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改名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字。贤哲尹文子说过:“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这就是说,观察辨别事物、人物必先名而后才以成事,而事物的成败得失,又可以验其名,古代还有句名言: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宾也。意思是:符号一定代表了某一事物,有事物就必定会产代表它的符号,即名字;反过来,从符号或名字也可以了解该事物的内容及特征,即所谓“名附于实则见其义”。
正因为名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如此的重要性,因此自古以来,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名,所谓“美名扬天下”既是人们的一种希望。
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不尽人意的名字,常常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变。比如重名;谐音名或字意不佳或者名字拗口或男女同名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是因为环境身份地位的变化,原有的名字已经不能适应自己的社会交往需要,需要加以重新命名。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有许多名字。如小名学名艺名笔名等等,怎样取一个适合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名字,打开自己人生的新局面,是需要很好的研究和考证的。但是,因为时间条件的变化,不断地更改姓名也未必是件好事,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象征,是人与人进行交往的一个代号,如果这个代号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就会使人难以对你产生信任感,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改名或改姓原则上不要做大的变动。当然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大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根据原有的名字做尽量小的变动,变字不变音,如王止洋,可改名为王志洋。
2对于一些字意不佳或比较繁琐的字可做中等程度的变动,只改动姓名中的最后一字或只改动中间一字,如章辛香,改名为章月香,只改其中一字;赵文德,改名为赵文星,只改最后一字。
3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在改名时,有些名字需要做大的变动,如三字姓名,其中两个字与原名字截然不同。例如刘小驹,改名为刘万方。
4在一些个别情况下,有些人的名字不仅仅是要改名字,而且连姓也要做很大的变动,既改名又改姓,如金得潮(随父姓),后改名为黄润天。(随母性)
以上介绍的只是改名的一般原则,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职业地位不同,以及个人的喜好不同,在改名字过程中,还有许多可变通的因素,需要加以具体分析。名字作为姓名文化的一种,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改名字最好不要自己随意改,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乱加组合,而应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向有关专家咨询,使自己改的名字真正地达到字义音的最佳组合。
七、人名与诗词歌赋、典故、成语
姓名,是由一些特定的字组成的;因此,它与语言、文字学紧密联系。讲史说文,不能不涉及人物,人物都有姓有名;由此,姓名又与文学、史学发生关联。这些关联和联系,使得姓氏名号汇入了诗词歌赋、典故、成语。
人名与诗词歌赋: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出现了很多种体裁的诗词歌赋,如唐诗、宋词、元曲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诗体名称比较别致,所以往往被一些文人墨客在用名时所引用,或者由诗词典故中得到启发,组成新词。
名字用典,也与诗文用典一样,讲究手法高妙。清人方东树对用典取名方法作了一番品评:
大抵质用不如借用,明用不如暗用,正用不如翻用,整用不如折用,顺直不如倒逆;腐者新,报者活,生者熟,熟者生;直之揉之,散之链之;以我用事,不为事所用。
名字用典,可分为直用类、暗用类、倒用类、散用类、点化类。
直用类,即直接用典,直白晓畅。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取《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字义。唐代诗人元佶的祖父名叫元亨,字利贞。他这个姓氏名字是《周易》中完整的一个句子。明代高明,字则诚,是取自《中庸》“明则诚”这一句。现代教育家杭苇,原名杭锡奎,上学时校长根据《诗经?河广》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意思给他取名杭苇,字一自。著名诗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望舒一名取自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传说中为月身驱车之神。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幼时名张泰来,泰来一名是取自《易经》中“否极泰来”之文句。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之名,取自《庄子?逍遥游》诗中“是其尘后秕糠,将犹陶铸尧舜也”。陶铸即造就培养影响之意。评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原名王昭文,他对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特别欣赏,便取“朝闻”二字为名,恰与“昭文”谐音,改得极妙。
除直接取自文章之外,许多名人的名字还取自唐诗宋词,使名字凸先文化气息。
作家东方既白,东方是复姓。他的姓名出自苏轼《前赤壁赋》中“不决东方之既白”一句。既是用典之名,又是连姓成义之名。
著名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一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他截取“恨水”二字做名,是用以自诫不要虚度光阴,勿为逝水年华而悔恨。
著名作家谢冰心,她的名字是取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一名有冰清玉洁之意。
暗用类,用典含蓄隐晦不易直接看出。
晋人潘岳,字安仁,是当时的著名文学家。他的名字是用《论语》“仁者乐山”之意。他以“岳”字代替“山”字,这样就显得含蓄一些。
战国时期孔子的后裔名孔白。字子上。他的名字是用《礼记?檀弓》“殷人尚白”之说,因为孔子出生于宋国,是殷商的后裔,他用“上”字,实即“尚”字,二字在古代相通。名“白”即白色。他用“殷人尚白”之说,暗寓追怀故国的意思。
清人李国宋,字汤孙,其名字也暗寓追怀故国先祖之情。国宋即宋国,殷人后裔之国。汤孙,商汤王的子孙。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经权,字子衡。其名是取自《孟子?梁蕙王上》中“权,然后知轻重”之意。
倒用类,此类名用典是将名和字颠倒来使用,即字为用正典或前典,名用补典或后典。
现代人易三接,字康候。他的名字是取自《周易?晋卦》“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其名不径直使用“康侯”二字,而使用“三接”,前后倒用。
清人王子接,字晋三,也是取自《周易?晋卦》中“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这一卦辞。名和字的使用正好颠倒。
散用类。这类名字用典极散漫,不易觅出其出其典之源,非国学渊博者不能识其门径。
宋代史学家李心传,字微之。他这个字是取用理学的圣人十六字传心之要,“人心凶险,道心精微;必须精心一意,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明人王恕,字宗贯。其名字是用《论语》“吾道一以贯之”和“夫人之道,忠恕而已矣”两句文意而成。
明人王云风。字应韶,是用《尚书》“萧韶九成,凤凰来仪”文句而成。
点化类。这类名字是用典时稍做点化,不是完全截取文句之中的字构成名字。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字子静。九渊一名取自《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文意。《史记?贾生传》中引《吊屈原赋》云:“袭九渊之神龙兮,笏深潜以自珍”。又有潜心修养之义,故又字子静。
明代沈仕,字懋学。他这个名字是取自《论语》中“学而优则仕”之意。
化用诗词歌赋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不管怎样化用,都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要缩成两个字。因为诗词中含义比较丰富,一个字很难概括,有一些诗词,它们的固定指称语是四个字或三个字、五个字的,这时候就需要把她们进一步缩写成两个字。在缩写过程中尽量保证其意义不变的方法。同时要注意与姓氏的搭配。如《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叫“有方”,是有“办法”的意思,那个典故出自《庄子》,难以让人想到《论语》的这句话。而《论语》的这句话又很难缩成别的什么字,这时候,如果是姓“游”,叫“游有方”,不就解决矛盾了吗。
下面我们试从唐诗中精选出来的一些范例。
[唐诗与人名]
兰叶,秋华出自《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兰叶繁盛芬芳在春天,桂花皎洁飘香在秋季。
欣欣,尔佳出自《感遇》。“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在不同的季节叶露生机,点缀春意,充实秋景。
从碧,山月出自《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暮色苍茫,走过碧绿的青山脚下,明月随我加快步伐。
竹幽出自《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郁郁葱葱的林间,青翠掩映,云雾弥漫。藤蔓悬吊轻拂衣裳。
伴月,及春出自《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以明月和影子相伴,借这美景及时行乐。
燕碧,秦绿出自《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北国的小草还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低垂着浓绿的枝叶。
春韭出自《赠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夜雨中剪来了青鲜的韭菜,散发着扑鼻的清香,又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
频君,梦君出自《梦李白》其二。“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连续几个夜晚我都多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花川,青溪出自《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进走黄花川,每每追逐着清清的溪水。
宁久出自《西施咏》。“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貌若天仙的西施岂能长久的贫贱?早晨还在越溪边浣纱。
白云,怡悦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你住在兰山的白云深处,享受着怡然自得的悠然乐趣。
池月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后的夕阳不知不觉中忽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升起在东方。
荷香,竹露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微风送来荷花清香,竹叶上的露水滴在水池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松月,风泉出自《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月上松枝夜色满含着微微的寒意。风吹动泉水,不断传来阵阵涛声,波声。
高南,开月出自《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悠闲地躺卧南斋,拉开帷帘见明月初上。
清辉出自《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在它清辉的洒浴下,树影随着水波轻轻摇晃,水月的清光映照在窗户上,不住地徘徊荡漾。
新雨出自《寻西山隐者不遇》。“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雨后草色青翠嫩绿,松涛声声此起彼伏。
波涛,朝东出自《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阁》。“连山若波涛,左凑似朝东。”起伏连绵的群山如大海的波涛,一浪推一浪向东逝去。
凝香出自《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兵为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手持画戟的卫兵排列像森林,内室凝集着焚香散发的芬芳。
风翔出自《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神情舒畅身体也感到轻盈,真想凌风飞上广阔的天空。
澹然,悦心出自《晨诣超师读禅经》。“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我心宁静得难以言说,能领悟到这种境地,其自乐自足矣。
明月,云海出自《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
如鸿出自《送陈章甫》。“心轻万事如鸿毛。”心轻飘扬,人世间万事万物如同鸿毛。
静波,亦鸣出自《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山川江河为之静寂,百鸟为之不再歌唱。
飞雪出自《白雪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却飞雪。”北风呼啸,席卷大地,白草坚韧,也被吹折。仲秋八月的胡地天气,就已飘飘洒洒降下白雪。
鸿飞,青枫出自《寄韩谏议注》。“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苍穹高邈,鸿雁飞翔,日月皎皎,放射光芒,枫叶已经涂抹成红色,秋天开始降下了寒霜。
楚平出自《渡荆门送别》。“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到那古时的楚国游,高山渐渐隐去,平野舒展开来。
人名与典故
典故,是古代一些经典的文字、俗语和故事。化用典故是起一个有丰富内涵的好名字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名人的名字乍一看很有特色,不知是何处得来,其实都是化用了典故的原因。古代的单字名中的很多都是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概念或者道德范畴。最常见的字,像儒家有仁、德、忠、义、信、孝、勇、智、俭、敏、健、坚、廉、明、毅、强、勤、学、知、蕙、治、龙、风等等,道家的字有朴、素、泰、鹏、神、冰、雪、鹤、鹗、道、玄、妙、虚、清、机、微、隐、证、果、因等等,佛家的有慈、空、无、僧、佛、镜、戒、禅、飘、荔、佩、纫、桂、羲、翌、弘、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