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幾日在星巴克之所得
從兩個月前在上海第一次走進星巴克,到今天每天下午都要去星巴克待上一個小時,這期間給了我莫大的指導。記得第一次走進星巴克的我衣衫襤褸,整個就是剛剛逃難歸來的難民,而且喝到的第一杯摩卡咖啡還是女友做的東。現在想想,當初連八十塊的咖啡錢都掏不出,正是後來創造奇跡的直接原因。
星巴克與我,有著諸多的緣分,在這裡我與愛妻第一次交流,事後她告訴我,如果不是我當初在星巴克展現出與我當初外表迥然不同的個人魅力,或許在請我用過飲品后就將我丟進人生的垃圾桶了,但是正式出於當時的那種外表與內心的冰火兩重天,我們才深深欣賞對方,最後走到了一個家庭。
而此時此刻,星巴克給我的啟示一點也不亞於愛妻的幫助,幾日來,我思考這樣幾個問題:一,從不做廣告的星巴克為何成為咖啡業世界龍頭;二,他的咖啡並不是最好喝的,為什麼卻最具吸引力;三,他的價格並不高,但是為什麼在這裡的幾乎都是儒雅的中高級人士;四,利潤並非暴力的咖啡企業是如何在全球屹立不倒的。幾日以來,我找到了答案,第一,星巴克不需要廣告因為每天思考的人需要這樣一個地方,就如同社會大眾需要肯德基,收入偏低的朋友需要華萊士。那為何星巴克適宜需要思考的人士,這來自於對后三個問題的解答。二,可以說,星巴克的咖啡算不上好喝,但是,星巴克是一家不賣咖啡的咖啡館,與其說她在銷售咖啡,倒不如說她是在銷售自己獨特優雅的環境,正是打造的這種環境,才使得她的消費主體是喜歡思考的人,一個月以來,每天都坐在這裡,我看到各類人都有來過,但是卻總有那麼一群主體消費者,點一杯咖啡坐在那裡發呆的人,而其他的,如學生一類,有,但是都是來喝杯咖啡就走了。因為在這裡他們找不到所謂的潮流。而是像哲學一般深邃的環境與人。一個月以來,在這裡交了十七位朋友,他們與我,幾乎都是在談一個問題,哲學,人生、事業的哲學。我發現,無論我和誰搭話,我們都會聊到天黑,現在,我明白了,因為星巴克里常在的人都是思維邏輯高度相同的人。星巴克的吸引力不是咖啡,而是文化。也同時解答了我的第三個問題,雖然二三十,最好五十一杯的咖啡並非奢侈,但是盲目的人們很厭煩這裡,如同酷愛人生的人討厭肯德基的吵鬧是一樣的。第四個問題困惑了我最長的時間,今天當我在香港的星巴克衛生間門口看到這樣一句話時我便全明白了。這也是星巴克給我最深刻的啟示,“我們承諾提供更高品質的咖啡,並在採購時關注咖啡產地是否符合負責任種植和公平交易原則。因為這不僅可以幫助咖啡農創造更好的未來,也可以保護地球氣候穩定”,我恍然大悟,星巴克的成功的根本是人間正道,成功的直接推手是他在定位了自己的消費群體后,便竭盡全力讓他們滿意,列如優雅的地理位置,讓人心曠神怡的工作、學習、思考空間!永遠堅持企業、國家為全人類便是自己的靈魂創造一切的根本動機,否則死時會比來時骯髒!
民國一百零五年五月十一日與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