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娟
以前也读过一些励志的书,看过后总觉得书中说的都是一些空话,只是泛泛地进行了一些要如何做、如何计划等等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这次看了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后,感觉很不同,他提出了独特的“成功同心圆”理论,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行为方式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
每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都会经历很多角色,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如此。在工作中,要做最好的自己,最理想的就是要扮演好每一个角色,担当起每个角色赋予特定的使命和责任,在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毕竟这只是理想中最好的自己,不可能事事如意。仅以工作中的自己来看,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最好:比如,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是否时时刻刻行使好一名公民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好应尽的义务?作为检察工作中的一名工作人员,是否对法律掌握得比较全面,对各项业务工作比较熟悉?作为一名党员,是否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仔细想想,这些年来,我虽然做了一点事情,对照李开复先生对成功的定义,实事求是地讲,离最好、最佳还有不小的差距,离成功、离超越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自我的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读了李开复先生的“成功”后,体会很深。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低,或者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要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详细说来,感悟有三点:
感悟其一: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竭尽全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普通平凡的,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梅的凌寒、兰的幽香、竹的坚贞、菊的淡泊,他们都在自己的天地中展示他们独有的风韵;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尽显独特的魅力。
感悟其二:人所处的位置是不相同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只要正确找准自己位置努力去做,不盲目比较,不管是出类拔萃,还是默默无闻,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可能会比出上进心,也可能是比出沾沾自喜;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优点比,可能比出自卑,也可能比出努力奋斗。其实,成功有大小之异,无轻重之别,何必在意是否超越了别人,要在乎的是能否超越自己。
感悟其三:选择成功的道路是多样的,成功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途径,只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利弊,选择一条最理想、最适合自己的道路,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中庸就是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审慎而冷静地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中庸就是要在诸多对立统一的因素中,敏锐而智慧地寻找最佳的均衡状态。其实,无论抉择正确与否,无论结果如何,已经做出的决定就无法收回了,只有坦然接受。因为,现实社会上不是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只要达到择前“重重”思考、择后“轻轻”放下,那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