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导入语是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式。心理学告诉我们,那些与一个人已有知识有联系的事物以及能增进新知识学习的事物,容易引起这个人的注意。所以,以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境界,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而且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因而,复习导入的方法教师往往乐于采用。当然,复习导入语应该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过渡到新课也应十分自然。
三、审题入手,提纲挈领它是指教师直接从解释或发问教材的课题词语入手,帮助学生审析题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概况,为进入新课做好铺垫,达到开“窗”窥“室”效果的一种导课方式。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各科导入常用的方法。运用此法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例如有位老师在讲“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一上课,教师先点出本节教学课题,之后,立即借题发问:“‘一国两制’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一国’是指哪一国?‘一国’同‘两制’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一国两制,适用于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实行‘一国两制’后同我国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这样围绕课题,不断发问,能引起学生注意和积极思维,并使学生了解新课的大概内容,为下面的讲授奠定心理和认知基础。
课题都是经过编者们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匠心独运而确定的。透过题目,往往能抓住课文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破题入手导课,能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中心,抓住重点,有目的地听课。破题导课运用得是否巧妙,关键在于对题目领略是否深刻,注释是否与课文内容相互呼应,既要说到点子上,又不代替对课文本身的分析,而是将破题作为手段,创设讲授课文的契机和情境。
四、激疑导入式提出疑问是指:一、设问,自问自答;二、提问,由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又分为指名回答和集体回答两种。所问内容,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出,只要有利于引入正文讲授即可。这是常规使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使用频率较高,使用人数较多。比如: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靠的是什么呢?
生:语言。
师:对,靠的是语言。语言有有声的,还有无声的。但不管它是何种形式的,都是我们人类的交际工具。那么,是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呢?大自然又是靠什么将它的四季变化告诉给人们的呢?人们为什么要了解、研究大自然的变化?这种研究有什么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板书题目)教师在这里提出了一连串思考题,实际是以设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提出疑问导人的方法,可以促进师生的双边思维活动,还可以起到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必要时,既可以让学习好的同学回答,也可让精神不集中,甚至在下边小声说话,或看其他书籍的同学回答,以促其精神回归课堂。
五、因势利导它是指教师上课时,就课前发生的情景,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顺势开讲,恰当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带到学习新课知识上来的一种导课方式。如有位教师一次正要去上“正确认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的课,当他走到教室外边,看到教室里有很多同学围在一起,并听到他们在大声争吵:“我摔打喊叫关你什么事!”“你摔打喊叫声音很大,影响我做作业、思考问题!”……恰在此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一哄而散,各自落座,两位争吵的同学虽有怒气,却面带怯色,等待教师的发落。这时,这位教师面带笑容,一上讲台,开口就说:“同学们,今天我又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为我们学好这节课内容填补了一个空白。”学生一听,情绪一收拢,这位教师接着说:“这‘新大陆’就是刚才两位同学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所包含的道理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这样一开讲,全班同学会心一笑,紧张的气氛随之而散,轻松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六、借用名言“名言”是指人们所熟知并认同的带有一定哲理的话,它含义深刻,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如“失败乃成功之母”、“骄兵必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有的名言是出自名人之口、名人之文,如记载古代教育家孔子言论的《论语》中就有许多话为人所熟知,能够脱口而出,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君子言于义,小人言于利”等。此外,还有韩愈《师说》中的首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杜甫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列宁“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变成了谬误”等等,举不胜举。也有的名言是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为人们所称道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为众,聚沙成金”、“心底无私天地宽”等。诸如此类的俗语、谚语、成语,各行各业都在频繁地使用。借用这些名言,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导入,格外引人注目,新颖别致,能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师:大家知道英国有一位著名剧作家,叫莎士比亚,他有句名言:“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他还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个比喻是多么形象啊!大家也许还记得这样一句话吧:“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也曾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那么这些书藏于何处呢,到哪里去读书呢?
生:图书馆!
师:对,图书馆!那是书籍的海洋,知识的宝库。伟人、大学问家都和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时,座位下的地面磨出了一道沟。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在长沙时总是第一个进图书馆,最后一个离馆。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与图书馆也有许多佳话。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人类的知识宝库——图书馆》一文。
作家、学问家、伟人……他们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大量地接受前人文化遗产,大量地读书以充实头脑。因此对书籍的存放场所——图书馆有特殊感情。鉴于他们的深刻体会,他们说了一些关于书籍的至理名言。这些名言鼓舞、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有的青年学生把它作为座右铭,当成律条、训言,牢记于心,实践于行。教师用这些名言导入,无疑能够加深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图书馆是营养之地、发展之地、成才之地,确实是宝库。使学生认识到要做一只勤劳的蜜蜂,为人民酿出蜜来,就得到万花丛中,就得到图书馆里去吸取大量知识营养。
总之,我们要善于运用导入技巧,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提问,使教学有声有色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精彩的提问使课堂生机勃勃,教学有声有色。怎样的提问才是一个好的提问?日本的一些教育家根据提问的优劣把课堂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两种,并指出“重要的提问”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②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的发展相适应;③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④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⑤能启发学生自省。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中每一提问都成为“重要的提问”,使其既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要实现上述目的,就要:
一、准确地抓住以下几个提问点提问1抓住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在音乐课中,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差,插图导入,可以丰富想象、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帮助他们理解音乐。教唱《呱呱呱》一歌时,教师先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的小动物你们见过吗?它们会干什么?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保护青蛙?”学生通过回答,加深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并且明确了保护青蛙的意义,从而为学唱这支歌奠定了基础。又如,在政治课中,有的人认为政治课枯燥,而有的老师却讲得津津有味,听他的政治课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艺术享受。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位老师在《识别美丑》这课的提问艺术吧!
(上课伊始,教师环顾教室,看学生都做好了学习准备,开始教学)老师首先挂出一张色彩鲜艳、黑白分明的熊猫图,一边指着图指导学生观察,一边描述:这是上海杂技团的大熊猫伟伟,它会玩球、骑车,还会吃西餐……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觉?
生:啊!真美,真可爱!
接着老师又挂出一张图,一个小笼子,里面装着一个小灰鼠,绿豆眼,尖尖嘴……师:你说它好看吗?
生:不好看,它太丑了。耗子不只长得不好看,它还偷吃我们的粮食,咬我们的衣服,它是一个坏蛋。所以人们常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师:同学们,熊猫和耗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给我们的感受分别是什么?
生:一个是美,一个是丑。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事物,它们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那么,如何看待这些动物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板书:《识别美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用两张彩色挂图作对比引出课题,使抽象的课题,变得具体了)师:如何看待美和丑。(板书)生:好的,好看的,就是美的。坏的,难看的,就是丑的!
师:我们先说对美的看法。我们在上学期讲过《热爱祖国》一课,讲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千姿百态,景色动人,哪位同学把这景色描绘一下?
生: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白云环绕的黄山奇景,壮观的泰山日出,都是祖国山河优美的自然景色。
师:还有呢?
生:天下闻名的桂林山水。
师:对,“桂林山水甲天下”嘛。还有呢?
生: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都是很美的。
师:对,不是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这些地方同学们都去过吗?
生:没有!
师:将来有机会,咱们一块儿去旅游,饱览祖国的山水之美。这些美景,我们称作大自然的美。
板书:自然美。
这里老师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诱导,进而使其获得新的知识。
老师提出让学生朗读脍炙人口的诗句,也是进行美的教育,从自然美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美、仪表美、行为美,逐步引导到心灵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井然有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教师如何去触动学生的心,点燃他们的心中之火,唤起他们对美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呢?这就是教育艺术。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所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位老师提问的艺术之可贵,大概就在于此。
2.抓住发散点提问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如教学《项链》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法外,你还能想到另外的结尾法吗?你设想的这种结尾法和课文的结尾法相比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经过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学生们设想了好几种结尾法,经过反复讨论比较,同学们明白了课文的情节,即最后作者来这样一个意外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遗失了假项链,赔偿了真项链)。“谜底”不在小说中间揭晓,即借佛来思节夫人项链时,而用结尾处的几句话来点明:“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最多值五百法郎!……”这样既有余味可寻,又升华了主题,使读者从结尾处回溯全文。这种结束之妙,远非其他任何结束之法可以相比。
3.抓住矛盾点提问此种提问以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来提问,使讨论的中心向新课方向逼近。如有位老师讲自然《浸润和不浸润》一课时是这样提问的,教师问:“鸡和鸭都是家禽,但鸡怕水,而鸭为什么不怕水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这期间引导学生做在一个白纸板和油纸板上分别滴一滴水的小实验,以打开思路促使讨论进一步深入,从而引发出浸润和不浸润的问题。
此种提问,有时也穿插一点小实验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讨论目的鲜明,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同时也为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提供了机会,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对新内容的教学针对性。
4.抓聚合点提问聚合点是集中反映课文的中心思想或者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聚合点提问,可以抓住一点提挈全文,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如在讲《社会发展简史》中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课时,教师首先就热点问题设疑:“社会主义既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而且有着无比的优越性,那为什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会解体呢?苏联、东欧的剧变还能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历史发展的规律?”热门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在学生争论不休之时,教师用学生所了解的中国革命发展过程给予点拨并及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中再引导学生。这样,使学生初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发展前途,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迂回和曲折,但这是前进中的曲折,社会主义和其他事物一样,也需要不断地得到补充、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胜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这种结合实际,用热门话题提问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深刻地领会了知识。
5.抓住模糊点提问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讲授古诗《陌上桑》时,在如何理解“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以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这段诗时,有不少同学疑惑:罗敷真的有这样一位地位显赫的夫婿吗?如果真是这样,她会出来采桑吗?以此关键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联系全诗的内容深入讨论,从而明白了这一段诗全是诗人的虚构。作者以大胆而随心所欲的夸张,借大官压小官,以威气斗邪气,不仅充分展示了罗敷的雄辩善言和不可抗衡的气势,而且使使君处于小巫见大巫、无地自容的境地。这样的提问引导,既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又提高了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