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4900000022

第22章 高处不胜寒(3)

由于乡下有一习俗,老母出嫁必须在村口张贴喜联,喜联不仅要求字要大,内容也必须是称颂老母品德的。孝子心想,将喜联贴在村口,已经是老皇历的事了,我是改革时期的老板,要起个带头的作用,给老母来个新事新办,请人写四个斗大的字做成四块大字牌,等母亲出嫁的那天,雇四个小伙子扛着大字牌走在小轿车的前面,绕行乡镇以示庆贺。主意已定,孝子驱车找到镇上那位颇受文化界赞誉的退休老先生写喜联,老先生明白了他的来意后,挥毫写下“德配孟母”四个大字。谁知,孝子虽然认得这四个字,但却不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

母亲出嫁的那天,受雇的四个小伙子扛好了字牌,问他该如何排列?孝子笑了,说:“你们都是读过书的,怎么连这四个字都搞不清楚呢?喏,看好了,母,指的就是我老母亲,配,就是我母亲出嫁,孟德,就是我母亲要嫁的人,现在明白了吗?给我好好地扛着,扛好了有赏。”他这么一说,四个小伙子就将“德配孟母”变成了“母配孟德”,就这样,孝子与一大群亲朋好友,紧跟着“母配孟德”大字牌走在轿车的前面,热热闹闹地在乡镇绕了一圈。

老钟绘声绘色地讲完小品故事后,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有人在中央台的春节晚会上表演这小品,那效果一定会轰动。一位业余的青年作家,能够‘与时俱进’地运用创作来关心老年婚姻问题,实属不易,尤其可贵的是,这篇作品不但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还涉及了跨国婚姻问题。”

老钟喝了一口水后接着说:“当然啦,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不熟悉,现在世界上哪有什么魏国呀,只要查一查字典后面的‘世界各国一览表’就会知道,其实有好几个带威字的国家可供选择,如欧洲的挪威,亚洲的科威特,还有非洲的斯威士兰,不都有个威字吗?要威字在前面的也不难,那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首都,不是就叫威廉斯塔德吗?这说明年轻的一代,毕竟文化底蕴不足,所以还需要我们这些老同志多帮扶啊。”

听完老钟这番爱惜人才的脏腑之言,大家无不肃然起敬,尤其是老钟对世界国家的名称也能如此这般地如数家珍,更是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

只是,我那个小说家朋友听完老钟的评论,心中有些纳闷,因为他知道我家书柜里有一本古代笑话集,里面就有“母配孟德”的笑话,那笑话说的是一个不识字的人,误将为过世的母亲书写的“德配孟母”挽联,错贴成“母配孟德”。

众所周知,孟德就是曹操,因为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字孟德。本来,“德配孟母”的意思是:“老母亲的贤德与孟子的母亲一样。”可“母配孟德”的意思却是:“母嫁曹操。”

毫无疑问,那青年作家写的小品文,是根据这篇笑话改编的。但令我那朋友纳闷的是,学识渊博的老钟,怎么会不知道孟德就是枭雄曹操呢?当时,我听完朋友的话就猜测说,也许是老钟故意不点明,留着考大家吧。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没隔几天,我正好有事找老钟,朋友带着我来到了老钟的办公室,事情办妥后,我主动问起那个小品故事,果然,老钟很爽快地给我讲了那小品文的故事内容。

于是,我翻出那本古代笑话集的“母配孟德”笑话给老钟看,没想到,老钟看后哈哈大笑,说:“我就说嘛,世界上哪有什么魏国?看来那小品得改个名才好,既然那个孟德就是曹操,不如就叫‘母嫁曹操’,让人一看就感到有笑料。”老钟停顿了一下,又说:“这个笑话用‘德配孟母’作挽联也不好,虽然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孟姜女母亲的德操毕竟知者甚少,只有我们这些搞学问的人才知道‘孟母三迁’的美德。当然啰,我们也不能对写笑话的作家过于苛求,因为笑话毕竟是笑话吧。”

听罢老钟的话,我愕然了许久,这位著名的老作家怎么了?不仅“母嫁曹操”的问题没有醒悟,还将孟母当作孟姜女的母亲?

哦,“免淘大米缺糠钙,当今名人少文化”,这本来只是我跟朋友开玩笑说的话,居然竟被活生生的大名人所印证。(注:本篇杂文中的老钟是虚构人物,莫勿对号入座)

葵花宝典

记得某文学大师曾有“文学即人学”的说法。是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智慧是极其高深莫测的,所以,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学,当然也是更加高深莫测。

不过,不管是人学还是文学,都是一种学问,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法则,而学问的深浅又与法则的深浅相关,一般人只掌握一般的法则,所以学问也只是一般的,而少数高等智者所掌握的是不一般的高级法则,所以其学问也是高级的。当然,会让人变成高学问的高级法则是很难掌握的,一般人多掌握不了,再加上能掌握这类高级法则的大师们,一般也不肯轻易传授他人,也正是由于它的神秘性,所以掌握它的大师们都把它叫做“秘籍”。不过,就如武学秘籍一直都在武林中暗传一样,这文坛秘籍其实也都在流传。

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种上乘的武学秘籍叫做“葵花宝典”,如果哪位高手掌握了“葵花宝典”的武学秘籍,不仅功夫了得,而且很快就会扬名天下。

这部武学的“葵花宝典”,现在还有没有存在笔者不得而知,但现代文坛中的文学创作秘籍--“葵花宝典”我知道,而且正在我们中国的现代文坛上暗传,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过,这套文学创作的“葵花宝典”不像武学秘籍那样难以破解,只要稍有悟性,一经指点就能识破,而且一学就成,尽管不是人人都能掌握,但现在已经有许多“作家”都在作品中应用着呢。只是没有人肯将这套“葵花宝典”公之于众,所以至今依然还是一部秘籍。但人的爱好毕竟大有不同,与笔者一样喜欢破译“宝典”的人也有很多,只是高深的贤者窥破了也不去谈论而已,笔者经过认真研考,已经窥破了一小部分,虽然未窥破的秘籍还有多少笔者也无从知道,但被我窥破出来的已经有“构思四大法”和“下笔六绝活”。下面,我就试述点滴,以飨读者,相信只要认真阅读,立马就会恍然大悟。

先讲“构思四大法”吧,这构思四大法是:钱塘弄潮法、吸引眼球法、克隆改造法、随心所欲法。

搞过创作的人都知道,要想搞创作,第一步就是主题构思,这主题构思很重要,因为好主题并不是人人都能找到的,这一步要是走错了,文章再好也难通过审查。但是,你如果学会了“钱塘弄潮法”就不怕了,找到好主题是很轻松的一碟小菜。大家都知道,所谓“钱塘”,顾名思义就是那闻名于世的钱塘潮,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钱塘潮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观光点,而那些敢在吸引人的潮头上弄潮的弄潮儿,当然就更加扣人心弦啦。也许有人还不明白此法的意思,没关系,说穿了吧,这一大法也叫“人云亦云”法,就是人家写过的话题,如果既受世俗欢迎,又能引起社会轰动,那你就跟着写什么呗。

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听到这里,开始对我提意见了:“哦,这么简单啊,好玩。你赶快把破译的秘诀都告诉我们吧,我虽然不写,但看的时候能发现奥秘也是开心的呀。请你把所破译的列出表来好吗?”

显然,他是嫌我解说啰唆,言之有理,下面我就将这“葵花宝典”列表出来吧,瞧:

构思四大法是:

A.钱塘弄潮法,B.吸引眼球法,

C.克隆改造法,D.随心所欲法。

下笔六绝活是:

一、搬弄是非,扩大矛盾。

二、挑拨离间,两面三刀。

三、颠倒黑白,以邪压正。

四、信口雌黄,混淆善恶。

五、偷天换日,自卖自夸。

六、歪理邪说,叹为观止。

在这列表之后,还要附带说明的是,除了这四大法,还有“大唱反调”法和“是与不是”法,其奥秘就是“艺术的真谛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越是混淆视听,越能引人注目、惊天动地,只要顺口成章就成。不过四大法是最常见的。其中的第一法正如上面所述,不必再说。其吸引眼球第二法,就是用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文字去吸引人的眼球。“克隆改造法”应该不用说大家都会明白,就是克隆别人的文章,但只要经过精心改造,让人觉得似是而非就行。“随心所欲法”就是不管他什么合理不合理合法不合法,只要敢大胆地胡说八道,就会既合理又合法,不信?只要一试就灵。

六绝活就不必解释了,写东西嘛,要想让人喜欢看,就必须要搬弄是非,扩大矛盾,挑拨离间,两面三刀。当然更要颠倒黑白,以邪压正,信口雌黄,混淆善恶。只要敢于偷天换日、自卖自夸,就是歪理邪说,也能让人叹为观止呀。

看了上述列表,相信会明白的自会心领神会,不知其然的也一定能知其所以然。如果现代派的写作朋友还希望领会各种秘诀,希望继续予以细说,对不起,既是秘籍,焉能……嘘,小声,莫让读者听见……

音乐与菜谱

1989年我第三次到北京,是为电视剧《蜡烛刚刚点燃》作曲录音而去的。记得有一天,电视后期制作组的几个人请我们到总政歌舞团食堂吃饭,在我们端着饭等菜的时候,有位B先生告诉我们说:“北京菜比不上你们福州菜,北京菜的材料主要是辣椒、肉丝和大蒜,如果第一碗是辣椒炒肉丝,那第二碗就是肉丝炒大蒜,第三碗嘛,就是辣椒、肉丝、大蒜一起炒。”

听了B先生的北京菜谱,大家笑了,知道这是B先生在开玩笑,北京是首都,不但名人备出,名菜也甚多,单单北京烤鸭,就让许多初进京城的南方人口福大开。不过,等到四盘菜上来,大家一看,那四盘菜正如B先生所言,不是辣椒炒肉丝,就是肉丝炒大蒜,再就是肉丝、辣椒、大蒜一起炒。

此时,大家的肚子都饿了,在耳熟能详的《东方红》音乐中吃得正香哩,有一个演奏家突然开口说道:“听,这响彻太空的《东方红》旋律也跟北京菜一样。喏,A乐音556是辣椒,B乐音116是大蒜,还有,那个多用的主音2就是主菜肉丝,请注意,这肉丝2是乐曲的主音哟。”

演奏家见我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就接着说:“将乐音A与主音一配,第一句:5562就出来了,这不就是辣椒炒肉丝吗?跟刚才出来的第一盘菜一样。将乐音B与主音相配,第二句:1162也出来了,这可就是第二盘菜,大蒜炒肉丝啊。第三句:5561651162不就是青椒、红椒、大蒜一起炒肉丝吗?第四句:5217655232116232121765,这道菜看似复杂了一点,但也不难看出来是蒜头、蒜苗、全椒、辣子合起来炒肉丝的,这可是最让人爽口的第四盘大辣菜噢。”

听完演奏家新颖的音乐学说,大家似懂非懂,但哈哈大笑起来。

免淘大米缺糠钙

跟文化圈里的朋友交流文化,每当聊到当今的文化现象时,我常会顺口说出自己的调皮话:免淘大米缺糠钙,当今文人少文化。许多文友听了这话都哈哈大笑,可是,这笑声却使我的心又平添了几分难过酸楚,难过的是免淘大米,酸楚的是当今文人。

为什么要为免淘大米难过呢?就是因为免淘大米缺糠钙。现代市场上的“免淘大米”,就是我在医学研究成果--《现代骨病六大成因》中提到的祸害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从免淘大米成了百姓的家常便饭后,临床上的脊柱病得病率就越来越高。

记得我第一次享受免淘大米是十五年前的事,一位深圳朋友和一位广州朋友来福州找我治病,治愈后请我到她们的住处吃饭,她们是用泰国免淘大米煮的饭。那时候,免淘大米是新鲜事物,第一次吃那软饭,确实觉得又软又香又好吃。可是,免淘大米现已造成人们脊柱病的问题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免淘大米怎么会造成脊柱病呢?因为大米中的钙和矿物质都在米糠里,没了米糠的免淘大米,当然也就没有了骨骼所需的钙和矿物质,这是不争的事实。啊,免淘大米呀免淘大米,你的亏欠不知还要到何时?

说完了免淘大米,现在再说为何要酸楚当今文人,因为当今文人少文化。什么叫文化?文是指文明,化是指消化,文化一词,关键在“化”字。也就是说,文化的本质含义乃是对文明的消化,可见,没文化乃是指对文明不消化的意思。许多人都误以为没文化是指不识字,其实在现实社会中,许多没有读过书的农、林、牧、渔行家,他们个个都掌握着丰富的知识、技术和学问,但却不识字,我们能因为他们不识字、没文凭,就说他们没文化吗?不,绝对不能!恰恰相反,“少文化”的恰恰是许多当今文人。我这观点是参照某学者的论点说的,记得那位学者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不是读书识字的人都有文化,要看他对文明有没有消化。”

确实,要想理解文化一词,关键是对这两字义的理解。首先,文不是指文字,也不是指文章,因为文字只是文明的符号,文章只是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文明思想,换句话说,文章只是文明的载体,而不是文明本体。

其次,化是指消化,因为文化的化,绝不会是变化、融化、感化、硬化,更不会是化肥、化石、化妆、化疗,所以最朴实也最可靠的理解,就是消化。

既然文化不是指读书识字的文凭,而是人类对文明的吸收和消化,那么,识字多、文凭高的人,其文化不一定都高的现象,相信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古今都有不少文人,虽然会舞文弄墨,可对“文墨”的理解和消化却十分有限,而且除了“文墨”之外,其他方面的常识一问三不知,甚至有人把田里的麦苗都当成了葱,这种文人怎么能算有文化呢?

同类推荐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唯酌桃源酒高咏

    唯酌桃源酒高咏

    桃源镇的酒文化节举办十年了,今年以酒与诗为主题很有创意。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的支持下,吴江举办了首届全国诗词大赛,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收到了来自全国及海内外七百多首诗词。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发现、捕捉、挖掘桃源镇“酿酒之乡”的诗意、诗情、诗美,讴歌赞美桃源镇“酿酒之乡”的人文历史底蕴,立意新,手法巧,情意真,诗味醇,是吴江建设“诗词之乡”的又一成果。
  •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内容介绍:在绚丽的舞台之外.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远比演出更精彩。他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西北的荒漠,只为种下绿色的希望;她将最好的时光留在寒冷贫瘠的高原。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的机会;她曾为革命历经九死一生,纵被世人误解亦不改初心;深爱的恋人在动荡的年代失散,彼此等待与寻找了数十载,终却为爱选择不见……爱与守护、迷茫与挣扎、选择与追寻,交织在他们的梦想中,照进了现实。世界纷繁嘈杂,但总有些梦想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净土,总有些梦想让我们深深其鸣。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热门推荐
  • 君子晚熟十六年

    君子晚熟十六年

    幸福美满的氏族婚姻生活,为什么就离她那么遥远?她不过就是想寻得一个可以白头不相离的如意郎君——心中也已然有了完美无瑕的既定目标,譬如“金鳞才子”唐慎之。可是为什么?老天爷就这么喜欢抓着她开玩笑似的,居然就配置了这样一位“冷漠冰山”属性的夫君给她?苏文翡欲哭无泪。(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小鬼和我有个约定

    小鬼和我有个约定

    唐宁从小就能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奶奶说是因为她体质特殊……所以,她就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小鬼。可是,小鬼一直缠着她究竟是想闹哪样?“我想体验有家的感觉。”为了让小鬼体验到家的感觉,好让他放下执念转世投胎,唐宁不得不追在那个男人的身后求他,“方池睿,你愿意娶我吗?”……
  • 世界五千年(上)

    世界五千年(上)

    本书内容包括:“人类文明的起源”、“萨尔贡统一苏美尔”、“巴比伦之王汉谟拉比”、“流离失所的犹太人”等。
  • 阎王驾到:我家相公鬼见愁

    阎王驾到:我家相公鬼见愁

    林阮阮倒霉了整整十九年,终于因为自己的乌鸦嘴在十九岁那年挂掉,挂掉就挂掉呗,当一游魂好了。偏偏被黑白无常抓去地府当差,当差就当差呗,没人告诉我要当暖床啊。阎王大笔一挥邪魅一笑,暖什么床,暖床是主要职责,副职你就去勾勾魂好了。于是我魂穿古代阎王紧紧跟随,他说我一共要找够一万个魂魄才能回去地府。于是我就和阎王一起“度假”他闲来无事欺负欺负我,我闲来无事吆喝一嗓子:“谁快死了快喊我啊。”
  • 灵梦缘

    灵梦缘

    梦是什么,有人说是平行世界的交叉点,有人说梦是夜间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种种说法未能拨开迷雾。而世界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拥有进入梦的世界的潜质。创造、发展、湮灭。定数使然,一场围绕梦的战争必然会被发生。谁胜谁负,谁对谁错,一切皆在灵梦缘。
  • 剑毒梅香

    剑毒梅香

    江湖盛传“关内霸九豪,河洛惟一剑,海内尊七妙,世外有三仙。”但“河洛神剑”却被人暗算致死,奇挚友“七妙神君”梅山民被暗算而武功尽失,适逢父母双亡的辛捷流落至此,两人俱遭惨变,同病相怜,梅山民遂收辛捷为徒,为二人报仇。若干年后,辛捷武艺初成,开始了一场江湖复仇与儿女情长之路……
  • 八渊史载

    八渊史载

    距今150亿年,随着奇点产生的大爆炸,宇宙诞生了。大爆炸产生了无限的能量和物质,也诞生了最初的神明,太虚与太实,二神将宇宙的虚与实分为宇宙的左右,将宇宙分为了太空宇宙和太质宇宙。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就是太空,拥有广阔无垠的空间,无穷无尽的球状天体,而在宇宙深处,太空的尽头,存在着一个我们无法察觉到的太质宇宙,那里被无穷无尽的物质填满,形成了一片体积无边无际的“大地”,地下拥有无数球状空洞,这些空洞被称作【虚元】,与我们的【星球】相对应。在太质宇宙的某处,诞生了一个叫做【八渊空】的虚元,这个故事是关于这颗虚元的诞生,以及诸神创造众生,英雄与神话传说,以及这颗虚元的历史文明,包括生物进化史与物种变迁。
  • 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女孩!但是,我也不坏!”在18岁以前,她可以说自己是个好女孩,但从18岁开始,她尝试了各种大人口中所说的坏东西,她虽坏,但也不坏!一直把爱情当作游戏的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爱一个人爱的这么深,以至失去理智,失去自尊,但爱的投入换来的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从此以后,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 重生两面:天使与恶魔

    重生两面:天使与恶魔

    她被后母和拖油瓶妹妹还有最信任的老公杀害,家破人亡,她被阎王爷传到另一个世界,是25世纪,成为世界首席杀手,顶级黑客,金牌神偷,世界首席集团的最高统治者,在黑与白中间遨游,她带着恨,重生回到21世纪的被杀害的婴儿时期,人前,她是温柔天使,人后,她是从地狱爬出来的女王!
  • 一味求生

    一味求生

    有一天,或者就有一个人走走的感觉,不知道去哪,不知道怎么去,不知道何时归,就一个人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