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被洪水围困或落水后,必须尽可能地保留身体的能量。人在水中所遇到的最大威胁之一是寒冷。若体温迅速下降,会导致冻僵或冻死。在水中,穿衣物比不穿衣物体温下降慢得多,静止比游泳时体温下降慢得多。在防止低体温的过程中,除了接近高处、船只、救生人员或其它可抓靠的物体外,一般不要游泳。另外,手臂和腿部的运动可增加外周的血液循环,亦可导致体热的迅速流失。因此,在水中尽可能地减少活动对防低体温非常重要。
(6)在等待救护时,应尽可能地靠拢在一起,一方面心理上可得到一些安慰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互救,并且易于被发现,从而得到及时的救援。
(7)在水中救护时要注意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身。
(8)由于溺水极易致人死亡,抢救时,首先要把溺水者救上船只或陆地,立即清理口鼻腔内的淤泥及假牙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去呛入的水,做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指掐或针刺昏迷者人中、涌泉、内关等。
同时,灾难来临时,班主任要鼓舞学生保持顽强的斗志,坚定信心,共渡难关。下面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1998年长江大洪灾中出了个小英雄江珊。她能生存下来,极不容易,经受了非凡生存意志的考验。
年仅六岁的女孩江珊,在洪水中浸泡9小时后获救的情况家喻户晓。她能大难不死,可以说是无情的洪水对其施害对象身心素质沙里淘金的结果。
首先,广阔自由的生存空间使她成了天之娇女。小江珊生在长江边上的湖北省嘉鱼县牌洲湾,夏天她常光着脚丫下水捉鱼虾,上树掏鸟窝,父母从不溺爱、娇惯她。这锻炼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
其次,灵活的应变能力。洪水袭来,奶奶拉着她抓住了一棵树,奶奶刚把她顶到树上就被洪水卷走了,她听到了奶奶的最后一声叫喊:“千万莫——睡——觉”!小树折断了,江珊在汹涌的洪流中翻滚起伏,她用“狗爬式”拼命挣扎,顺着湍急的水流她又改成仰泳,碰到树干死抱着不放。
再次,顽强坚毅的生存能力。小江珊在水中已经很累很累了,也很困很困,肚子又很饿,但她铭记奶奶的话,强制自己不睡!顺手摘下两片树叶含在嘴里,心想有“吃的”了,以此自慰。就这样,当小江珊被解放军解救的时候,她的下半身已经在洪水中浸泡了9个小时,而她却是在单独一人等待救助而最终被救的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相比小江珊的勇敢、坚毅、顽强,许多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根本就是望尘莫及!小江珊在洪水中的表现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和学生学习。
雷击的应对
雷电是我们在夏季里常见的自然现象。
雷电的实质是天空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时发出的光就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强烈受热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巨大响声就是雷鸣。
雷电是由天空中携带不同电荷的云与云之间摩擦产生的。雷电放射出巨大的电流,有几万到几十万安培,雷电具有1亿伏的高电压和2万至少万度的温度及冲击波,破坏力极大。
雷电最容易击中比周围地势高的建筑物,如:烟囱、高塔、高大的建筑、各种天线和电线杆,致使这些建筑物遭到破坏。雷电还干扰无线电通讯,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
雷电如果击中木材、干草、汽油等易燃的东西,容易引起火灾。
人如果被雷电击中也会造成伤亡。
2000年5月16日下午,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发生一起雷电击人事件。当时,融水镇第六小学三年级两学生打着雨伞,并肩从崖头村家里冒雨上学。1时许,他们走到特别空旷的大岭底半坡时,雷电从天而降。据离现场20米外的同校9个同学说,当时看到雷电火光有尺余宽,并立即感到电流从地面传来,双脚一阵发麻。雷电停止后,同学们跑到出事地点,看到二人均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潘先安衣裤全被击烂,下身全黑,潘定安双脚发黑,内裤被击烂。经抢救,20多分钟后潘定安从昏迷中醒来,脱离了生命危险,潘先安未能救活。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班主任应掌握科学的避雷方法和急救方法,并传授给学生。
1.室内避雷
(1)雷击时应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防止雷电入室伤人。
(2)住在高楼的同学在下雷雨时,不要站在阳台上活动,以免遭雷击。
(3)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4)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设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宿舍楼顶上如果没有安装避雷针,下雷雨时,要关上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开关,拔下电源插头。避免雷电通过天线传到电视机、收音机,致使电视机、收音机被击毁,甚至起火蔓延成火灾。也不可以打电话。
(5)雷电天气时,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触天线、水管、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门窗等金属装置、带电设备。这些物质容易导电。
(6)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2.户外避雷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下雨天打雷时,千万不要收晾在铁丝上的衣服,如果一定要收,可以趁不打雷时,迅速收入室内。
(2)下雷雨时,不要靠近避雷针和它的接地装置。
人们为了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竖在建筑物上,比周围地势高出许多的针杆子。它由三部分组成:最上面的叫“接闪器”,中间的金属线叫“引下线”,地下的金属体叫“接地体”。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它把雷电引到自己的头上,然后导入大地。这样,建筑物就可以避免雷击了。下雷雨时,巨大的电流会通过避雷针流到地下去,所以,尽量不要靠近有巨大电流的避雷装置,因为容易触电。
(3)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体及电力设备。
(4)下大雨、电闪雷鸣时,不要站在大树、高塔、烟囱和高压电线杆下避雨。因为它们地势高,最容易被雷击中,人如果站在下面也最容易被雷击。也不要站在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要赶快用衣物包好头部,尽量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可能降低身体的高度。
(5)电闪雷鸣时,人最好不要在旷野中行走,更不要打伞在旷野上跑,否则容易遭雷击。更应远离树木。
人在空旷的地方行走,人比地面高,成为云层放电的对象,容易遭雷击。伞有金属部分,能导电,水也能导电。人如果衣服被淋湿了,又打伞在空旷的地方行走,就更容易遭雷击。也不要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扛在肩上。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另外,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人如果飞快奔跑,会造成人体和气流摩擦,加快气流的流动,对雷电形成一种引力,雷电随气流紧追而来,从而导致雷击。
(6)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7)打雷时,如果人在野外,不能离开高处,干燥的物质也可作为绝缘材料,坐在上面,不要坐在潮湿的地方。尽量低下头,抱膝抵胸,脚要离开地面,四肢并拢,不要用手触地,那样可能会传导雷电。带橡胶底的鞋有助于绝缘,但不能保证你一定安全。如果你没有东西可作绝缘材料,则平躺在地上。
(8)在旷野中如果你感到雷电的击打在迫近,如皮肤感到刺痛,头发突然竖起,此时你正站立的话,马上蹲下来,先用手触地,然后弯腰至膝。如果你万一被击打,电荷很容易通过手臂传到地面而放过你的躯干,这会使你免于心脏衰竭或者窒息,所以要快速平躺。并扔掉身上佩带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9)雷电交加之时,不要在巨石下、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电流从这些地方中通过时会产生电弧,击伤避雨者。
(10)打雷时不宜骑自行车、摩托车等,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就容易伤人。
(11)打雷时不要打手机,否则有可能成为放电对象,最好关掉手机电源。
(12)打雷时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13)雷雨之后,如果高压电线断了,千万不能用手去拿,以防触电。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4)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很少会伤人。
3.遭遇雷击的处理
(1)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
(2)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不让火焰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打湿的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扑灭火焰。
风灾的应对
大风、狂风的肆虐与暴戾,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并造成巨大损失,甚至能夺去人的生命。据统计,北京地区每年大风日在25天至30天左右。近几年,由于高层建筑增多,常常导致空气流动不畅。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林立的街道、商业区、居民小区,由于地形狭管效应,使风力倍增,形成了一些人为的“风口”加上许多广告牌、霓虹灯和其他装饰物安装不科学,也成为大风天潜在的安全隐患。
刮大风伤人甚至发生死亡的事故在过去鲜有发生。但是近十多年,由于城市建筑的发展和各种户外广告牌的大量出现,使城市环境在大风中越发危机四伏。发生在2003年4月9日的风灾至今令北京人难忘。那天北京出现了7~8级大风,仅4个城区就有40多处广告牌及高楼悬挂物被风刮倒。矗立在北京站站前广场的大型广告牌因不抵风力而倒塌,当场砸死1人,伤及15人,并造成1人截肢。
预防风灾一点马虎不得,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之策:
1.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对天气变化做到早了解、早防范。
2.当大风袭来时,应尽量躲在坚固的建筑物里,不要躲在高大的广告牌或有玻璃幕墙的大楼下,防止被倒塌的广告牌或脱落的玻璃伤害;行走、骑车应尽量避开高层建筑,避免被高空坠物击伤。
3.遇到大风天气,不要在大树、草棚或其他简易建筑物旁逗留,以免被突然倒塌的大树或建筑物砸伤。
4.当大风伴有沙尘暴时,要尽量不到室外活动,防止事故发生。
(1)要及时关闭门窗,尽量避免室外活动。必须在室外活动时,要使用防尘、滤尘口罩,戴头巾或帽子以有效减少吸人体内的沙尘。要戴合适的防尘眼镜,穿戴防尘的手套、鞋袜、衣服,以保护眼睛和皮肤,勤洗手和脸(尤其是进食前)。
(2)在沙尘天气时,应该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
(3)沙尘暴天气最好不要外出,一旦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均需尽快就诊,求助于专业的医护人员,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4)当大风伴有沙尘暴时,由于能见度差,行走、骑车时应该注意来往车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