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4900000024

第24章 高处不胜寒(5)

南老先生接着说:“日本人对于中国文化,有时候歪曲得很厉害,但有时也是很有趣很可笑的。他们还提出证明,说《易经》中有很多都是用动物代表的,如龙、象、马等等都是,所以‘易’就是易变体色的蜥蜴。在几十年前,我们中国的学者,也跟着日本人如此说,中国人把中国自己的文化弄得一塌糊涂,甚至说大禹是一条爬虫,根本没有大禹这个人。日本人这样说,我们的学者也跟着这么讲,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

南老先生的话可是真知灼见啊,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中国,有学者还没等日本人把《论语》说成什么,自己就把《论语》说成是“学生的课堂笔记”了。

论题成聊天

实在地说,个人对《论语》的误解无关紧要,但作为全国性的电视讲座,会使人们对《论语》产生许多误解的,不客气地说,这种解说不是通俗化,乃是庸俗化。

对我的这些驳斥,谦恭好学的年轻人小白受不了,他提出了许多与我相反的见解。小白是很有见解的年轻人,他比起我三十多年前对《论语》的理解高明多了,因为那时候我跟时代人一样,明明无知,却敢批判孔子。记得那时候我曾接受政治任务,创作了《三嘲孔丘》的文艺节目,并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演出过。

传统文化自从“五四”时期被文人否定批判后,一百多年来,精妙绝伦的《论语》一直都被人们误解和排斥,就是心里赞美《论语》的人,当年口头也得批判才行,当年我对《论语》的无知,也是时代的必然。

其实,在我们大陆演讲《论语》的第一人乃是台湾学者王财贵,早在十几年前,王财贵就已经将《论语》等传统文化的经典,传扬到了全世界。十年前他到清华大学的一场精彩演讲,轰动了大陆学术界,并将他的演讲以《百年震撼》为名,灌制成了CD片予以传播,这些情况小白不了解。

其实我的观点与小白并不都是矛盾的,换句话说,小白的部分见解我是赞同的,只是他混淆了论题,这可能是小白在交流的时候,没有在意论点的差别。在分手的时候,我对小白说:“以后交流最好要注意逻辑。”

“老师,我们随便聊天还要讲究逻辑吗?”小白疑惑地说。

“如果是聊天,那就找错人了,因为我不敢聊天。”我认真地说。

“我不敢交流学问,但我敢聊天。”小白坚持着说。

是啊,聊天又不犯法,有何不敢?再说,谁没聊过天呢?是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聊过天,但那时候并不理解天,后来明白了天的伟大,就再也不敢聊天了。天有天理,源之于道,奥妙至极,深不可测,岂可乱聊。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其奥秘就连天文科学家也不敢妄言之,我辈岂敢随便聊天?

我不仅不聊天,就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也是不敢多聊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免不了要与同事朋友聊聊,但顶多只敢应付几句,因为我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根据科学调查,现代世界人均寿命是二万五千天,这是何等短暂的人生啊,如果将每一天看成是人生的一个里程!那这二万五千天就是人生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读过我的《人生几何》和《二万五千里,人在草木中》文章或听过我《忙碌总比清闲好》歌曲的朋友,一定能理解我这种观点。

我曾看过一出西方哑剧,那剧情是这样的:大幕缓缓拉开,有一对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在舞台的一侧,对着匆忙赶路的人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然后捧腹弯腰。不久灯光暗转,舞台上的景物焕然一新,已经人到中年的她们,装束变得高贵了,在台上的位置也变换了,但她们还是不停歇地继续着先前的动作: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捧腹弯腰。灯光又一次暗转,她们已经白发苍苍,弯腰驼背,那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还是原先那般匆忙地过场,但模样也变了,看上去不是专家就是学者,可她俩站在高楼林立的阴影里,还是那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捧腹弯腰,直至剧终定格。

自从感受到这部哑剧的震撼力后,我只敢与人交谈,再也不敢与人闲聊,因为怕自己也被时间定格。

讲坛变聊坛

“免淘大米缺糠钙,当今名人少文化”,这是我在《母嫁曹操》杂文中说过的话。请不要误会,我并没有为难名人的意思,我的这句灰色幽默,意在指出现代文坛的一种不正常现象。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人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敢用聊天的方式讲《论语》的教授,水平一定是很高的,听她讲到精彩之处,我也曾多次为其喝彩。还有,上述那位为还书而“活活冻死雪地上多次”的著名文人,他那广博深厚的学识,相信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具有的。

至于有个别人在网络上对他们进行恶意攻击,那绝对是不正确也不正常的。我这里只是指出其不应该出现的大失误,如果只是小毛病就多嘴,那叫吹毛求疵,属于居心叵测之人的闲事,笔者绝无此兴趣。何况,笔者也只是稍作点破,绝无凌驾之意。

我觉得,作为文化人,只要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就当有一颗以文会友的心,那么,互相纠错总比互相吹捧好应该是能理解的。如若这些能沟通得来,已经成名了的名人,以后做学问只要稍加注意,避免一些不该有的问题应该也是不困难的。须知,越是高层次的文化名人,如果演讲和文章有谬误,其负面的影响也会越大,因此名人治学更应该要严谨才是。

作为高层文化人,应该也清楚,《论语》、《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既是经典,对其论说就应该审慎严谨,何况现在被重新肯定和宣扬的是已经被全盘否定了一百多年的经典,这虽然是一件极其难得的好事,但断代已久的经典文化要想将其传承好,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啊,如果每一个文人都轻率地将自己还不够透彻的心得,拿到现代媒体上传授给亿万观众,这将会对经典造成多大的误解和伤害呀,因为在观众的心目中,能上中央电视台讲坛的专家讲演,自然就是权威的学术。

最近中央台“百家讲坛”上的讲演,差不多都像是文人在聊天,这种现象有很多人叫好,但也有不少人担忧,前几天,我就听到了几个名家的高论。

一个说:“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应该要改成百家聊坛才贴切。”

另一个说:“改讲坛为聊坛容易,因为百家讲坛仅一个,可奖坛却很多,若想将奖坛改为赌坛那就不容易了。”

“奖坛改赌坛?”我一时反应不过来。

另一个反问我:“不是诸多的娱乐节目都有很多大奖么?你觉得那是奖还是赌呢?”

哦,我这才幡然醒悟。咳,我记起来了,不仅“当今名人少文化”,还“当今媒体少文化”呢。对了,大家切莫误会,既不是要否定名人,也不是要否定传媒,名人也是人嘛,是人就有难处,而传媒就更难了!它的对象是广大民众,所以将传统文言文的“聊斋”,改成现代通俗易懂的“聊坛”,乃是媒体对民众的关爱,在此,笔者代表个人庄重地对媒体表示感谢。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多的实践,“聊坛”和“赌坛”的影响力之大,也应该要有所总结啦,全靠通俗的“讲演”和刺激的“奖品”来提高收视率,相信是难以维持长久的。当然啦,如果高台觉得自己的通俗化比起地方台和海峡对岸的传媒还差些,那就另当别论了。

行文至此,心中可有点忐忑不安,因为现代著名文人、文坛是很受众人崇拜的,自己是小人物,竟斗胆在此分析大名人的“聊天”,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么?好在善意批评绝非恶意攻击,相信大家自有分辨能力,并且也能谅解笔者的人性弱点:很多时候,越是爱得深,越会嫌其不足。台湾学者柏杨也是这样,正是因为他爱中国人,所以他才会写《丑陋的中国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到了柏杨的影响。

味精的功过

笔者很少看电视,昨天晚上看电视看到了这样一件报道:有一个孩子爱吃“热狗”,出于爱,其父母就一直买“热狗”给孩子吃,连吃了多年,没想到孩子的身体吃出了问题,并且一直治疗都没有用,结果才活到22岁就死了,最后查出来,原来是得了肠癌。

“热狗”为什么会致癌?因为除了烘烤使食物产生致癌物的问题之外,还与其中含有的大量味精也有关系。

大家知道,传统的天然食物不仅滋味非常美好,对身体的营养作用也十分可靠,而用传统方法烹调出来的菜肴,其味道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可自从有了人造的味精,传统食物的本味就渐渐丢失了。

信不信由你,在烹调滥用味精的今天,要想吃一餐原汁原味的食物,绝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即使是在自己的家,煮菜做汤要想不放味精也有点难实现,因为“菜篮子”工程早已告别农家肥,而用化肥生产出来的蔬菜,确实越来越乏味,如果不准太太放味精,那实在太为难“一家之煮”了。

味精开始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不过四十多年。刚出现味精的时候,让人大开口福,不管是什么食物,只要加上一点味精,哇,口味好极了,当然,大米饭和甜食要除外。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凡间琐事,无不包含其中:民之生存不可缺少的“面包和盐”;你我终生寻找的“吻颈之交”;世人永不厌倦的话题“男人眼中的女人”……一如将油盐酱醋,苦辣酸甜搅在一起,五味杂陈,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精忠旗》、《清忠谱》、《窦娥冤》随着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主人公的死亡达到高潮,往往在主人公的最终死亡之后又加上了申冤昭雪、仇人毁灭的结局。《娇红记》的结局是一个痛苦的“团圆”,男女主人公以死殉情,双双成仙之后,仍难以排遣人间万种愁怀:“两鸳鸯,双飞陇头,似啼鹃哀鸣树头。《长生殿》、《汉宫秋》、《桃花扇》悲剧性冲突的发生、发展与高潮都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爱情与事业的矛盾与冲撞,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这是一种两难选择。《桃花扇》的主人公李香君、侯方域历尽磨难再度相逢,却已不知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只能带着亡国之痛遁入空门。
  • 离离

    离离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热门推荐
  • 冰貂微甜:允你三生皆岚相伴

    冰貂微甜:允你三生皆岚相伴

    本应是妖界最尊贵的物种,却甘愿为了一个人做到这种地步。三世重生也依旧改变不了她对他的真心。这里面牵着到的人和事,谁有说得清楚呢?一切真相相继浮出水面,看魅惑小妖怎样夺得魔圣的心!(我是不是暴露剧情了)“小允,我怎么就会喜欢上你这一团小毛球呢?”“哦?是吗?”某貂周身发出了白光,竟变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现在呢?”
  • 亲爱的,旧时光

    亲爱的,旧时光

    这本书不是鸿篇巨制,它的存在也没有非凡的意义。这本书不是长篇言情,它没有惨烈的剧情也没有帅气的男主。这本书之所以存在,来源于一个小念头,一个关于鼓励与奋斗的念头。这本书的问世其实也伴随着一个小小的目标,那就是要让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得到感动。你可以把它当成睡前故事,嗯没错!你同样也可以一带而过,但无论如何只要你有翻来它我都要感谢你们。我不是作家,我为自己代言!
  • 剑斗九天

    剑斗九天

    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倒下,我哭了---我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上天来主宰?不能,绝不能。所以,我要逆天而行,用我手中之剑,埋葬我心痛的泪水,让九天在我面前忏悔......[群19817274]
  • 替嫁娇妻不好惹

    替嫁娇妻不好惹

    因为一张相似的脸,她被人利用,从而犯下一生的错。为救弟弟替人嫁入豪门,夹缝中生存,她不得不小心经营。一边是叱咤风云的恶魔,一边是急于求成的罗刹。当生命与情感碰撞,她该何去何从……因为一张相似的脸,她被人利用,从而犯下一生的错。为救弟弟替人嫁入豪门,夹缝中生存,她不得不小心经营。一边是叱咤风云的恶魔,一边是急于求成的罗刹。当生命与情感碰撞,她该何去何从……
  • 前妻追夫:前夫我们复婚吧

    前妻追夫:前夫我们复婚吧

    他叫白羽,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因为意外,他竟然娶到了心心念念的市长千金陆果……原以为自己是幸运的,但在新婚之夜看到那准备好了的离婚协议时,一颗火热的心彻底碎了,然后两人一直分居直到离婚……“白羽对不起对不起,原谅我好不好?我发现我真的不能失去你了!”“陆小姐,我们已经离婚了!”离婚后陆果终于认清自己的心,决定追回白羽,可是……白羽却意外失忆……没事没事,不就是失忆嘛,没事没事,不就热脸贴了冷屁股嘛,没事没事,不就有人趁虚而入嘛,反正她有追夫36计,前夫,你逃不掉的!
  • 三生桃花:桃叶何处寻

    三生桃花:桃叶何处寻

    如果没有才子与佳人的相遇,谁会在千年后漫步于秦淮水畔,去寻找一个失落了的渡口?如果没有那个动人的名字和那首缠绵的歌,谁会在千年后踯躅于鹅黄柳绿的三月,去追忆那片鲜艳的桃花?一千六百年前遗失在这里的美丽,一千六百年后依然能找到。古音中的桃花,迢迢于枝头,纷飞于歌中,三两片,落在树根旁边,默然不语。
  • 万灵圣者

    万灵圣者

    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没有形成,宇宙中一片混沌,混沌之气席卷整个空间,而在这片空间之中一个悬浮在混沌之气之中有一个散发金色光芒的婴儿正盘膝而坐…………
  • 流年过客

    流年过客

    时光匆匆、岁月无痕。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部不能回放的电影,曾经的我们是那样的青涩、童真。回不去过去就像那梦中的伊人,让人留恋、思念。在校园的那些岁月里,我们曾经一起努力,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所有的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继续着,相聚虽然短暂,但确永远都是那么的美好。一段旅程、一点收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希望曾经拥有。。
  • 盖世邪皇

    盖世邪皇

    像你像他一样的普通地球人,穿越到潜龙大陆,融合大帝记忆,将一改憋屈的生活态度,从此无敌于世。聂尘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宁可痛快活十年,不愿再憋屈活一世。融合大帝记忆,脚踏天骄,修最强大帝战法...聂尘:待我修炼十三载,横推天下又何妨!我若装逼,何人可挡!
  • 铁面具下的双眼

    铁面具下的双眼

    在阿富汗服役的美军上尉克森在一次作战中遭到伊斯兰圣战军生化武器的攻击,但却幸免遇难。后来他渐渐发现,在这场生化武器袭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铁面具,踏上了一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