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教《阿Q正传》时,一上课,就说:“在本世纪的20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篇震动整个社会的小说。这篇小说还在报刊连载的时候,就使那些‘正人君子’、富贵豪绅惊恐万分,以为小说写的就是他们自己,纷纷要求追查作者。小说连载结束后,很快被译介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直到现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还被人们作为‘精神胜利者’的代名词。那么,这是篇什么小说呢?”正当学生兴致勃勃的时候,老师转身写上了“阿Q正传”四个字。接着,他再进一层设问:“小说写了哪些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小说的部分章节吧!”有关小说的轶事,经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绘,学生已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滋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迫切希望知道《阿Q正传》的全部内容,所以迅速地打开书本,如痴如醉地读起来,教室中“嗡嗡”的读书声不绝于耳。是什么魔力使学生如此活跃和有兴致呢?是老师设置的“小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力量”的悬念所致。
一位教师在教《磁铁游戏》时,先出示了一个盛满水的汽水瓶,瓶底有一颗小铁钉。
他微笑着面对学生:“请同学们想想办法把瓶里的小铁钉取出来,行吗?”同学们兴趣盎然,望了一下汽水瓶,眨了眨眼,纷纷举手发言。
生1:“把汽水瓶倾斜,先倒出汽水再弄出铁钉。”
生2:“用铁丝做成夹子,将铁钉夹出来。”
生3:“把瓶子打碎,把铁钉捡起来。”
……这时,老师又提出了条件:“如果身边没有另外盛汽水的容器,也没有铁丝,又不准将瓶打碎,还不准将汽水弄脏,怎么办?”
学生议论纷纷,苦思冥想。正在他们情绪高涨而又苦于无奈的时候,教师笑了,他只拿了一块磁铁,说:“老师这里有一样小宝贝能把小铁钉取出来。”说着,他只把磁铁向瓶口一放,铁钉便倏地飞出了瓶口。
“啊”的一声,学生恍然醒悟。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热闹起来。“好办法,是磁铁!”“对!用磁力就能干净利索地把铁钉吸出来!磁铁吸钉子不会打碎瓶,也不会弄脏汽水,这个办法真好!”“磁铁真有用处!”“磁真有力量!”同学们都被磁铁的妙用吸引了。他们的感受也在激动的话语中尽情地流露出来。很多同学下座去看磁铁,用手去摸磁铁,用小刀、文具盒去碰磁铁,其余的同学则打开书去寻找磁铁的知识。同学们的大脑中只有“磁铁”了。
这位教师利用了学生好奇的特点,设置了“将汽水瓶的铁钉取出来”的悬念,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悬念引来的兴奋,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但思维定式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只考虑用一些常法解决“瓶底的铁钉”问题。教师提出了几种假设,限制了条件,学生的思维遇到了障碍,因为他们的认知结构中还没有能够在特殊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知识积累。在学生苦于无奈,渴求新知之时,教师亮出了磁铁,吸出了铁钉,这个举动把教学推向一个小高潮,学生兴奋了,情绪高涨了,思维被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立刻会出现多种思考:它有什么功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它的原理是什么?……学生在这样的思维状态下学习,目的明确,内驱力大,持久性强。
二、巧指核心巧指核心,就是教师设置的悬念要直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可以使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在教学的关键处,要么是文章的中心,要么是数学的概念,要么是自然的原理,要么是政治的观点……教师巧设悬念,直指中心,把教学的重点、知识的难点、学生的思路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情绪都通过巧妙的悬念,有机地聚焦到一个点上,使它们聚合、撞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某教师教《孔乙己》这篇文章,就在直指核心处设计了两个悬念。他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鄙薄的‘苦人儿’的形象的。据鲁迅先生的学生孙伏罗回忆,鲁迅先生在他自己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我们仔细学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得到回答。”接着,老师又提出第二个悬念:“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人们看了悲剧往往流出同情的泪水或感到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
全班学生凝视着老师,回味着他的一句句沉重的话语,他们感到惊异,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每一个学生都慢慢地拿起书,轻轻地读起《孔乙己》这篇课文来。教室里读书的声音,时高时低,此起彼伏。大家都埋头读书,全神贯注。读书声渐渐小了,可同学们讨论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声音越来越响。大家都在不停地争论,为什么读《孔乙己》却在心痛?而且是刺痛?孔乙己的艺术形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意义?教室中无论男生女生,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在急切地寻找答案。
这位教师创设了一个直指文章中心的悬念,即,“苦人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孔乙己的悲剧为什么让人感到内心的刺痛?这两个悬念化做了一种强烈的需要,驱使全体学生急切地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使学生掀起一个学习的小高潮。在这个高潮中,学生沿着教师指明的方向学习,就能从书中直接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位中学生物老师给学生上一节实验课,他步入教室,拿着许多枝条,神秘地向同学们说:“上课前,我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色的溶液里,放在温暖而有阳光的地方晒几小时,可是,现在拿起来一看,红色的液体不见了。哎,红色躲到哪里去了呢?”老师表现出着急的神态。学生愣了,随后又纷纷议论起来,谁也猜不透红色跑到哪里去了。这时,教师把手中的枝条一段一段剪下来,分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一边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学生们兴趣极浓,情绪高涨,一个“躲”字使他们急于寻找奥秘。学生迅速抓起枝条,放到自己的眼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地看了个遍。他们议论着,相互比较着手中的枝条,非要从中找到答案不可。渐渐地,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发现了枝条的皮没有变红,中间的髓也没有变红,而木质部变红了,同学们陆续都发现了这一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翻起了书本,查找原因。“找到了!”一个人,后来是所有的人都发出了这一声音。“木质里有导管,能输送红色的溶液。”一个学生迅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导管能输送水和无机盐!”又有了几个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同学们欣喜若狂,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这位教师组织教学非常成功。课上没有沉闷的气氛,没有思维的惰性表现,有的却是课堂的活跃,思维的活跃。这种活跃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紧紧围绕知识的难点,教学的重点展开的。教师的目的性强,教学的指向性明确,悬念直指教学的核心——认识导管有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学生寻着这一线索,立刻找到了悬念的答案,也掌握了这一课的重点知识,这样的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妙结尾巧妙结尾,就是教师用新奇的悬念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或提炼升华,以此结束一课教学内容,使教学掀起一个小高潮的方法。
巧设悬念,破译悬念,作为教学的结尾,会给学生以助动力,驱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消除学习的疲劳,克服惰性心理,使思维再次进入积极的状态。
宋雨章在教《坐井观天》时,是这样设计结尾的:“小鸟劝青蛙跳出井口,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天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异常兴奋,一番思索后,便争相举手,各陈己见。
生1:(抢先站起来)青蛙露出自信的神色,半睁着眼睛,摇了摇手,仍然坐在井底。因此,它看到的天还是井口那么大。
生2:(赶紧接上去)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狠狠地吸了一口气,撑起两只手,两脚猛地一蹬,跳出了井口。
生3:(没等前面同学的话音落下)青蛙跳出了井口,它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看,“哎呀”了一声,惊奇地说:“小鸟姑娘,你说得对,天果然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我要是不跳出井底,怎么也不会相信你们的话。
……就这样,学生一个接一个,争着抢着站起来发言。他们依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各自述说着独到的见解,发言热烈极了。
宋老师设置的这个悬念,符合教育科学,适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它非常巧妙地扩展了教材的空间,延续了青蛙的有趣故事。因为,学生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对井底之蛙的形象认识和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再沿着教材的内容线索,设置一个展开性的问题,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巧妙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深入地想象和思考,就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青蛙的保守或变化,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步入“发展区”,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动教学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又如,一位教师教《磁铁》一课,在讲了磁铁的性能后,就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
“一天,小英帮妈妈拿米做饭,不小心把一盒大头针翻在米缸里。她很着急,这米怎么能做饭呢?没办法,请大家帮她想个好主意吧!”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慢慢拣,不着急。”有的说:“不要忙,好好帮助她。”但是,有的同学经过细心思考,非常自信地说:“用磁铁把大头针吸出来!”“对!”“这样吸得又快又干净!”“好办法!”同学们眉开眼笑地呼应着,每一个人都汇入了这教学的高潮中。
这时,老师笑了,拿出实物,演示了一遍吸大头针的过程。教师把米缸里的大头针吸出来了。同学们高兴得拍手叫好。
教学中,教师非常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一盒大头针翻在了米缸里。这个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为之一震,有力地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消除了学生的学习疲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它导向性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有效地巩固了学习知识,发展了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把教学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悬念设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提高老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但是,凡事都是两面的。悬念只是为了创造一种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设,其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到将要讲授的课本知识上来。倘若学生对悬念本身的兴趣超过了课本知识,那么这样的悬念就成了真正的“悬念”了。
想让你的课堂成为学生眼中的神秘之地吗,那么巧设几个悬念吧,让学生在你的“悬”而不答中跟着你走!
直观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天空飘着一只彩色的风筝,牵着风筝的那根线在风中飘动,若有若无,带领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有高山,有大海,有小草,有巨松……这个动画片太美了!
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就是那个放风筝的人,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那根牵着风筝的线,引领着学生走进一片广阔的天地。
如果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在学知识时犹如看动画片一样直观,那该有多好。
直观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所谓直观教学“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和词的基础上,而是依据儿童所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不管这形象是在教学进程中所感知的,还是儿童先前的观察所获得的,这样教学就在儿童的心灵中找到现成的形象,而教学就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我们每位教师所面对着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因而他们只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感兴趣,或者为教师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吸引,或是因奖励或表扬等,学生才会产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决定于自己的兴趣或心情,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突出,只有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直观教学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正如乌申斯基指出的:“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所不认识的字,他将会长久地、徒劳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但是,如果你把20个这一类的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会飞快地掌握它。你向儿童讲解很简单的思想,他不懂你所讲的;如果你对同一儿童讲解一幅复杂的图画,他很快就了解了。你可以试试把同样的事件讲给两个能力相等的儿童听:对一个儿童讲时用图画,对另一个讲时没有图画,然后你可以评价图画对儿童的全部意义。”乌申斯基的这段话道出了直观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从儿童心理活动及注意力上来分析。我们教师常常爱说这样一句话:“这个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所以学习不好。”看来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对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并能取得较好成绩。心理学家们曾经搞过实验,认为小孩子能主动地集中精力听讲,只有在上课12~20分钟时间内,这是有意注意,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我们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直观教具的出现与使用,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说,直观教学是符合儿童年龄与心理特点的。
虽然直观教学法不可能是解决一切教学难题的灵丹妙药,但却是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之一。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直观教学案例:
竺可桢是一位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的著名教育家。他在《水的合成》一课中,就大量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法。
竺可桢先是展示了几张山水画,画面呈现出黄河、长江、渤海、小溪、瀑布还有生活用水等。
之后,竺可桢便开始调动学生的情绪:“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吗?这些水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它们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水。” “它们很美丽……”
竺可桢循循善诱道:“是呀,我们生活中也在处处用水,处处离不开水,那么,你们知道水是怎么形成的吗?水的构成元素是什么?”
学生们的积极性再次被点燃:“下雨就有水。”“空气中的小水珠凝结形成的。”
竺可桢自然引出了下文:“雨是水,小水珠也是水呀,但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水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