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却认为:“敢憎恨那些隐瞒别人恶行的人,才是仁者。”三国时魏国的大臣曹羲说:“世人所说的抑恶扬善,是君子的大义;保护志同道合者,是朋友之间最深挚的情谊。这种说法,不过是市井俗人的闲谈罢了。因爱憎而导致的互相诋毁之言,不是诚实公正的真理。世人不琢磨其中的道理,只依据只言片语来下结论,因此善恶不分,是非不辨,世道人心之混乱往往是这样造成的。朋友之间不分是非,什么事都一味地随声附和,失败的种子就会从中萌发。议论要以事实为准则,不必相互苛求指责。朋友要以平等的态度作为交往的前提,而不要把是非不分、随声附和当作是友情牢固。因此豁达明智的人,只要大的原则一致,并不追求形式的好看。只要心灵相通,并不在乎言语是否一致。”
虽然智者仁人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生命和善恶阐明了不同的观点,但目的都是训导大家从善止恶,对于君者,应从大义出发对待生命,从长远考虑对待善恶,不断更新对生命和善恶的认知,这才是为君之道的策略。
只为争饮食而斗是无廉耻的猪狗之勇,为争货财而斗是惟利是图的贾盗之勇,无谓地械斗是小人之勇。君子之勇是为道义而斗争。
面对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现。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到车匪路霸应挺身而出;见到女青年落水应义无反顾,不待脱衣就跳下水去,救命要紧。否则,你就是胆小鬼一个。
这句话表达了“义”与“勇”的关系。其实,见义不为不仅是怯懦的表现,而且是十分可耻的事情;相反,见义勇为则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为了使社会风气变得更好,应该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
“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但是也可能有小人之勇)。“子谓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这里的恭敬惠义,其实也都是义,义者,宜也。此即君子之行、君子之勇。
在孔门弟子中,子路以勇著称。“子路有闻(而)未之能行,惟恐(复)有闻。”朱注:“子路闻善,勇于必行”;“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集注·公冶长》)
然而有一次,“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裁)。”朱注:“夫子善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同前)所以,孔子常常挫其锐气。“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这里,从“君子义以为上”中,有一句潜台词呼之欲出:小人利以为上。此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勇尚义,小人之勇尚利。
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勇敢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之一。但“勇”不是一味地轻生好斗,而是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的。孔子承认他的学生子路比自己勇敢,但也教导他有勇更要有义。孔子认为,没有是非观念的“勇”是不可取的;见利忘义,或“见义不为”,都谈不上真正的“勇”。荀子将“勇”分为上、中、下三种境界,怀仁爱之心,忧国忧民,无私无畏,是“大勇”;好礼而轻财,亲贤士远小人,是“中勇”;不顾是非,贪财斗狠,是“小勇”。综观古今,凡是为国家、民族利益,为正义事业,敢于奋斗、勇于牺牲者,都是值得我们崇敬的勇者。
孔子提倡“视死如归”。原意就是面对死亡要像回家一样从容。畏惧死亡是人之常情,但是还有比死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义”。这句话强调,有时候为了维护“义”、成就“义”,就应该直面死亡,平静地对待死亡,也就是“舍生取义”。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此句出自《论语·宪问》。有仁德的人一定会很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这句话表达了“仁”与“勇”的关系。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来勇敢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为“义”而勇,也许只是意气之勇,在他们的心中未必有仁爱之情。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则是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忧虑,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这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也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够宽厚爱人,所以无所忧虑;有智慧的人,能够辨明是非,所以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能够临难不惊,所以无所畏惧。一个人具有这三者中的一种品质已属难得,三者兼备,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没能做到,不过他的学生子贡却说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说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学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连他都不具备这三种品质,那谁还能做得到呢?
荀子也讲“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道义所在,不会倾倒于权势,也不会只顾私利。荀子这句话是在谈论一个人的“大勇”时说的。荀子指出,只为争饮食而斗是无廉耻的猪狗之勇,为争货财而斗是惟利是图的贾盗之勇,无谓地械斗是小人之勇。君子之勇是为道义而斗争。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畏权势,不为一己私利,所以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7.家因奢侈而败,因俭朴而兴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
孔子说:“奢侈显得骄作,节俭显得寒碜。与其骄傲,宁可寒碜。”(《论语·述而》)
“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项美德。《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说,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来源,而奢侈则是所有恶行中最为严重的。这部先秦经典将“俭”字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上,充分地展示了节俭的重要意义。这种崇尚节俭的精神,在以后历代都受到推崇和发扬,有的人从理学上阐发,更多的人则是在行动上实践。
纵观历代有为之人,无不是节俭之人。汉文帝以俭治国,停止修建露台,开创“文景之治”。曹操一生节俭,不好奢华,他的帷帐屏风坏了就修补,接着使用。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节俭得近于苛刻,见有太监穿新鞋在水中走过,他竟大发雷霆,严以治罪。这些君主节俭,并非是财不足用,而是认识到节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石成金在《传家宝》中所说:
“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会不淫,是俭可养德也;人之爱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长久之理,是俭可养寿也;醉浓饱鲜,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俭可养神也;奢者妄取苟求,志气卑辰,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俭又可养心也。”
当鲁国人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时,孔子也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它与这里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奢与俭的问题,就通常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物质享受的问题。这个问题大而言之受时代风气影响,比如说,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是提倡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到80年代、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排场之风也就滋长起来,以致到了令老一辈人咋舌的程度。小而言之,这个问题则受个体生活原则和世界观的制约,一般说来,比较传统、保守的人崇尚节俭,比较新潮、激进的人追求奢侈。当然,这是从主观方面说。从客观方面说,则还要受到经济能力的严格制约,对于一个身无分文的叫花子来说,“奢侈”一词本身就太过奢侈了,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也就只好“节俭”了罢。
回到孔子本身的态度来看,他所代表的,显然是传统的节俭的精神。这种精神也许已不合于今天的时代氛围,因而不被一些人尤其是年轻的一辈所接受。不过,有两句老话倒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这就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抱定俭的态度.偶尔奢一奢也无不可;而一旦形成了奢的习惯,要俭下来可就难上加难啊。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还真是节俭总比奢侈好哩。
俗话有这么一个称谓:“败家子”。而什么是败家子呢?通常是指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挥霍家产的人。这类人一般都不知父辈当年闯荡的辛苦,成家立业时经历的磨难,因此不能体会钱财的来之不易,加上家庭条件优越,养成一副骄奢气象,往往大手大脚、挥霍无度。人们对这类人通常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并以此教导自家子弟。
历史上的由于奢侈而丧国败家的例子很多,如商纣造肉林、建酒池,奢华无度,结果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后被武王取而代之;秦始皇一统六合,武功盖世,天下无人可与之争锋。奈何天下太平后,筑长城、修造阿房宫、建兵马俑,劳民伤财。结果陈胜挥臂一呼,天下响应,强大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便只经二世而终,不能千世、万世相传了;《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权不可谓不重,位不可谓不尊,财不可谓不富,就因整个家族不知节俭,挥霍奢侈,最终财去人空,落了衰败的下场。
可见,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无论是官家还是农家,无论手工之家还是商贾之家,如果勤劳俭约,就没有不兴旺的;如果骄奢倦怠,就没有不衰败的。
勤俭为治家之本,不但可以让家庭长久,更可教导家人子弟养成良好品德,知劳作之艰辛,从而爱惜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