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班干部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发出“哎哟”、“哎哟”的惊叫声,原来有人在他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大钉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课,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就开始上课。到了下午,他留下班干部讨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缺点,并召开了“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
冷却处理,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考虑,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案,冷静地处理偶发事件。同时,它又不会妨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还应该注意,由于“冷却处理”不能马上把问题解决,有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有些偶发事件,必须及时地给予解决,而不能事事都“冷却处理”。
3.幽默带过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使教师处于窘境,要查处会迤延上课时间,还可能伤害许多学生的感情,如果不予理睬又会损害教师的威信,甚至会使事态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
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窒门,忽然一只扫帚掉了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
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了尴尬的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4.因势利导课堂中有些偶发事件的出现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注意于原定的教学内容十分困难。这时,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
冬季的上午,一位语文教师突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原来在茫茫的大雪中,一只大灰狼正蹑手蹑脚地逼近一只兔子。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没有制止学生观看窗外的精彩场面,也没有加大自己原来的音量去分析课文,以引回学生的注意,而是随机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讲课计划,宣布允许学生观看这个场面,然后利用学生这种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讨论这件事,并鼓励学生以这件事为素材,创造性地进行写作。又如,一位教师正在讲课,一只燕子飞进教室,分散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刚才燕子飞行的路线像我们学过的哪个数字?”同学们立刻回答说像“6”,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学习上来。
以上两例,既顺应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保护了课堂教学的秩序,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达到了教学目的。
5.巧妙暗示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悄悄地提醒当事人,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
一次许多老师去观摩一位特级教师的讲课,发现上课过程中有一个学生走了出去,过一会儿又有一个学生也出去了,不久两个人又先后回来,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中断教学活动,这是怎么回事呢?听课教师闹不明白,下课询问这位特级教师。他说:我在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脸上表情很难过,坐立不安,知道他可能要大小便,便走到他身边示意他出去。过了一会儿,学生还没有回来,我便猜想他可能没带纸,便悄悄地让第二个学生拿了草纸上厕所,果然他们就一起回来了。听课教师这才恍然大悟,无不表示佩服。
所以,教师采用巧妙暗示的方法去解决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既不影响教学程序,又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比如教师通过目光、临近控制、提问等暗示方法来阻止学生的讲话,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6.虚心、宽容虚心、宽容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一种理解和信任。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和纵容与包庇。宽容要使学生能在心灵深处反省,宽容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只有如此,虚心、宽容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和威信受到损害。因而有的教师便采取居高临下、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当事人,这样只能使偶发事件更加恶化,是完全不可取的。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与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怕你呢?落款是“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生”。当时,这位教师不是马上要查处写字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这张纸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我们的班主任》一篇作文,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学生都对教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7.“堵、导”变通在教材内容的讲授方面,偶发性问题俯拾即是。实践证明,处理这类偶发事件,采用“堵”、“导”变通法是行之有效的。
“堵”和“导”应该相辅相成的。既要注重点拨诱导,讲究“导”的艺术,又要注重堵漏塞流,强化“堵”的机智,提高课堂效益。
堵即控制,也就是控制学生思维,将学生思维的涓涓细流纳入有效的思维流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古人云:“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教学思维本身具有随意散漫、多元辐射的特性,课堂上瞬息万变,学生随时会有所领悟、联想、发现,也可能产生困惑、迷茫、偏激,提出一些与教学联系不大或者毫不联系的问题,致使课堂枝蔓芜杂,流量散溢。如不及时堵住散乱的流向,就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进退维谷,课堂教学效益就会大大降低。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导向应始终指向教学目标,否则思维训练就会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变换方向、误入歧途、有悖教学目标时,要及时“堵”住,并根据反馈信息,适时诱导,使学生的思维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以避免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在读讲《小交通员》一课中“立安在家里,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一句时,有一位学生举手发问:“妈妈去小便,立安也跟着吗?”这是一个十分荒唐可笑的提问,怎样处理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呢?这位教师是这样来处理的:
师(面带笑容):你怎么会想到提这个问题的?
生(甲):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她,是讲立安寸步不离跟着妈妈。那么,妈妈去小便,他不也跟着吗?
师:大家想一想,立安为什么要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妈妈?
生(乙):立安跟妈妈是看妈妈怎样干革命,要学点干革命的本领。
生(丙):立安跟着妈妈是想要帮妈妈干点工作,减轻妈妈的负担。
生(丁):立安跟着妈妈是给妈妈站岗放哨,保护妈妈的安全。
师(转向学生甲):现在你想想看,妈妈去小便,立安要不要跟着?
生(甲摇摇头):不要!
这个教学片断,说明教师及时堵住了学生思维的旁支,回避话锋,顺路归引,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试想一想,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对“跟”还是“不跟”的大讨论,就会显得庸俗不堪而没有实在的意义,必然会导致这一节公开课的失败。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堵”的机智,借助于有声的语言,去把握学生无声的思维潜流,断流时导,漫溢时堵,堵导并用,灵活变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教师讲授的旋律,弹奏出探索的“交响曲”。
8.共同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如果出现这类偶发事件,可采用师生共同探讨的方法来解决。
一位教师利用发现法教《圆的面积》,让学生拼摆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材料。有的学生把圆拼成了梯形、三角形。照理说,无论是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拼成梯形,都能顺利地推导出圆的面积:S=πr2。但是,由三角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出现了误差,竟推导出:S=2πr。老师没有发慌,反而灵机一动,若无其事地笑着对学生说:“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的注意力,看谁能发现老师推导的错误。”全班学生思考着,检查着,纷纷地举起了手,把错误很快更正过来。
通过发动学生共同探讨和更正错误,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9.随机调整上课时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会打乱原来计划的教学结构,例如,忘记了板书课题,讲授后忘记小结等。遇到这情况,如果从头再来,时间不允许;如果立即补入某一环节与教学进程又不吻合。这时,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原来计划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位教师在讲“工程问题”一课,当进行到课堂作业时,他边指导学生做作业边回顾教学内容,发现还没有板书课题。这时,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进行。在作课堂总结时,强调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自然地补写上了课题。这样,板书课题由原来的开篇点题调整为结尾点题,既点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使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无缺,其效果并不比原计划差。
有规矩未必就成方圆——合理制定课堂规则
制定课堂规则是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也是为课堂氛围的和谐稳定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课堂规则既包括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奖罚制度等显性的成文的规章,也包括上课仪式、座位编排、教学惯例等隐性的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前者制定不合理、执行不到位,会引发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师生冲突;而后者则在无形中影响师生交往和沟通,是引发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更为隐蔽的可能性因素。
首先来看课堂规则的制定。很多课堂规则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班干部等少数人单方制定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它是外部强加的要求,本身就可能遭到学生的抵制。如果规则制定者考虑不周,让某些学生感到不公平、不适用,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方便课堂沟通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导致师生冲突。另外,很多课堂规则都只是单方面对学生的行为做了规定和限制,没有同时向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约束,这一方面使某些教师放松了对自己情绪及言行的控制,因不尊重学生或随意发泄情绪而产生师生冲突;另一方面,教师欠约束的行为也会引起学生的质疑和不满,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满并不会直接表现出来,但学生可能以其他的方式暗中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抵制,故意在课堂上跟教师作对,造成师生冲突。此外,如果作为规章制度的课堂规则不够清晰明确,文字模糊或有歧义,在课堂上出现某些意外的时候,规则本身也可能成为师生争执的焦点。
请看案例:
老师安排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找多音字。学生讨论十多分钟之后,老师宣布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回答两个多音字。由于每个小组只能有一个人来回答,而大家都想做这个回答者,所以有的小组就开始用“锤子、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有的就由擅长演讲的来回答,还有的由学生干部来回答。
在轮到第三组的时候,被推选的回答者A同学和未被推选的B同学同时站起来,都要回答。老师为了不伤B同学的积极性,就想了个办法,让两人每人回答一个多音字,两人回答完后,满意地坐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出乎老师的意料了,受到前组的启发,很多想回答但是没有得到“资格”的同学,也开始站起来和有“资格”的一起回答,变成了两个人同时回答问题,先前的规则被改变了,老师没有什么表示,仍然按照两人每人回答一个的做法来进行。到了倒数第二组的时候,却同时站起来三个同学,都要回答问题,其中C同学说,他们组本来决定由D同学来回答,后来看到可以由两个人回答,就和E同学通过“锤子、剪子、布”来决定第二个回答名额。C同学赢了,但是E同学却还是要回答,就也站起来了,并振振有词地说:“B同学(指第三组的那个没有‘资格’的同学)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老师有点为难,但想了想说:“E同学这样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就奖励你回答一个多音字吧!”课堂提问还在继续,但很明显,前面已回答过的一些小组的同学都在遗憾:“自己怎么没有像B和E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回答呢。”
该案例中,师生之间在“每组只能由一个同学来回答问题”这一课堂规则上产生了冲突。由于事先是教师单方面制定了规则,没有征询学生的意见,所以该规则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快就遭到了学生的质疑和破坏(两个同学同时站起来都要回答问题),而此时教师也没有严格维护和遵守自己刚刚制定的课堂规则,对学生的“违规行为”作出妥协,并最终导致了该规则的无效和课堂秩序的混乱。这种情况下,虽然师生之间没有明显的正面对抗和交锋,但隐蔽的师生冲突是存在的(很多同学都已经无心听课,后悔自己没有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
其次,即使课堂规则是全体师生共同制定并承诺遵守的,如果执行不当,同样可能引起师生冲突。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爱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即使课堂规则是经过他们自己讨论、认可并明确下来的,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学生违规的情况,这在规则刚刚开始执行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时候,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不能从孩子的心理特征出发来理解他们,帮他们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仅仅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简单粗暴地批评这些孩子言行不一、不守规矩,师生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冲突。有些孩子可能因此受到打击,丧失信心和积极性,自暴自弃,不再遵守课堂规则,甚至故意违规,挑起争端,也有的孩子可能会对课堂教学完全失去兴趣,“人在曹营心在汉”,形成一种隐性的师生冲突。但如果教师因此就不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或者在执行规则的时候不能一视同仁,对某些学生有所偏颇的话,也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使课堂规则形同虚设。对于那些自制力还不够强的孩子来说,没有了约束,他们在课堂上就更容易违纪,产生师生冲突。
请看一位学生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