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自已的梦想。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把梦想当梦想,有的人则把梦想当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将之付诸行动。有了梦想,再点燃自信的火炬,如夸父追日般洒下充满热情的汗水,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作文簿上的梦想
英国教师罗布迪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一叠作文簿,作文簿里有25年前31位中学生的一篇同题作文,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为“未来我是……”。
罗布迪带着一种怀旧的兴趣重新翻读了当年学生们的作文,随后他很快被孩子们那些千奇百怪的人生设计迷住了。读着读着,罗布迪突然在心里涌起一股冲动:将这些本子重新发回到当年的学生手中,让他们看看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呀!
于是,罗布迪在当地一家报纸刊发了一则启事。没过几天,学生们的信就如雪花般飞来,大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当年的那本作文簿。然而,一年之后,有一本作文簿始终没人索要。罗布迪翻看作文,发现这是—个叫戴维的盲学生的作文簿,他的作文题目是“未来我是内阁大臣”,里面他说道,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因此他将会成为首个英国盲人内阁大臣......
罗布迪心想,也许这个叫戴维的孩子已经不在人世。然而,就在他准备把那本作文簿送给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当年那个叫戴维的学生就是我,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那30位同学,只要年轻的梦想没有随着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没想到,当年那个叫戴维的孩子果然成了英国首位盲人大臣。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梦想,但有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我们淡忘了,那些梦想也许只是一种冲动。但对于有的人来说,有的梦想是刻骨铭心的,因为那是一直以来他发自内心的渴望。
有的梦想看起来离现实很遥远,但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发自内心的追求,把它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把它作为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持之以恒地为此而努力,也许将来它就会成为现实。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难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成功必须天资聪明;成功就是要艰苦奋斗、历经磨难,就是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剌股”。其实这些都是有助于成功的一小部分因素,但跟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许多成功人士喜欢或多或少地夸大自己的个人智慧,夸大自己的奋斗历程,以此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此来博取别人的尊重和敬仰,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吓退”那些听者,让听者感到成功是很艰难的,是只有很聪明、非凡的人才能获得的。结果,这种想法让一些人对于成功望而却步,认为成功遥不可及。
有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商界上的强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经过与国内的一些成功人士相比较,他发现自己在国内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学心理专业的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
几年后,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后来这本书成为一本非常畅销的书,它鼓舞了很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更多的是依赖于自己的兴趣和坚持,而不是艰苦和磨难。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难,只要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能集中精力乐在其中,那么成功之门就会在你不知不觉中打开。对于那些成功人士,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习他们的有用经验,而少一些敬畏;因为对于成功,我们也能够做到。
不管别人怎么说
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飞鸟”一号研制出来时,许多人幵始议论纷纷,但这些议论不是惊叹,也不是赞美,还是挖苦和讽刺。
“你们相信吗,‘自行车工人’还能制造飞机?这么重的东西,他们居然认为可以在天上飞!”
“那两兄弟真是异想天开,无聊透顶!就算这个世界上有发明飞机的那一天,但也绝不会是他们两个能干得来的。”
“我敢打赌,他们制造的那个怪东西绝对飞不起来,肯定会让人们笑掉大牙!”
飞机试飞的那一天,人们纷纷围在旁边,等着看莱特兄弟的笑话。当飞机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只在空中飞行了12秒钟,在36米远的地方就降落下来了。
那些讽刺莱特兄弟的人马上说:“瞧吧,我们早就说过了,他们兄弟俩弄的那玩意根本不顶用,还没两岁小孩走路走得远呢。”
听了那些流言飞语,莱特兄弟没有一个字的反驳,而是更专心地对飞机进行了改良。
后来,“飞鸟”一号以59秒的时间飞行260米的成绩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莱特兄弟也因此成名了。
这时,那些曾经讽刺他们的人都改口道:“我早就知道这两兄弟能成功,他们是如此聪明,如此努力,我经常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这不,他们终于迎来了成功这一天!”
有人问莱特兄弟:“在成功之前,你们听到那些挖苦和讽刺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莱特兄弟这么回答:“管他们怎么说呢,反正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别人又接着问:“那在成功之后,你们听到那些人肉麻的恭维时,你们又是怎么想的?”
莱特兄弟这么回答:“管他们怎么说呢,反正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下去。”
一个专注于事业的人,往往拥有平常心态,对闲人的评论不那么放在心上,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投入到如何把事情做好,如何取得成功上。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生才不像常人一样平庸,才不会浪费自己的美好时光。
当认为自己的目标是明确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那就别管他人怎么说,认真地走好自己的路吧。
不要放弃自己的底牌
这里讲的是英格丽·褒曼的故事。这名瑞典巨星一生中获得过7次奥斯长提名,其中两次问鼎影后宝座,一次荣膺最佳女配角奖,是仅次于凯瑟琳·赫本唯一的“三冠后”,被誉为“永远的瑞典玫瑰”。然而,曾经的一次经历差点使我们永远也无法目睹到她后来在演艺上的风米。
那年,英格丽·褒曼报考瑞典皇家戏剧学院。这是欧洲久负盛名的戏剧院校,也是英格丽·褒曼做梦都想进入的一所学校。那天面试,她一丝不苟地表演着精心准备的小品。当时她扮演的是一个大胆的农村姑娘,正捉弄一个农村小伙。她是如此的放松而又挥洒自如,甚至表现得比那位小伙还大胆。就在英格丽·褒曼充满信心地释放着自己的表演才能时,无意中朝评判席上的一瞥使她顿时如坠冰谷——评委们正在漫不经心地聊天、说笑。顿时,英格丽·褒曼觉得头脑一片空白,甚至连后面的台词都忘掉了。这时,评委主席对她说:“好了好了,谢谢你,小姐!下一个……,英格丽·褒曼只表演了30秒钟,便匆匆下台。她感到无比绝望,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梦想就这么完全破灭了。她茫然地走到一条河边,唯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用死来解脱自己梦碎的痛苦。然而看到泛着黑光、发出恶臭的河水,她的心动摇了,因为她不想自己死得这么脏。
没想到回到家的第二天,她就收到了一个白色信封,信封里装着的竟然是皇家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居然考上了!英格丽·褒曼顿时喜出望外,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自杀。
多年后,英格丽·褒曼与当年那位评委主席邂逅,说起了当年的情景。那位评委主席立刻瞪大眼睛:“真是天大的误会。那天你一上台,我们就一致认为你被选中了。你是那么镇静、从容,我们都欣赏你的台风。我对另外几个评判员说:‘好了,别浪费时间了,叫下一个吧。’”
其实人生就像在打牌,在没有揭出底牌时,我们千万不能失掉信心。因为最后的底牌往往是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一些看上去失败的迹象,往往最终隐藏的却是成功。在结果还没出来之前,我们不要放弃任何可以努力的地方,不要放弃任何可以抓住的机遇。也许,结果完全可以变好。
活出自己的精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恩博士曾经对病人讲起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在公园里玩耍,他们兴奋地从一个卖氢气球的老人那里买下了五彩斑斓的气球,然后把气球放飞到天空中。这时,在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黑人小男孩,他因为自卑而不敢上前和他们玩耍,只是羡慕地盯着他们。卖气球的老人发现了他,便向他招了招手。小男孩怯生生地走了过去。老人问:“你想要个气球吗?”小男孩点了点头。老人和蔼地说:“那你挑选一个吧。”老人满以为小男孩会选一个色彩鲜艳的气球,出乎意料的是,小男孩却选了一个黑色的。黑人小孩高兴地将这只气球放飞到天空,他黑色的皮肤和黑色的气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显眼。老人看到这一幕,微笑着点了点头,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请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而是因为它充满了氢气。”——那个黑人小孩正是基恩本人。
美国纽约州的首位黑人州长、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二位“盲人州”戴维·帕特森幼年双目就近乎完全失明。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走上从政的道路。尽管患有严重的眼疾,但帕特森的学习成绩始终非常优秀。他从霍夫斯特拉大学毕业后,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虽然视力非常不好,但帕特森一直拒绝学习盲文,也从不使用导盲犬和拐杖。后来,他长期在纽约州参议院工作,他对那里的环境非常熟悉,不需要别人帮忙也能来去自如。他的助手将大部分工作文件制作成语音文件,供其“听阅”。如果要发表演讲,他就事先将演讲的内容牢记在心。不服输、不自卑的性格使他拥有卓越的工作能力和广泛的“人脉”,因此他获得了别人的尊敬,并成为民主党在纽约州参议院中的领袖,甚至获得了共和党对手们的尊重。共和党领袖约瑟夫·布鲁诺曾在议会中向他赠送生日礼物,并称赞他是位优秀的政治家。
其实,每个人都有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卑的地方,也许是一种缺点,也许甚至是一种缺陷。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快乐的理由,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肯努力、沉沦颓废的理由,相反,我们完全可以过得与众不同,完全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一个人过得快乐与否,人生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你有缺点,但你也有自己的优点。只要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你就能改变别人看你时的目光。
因此,要想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首先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要因为自身的一些条件不如人而自卑,要知道,尽管有些东西你与别人不一样,但你同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不会不受伤
有一名英国的律师输掉了一场官司,他的委托人随后自杀,这令他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心情极其沮丧。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停下了手头上的工作,四处观光旅游。
这天,他在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看到一艘旧船,从简介里得知这是一艘充满传奇色彩的旧船:它于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这位律师的心顿时被深深地震撼了:这艘船经历了如此多的劫难,竟然还可以继续无畏地在海上航行,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敬仰的精神呀!
他随即用相机将这艘船拍了下来,并将其简介抄在了一张纸上。回来后,他将船的照片和简介挂在律师事务所的显眼位置,每当有委托人请他辩护时,无论输赢,他都会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并对他们说:“要知道,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都不会不受伤,如果一受伤就沉没的话,这样的船是很快就会被大海淘汰掉的;只有那些能无数次经受风浪考验的船,才是最令人尊敬的强者和胜者。”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之中,也不可能不受伤,挫折和磨难总会在我们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出现,如果我们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承受能力,那么往往就会一蹶不振,从而一生毫无作为。
命运也就像一艘船,在人生的大海里航行时,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风吹雨打,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触礁,遭遇一个又一个的冰山……但只要我们不迷失方向,只要我们看淡挫折和创伤,一切都不会变得太糟糕。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信心,既然一生之中不会不受伤,那就要学会直面伤痛,迎难而上,只要保持自信,光明总会来临。
能力在则价值在
有一个商人由于事业失败,从一个千万富翁变成了一个负债累累的人。商人心灰意冷,来到河边,准备跳河自尽。
有位正在钓鱼的老人发现了他的异常举动,急忙跑过来拉住他,对他说:“你还这么年轻,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商人叹了口气,说:“我经商被人骗了,如今欠了一大堆的债,每天都被债主逼着还钱。想想我的财富曾经达到数千万元,生活充裕,家庭幸福,而现在却落到这般田地,还要连累妻儿跟着受苦,哪还有脸活在人世间呢?”
老人问:“那你以前是怎么获得那几千万家财的呢?,’
商人说:“我是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打拼来的。”
老人接着问:“那你对以前的那个自己满意吗?”
商人回答:“当然,那时候我充满了勇气,充满了自信,一旦有机遇,自己就会马上想方设法地抓住。不瞒你说,我那时还真有一些经商的天分呢。”老人听了,走过去从地上捡起自己的鱼篓,举到商人眼前,对他说:“你看里面有什么?”
商人愣了一会,冃光在鱼篓里捜索了一阵,说:
“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老人微笑着说:“其实我今天本来已经钓到五六条鱼了,可惜刚才来了一只猫,在我没留意的情况下,它用爪子把鱼篓的盖子打开了,结果那些鱼全部逃走了。你想想,这时候我应该回家吗?不,因为我的钓竿还在,钓竿的价值并不会因为鱼逃跑了就被贬低,它还可以继续钓大鱼的。”
商人听了,沉默了良久,然后紧紧地握住老人的手,泪流满面,激动地对老人说:“谢谢你,老伯!我明白了,虽然我在人生的大海中暂时翻了船,但我的能力还在,我的个人价值还在,我还可以从头再来!”
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急忙去提在岸边的钓竿——又有一条大鱼上钩了!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磨难,也总会失去一些曾经拥有过的东西,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心灰意冷,不要自暴自弃。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并没有改变,我们还可以用努力来继续证明自己。
心想能事成
有一名美国的少校平时喜欢高尔夫球,但他的水平很一般,也就94杆左右。后来,在一次战争中,他不幸成了俘虏,接着被投进了监狱。
在监狱里,没有任何娱乐设施,没有电视,没有书刊,没有人可以聊天,这名少校都快被这种无聊的日子逼疯了。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使自己不至于崩溃?这时,这名少校想到了自己喜爱的高尔夫球。
于是,他开始整天做自己的“白日梦”:他来到了美国的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穿上了高尔夫球装,感受到了和煦的阳光,闻到了草坪的芬芳。接着,他的双手握住球杆,幵始练习各种推杆与挥杆的技巧。他看到球落在修整过的草坪上,跳了几下,滚到他所选择的特定点上,他一步一步地向着小白球走去,然后有力地将球杆向球挥去……在他脑海里,打完18洞的时间和现实中一样,一个细节也没有省略。
就这样,他每天都徜徉在自己想象的空间中,每天都在“打着高尔夫球”,他感觉自己的球技水平在—天天地提高……
七年后,他出狱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来到球场,像在“白日梦”里一样拿起球杆。天哪,七年没真正再打过高尔夫球的他,竟然打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74杆!这比他以前打的平均杆数还低20杆!不只如此,他的身体状况也比七年前好了。
平时我们经常说的祝福语“心想事成”,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一个人经常把意念集中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时,就会在心里形成“心像”,使自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从中获得“经验”;当自己真正去做那件事时,那些“经验”就会发挥作用,让自己做起事来顺心顺手。因此,有了理想,不妨经常想一想,这样会有助于你成功。
信心可以自我营造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当时他已经30岁,可是依然一事无成,他没有工作,没有家庭,也没有朋友。他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法国乡下口音,因此他一直很自卑,不敢与人交流,连工作也不敢去应聘。
这天,他心灰意冷,来到河边,想一死了之。
这时,福利院的老院长边听收音机边走过来,他看到亨利表情凄然,茫然地望着河里发呆,便知道了大概。他来到亨利面前,将亨利上下打量了一番,忽然惊喜万分地说:“太像了,太像了!”
亨利莫名其妙地问:“老院长,你说什么像什么?”
老人兴奋地说:“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说拿破仑曾经丢失过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完全相符!不会错,我想你应该就是拿破仑的孙子。当时我收留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是那么与众不同!”
亨利听了,顿时兴奋不已:“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20年后,他成了这家大公司的总裁。这时,经过查证后,亨利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信心是可以自我营造的。为什么人们总是热衷于查证自己的祖先是不是曾经辉煌过?为什么人们希望自己是名门之后、将门之后?因为大家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往会变成自己成功的动力。他们会这么对自己说:我流淌着非凡的血液,我理所当然可以创造非凡的业绩!
信心可以自我营造,即使你们的祖先世代平凡,即使你的家境普通或贫寒,即使你的自身条件看起来不是那么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你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自己可以脱颖而出。有了自信,离成功也就近了。
保持奋斗的激情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物理课上,给学生们讲了人生的三种“物理状态”: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只能原地踏步,毫无生机;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怀着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捧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幵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说,自己的创业秘決之一就是“保持激情”,因为任何创业过程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激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要先确保自己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和激情,然后才能开始。
激情会令你有一种理想,让你目标专一。因此,我们必须让自己对事业、对人生保持足够的激情。
我们要经常对自己说:我一定会成功,即使在最潦倒、最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也不要松懈!我热爱我的事业,热爱我的人生,我要用自己的头脑与双手,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神话!
面对竞争,不仅需要激情,而且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执著地保持激情,还要执著地把激情传递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如果说激情是感性的,那么执著就是理性的。如果说激情代表一种理想和目标,那么执著就代表实现这种理想与目标的毅力。
因此,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地保持和增加自己的激情。用激情激活我们的头脑,用激情激发我们的活力。有了激情,我们才能够发展,就能够创造,理想也就容易实现了。
机遇只青睐有热情的人
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很“特别”的职员。在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他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即使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们称为“每桶四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惊讶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洛克菲勒邀请这位职员共进晚餐。这位职员从此进入了洛克菲勒的视野中。
洛克菲勒卸任后,这位当年的普通职员成了第二任董事长。他的真名叫做阿基勃特。
阿基勃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而产生对公司的发展“无所谓”的态度,而是始终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将公司看成自己的“家”,对公司充满热爱,并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他的热情在“每桶四元的标准石油”这几个字样中可见一斑。
从阿基勃特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热情就像一只闪亮的火把,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能够照亮自己的前程。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抱怨,抱怨自己没有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抱怨自己没有考上名牌大学,抱怨自己没有进入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抱怨领导没有将自己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于是,这些人对工作没热情,上班则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在外则羞于与人谈论自己的公司和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呢?机遇又怎么可能青睐这种人呢?
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如果我们少一些埋怨,多一份热爱,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充满热情,机遇迟早会来敲门的。
找到人生的方向
以前,比塞尔是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地方。
有一天,肯·莱文来到比塞尔,当他发现这里是个民不聊生的地方时,很想知道当地人为什么不愿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
通过艰难的手语交流,当地人终于明白了肯·莱文的意思,但他们都这么回答: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会转回出发的地方。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荒谬的说法,为了证明当地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决定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
肯·莱文回来后,他告诉当地人,他已经走出去并且重新走回来了,当地人却都笑着摇了摇头,不相信他说的话,认为他根本就是在周围绕了一个圈子。这让肯·莱文觉得哭笑不得。
为了弄清楚比塞尔人走不出去的原因,肯·莱文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当地青年,让他带路,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走的。于是,肯·莱文和阿古特尔带上水和粮食,牵上两头骆驼,出发了。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拄着一根木棍跟在阿古特尔后面。
10天之后,他们大约走了800英里的路程。在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下,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无法走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因为在整个沙漠,方圆千里没有一样参照物,他们完全是凭着感觉往前走,结果走来走去,都是在绕圈圈。这种没有方向的走路方式,确实是不可能走出大沙漠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决定带上阿古特尔一起走。他告诉这个青年,你只需白天休息,晚上出发,朝着北面那颗星一直走,你就能走出沙漠。照着这个方法,三天之后,阿古特尔果然走出了大漠。
如今,比塞尔已成为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去那里观光。而当年那位第一个走出大漠的比塞尔人阿古特尔,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作为比塞尔的开拓者受到当地人的尊重和敬仰。
人生亦是如此,如果没有确定好方向,任凭你如何能吃苦耐劳,如何能恬退隐忍,你都无法摆脱平庸的命运。而有了方向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奋斗,你的人生之舟就能够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勇于迎接挑战
在美国西部蒙大拿山区,有许多牧场主以养羊为业。由于那里土狼很多,羊群经常受到威胁。为此,牧场主们大伤脑筋,他们想尽办法来驱逐土狼,他们使用过气味喷雾器、通电围栏,甚至还在牧场里安置了许多电子扩音器,播放受惊土狼惨叫的声音。尽管他们千方百计地保护羊群,可是一年下来,他们还是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后来,大家偶然间发现了一种叫做美洲驼羊的动物,它们有着好斗、无所畏惧的性格。于是,大家引进了这种美洲驼羊。对于土狼的侵犯,美洲驼羊没有丝毫的胆怯,而是昂着头,主动地走向土狼,勇敢地迎接它们的挑战。这种勇敢的举动出乎土狼的意料,使土狼心惊胆战,落荒而逃。
在我们的人生之中,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有的人胆小儒弱,选择逃避;有的人则勇敢无畏,迎头而上。害怕困难和挑战的人,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而选择主动面对的人,则将克服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因为困难和挑战绝不会因为你的畏缩而消失,任何想逃避现实的举动都是掩耳盗铃;与其战战兢兢、束手无策地待在原地等着困难把你打倒,倒不如昂首挺胸,主动迎上。
勇气和魄力将使你拥有击败一切困难的可能。
树立危机意识
有位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
第一天,教授将一只跳蚤放到一个一米高的玻璃罩里。跳蚤为了跳出玻璃罩,不停地用力往上跳,可是无论它怎样努力,无论它怎么往上跳,都是在跳到一米高的地方就被玻璃罩挡了下来。
第二天,教授取下玻璃罩时,他惊奇地发现,这只跳蚤只能跳一米高了。教授顿时来了兴致,他又换了一个高50厘米的玻璃罩罩着跳蚤。第三天,教授发现跳蚤只能跳50厘米的高度。于是教授又用高20厘米的玻璃罩罩着跳蚤。到了第四天,跳蚤跳的高度又降为20厘米。教授索性用一块玻璃板压着跳蚤,让跳蚤只能在玻璃板下面爬行。结果到了第五天,当教授将玻璃板撤走时,跳蚤却不再跳了,只在桌面上爬行。
就在这个时候,教授一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酒精灯,酒精洒在了桌上,火苗慢慢地向跳蚤爬的地方蔓延。奇迹出现了,就在火快要烧着跳蚤的一瞬间,跳蚤又猛地一跳,又跳到了它最开始的超过它身体一万倍的高度。其实人也是这样,往往在危机来临时,潜力会突然得到激发,取得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成绩。许多成功人士将自己取得巨大的成绩归功于“形势所迫”,正是当时的环境逼得自己无路可走,于是只能破釜沉舟,一心一意努力向前,最终走向成功。
而当我们处于一个好的环境中时,我们的眼光应该是向上的,应该决心去赶超那些走在我们前面的人。只要我们怀有忧患意识,自己给自己压力,那么我们的状态每天都可以处在“危机来临时”。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暂时所处的环境和氛围较好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忘记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日寸时鞭策自己牢记目标,奋发向上;只有如此,那么当危机真的来临,我们才能够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