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2500000031

第31章 大地上(5)

历史是一条柔韧的绳索,怎么弹都有相应的弧度。想象有多大,它就可以弹多远,心有多细,它就会缩多小。在匈奴历史之间,不仅可以找到一个远古民族的风习与秉性,精神和灵魂,也能够找到他们……乃至我们自己的失败和荣耀、过去和未来、痛楚与愉悦——任何一种历史都是人的历史,也都是我和我们的往事。“因为是前辈人造就了我们,因此他们的热情、他们的迷茫、他们的错误,还有他们的罪行也造就了我们,完全脱离这一链条是不可能的。”(弗里德里希·尼采)

注:此文为《匈奴帝国:刀锋上的苍狼》(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一月第一版)所作的序言。

蕾切尔·卡逊和我们的世界

1.“每个人都与他们的生身之人乃至周边生命有着难以割断的肉体与空间联系。”

在1907年之前,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世界还没有和蕾切尔·卡逊发生直接性的关联。但其父母亲——却预先把她一生的品行、成就、思想、智慧以及命运进行了一番毫无意识的勾勒和设置。那是十八世纪末年的美国,在匹斯堡以南18公里的卡农斯堡——时间是189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来自华盛顿女子神学院“女子合唱团”和来自阿勒格尼市的“男生四重唱”合唱团同时在卡农斯堡巡回演出。美妙的音乐和歌声在寂静的草原上回荡,掠过枯黄的草尖以及绵羊们渐渐消歇的咩声,众多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家庭背景与一时心情、艺术喜好,观赏了当地最富盛名的歌唱团的精彩演出。

当夜晚过去,音乐消失,歌声被喉咙收回,新一天阳光再次普照,聆听的人们带着美妙的回忆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可从这个夜晚开始,有两个人相爱了——他们就是蕾切尔·卡逊的父亲母亲。男的名叫罗伯特·卡逊,是家中六个孩子中的老大,父亲詹姆斯·卡逊,是一个技艺出色的木匠,一年四季都不缺活儿干,家境还算不错。女的名叫玛利亚·弗莱齐亚·麦克莱恩,1887年毕业于华盛顿女子神学院,父亲丹尼尔·M·B麦克莱恩是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苏格兰—爱尔兰新移民,1840年毕业于华盛顿杰佛逊学院,后来进入阿勒格尼市第四联合长老会教堂做牧师。

罗伯特·卡逊出生于1864年,早年随父母亲直接从爱尔兰搬到阿勒格尼郡,“或许只读过高中”;玛利亚·弗莱齐亚·麦克莱恩出生于1869年,1887年毕业于华盛顿女子神学院,且“有着非同一般音乐才能、在弹钢琴、唱歌、作曲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两个人的爱情像是中国通俗小说中常见的“富家女爱上穷小子”,尽管这更像是一则“爱情佳话”,但在旁观者眼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遗憾”。

玛丽亚爱上罗伯特的原因似乎很简单——当晚,在演唱间隙,“并不美丽,骨骼纤细,额头很高,有着卷曲的淡棕色头发和与棱角分明的下巴”的玛利亚很快注意到了“安静少言、温文尔雅”,“有着过早变薄的黑发及友善的蓝眼睛,留着近卫兵风格的浓密大胡子”的罗伯特。——异性之间刹那吸引就像随时随地的爱情,一个年幼女子对“成熟”男子的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流逝性,乍然的邂逅与相爱,肯定会受到某些“现实”因素的掣肘。没过多久,罗伯特即向玛利亚求婚,玛利亚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罗伯特。但在母亲蕾切尔·安德鲁斯眼里,这显然是一桩不大“门当户对”的婚姻,从心理上有一些排斥或不情愿,但也没有作出任何方式的阻拦。

1894年,罗伯特和玛利亚结婚了,碍于当时不允许已婚女子任教的规定,玛利亚辞去在华盛顿的教书工作。罗伯特没有固定职业,婚后更是“身无分文”,两个人只好借居在岳母家。1897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玛丽安·弗莱齐亚出生;1899年,儿子罗伯特·麦克莱恩降生。——长期借居岳母家的生活有一种局促感,还有一定的“寄生”意味。1900年春天,罗伯特和玛利亚签署了的一份11000美元的抵押贷款合约,从农场主萨缪尔·皮尔斯手中买下泉溪镇一处面积为64亩的产业。

这份产业包括山顶一座普通的两层楼房——房子后面,是一片长满苹果树和梨树的果园,可以再放养一些绵羊、马、猪和鸡。玛利亚自己动手,在车库后面开出一面很大的园子,种植紫丁香、桑树和枫树,还有成片的金银花。再后来,罗伯特又在旁边开了一面玫瑰园,并小心翼翼地侍弄。一年四季,罗伯特、玛利亚一家被各种各样的植物和颜色包围,尽管很贫困,但在情趣上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家境较好的人们。

玛利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相夫教子”上,由于家境拮据,她不得不放弃从前的交际圈(没有经济支撑也难以融入)。由于知识层次与家庭背景,玛利亚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罗伯特则显得少言寡语,不太参与家庭事物,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一方面缺乏发言权,另一方面也因生计艰难等问题,也难以顾及。这使得玛利亚确立了在家中的主导地位——罗伯特也只能默许或者无条件地听从。

尽管收入微薄,玛利亚还是给自己和孩子们订阅了许多杂志,包括当时在美国富有盛名和影响力的儿童杂志——《圣诞老人》。她觉得自己有能力和信心提高孩子们和自己的文化生活质量——玛利亚没有把这种“质量”定位在奢侈的基础上,而是用书籍、音乐和故事,来不断地加以熏陶,用自家大片的产业作为丰富孩子们“生活、知识和情趣”的主要课堂。

玛利亚的这种兴趣及能力,大部分来自她早年接受的系统的教育,更深受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兴起的自然环境保护运动的影响,当时的名人如索恩·米勒、梅布尔·奥斯古德·莱特和弗洛伦斯·梅亚姆等先后写了不少文章,鼓吹一种对生物——特别是对鸟类的兴趣。植物学家利博蒂·海德·贝利及其在康奈尔大学的同事安娜·伯茨福德·科普斯托克也在大力普及源于自然历史与神学的自然研究运动。

除了教授钢琴课、侍弄田产及喂养家畜外,更多的时间,玛利亚是带着玛丽安和麦克莱恩在野外活动,教他们观察鸟类活动与长盛不衰的植物,告诉他们一些鸟儿及植物的名字和习性。玛利亚知道,进行自然环境研究者的目的,是想在农人越来越远离土地和自然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富有关爱意义和平等性质的研究和观察,培养孩子们的“慈悲心”。

2.“即使最小的时候,我也从没有想过自己不会成为作家,也从没想过我会对户外世界及整个自然不敢兴趣。这种兴趣继承自我的母亲,并且一直和她共有。”

1907年5月17日上午,玛利亚和罗伯特第三个孩子蕾切尔·卡逊呱呱落地,满脸欣悦的玛利亚·弗莱齐亚·麦克莱恩称初生的蕾切尔·卡逊是一个“亲爱的胖胖的蓝眼小宝贝,重9磅,非常漂亮”的孩子。并在这一年开始撰写“妈妈日记”,记录蕾切尔成长细节。为了提高生活质量,38岁的玛利亚在家中招收钢琴学员,每课时收50美分,也出售钢琴曲谱;罗伯特已经43岁,常年在外推销保险。蕾切尔出生后,玛利亚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喂养和看管上。1岁,蕾切尔刚刚趔趄着走路,玛利亚就带她到自己家的“产业”中去“观察和发现”。

母女们时常在音乐和读书声中度过,玛利亚弹钢琴,孩子们唱歌,或者讲故事,孩子们听。玛利亚特别喜欢孩子们从学校带回的作业题——常常要家长配合,完成野外研究项目。玛利亚带着孩子们在野外观察,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并鼓励他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探险,每当孩子们带回一些新鲜的自然“宝物”,她都会让他们送回去。

大女儿和儿子,还有丈夫很少在家,教课和劳作之余,玛利亚带着蕾切尔“越来越多地在户外活动,在果园和树林里漫步,寻找春天的迹象,说出花儿、鸟儿和昆虫的名字……母女俩一起做家务、说话、读书、画画、弹钢琴。”玛利亚还自己填词作曲创作了一首《鹅妈妈》的儿歌,时常和蕾切尔一起弹唱。——4岁那年,蕾切尔开始自己动笔写作。8岁,蕾切尔·卡逊撰写了一篇故事——《小小棕色房子》——两只鹪鹩,为了寻找舒适安全的家,费尽周折和磨难,最终如愿以偿——这个故事似乎是蕾切尔幼时某个“具体梦想”的翻版——她和母亲肯定也都希望有一座更好的房子,让他们居住安家,过“快乐的生活。”11岁,蕾切尔写了一篇《睡兔》的故事,同样以动物为主人公——孩子们总是和拟人化的动物有着天然般的联系,他们把自己融入其中,用自己的梦想和意识来驱动那些可爱的动物们。

但对蕾切尔·卡逊本人来说,她创作那些的“动物故事”已经不再是幻想,由于母亲的熏陶及长时间的野外生活,使得蕾切尔不仅比其他孩子更熟识自然和动物习性,也更为形象直观,写起来肯定也多了一些“正确的逻辑”,更为驾轻就熟。后来,蕾切尔根据在空军服役的哥哥小罗伯特在家信中讲述的一则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把它复述下来,命名为《云中的战斗》寄给了《圣诞老人》杂志,参与比赛。

由“圣诞老人联盟”主办的《圣诞老人》杂志,在当时美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编辑是富有创造力的玛丽·梅普斯·道奇,旨在把这本杂志办成“孩子们的运动场;在被照管的同时能够高兴玩耍”的知识性、趣味性并重,且最大限度地吸引家长参与的、充满“清新、热心、生命和快乐”的“儿童乐园”。他们每月都举办诗歌、散文、故事、绘画和谜题设计等方面的竞赛,“给冠军颁发金质奖章,给亚军颁发银质奖章,给荣誉会员颁发奖金。”——传记作家琳达·利尔说:“(在当时的美国),再没有其他青少年杂志能比这本《圣诞老人》更能够完整地接受自然研究运动价值理念,也‘没有人比这本杂志热情地赞美人与自然快乐相处的优点。’她宣扬的是一种“聪明的爱国主义”和‘对压迫的保护,不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除此之外,蕾切尔还迷上了自然研究运动倡导者之一——吉恩·斯塔拉顿·波顿创作的动物故事——配有精美插图,可以让孩子们很直观地看到作品设置的场景及“主人公”的模样。吉恩·斯塔拉顿·波顿认为:通过研究和热爱自然,孩子们能够找到“上帝”——研究野生动物是美德之源。

5个月后,《云中的战斗》不仅被《圣诞老人》全文发表,且还获得了一枚散文银质奖章。蕾切尔又创作了一篇以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述一个美国士兵孤身一人与德国军队巡逻队周旋,在受伤前杀死几个敌人,最终被战友成功营救的散文——命名为《年轻的英雄》,参加“圣诞老人联盟”举办的下一届比赛,同时也加入了一个著名的写作团体。

蕾切尔的第三篇作品《给前线的消息》获得了该杂志颁发的散文金质奖章。第四篇作品《著名的海战》不仅使得蕾切尔成为圣诞老人联盟的荣誉成员,且荣获了10美元奖金。——对这一切,母亲玛利亚及老师们没有感到特别意外。尤其是在玛利亚看来,这些荣誉和成就,是蕾切尔天份和勤奋的应有报偿。

玛利亚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小女儿有着非同一般的才能。她和罗伯特应当为这个孩子规划一条更广阔的道路。——“蕾切尔·卡逊的天赋不应该被这个狭小的、日益变得令人讨厌的小镇所埋没。”可是,由于罗伯特频繁换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再加上长期入不敷出,在很长时间内,家里都没有钱用来买“牛奶和干草”。这是蕾切尔最感自卑的一件事,以致于不敢带同学来家里玩,害怕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家的贫穷现状。

1921年,14岁的蕾切尔向另一家杂志投寄了一篇作品,收到了一笔稿费,蕾切尔非常高兴,但没有把稿费取出,而是把这个信封和支票保存起来,作为纪念。后来,蕾切尔又收到几笔稿费,但对于这个严重贫困的家庭来说,她那点“额外收入”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尽管如此,玛利亚和罗伯特仍旧坚持让蕾切尔上学,蕾切尔也很争气。据说在小学时的成绩单全是“A”,偶尔在因书写潦草会得一个“B”。——令老师们最为不满的是,蕾切尔老是缺勤,有时候长达两个星期。其中,有一些是真的病了,更多的是:母亲玛利亚害怕蕾切尔染上白喉、百日咳和麻疹等流行病,而选择把蕾切尔留在家里自己教授。

事实证明,玛利亚的家庭教育水准比在课堂还好。

3.“智力和自我价值远比物质财富或社会承认更重要。”

1922年,体弱的父亲罗伯特在西佩恩电力公司得到了一份兼职工作,成为泉溪镇变电站一名员工——母亲玛利亚增加了学习钢琴课学员数量。尽管生活艰难,可在对蕾切尔的教育和启发上,玛利亚采取的是一种理想主义态度——在普遍的“以贫富论英雄”的社会背景下,她教给蕾切尔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智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远比物质财富或某种意义上社会承认更重要。”

玛利亚给予蕾切尔的已经不仅仅是母性的关爱与普通意义的鼓励,且用自己的言行及人生理念影响到了蕾切尔的思想和行为。玛利亚之于蕾切尔的伟大程度,堪与携子三迁的“孟母”相比。——物质上的贫乏和学业上的优异,使得蕾切尔个性更加独立,且像母亲玛利亚一样富有主见。可是,没有相应的经济能力,必然会导致交际圈的缩小。更多的时候,蕾切尔只能沉浸在书本、野外和对农场动物的观察中,这一切活动除了母亲外,几乎无人与她同行。

同类推荐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本书收集了作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与文坛名家交往的文章约七十篇,包括近眸名家、名家故事、名家书信、怀念名家、名家说我、我与名家、我“读”名家有感等七个专栏。
  • 抗战救护队

    抗战救护队

    一部恢宏的抗战救护史册,一卷现代的水浒聚义传,一座壮丽的医护英雄群像,一曲大爱的人道主义颂歌。《抗战救护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杨义堂的一部反映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历史、塑造红十字民族英雄的3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抗战救护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抗战救护队》该书记述了一段被岁月掩藏的真实历史。抗战军兴,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把妻儿转移到新加坡,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并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美国医药助华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资金、药品和器材等方面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 伎乐诗魂

    伎乐诗魂

    本书以璀璨流丽的笔触,书写了妓与士创造的秾华繁采、簸风弄月、讽喻呐喊、热烈率真的唐诗、宋词、元曲、吴歌小调等风骚浪漫、生红话绿的迷人时代。进而叙写名妓在歌舞、音乐、服饰、化妆、交际、书画、环境等方面的卓绝创造和独具一格的美学修养。细细品读本书,领略传统文学艺术博大精深、雍容华贵的同时,辨析古代艺术的光点与胎记,赏悟名妓与士子的倜傥风姿、潇洒逸韵,无疑是不可多得的高雅享受。
  • 大风歌:风之扬

    大风歌:风之扬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热门推荐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气魔法俱乐部

    元气魔法俱乐部

    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一种超能力;如果有一天,你参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俱乐部;如果有一天,你偷听到了无可奉告的秘密;如果有一天,你的家庭破产……你,会怎么办?让果果带你开启这段奇妙旅程吧,敬请期待。
  • 罔道

    罔道

    圣武大陆,强者为尊,自上古七神,近古九妖,皆为豪强人物,而今风云再起,绝代人物,执剑欲斩苍穹,封天楚王,欲上九天摘星弄月,苍天以无道,留之以若何?
  • 玉耶女经

    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三世:总裁娇妻不好惹

    穿越三世:总裁娇妻不好惹

    某女正在用她的灵力、魂力欺负人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男的来……吓死宝宝了,还说什么“就算你有灵力、魂力也压制不了我……因为我比你厉害……”之后,他说:“娘子,我们还差一个拜字就结婚了,你说,是不是要继续。”陈述句,强迫民女啊!1v1男女主身心干净。这个文可能你们会不太明白,这个文呢是女主原本是在现代的,然后就穿越到了玄幻大陆,在玄幻大陆准备和男主结婚时却被黑洞吸会了现代,然后就在现代过了。这样子说你们明白了吗?不明白那就看正文吧。
  • 重生小野妻

    重生小野妻

    第一次见面"喂这是老娘坐过的位置"。第二次见面偷了他家后院的番茄,从嘴巴拿出一小块塞进他的嘴里"我们可是一条船上的人了"那时候并不知道他是谁。等知道了之后,缓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表白去了"我算过命,你身边缺女人,而我身边也缺男生我们凑成一对呗。"他接是一个电话走了,第二天正要回应她,人居然不见了。三年后从国外回来,接风洗尘的那完,她带了小鲜肉回来在他面前卿卿我我,过后被堵,庄敖如你什么意思。大回转看冥少如何追妞。
  • 黄海川穿越笔记

    黄海川穿越笔记

    黄海川意外穿越到明末清初琼州,为了避免在原时空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遗忘掉,同时为在本时空能更好立足,紧急整理写下所记得的所有知识与认知。
  • 王俊凯我一直深爱着你

    王俊凯我一直深爱着你

    洋天流着眼泪对王俊凯说:”王俊凯,我们分手把。”“洋天你说什么,我们不要闹了好不好。”王俊凯“我们已经结束了”洋天洋天把话说玩,她把手上四叶草的项链还给了王俊凯。几天后洋天拖着行李箱走了,王俊凯发了疯去找洋天。
  • 字符师

    字符师

    我不在乎那天命,也不在乎生死轮回,我只知道若我在乎的人受到了伤害,我便让那天地,便让那众生六道,都来陪葬!!我没有信仰,如果有,那这就是我所背负的正义!
  • 张艺兴浅夏正临花开时

    张艺兴浅夏正临花开时

    我在这里爱你,在黑暗的松林里,风解缚了自己。月亮像磷光,在漂浮的水面上发光,白昼,日复一日,彼此追逐。我在这里爱你,而地平线陡然地隐藏你。在这些冰冷的事物中,我仍然爱你。穿越海洋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