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式举例不同于解释式举例,后者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观点”本身的含义是什么,前者主要目的在于为“观点”提供依据和事实。因此,教师运用论证式举例必须把握论据性、说明性、真实性三大特点。
4.比喻式举例指教师拿与新知识不同,但又与新知识有某种联系,且具体形象和通俗易懂的事理打比方,来解释说明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讲“宗教的本质”时,学生对“宗教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一般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认为既然是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怎么又能对客观世界反映呢。教师可举一个“哈哈镜照人”的事例进行说明。虽然哈哈镜歪曲了人的形象,使人产生错觉、幻觉,但毕竟是对人这一客观事物的反映。宗教就像哈哈镜照人一样,虽然歪曲了客观世界,但它毕竟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对宗教的本质理解就会深刻了。
这种举例教学的目的是,要把被认知的知识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甚至幽默有趣的事理表现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运用这种举例时,必须把握可比性、相通性、形象性、合理性、逻辑性五大特点。
5.结语式举例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讲完某一问题或在整节课结尾时,用某一事例来总结对这一问题的讲授或结束这一节课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政治的科学含义”时,教师在讲授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之后,可举这样一个事例来总结和提高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1905年10月,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爆发了总政治罢工,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工人、士兵或工农代表的苏维埃组织,各地工人准备武装起义,整个俄国沸腾起来了。面对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沙皇尼古拉·罗曼诺夫发布一个“诏书”说:“你们要言论、集会、出版、结社、人身等自由权利,你们要什么,我就答应什么。不过请你们保留我的权利。除了国家政权,一切我都给予。”列宁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除了政权,一切都是幻影。”这个事例中沙皇的“诏书”和列宁的话充分说明了什么?通过这样的一举一问,就会对学生起到深化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用这种方法举例,必须把握归纳性、应用性、综合性三大特点。
八、提高举例技巧1.举例要有主有次在教学中,教师所举的例子都是为了证明或说明有关的知识、原理。事例是辅助,知识、能力是关键。如果从头到尾叙述一个例子,描述一个故事,而不加以深入的分析,缺乏严密的论证,那么即使故事叙述得再生动、感人,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为讲故事是为了说明理论的,重要的是故事里蕴涵的道理。所以,举例的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上,要尽量选择能够多角度、多层次说明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去作具体分析,从而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用所学到的理论原理去剖析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举例要结合远近由于时间、地域的差异,学生往往会对某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印象,这种时空差异的表现,即远近关系。如果课堂举例舍近求远,大讲外国、外地或古代的例子,容易使学生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倘若只运用身边、近期的例子,又容易使学生觉得缺乏典型性,引不起共鸣,没有吸引力,味如嚼蜡。所以,举例时远近两者相交最为理想,既要有典型性,又要富有现实感,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举例要正反互补例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发挥其良好的教育作用。正面的例子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反面的例子可以为学生鸣响警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意两者的互补作用,把正面例子的激励作用和反面例子的教育作用充分结合起来。当然,运用反面例子的时候,不要因害怕它的“副作用”而大打“预防针”,减弱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能为了满足学生猎奇心理而大肆渲染,引起不良效果。
4.举例要情理交融举例要和课堂教学中所讲的原理贴切,教师在举例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运用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来阐述抽象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原理,以达到情理结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故事,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说起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每个人的童年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故事连接起来的,甚至可以说,你脑海中的故事史就是你的成长史。
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高中生占85%以上,而在大学生当中这个比例也高于60%。
那么小学生们呢?他们爱听故事吗?
恐怕没有一个人敢说“不”。要知道,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会带给我们很多欢乐和笑声!很多人都是在欢乐中学会成长,在笑声中得到启迪的。
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老师,当他们一站到讲台上,就牢记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讲解问题,指导作业,却把故事这个教学助手忘到了脑后呢?
也许你会说,讲故事那是给小孩子们上课才用的,大孩子们的课堂时间原本不够用,再节外生枝讲故事,这堂课还能上得好吗?
其实不然,听故事是没有年龄之分的,学生无论大小,都不会拒绝故事的趣味。有经验的老师,很善于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一旦有了好奇心,就会产生追根究底的念头,就会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往往会出奇得好。
我们来看著名特级教师韩军的《登高》课堂节选。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了,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的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切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地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不时传来了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某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和)诗歌难学难教,难就难在其“言有尽而意无穷”。要从凝炼的语言中品味出诗歌的意蕴主旨,就必须对诗歌的意象进行巧妙精当的解析。许多老师在讲解诗歌时,往往先读诗,然后再讲解翻译,让学生对照翻译理解诗歌。韩军老师别出心裁,他一上课就沉重地讲起了“电影故事”,并“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登高》中的画面意象通过有声语言的提示跨越了时空界限呈现在大家的想象世界里。这样做使大家还未接触诗歌,就初步了解了诗歌内容,为大家进一步学习全诗作了形象上的预设和情感上的铺垫。从内容上讲,“电影故事”相当于诗歌翻译,但它先入为主的设计安排,与一般教学流程相比,显得更新颖、更生动,更有效益。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教学案例:
江西省新余市某中学的骨干教学分子龚正清教师在学生眼里是一个很有趣的小老头。上他的课,有的时候你分不清楚这到底是中学生在上化学课还是小学生在听老师“讲故事”。
讲到元素“铍”时,他说:“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还记不记得里边的那个女儿国呢?”
“记得。”
台下的学生兴趣盎然。没想到这小老头居然对“女儿国”感兴趣了?他想说明什么问题?这个故事和化学有什么关系?
“《西游记》里唐僧一行西去取经路过女儿国,那个国家只有女的没有男的,对吗?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不过,现实中还确实有一种化学元素,会影响人们生儿育女。”
学生们一听更加奇怪,不会吧,居然能影响人们生儿育女?这是什么元素?
于是,台下的学生争先发问:
“真的?”
“是什么?”
“老师,快告诉我们吧!”
龚老师呵呵笑着,慢条斯理地说:“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曾经,在广东一个山区村寨里,数前年连续生的都是女孩,人们急了,照这样下去,这个地区岂不会变成女儿国了吗?
于是村民们开始想办法,有的去求神拜佛,拜了观音敬佛爷,却不见一点效果。有的去寻医问药,却找不到能治这种怪病的药方。
有位风水先生便说:‘很早以前不是有地质队来开采吗?他们在后龙山寻矿,把龙脉破坏了,这是坏了风水的报应啊!’
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原来在他们山里探过矿的地质队,闹着要他们赔‘风水’。
地质队队长一听,不可能的事啊?为了‘洗脱罪名’,他带领队员们又回到了这个山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原因。
原来地质队在探矿的时候,钻机把地下铍的泉水引了出来,扩散了铍的污染,使饮用水中铍的含量大为提高,长时间饮用这种水,会导致生女而不生男。经过治理,情况得到了好转,在‘女儿国’里又出生男孩了。”
故事讲完了,学生们还回味着这个有趣的故事。
龚先生话题一转:“现在我们开始介绍铍的基本性质,然后大家再结合故事分析一下铍的性质。”
于是,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台下的学生又开始了对铍的“声讨”。
见多了千篇一律、平铺直叙的课堂,眼前的故事课堂让人眼前一亮:原来即使是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化学元素,背后往往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可想而知,故事有多有趣,学生们的“胃口”就会被吊多高!
曾有一位研究教育的人士说过: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
无论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语文、数学,还是上中学开始了解的物理、化学,乃至他们进入大学所选修的各种专业课,所有的课本知识中都或多或少蕴含着一个个小故事,而这些故事的演绎,很大程度上要看讲台上的老师能不能将它有机地穿插进课堂当中,给学生们以智慧的启迪。
要知道,学生在课堂上是在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下开始学习的,而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情绪和情感反应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如果老师能给他们一种积极的、充满兴趣的情绪感染,那么,他们内心因此产生的学习动力也将是无限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这样一来,原本可能要花费你更多时间才能引入的问题,在故事中不知不觉穿插进去,让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寻找答案的欲望,课堂就不再只是你一人的“天下”,而是师生互动的空间了。
在这方面,我们的先人早就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而故事,特别是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想想看,一个小故事既活跃气氛,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如果你只是加重语气说:“注意了,下边我们讲某某定理,请大家注意听讲!”十有八九的学生往往已经分神好久了,你能指望他们在3秒钟内迅速回神,全神贯注听你讲课吗?
在课堂中即兴穿插的故事,比起单纯的理论知识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期。
课堂上的故事,可以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在课堂上,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相关的故事、传说,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有一点请注意:我们只是说穿插故事,并不是要在课堂上纯粹讲故事,否则的话,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只是听了一个故事,却没搞明白你想讲什么知识,可就得不偿失了!
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演绎一系列的“故事”,或者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才一步步地拉近,你的课堂教学才能够有声有色地展开!
讲授,在启发中顿悟
现在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特别忌讳“讲”。很多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若是碰到评优课、示范课、比赛课,老师更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展示,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还美其名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去探索”。这种做法真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吗?其实不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该讲的没讲,该挖掘的没挖掘,缺少了知识含量,缺少了厚重深度。其实,讲授法只是一种传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富有启发式的讲解同样有启发作用,同样是启发式教学,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概念,教师不仅要讲,还要启发教学;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概念,教师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透,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或操作理解的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那么,教师讲授时应注意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个教学案例:
师:这一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修辞方法——比喻。请大家看投影:比喻是把一个事物用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使作者的描写更生动具体明白。
师:听老师来举个例子好吗?小明像大象一样灵活地爬上了大树。
(生捂着肚子哈哈大笑,纷纷举手)生:老师,这个句子造得不对,大象那么笨重,怎么能灵活地爬上树呢?
生:应该改成:小明像猴子一样灵活地爬上了大树。
师(赞赏地):说得真好。请看投影(师在“相似的事物”几个字下加着重点),同学们,造比喻句的目的是使描写更生动、具体、明白,要用恰当的事物来比喻,否则会让别人笑掉大牙。(学生笑了)师:好!下面老师出个题考考你们,看看谁最会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