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600000006

第6章 黑色硝烟:是正义还是邪恶?(5)

冷战结束后,原本无所事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干探派上了用场:他们最新的任务就是奔赴波斯尼亚,向交战双方刺探布雷图,好让当地监督执行《代顿和约》后的两万名美军,拔除脚底大患。美军甚至用最原始的方式,出动羊群在山区踏雷。

地雷的诡辩

随着西方国家态度渐趋积极,国际人道组织多年来疾呼修改《传统武器公约》,作为管制地雷的依据,并终于得到了回应。联合国在过去一年内先后召开过两次全球地雷会议。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两次会议都在各言其是中草草收场。国际人道组织坚持要全面禁绝地雷,西方国家则认为地雷有好有坏。例如,塑胶地雷是"坏"地雷,该禁;但能在一定期限内自行摧毁或失效的灵巧地雷,则是"好"地雷,不该禁。限用灵巧地雷,说穿了是要把地雷从低科技的廉价产品,变成高科技的昂贵武器,让第三世界国家买不起、造不起,以减少西方国家子弟兵在海外的死伤。而西方国家使用地雷的权利,却不会受到影响。

然而,灵巧地雷也是杀人地雷,不管踩上去的是士兵的军靴,还是小孩的拖鞋。海湾战争结束后,40%的灵巧地雷并未自行引爆或失效,便证明其技术并不可靠。

从人权组织的角度看,世上没有所谓的"好地雷",唯有全面禁用,才能杜绝无穷后患。可又有谁敢奢望世界上各种有能力制造和使用地雷的力量,能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呢?就算能够签定某种"禁止公约",真正彻底履行是否会有可能?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公然违背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3.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科学使刽子手"斯文""、"高雅"起来

从古至今,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争。但在发动者眼中,战争本身绝不是最终目的。在战车与硝烟的背后,是征服的野心,是掠夺资源的贪婪欲望,是民族、种族、宗教之间刻骨铭心的仇恨与敌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几千年来征服者追求的最高目标。他们想象着敌军后方不攻自破,在混乱、衰败中向自己俯首称臣;他们想象着敌方突然间溃不成军,望风而逃;他们甚至想象着敌方士兵乖乖地自动放下武器,任己方随心所欲地调配安排。

而这一切想象,到了今天,都将变成现实。科学的光芒普照大地,令一切幻想成真,令一切征服者笑逐颜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科技在军事家眼中已成了致胜的法宝。他们凭借科技的魔力,可以将技术装备差的敌人玩弄于掌股之间,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两百年以前,人们极少会考虑科学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即使有人考虑,也当然地认为,科学的功能便是普遍造福于人类。它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然而,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警醒,科学在社会功能上的负面效应,竟是如此的可怕。把科学应用于武器研制,使战争变得不需人为控制,个人的安全几乎降低到毫无保障的地步;而这种安全,却应该是文明的主要成就之一。当然,我们不可以把战争的毁灭性作用完全归咎于科学;但不可否认,假如不是由于科学,战争就不致于变得如此疯狂,如此不顾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科学是由科学家们来推动发展的。科学家们可以保持中立吗?他们可以仅仅为了人类福利贡献自己的力量,却又置身于军事之外吗?在民族国家仍然存在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进行着竞争。科学家是应该为了人类和平而与战争绝缘,还是为了本国利益而积极投身于军事防御呢?1936年,国际和平运动科学委员会曾在布鲁塞尔开过一次大会,讨论科学家在战争形势面前应负的责任,讨论主要围绕科学家参预战争和备战工作的问题。当时存在着三种思潮:有些人由于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或者认为科学家没有必要过问自己工作的后果,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参加这类活动;而另一些人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参加战争或备战工作;还有一批人数较多但态度不明确的成员,他们是否参加备战工作,要看战备或战争的具体情况而定。局势非常复杂,科学研究到底是民用还是军用,是用于进攻还是用于防御,这都不是能用"是"或"否"来简单回答的。

从很早时候起,科学就与战争纠缠在一块。科学技术一方面满足战争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借战争和军事的资助而不断地发展。当科技与军事联姻产生的武器能够随意毁灭地球时,我们是该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而惊叹,还是该为这种联烟能无限地放大人性之恶而感到悲哀呢?

黑色死亡"绵绵无绝期"

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不是靠弹片或炸药,而是靠其中装载的生物战剂,使人员、牲畜、农作物导致疾病或死亡。生物武器与核武器、化学武器一样,被认为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早期因受科技水平所限,仅仅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战剂,故旧称"细菌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今组成生物战剂的除细菌外,还包括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以及生物毒素和昆虫媒介等。

在古代战争中,如果一方军队及后勤、居民中发生了流行病,将极大地削弱其军事力量。这种例子不免使军事家们想出:利用人工传播疫源的方法作为作战方式,以达到战时传染疾病的目的。

1346年,鞑靼人围攻克里米亚的卡发,久攻不克,于是将鼠疫患者的尸体投入城中,使得鼠疫的传染遍及欧洲。估计死亡2000万人,约占当时欧洲人口的l/3。

此次事件被称为"黑色死亡"。

而日军731部队在侵华战争中的细菌战恶行,至今令人发指。到了今天,生物武器又有了更大的杀伤力。

1992年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本手册,将生物战剂定义为"一种可以在人、动物或植物体内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从中提取的毒素),或是导致物质变质的微生物"。

目前,世界已知的、能对人类产生危害的病毒源,约有160多种。其中有60多种被公认为潜在的生物战剂。那么,生物战剂又是怎样一种致命武器呢?

生物战剂具有传染性与致命性。以很小的剂量,就会导致像死亡或失能这类可以预见的结果(事实上,接触扎伊尔埃伯拉病毒的人,百分之百都会染上传染性疾病。即使对病人进行全面治疗,也会有90%的人无效而亡)。

生物战剂极易生产。本世纪60年代,大部分有关生产生物战剂的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在制药厂或啤酒厂使用的发酵罐中,就可迅速而大量地生产生物战剂。一间能存放两辆汽车的厂房,所生产出来的如炭疽这种生物战剂的数量,足以毁灭l0余座大城市的人口。只要建立起简单的生产设施,就能大量生产生物战剂。而且用不了一个月,这些设施就可全部被拆除。照此而言,核查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生物战剂尽管可以通过水或食物、昆虫(比如扁虱)等媒介来传播,但其最主要的威胁,是经空气使人吸入变成气溶胶状的生物战剂颗粒。

生物战剂的致命相当惊人。即使和毒性最强的化学战剂相比,也毫不逊色。l0克炭疽孢子的杀伤力,与一吨神经性毒剂--如东京地铁毒气案中的"沙林"的杀伤力相同。在理想状态下(晴朗无风的夜晚),一架使用气溶胶发生器的飞机撒布100千克的炭疽孢子,可以完全覆盖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并可导致100~300万人死亡(假定其人口密度为300~10000人/平方公里)。

根据一份l97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吸入一个极其微小的炭疽孢子,48小时内就会死亡。可致命的平均呼吸剂量是10叫克。从理论上讲,1克分布适当的炭疽孢子就足以使l/3以上的美国人口死亡。

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家马修·梅塞尔森博士近来组织了一批美、俄科学家,对1979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事件进行了细致研究,并演示了毒剂点源施放的效能。由于前苏联某一生物战剂研究机构意外地泄露了"不到1克,或几毫克"剂量的气溶胶状炭疽孢子,而当时因西北风形成了大约50公里长的一股狭窄气流,造成至少96人被感染,其中66人(或更多)死亡。1979年4月2日清晨,在距泄露地4公里地方的人员全部被感染;而且,在其下风向50公里以内的牛羊,也全部被感染。对当地居民来说幸运的是,此种生物战剂生产地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南部边缘地带,而风是从西北刮来的。假如那天早晨刮的是轻柔的南风,死亡的人数就更多了。

1969年,美国单方面停止了对攻击性生物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在31种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战剂中,有20种是细菌或真菌。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病毒被认为是理想的生物战剂。因而人们对前苏联以病毒为基础的生物武器的研究和开发极为重视。一份来自美国陆军保健勤务司的报告中指出,在美军最有可能遇到的22种生物战剂里,有l9种是病毒;其中包括扎伊尔埃伯拉病毒。

在非洲乡村爆发扎伊尔埃伯拉病毒后,已有数个国家获得了这种病毒的标本。该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具致命性的病毒,而且极易传染开去。用"爆发"这个词来描述该病毒可谓名副其实,因为它可以迅速地毁灭整个城市或村庄。l976年,该病毒侵入55个村庄,受感染者90%死亡。目前,既无疫苗也无治疗方法来对付它。

美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和疾病控制中心,将扎伊尔埃伯拉病毒确定为生物安全4级毒素。而艾滋病反被列为2级。美陆军传染病医学所的研究人员,在日常处理带艾滋病毒的血样时,除了戴外科手套(一般只有两层)之外,不再采取其他防护措施。而在处理带有埃伯拉病毒的血样或肌肉组织时,他们必须穿着一种类似太空服的防护用具。

生物战中经常被忽视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毒剂都是致命的。一种非致命性的病毒,比如流感,其传染率相当高(目标区内绝大多数没有防护措施的人都会染上),而且极易传染(被气溶胶武器袭击者会将该病毒传播给那些在生物战袭击中未受感染者)。受感染者在几天之内即丧失功能,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致死。

据该美陆军研究所的观点,生物战唯一令人松口气的就是,大多数毒剂普遍被认为不具有持久性。美陆军的使命,就是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士兵占领和控制预计地域。而依据上述观点,生物战剂在地域拒止中并不是特别有效。突施地域拒止,一种更为有效的武器是化学毒剂,如带有尘埃的芥子气。敌军可以在山间通道上施放芥子气,以阻止美军在其翼侧发起突然袭击,或在撤退途中阻止美军的进攻部队。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也包括使人失能的持久性、致死的时间长短等问题。对付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生物战剂不是理想的拒止武器。

轻松制造生物武器

获得少量生物战剂并非难事。凡有羊群聚集处,都存在炭疽孢子。任何一个开过生物课的中学生,都可以从蓖麻中提取出蓖麻毒素。肉毒杆菌A,是已知的最具致命性的毒剂,可将其迅速从自然界中的细菌里分离出来。

其他毒剂,特别是毒素,被广泛地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中。事实上,人们可以从美国的一些典型文化收集组织那里合法获得任何一种毒素。这些组织,.是一个为全球医疗研究机构服务的合法公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服务的客户,已扩大到400家。至于客户是否将购买的毒素用于和平目的,则不得而知。伊拉克政府也是其客户之一,它购买了炭疽和其他几种毒素,用于生物武器的发展计划。

20世纪40年代以前,从"实验室研制"到"武器装备",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保障。现在不一样了。二战后20年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规模生产生物战剂成为可能。今天,生产生物战剂所需的装备和物资,都可以通过商业手段获得。任何一个拥有最原始的药物或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国家,都已具备大规模生产生物战剂的科学知识和永久性设施。容积从1万到l00万升的商用发酵罐,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业、农业和酿造业。

生物战剂既可制成液体,也可制成粉状。制造液体战剂最安全也最便宜;但在运输和存储时,需要格外小心。应尽量使其生物衰变(包括毒素)减小到最低限度。与之相比,粉状毒剂稳定性较高,传播效能也有所增强。特别是拥有了这方面技术之后,更加如此。只是在制造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危险性。

二次大战中,由于使用了自然传播方式--昆虫媒介、污染水及食物,日军的生物战计划获得了局部成功。日军曾使用气溶胶施放器,在实验室和有限战场中进行过试验。小型炸弹爆炸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证明这种方法是一种效能极低的传播方式。

二次大战后,在"生物战黄金时期"(1959-1969),美、英、苏等国都相继解决了使用气溶胶施放器布洒毒剂的难题。武器研制上的突破和生产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改变了生物战的性质,使其从一般恐怖性变成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根据美国国会技术评定委员会的分析报告,在一大、片城市目标区中使用一只高效气溶胶发生器投撒100千克的炭疽孢子,其杀伤力是一个百万吨级热核氢弹的2-6倍。

生物武器自开始使用于战争起,就为国际上所关注。一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要求,联合举行了多次国际会议,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协约和公约,想以此来限制生物武器的发展,制止生物武器用于战争。

1907年第二次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公约中规定:"关于禁止使用毒质或毒质的兵器"。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虽没有直接提到"细菌武器"一词,一般认为"毒质"也应包括细菌。

1925年6月17日,日内瓦会议制颁的议定书中,不仅再一次禁用化学武器,而且第一次明确要求禁用细菌武器。议定书中明文规定:"禁止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实际情况与议定书恰恰相反,研制与发展生物武器的国家日益增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已达到30多个国家,约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23%。

随着军事技术与战争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生物武器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局部战争中不断使用。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对禁止化生武器的呼声也不断增高。从1959年开始在加拿大进行的非官方的"帕格沃希"国际运动,以及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均对制订国际间禁止化生武器条约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1971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制定和通过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全世界有129个国家和地区在该条约上签了字。

但是,条约很多时候却是一纸空文,并没有真正执行。禁止生物武器,还存在着许多难题。

同类推荐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传统与文化

    传统与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继承、创新和发展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热门推荐
  • 网络战士之玄冥塔

    网络战士之玄冥塔

    主人公张天宇一日在网吧稀里糊涂的被赐予神秘的力量,一开始以为是在做梦,但是当游戏中的怪物在现实世界中出现后才发现之前发生的都是真实的,就这样主人公和伙伴们为了世界的和平奋力与大反派“玄冥”对抗从失败到胜利的一段艰难历程,敬请大家关注。
  • TFboys明明很想你

    TFboys明明很想你

    TFboys和我们的女主偶然相遇,明明都有感觉却害怕被拒绝而都未说出口。好不容易在一起了,却又为何离开?离开之后会不会再次偶然相遇呢?欲知详情,请阅读本文。
  • 就算是地精我也认了

    就算是地精我也认了

    《神迹》是一款超越所有其他游戏一个时代的全景式网游。主角熊颜是其中一位普通玩家,但是因为一次日常对话,触发了隐藏剧情,从而获得了独特技能。并利用此技能不断赢得在线奖励。最终在一年后获得最终大奖时,却发生了意外。导致大家都穿越到了游戏世界里。而他更是成了一只绿皮细胳膊细腿的小地精。并因此遭到其他人的排挤。但就算是这样,已经习惯独来独往的熊颜并没有在意。反而还松了口气,并带着他那不能说的秘密,开始了他的游戏世界冒险之旅。
  • 玛法烹饪记

    玛法烹饪记

    在黑暗即将笼罩玛法大陆时,一个只是想安逸的做厨师的人,却无奈卷入各种事件当中。“打打杀杀的,太血腥了。不过若是有什么食材,记得帮我留着。”靠着各种“裙带关系”,收集珍惜食材,烹饪珍馐美味,他离人生目标又近了一步。
  • 帝君宠上瘾:逆天废柴妃

    帝君宠上瘾:逆天废柴妃

    【女强,身心1v1】她是二十七世纪的杀手之王,慕家古医学的唯一传人,一朝穿越,成了人尽可欺的废物,一朝涅槃重生,天地因她失色!渣男太子,白莲花妹妹,她一并处决,世人嘲笑,她以千倍奉还!从此坐拥神农鼎,用尽万千神器,踏上强者之路!只是,这个随手捡来的妖孽腹黑男人明明是众人仰仗的帝君,却偏偏对她霸道纠缠,一宠上瘾。最后欺上她的身,道:“卿卿,该生猴子了!”
  • 仙师来袭:扑到萌徒么么哒

    仙师来袭:扑到萌徒么么哒

    【绝对爆笑加宠文】论忍者神龟的养成,S国山东找叶黎伊!意外穿成被虐成渣渣的女配n号,好吧,她忍。谁让咱心胸开阔惹人爱咩~辛苦骗来的空间竟然是坑爹货,好吧,她还是高素质的忍了。谁让偶天生丽质难自弃咩~男主眼瞎,眼中只有娇柔做作的白莲花,好吧,她继续忍。谁让男主不素咱滴菜嘞~被白莲花污蔑,冒名顶替,好吧,她忍忍忍忍……谁让人家女主光环闪瞎一大片咩~被某外表高冷的逗逼师父领进门,还起了个新名字“霁蓞(鸡蛋)”这个……叶黎伊掀桌简直不能忍!!!好吧[抠鼻],被你们看出来了,本文的确是搞笑神转折咧~哈哈~多的不说,暖暖只想要评论。喜欢可以加本大大qq3188779398,敲砖门:书中任意角色名。
  •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尊降世:废材逆天三小姐

    魔尊降世:废材逆天三小姐

    (已完结)她,欧阳世家三小姐,玄天大陆最有名的废物,遭嫡姐和未婚夫诬陷毁清白,命悬黄泉。她,万千年前魔界至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大战天帝被封印凤凰山,苏醒之日撕裂时空,一朝穿越,换身欧阳家三小姐.废材变天才,一挥手一票男友,只是什么时候惹了这么一个男人!娘子,本尊就是你的人了,可要负责哦。这丫从哪里冒出来的,虽然长得帅点,算个美男吧!可似乎不太适合她胃口,被他直接扛回家造猴子,皆大欢喜。特地创了一个小小的群,有意者来:364671033^_^
  • 守护甜心之血殇冥婚

    守护甜心之血殇冥婚

    (言情小说,嗯,挺言情的,所以说,慎重,慎重。)无边无际的血海正中央,巨大的白色十字架上,银发异瞳的少女身上缠绕着彼岸,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无法承受的痛,只要熬过天劫,她便是人上人。自此,所有欠她的人,她要凭着自己的实力一点一滴讨回来。不需要任何怜悯,她会站在巅峰。所有背叛她的人,想好自己的后路了嘛?
  • 余生,不散

    余生,不散

    他成,为了她。他败,因为她。他威震一方,全为她。曾经,他是她的收留者,哥哥,家人。现在,他依旧是她的家人,但却是…丈夫。她说:“老公,我上辈子太倒霉了,快来和我默哀!”“哦?”“因为我这辈子有了你,太幸福!”“所以,你信不信你再惹我生气,我立马扔下你!”某人气场太强大,她还是得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