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4900000002

第2章 一品清明淡泊茶(1)

从茶文化说起

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不但人口多,文化也深厚,不说别的,就说茶吧,不仅讲究茶艺、茶道,更有茶文化。

茶文化是什么意思呢?说简单也很简单,我认为就三个字,但要注意的是,茶,不仅是各种泡了喝的茶叶,还包括非茶叶制成的茶,如桂花茶、菊花茶、姜母茶等;文,当然是指文明;化,指的乃是消化。可见,所谓茶文化,就是有关茶的文明与消化。

也许有朋友不赞同我的观点,但我的观点是参照某著名学者的观点说的,那学者认为:有没有文化,不能以读书识字或文凭为准,还要看他对文明有没有“消化”。所以,我认为茶文化就是有关茶的文明与“消化”。

再说,文化二字关键在于对这两字义的理解,“文”为什么是指文明呢?在这里不是指文字,文字只是文明的符号;也不是指文章,文章是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文明思想,而不是文明本体。“化”为什么说是消化呢?因为文化的化,不是变化、熔化、感化、硬化,更不会是化肥、化石、化妆、化疗,所以最朴实也最可靠的理解,就是消化。

其实,就是不参照那学者的观点也一样,因为茶本来就是有助消化的,当然,茶不仅有助消化,还蕴涵并展示着文明。不信你只要看看动物就会明白,动物才不喝茶呢,因为茶既不是食物也不是水,我们人类之所以喝茶,就是因为人类有文明,而茶正是文明的产物。

如果说上古的神农因尝百草而发现茶,只是文明的无意蕴涵,那么唐代的陆羽历经三十载艰辛著述《茶经》和开创茶道,就不能不说是文明的有意展示了。

人类是文明的,中国人更是文明人,因为,中国人不仅发现了茶,还发明了极其文明的茶道。当然,如同有文明不等于都有文化一样,精通茶道也未必都很精通茶文化,因为茶道只是茶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信朋友都知道茶是有助消化的,但也应该要知道,喝茶不能只为了消化鱼肉,却不想消化文明。因为,如同吃了鸡鸭鱼肉不消化会患胃肠病一样,文明要是不“消化”也会得“文明病”的。朋友,喝茶如果只是为了消化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那未免也太俗气了吧,所以,当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也该品鉴茶中的“汗香”与文明“养分”,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对茶文化的消化,也只有如此,在品茶时才会留意茶中蕴涵着的诸多典故,才能领会到茶文明中的乐趣和韵味。

平时,常有朋友请人品茶,如果有空,我也喜欢参加,只是,座间如果有人高谈茶道,我多保持沉默,因为自己对茶道毕竟所知有限,但若有人提起茶文化,我就会说说自己多年喝茶领悟到的三品茶德,即:一品“清明淡泊茶”,上品“虚怀若谷茶”,极品“人生岁月茶”。

下面,就让我用这三品“良茶”来“泡斟”茶文化吧。

茶道虽雅,焉能与茶德媲美

有句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鲁迅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可见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家庭一件不可或缺的饮品,而且由来已久,要不,在文学作品中怎会常有“茶余饭后”之说呢?中国人喜欢喝茶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识茶、饮茶、种茶、制茶的国家。有研究者认为,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川蜀地区。顾炎武的《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早在西汉时期,四川就已有专门出售茶叶的市场--武阳,也就是今天的彭山一带。到了西汉末年,茶不仅已由四川传播到全国各地,茶,还成为皇室贵族的高级饮料。

茶在民间普及大约是从晋代逐渐开始的,到了唐朝已经开始兴盛,当时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专门卖茶的茶馆,一些贵族家中还设有茶库,茶的消耗量也已经很大,这从唐贞元九年(793)政府开始征收茶税的记载,就足以证明当时茶的生产和贸易之发达。

林语堂说:“饮茶为整个国民的生活增色不少,它在这里的作用,超过了任何一项同类型的发明。”哦,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举足轻重。

相传,神农尝百草的时候,有一次吃到一种树叶,下肚后不久,整个肠胃像被洗过一样干净清爽,人感觉特别舒服,神农记住了它,并给它起名为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是陆羽《茶经》上说的。陆羽是唐代竟陵人,字鸿渐,生于公元804年,号竟陵子。竟陵即今天的湖北天门市。陆羽写的《茶经》不仅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而且他也是中国茶道的创始人,所以后世有人尊他为“茶神”。

由陆羽创始的茶道,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几乎在全世界不同的区域都有其不同的茶道形式,茶道已经成为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那些优雅的茶道风情,往往能引起人们舒心惬意的品茗情怀。

不过,如果你是已经脱俗了的君子,那喝茶就不一定都在乎或注视茶道风情了,更不会过于看重茶的贵贱和品质的优劣,因为君子更注重的是茶德。

何谓茶德?就是喝茶人在喝茶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德行,譬如:忙人喝茶是为了缓解口渴;闲人喝茶却是为了聊天消时;养生家喝茶是为了强身健体;活动家喝茶是为了沟通感情;富阔权贵饮茶,常常有歌舞美女伴随;奸商媚俗饮茶,每每跟金钱脂粉混杂;而名流雅士品茶,往往与琴、棋、书、画关联。是的,喝茶虽是生活常事,但在现实社会中,喝茶却因着不同人的不同德行表现出不同的喝相,从而反映了不同的茶德。

也许有人会说,上古神农发现了茶后,人们在喝茶过程中就自然地形成了茶艺,唐朝陆羽写《茶经》又创立了茶道,茶、茶艺、茶道都有了,现在你写《茶话人生》也就是了,何必又强调茶德这名堂呢?朋友,因为讲茶德是现在时代的需求。

要讲茶德,就得先说德,德是什么呢?《说文解字》告诉我们:“德,升也。”可见,德是品质的升华,那么茶德就是喝茶品质的升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然得有德,所以君子喝茶,要讲茶德。

老子认为德是道的美好表现,所以整部《道德经》所演绎的就是道的美。

德,你想,就连老子极力推崇的至高无上的道也讲德,可见德是多么重要。是的,我们不能只知道道理,还要学会道德,理是道的一面,德是道的另一面,而且,理是德的保障,德是理的呈现。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真正有大德的人,不会处处彰显自己的德,那些下德的表现,好像处处都不失德,其实是因为无德。是啊,笔者在这里讲茶德,正是因为自己需要茶德,但愿读者诸君都已经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好茶友了。

不过,相信大家也都会认同的是,现在已经到了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不仅农、渔、工、商、学等绝大多数的人为求生存忙得不可开交,就是老板、经理、专家、教授也都难得有闲工夫摆弄茶道,所以,依笔者看来,当今的君子,喝茶不谙茶道尚可,如果不知茶德就有点遗憾,因为不谙茶道无伤大雅,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若不懂茶德,难免在以茶会友的不经意间有失斯文。

陆羽写茶,茗翁之意不在茶

陆羽的《茶经》,大家都以为是茶的专著,其实不然,他的《茶经》其实是“茗翁之意不在茶”,只要认真品味他的文字,你就会发现他在说茶的过程中,经常穿插着说一些很有意思的题外话。

比如,他在“六之饮”的开篇说:“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这些话把它翻译过来就是:“长翅膀的飞禽就飞翔,长毛的走兽就奔跑,长嘴的人类就说话。”显然,这些话与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些话也与蒲松龄借鬼狐讲人世一样,是借茶讲人生的意味啊。

我们再来看他同一篇中的另一句话吧,他说:“于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这话不是也很值得我们咀嚼吗?是的,“老天爷孕育的万物,各有各的妙用,可人们所花的工夫,往往只涉及浅易的层面”,陆羽一想到这些,话还没说哩,就先发了“于戏”的感叹。

陆羽《茶经》书中此类的文字不胜枚举,如在“三之造”中他说:“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这段文字,我们如果了解了其中的关键词就会有所领悟,如第一句的“卤莽”,是迷茫不清之意,第二句的“犎”是指大野牛,第三句的“浮云”是居高之物,“轮囷”是盘旋曲折自高而下之意,第四句的“膏土”是细融如油脂的土,第五句的“暴雨”是大水,而“潦”是小水。所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糊涂如胡人之靴的茶是精腴之茶,野蛮如牛一样的茶也是精腴之茶,有自高而下关系的茶是精腴之茶,富有油水的茶也是精腴之茶,像那暴雨一样从天而降的茶更是精腴之茶。”

陆羽在讲了这些精腴的茶之后,又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这“瘠老者”指的是干瘦而不鲜嫩的茶。

多妙啊,茶,居然也跟我们人生在世的遭遇一样,有富贵的也有贫瘠的,有野蛮的也有文弱的,有幸运的也有不幸的,因此,世态百相的人们,在制茶、买茶、泡茶、喝茶、送茶、献茶、说茶、夸茶的时候,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势利茶”、“淡泊茶”、“自满茶”、“若谷茶”、“时髦茶”、“岁月茶”等等。可见,茶与人确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做人要有道德,喝茶要讲茶德。

也许有人会批评说,陆羽对茶的这些描写,都是对茶饼表面各种纹理的形容,并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意思。对不起,认为那些是形容茶饼表面各种纹理的注解,根本是解不通陆羽原话的,我的理解可能有点让人感到突兀,但请诸君多想一下茶的清淡品性,也许就会觉得我的理解要比原注解更合理一些。

好在我写完上述观点后,为了想再分析一些《茶经》的类似句子而查阅资料,结果发现,对陆羽《茶经》的这种理解也不是我独家所有,瞧,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茶典》编注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就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论述,他说:“在《茶经·四之器》中,陆羽说:‘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就反映了儒家的‘中和守正’的观念,就已经带有‘道’的萌芽了。”

说得多好啊,如果照《茶经》的注解,“方其耳”是指锅两边方形的执手耳,“广其缘”是指锅平坦而宽的边缘,“长其脐”是指锅的中心部分要长,可该书编注者却说这三句反映的是儒家“中和守正”的观念,带有“道”的萌芽,可见,那编注者也认为陆羽的文字是另有含义的。

其实,把茶作为抒发人生情感媒介的,又何止少数写茶书的人呢?就是借茶感发的喝茶人也是数不胜数的,在前述《茶典》的那篇前言里还接着指出,陆羽的好友唐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说:“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编注者告诉我们,这是认识到了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养生、怡情、修性的功用。

还有,清朝陆廷灿著的《续茶经》,在“茶之饮”开篇引用庐仝的《茶歌》中,也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诗句。瞧,这庐仝的《茶歌》中,反映的尽是他自己的“孤闷”、“枯肠”和“不平事”。可见,陆羽的“长嘴的人类就说话”,不仅有深长的寓意,而且也很有先见之明。

“糊涂”遭遇势利茶

本书取名《茶话人生》,当然就是要通过茶话讲人生的意思,所以可能说来有点话长,但好在茶道之繁人们都不嫌,相信饮茶雅士也定有雅兴品味下文诸多饮茶逸事及其典故和趣闻。

十几年前,我买了一套很不错的书,叫作《糊涂学大全》,书中引经据典,说了很多令人叹服的道理,并且很认真地告诉人们说,大糊涂大聪明,小糊涂小聪明,不糊涂不聪明。但该书教人糊涂并不是消极的,乃是对郑板桥“难得糊涂”妙语的一种现代诠释。

陆羽的《茶经》是否有郑板桥那样“难得糊涂”的寓意,有没有辛弃疾那种“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韵味,相信不是人人都清楚的,但同样是喝茶,不同层次的人所喝的茶也不同,一定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富贵、清贫也都有各种交往,喝过的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富贵之人喝的多是名贵好茶、普通百姓喝的多是廉价粗茶是可以肯定的。

笔者就有与各种人士喝茶交往的体会,有时是攀高了喝,有时是低就了喝,这样一来,也就喝过了不少茶,时间久了,也培养成什么茶都能喝的习惯。不过,虽然说我什么茶能喝,但是有一种茶我是绝对不喝的,就是“势利茶”。

同类推荐
  • 花开花落都是缘

    花开花落都是缘

    月华如练,照我在戏中。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甩长袖潸然起舞,舞尽我人生的悲凉,舞尽广寒宫无边的孤独,任凄泪长流。疼,如茧,将我的心紧紧束缚,愈收愈紧,万般挣扎都已是枉然。《花开花落》是散文作家林纾英(笔名月转妆楼)的散文集。林纾英擅长以妍美幽约的文笔抒写侠骨柔情。如果说诗性唯美的文化散文为其创作之一翼,那么素朴本真的生活散文则是另一翼。徜佯林纾英精心营构的文苑,一花一世界,争妍斗艳,摇曳生姿,让人留连忘返。其柔婉的笔致,本真的言说,深情的发抒,波动着读者的心湖,让读者陶醉,深思,或扼腕浩叹。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本书既有对汶川地震诗歌的总体描述,又有针对诗人诗作进行的具体分析,还有国内出版的汶川地震诗集(含CD)名录与部分报刊汶川地震诗歌评论(含访谈)篇目索引、序言、后记。
  • 镇海楼拾遗

    镇海楼拾遗

    一个人与一座山楼的机缘,很像传奇,引来众人称赞,让人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但一座山楼从天而降,巍然矗立于福州北端越王山之后,八闽大地风调雨顺,众生惊呼之余,早已开始文化寻根,从信仰回归至风水造设,再到道德重建,我们赞叹说:道法自然,万物有序。
热门推荐
  • (完结)倾世之恋:绝色魅红尘

    (完结)倾世之恋:绝色魅红尘

    她,银行的小职员因为一次抢劫事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里与他相遇,为了帮助他,她成为了四品中书侍郎之女,进宫为妃。在皇宫之中她与皇帝善妒的后妃们展开了一场恶斗,让皇帝与至亲的兄弟反目成仇,最终她由一个小小的才人一步一艰辛的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就在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时她才发现自己心里爱着的人却是那亲手将她送入宫中的人。
  • 苑爱

    苑爱

    作者第一次写作,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好的,希望大家给点意见,我会改正,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可能故事有些平淡,但我会努力!希望大家勿喷勿喷!凡事都有开始,多多包涵!人物设定也不是很充实,但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万分感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管人与用人

    管人与用人

    本书包含了300个企业管理小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说明权利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招聘问题、留人问题、考核问题等18个问题。
  • 废柴小姐逆袭

    废柴小姐逆袭

    她,凤月羽,曾经是异灵世界的巅峰强者,异灵世界两大家族之一凤家的老祖宗,拥有着冰灵根的天才魂师外加练药师,而且还拥有着不老的容颜。但,不曾料到的是,就因为一个天谴,让她还魂到了她家族门下的修炼废材九小姐身上,家族中个个少爷小姐针对这九小姐,所以,凤月羽发誓要帮这九小姐复仇...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永生战仙

    永生战仙

    平凡少年的不平凡之路“我的路自己走不平那就来战吧!”战士战将战王战灵战道战天战圣战神战仙!
  • 浮沉云梦

    浮沉云梦

    在修炼体制的逐渐稳固下,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有着优秀的品格,杰出的智慧,只是想在世间展露头角,却往往因为所谓的“废体”而成为笑柄,最后碌碌一生。楚渊也是废体,且看他如何叱咤着强者的风云。
  • 青春是跳跃的音符

    青春是跳跃的音符

    在没有遇到洛樱浅之前,萧陌影从不相信这个世界存在一见钟情这种事,于是,在开学第一天萧陌影遇到了洛樱浅,并喜欢上他。郗逸轩说:一见钟情钟的是脸,你认为你有脸吗?你是不是从来没有照过镜子。萧陌影圆鼓鼓的眼睛瞪着郗逸轩:这个人果然很恶劣。但事实也证明名花都是有主的!嗯——没错!洛樱浅有喜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