置了这两种主要的欲望,其中又以性欲的满足带来最强烈的快感。

除了欲望,我们的身体还有各种感觉器官,它们的享受也可以归入快感之列。皮肤需要触摸和拥抱,否则会感到饥渴。婴儿贪恋母怀,不仅仅是为了吃奶和获得安全感,必定也感觉到了肌肤相亲的快感。年长之后,皮肤饥渴就常常和性欲混合在一起了。舌对于美味的快感,当然始终是和食欲相关的。身处山野,我们感到身心愉快,其中包含着新鲜空气给予嗅觉的快感。目之于美景和秀色,耳之于天籁和音乐,其快乐肯定不是纯粹肉体性质的,但也可以算做感官的享受。此外,身体还有其他一些种类的快感,例如体育运动、舞蹈、摇滚时体能的释放和对节奏的享受,疲劳后沐浴、休憩、睡眠所带来的彻底放松,如此等等。

总之,快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一切形式的身体享受。大自然为人安排了一个爱享受的身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谴责身体的这种天性。所以,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一样,我不赞成禁欲主义。美国舞蹈家邓肯有过许多浪漫的性爱经历,招来了飞短流长的议论,她为自己辩护道:“我觉得肉体的快乐既天真无邪,又令人欢畅。你有一个身体,它天生要受好多痛苦,既然如此,只要有机会,为什么就不可以从你这个身体上汲取最大的快乐呢?”她说出的是身体的天经地义。事实上,为了从身体上汲取最大快乐,人类已经把快感变成了一门艺术,譬如说,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几乎都产生了传授性爱技巧的经典著作。何况快感虽然属于身体,其意义却不限于身体。一个人能否自然地享受身体的快乐,往往表明他是否拥有充沛的生命力,而这一点往往又隐秘地支配着他的世界观,决定了他对世界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张积极世界观的哲学家尼采一度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快乐的科学”。

然而,在对快感作充分肯定之后,我不得不还要指出它的限度。人毕竟不只有一个身体,更有一个灵魂。因此,人不但要追求肉体的快乐,更要追求精神的快乐。许多哲学家都谈到,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之分的,越是精神性的需要居于越高的层次。所谓高低不是从道德上讲的,我们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否定肉体的快乐。但是,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所说,凡是体验过两种快乐的人就会知道,精神的快乐更加强烈也更加丰富。所以,肉体的快乐只是起点,如果停留在这个起点上,沉湎于此,局限于此,实际上是蒙受了自己所不知道的巨大损失,把自己的人生限制在了一个可怜的范围内。与快感相比,幸福是一个更高的概念,而要达到幸福的境界就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其实,即使就快感而言,纯粹肉体性质的快感是十分有限的,也是比较雷同的,情感的投入才使得快感变得独特而丰富。一个人味觉再发达也不能成为美食家,真正的美食家都是烹调艺术和饮食文化的鉴赏家,鉴赏的快乐大大强化了满足口腹之欲时的快感。同样,最难忘的性爱经验一定是发生在两人都充满激情的场合。

在今天,快感已成为最热门的消费品之一,以制造身体各个部位的快感为营业内容的各色服务行业欣欣向荣。我无意评判这一现象,只想提醒那些热心顾客向自己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果你只能到市场上去购买快感,再没有别的途径,你的身体的快感机制是否出了毛病?第二个问题:单凭这些买来的快感,你真的觉得自己幸福吗?

——[中国]周国平

哲思录:

在理性主义者看来,有多少快感就有多少盲目无知,激情有多少,流毒就有多少,快感有多少,毁灭就有多少。

在享乐主义者看来,有多少快感就有多少快乐与幸福,生命中就有多少热度与亮度,活着的价值与意义也大半寓于此。无论如何,快感与幸运与否不成比例,与性感与浪漫倒是有着共生共长的关系。

一颗激情的心,才可以创造与保持快感;一颗宁静的心,才可以发现与捕捉快感。生活的理想状态是:拥有5%的激情,5%的悲伤,还有90%的宁静。人是有灵魂的,需要心灵的共鸣,快感也是一种欢愉,但没有灵魂的快感并不等于幸福。

同类推荐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墨子攻略

    墨子攻略

    墨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不仅与现代生活不相违悖,而且还有启迪作用。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热门推荐
  • 沉凯雾沐

    沉凯雾沐

    时光逆转成晨雾,昼夜开始平分,沐磬在王俊凯早就遗忘的世界里开始孤单的岁月,闭着眼蒙着耳,含着眼泪,看不见你就等于看不见全世界。时光断出的层面,被地壳褶皱成永恒,无声的是你的不舍,世界没有苏醒,它在你的衬衣领口下安静的沉睡。
  • 重生之末世超市

    重生之末世超市

    明烨是一名特种兵,但是因为一名疯狂的科学家,导致世界大部分人口都变成了丧尸,只有不到120亿的人口(注意:当时总人口300多亿),世界一下子就被丧尸统治了。而明烨则是在一次死里逃生的任务中,因为拿起一块任务目标,被一名外星的系统盯上了,他会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 狂妃穿越:妖娆特工驭兽师

    狂妃穿越:妖娆特工驭兽师

    一朝穿越,睁开眼睛竟发现被人压在身下。卧槽,居然是个男的,晕,重死了!“那个谁!给我滚开!疼死我了!”“不要!晨晨不要冷落我嘛!”“你谁啊?压死我了!快死开!”“不要!你的伤已经好了!不要装了!我都忍了多少天了!"说完便把她压在身下!天哪,这,这神马情况啊?!
  • 古剑奇谭:星辰奇缘

    古剑奇谭:星辰奇缘

    “晴雪,不要离开我。我们,我们还是朋友。”“呵呵,你终究爱的还是她,原来我一直看错了你。你走!我不想再看到你。”......苏苏该怎样挽回晴雪?晴雪对他的是爱?还是恨?这段奇缘又该如何走下去?一起来揭晓吧!
  • 通幽诀

    通幽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悟世空寻

    悟世空寻

    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净土,每片净土上都有自己的门,每个门的后面又是一个新的世界........当世界有了访客一切都将变成过去......
  • 少女的微笑

    少女的微笑

    一对夫妇假期带着孩子到海边游玩,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木箱子,木箱子上刻着一些奇怪的文字。他们打开木箱子发展里面是一个玻璃缸,而玻璃缸里装的是一双少女细嫩的手!这个碎尸在当地引起了轰然大波,调查的任务落到了市警察局一个叫马华生的探员身上。凶手高超的技术手段让调查陷入了困境。清明时节,有人在扫墓的时候又发现了碎尸箱子。箱子上同样刻着奇怪的文字,里面同样是一个玻璃缸,玻璃缸里面装的是一副少女的半身是尸体,少女的脸上还露出了甜美的微笑!甜美地恐怖,让人不寒而栗!此碎尸一出轰动全国,马华生也因此失去了案件的调查权……真相到底是如何呢?敬请关注
  • 爱在公元时代城

    爱在公元时代城

    公元时代城,拥龙城之西,有随和之宝,垂迎泽之隅,服龙渊之剑,乘纤离之马,树公元之风,建时代之城。地广者粟多,城大者人众,将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据以迎泽四方,物华天宝,四时充美,人杰地灵,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此为公元时代之所生。这里,足以见证公元时代荣耀的传承。这里,足以铭刻南海辉煌的记忆。爱在公元时代城。
  • 祠梦余生

    祠梦余生

    上一世你护我却只是为了取我三魄,这一世你为了天下夺我三魂,余下这四魄不死之身,我只为报恩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