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3300000054

第54章 首次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2月5日,由591人组成的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远涉重洋,到达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南极洲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人口居住的大陆。早在3000多年以前,人们就用各种方法推测在地球的南端、跨越地球底部的地方应该有一块大陆。

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先后率船队探险,相继到达南极半岛的海岸,发现了南极大陆。此后,西方各国开始陆续派遣探险队对南极进行考察探险。

人类为了征服南极大陆付出过巨大的牺牲。20世纪初,英国人和挪威人分别率队展开了一场抢先抵达南极的竞赛。结果,挪威人早35天到达,而英国人则在归途中因暴风雪而全军覆没,造成了人类考察南极的最大悲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上运输和补给的能力加强,近几十年来,人类加快了对南极科学考察的步伐,各国已经向南极派遣了100多个考察队,几万名科学工作者,建立下近百个南极考察站。

1960年,苏、美、英、法、日、比等16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为发展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填补中华民族在世界这一领域里的空白,1981年5月,我国成立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武衡任主任,章文晋、范豫康、林汉雄等任副主任。1984年,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国家海洋局决定首次进行南极科学考察工作。

1984年10月8日,由155名船员,308名打捞救生船员,74名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在北京成立。11月20日,南极考察队分乘“向阳红10号”远洋考察船和J121海军打捞救生船从上海启航。

船队先是用了27.5天的时间横跨太平洋,到达阿根廷的罗斯怀亚港,又用了两天多的时间,穿越德雷克海峡,于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岛。

在一个多月漫长的海上航行中,考察队员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们穿越了98个纬度,183个经度,13个时区,经历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和南寒带4个气温带,历经了酷暑严寒。尤其在穿越急流咆哮的德雷克海峡时,风急浪高,怒涛巨涌使船体严重震动,舵手失灵。另外,多次遇到的极地气旋风暴,其风速高达每秒34米,浪高达到12米,但由于全体队员齐心协力,一次次化险为夷。

在南极的67天里,考察队在气候异常恶劣的条件下,风餐露宿,卧冰睡雪,克服了浓雾、冰山、雨雪和暴风不时封锁海湾等困难,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在完成了对乔治岛附近海湾和陆地的精心考察后,在一个三面环山,岸滩开阔平坦,淡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只用20天的时间,就于1985年2月15日,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在建立这个越冬的、永久性的科学考察站的同时,考察队员还对乔治岛附近的地质地貌、生物、气象测绘、地球物理、海洋环境、高空大气物理等许多学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获得了数以万计的数据、样品和资料,取得了14项突破性的成果,1月24日,考察队员历史性地挺进了南极圈,获得了综合观测植被样品。

在这里,国产重力仪、磁力仪连续运行3个多月,得到了第一手地学资料:

第一次取得了极圈附近和南设得兰群岛附近的水深值。

测得太平洋——南极海洋中磁力异常区、异常值和重力异常值,捕获了109公斤磷虾,在进行了海体饲养和属性研究后带回国内。

获得了生活在100米至1500米之间的上百种底栖生物样品。

分离和增减出上千侏不同门类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获得了数十个站位不同层次的高浓度的浮游硅藻。

获得了数十个站位不同层次的高营养盐和高叶绿素的含量。

国产3000米深水自记仪获得了3080米水深的完整资料。

测出了极圈附近10级风的浪高为8.6米。

在4120米的深海取得入±6.3米的沉积物的样品。

测出了极区两个多月中5个12级以上强气旋风暴的气象资料等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填补了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的许多空白,对我国进行南极科学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南极洲考察队在考察过程中,还探测记录了60小时的宇宙大气“哨声”。监测记录到18次南极半岛的地震信号。经过考察、测绘,他们还把南极站区淡水湖、濒海湾和站地环山第一次用中国名字命名为“西湖”、“长城湾”、“龟山”、“蛇山”等。

这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从1984年11月20日开始,历时近5个月,于1985年4月10日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胜利返回上海。

这次中国首次派考察队员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继1976年派考察队进行远洋科学考察后又一次远离祖国大陆远涉重洋进行的一次科学考察。尤其是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其意义更加深远。正如在长城站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时国务院的贺电所说的:“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考察事业上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人类奠定了基础。它对加速地球物理、海洋、气象、通讯技术和宇宙科学等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以后,我国遵照邓小平关于“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指示,从1985年开始,又进行了多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并在1989年的第六次南极考察活动中,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并在站内设置了“中山纪念堂”。

同类推荐
  • 科学大讲堂

    科学大讲堂

    《科学大讲堂:中小学生必会的科普新知》讲述了: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的观察力会变得更为敏锐、细致;如果尝试着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科学大讲堂:中小学生必会的科普新知》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世界的潜能。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简单地说,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椎动物。随着海洋面积的逐渐缩小,部分海洋脊椎动物开始向陆地进军,演化到两栖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 。
  • 探索发现炎帝陵

    探索发现炎帝陵

    本书作者用缜密的手法揭示了1994年在山西高平发现的炎帝陵,是探索中华远祖征服自然、创造中华文明的重要课题。
  •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本书介绍了可怕的洪水灾害、我国历史上的洪灾、凶猛的泥石流灾害、不期而至的血崩灾害、海冰灾害的危害、难测的火山灾害、地震的产生和危害等。
热门推荐
  • 我魂穿的那一年

    我魂穿的那一年

    花开四季,蝶舞三春,魂穿大理,浮萍一朝PS:长的帅都已经点阅收藏了,长得丑却还在犹豫!原本此书全名应为《我魂穿大理的那一年坎坷岁月》,因为我嫌名字太长,就自己看着省略了。写魂穿小说的勇气,来源于郭大爷摸电门都能魂穿的相声。
  • 网游之传奇里的道士

    网游之传奇里的道士

    不怎么会写大家可以先看看,已经想好了怎么结局,在完善细节内容绝不太监。
  • 波浪中的猩红

    波浪中的猩红

    生活本就是平凡的,可又是不平凡的,曲曲折折构成了一个人的一生,本文通过任波医生的经历,展示社会的人情冷暖,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看完这个故事的人,能有所感,有所得。
  • 鹿晗总裁:如果爱可以重来

    鹿晗总裁:如果爱可以重来

    五年之前因为一场意外,叶锦出了车祸被她父亲送去国外治疗,并且封闭了一切消息,甚至与叶锦相恋的鹿晗也毫不知情,鹿晗当时还是个穷小子,于是叶锦的父亲自作主张的在叶锦送去国外治疗后给了鹿晗一大笔钱,并告诉他:“其实小锦根本不爱你,只是玩玩你而已,她现在已经到外国留学了,这些钱,是小锦临走时让我给你的赔偿费,你好自为之吧。”五年后,叶锦伤势痊愈,回了国,而鹿晗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穷小子了,而是称霸整个中国的黑白通吃的H集团的总裁。时隔多年,他们还能回到以前吗?他们的爱还可以重来吗?
  • 苍云龙海

    苍云龙海

    一梦魂穿白余载,今朝醒,何处是家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再回首,昔日景象依旧。
  • 宝贝儿,咱不离婚

    宝贝儿,咱不离婚

    前一秒,签字离婚,下一秒,竟然被求婚。洛璇囧,二婚竟然还闹上了B城头条。二嫁御家,被媒体戏谑笑之:御太太,看来你生是御家人,死是御家鬼了。儿子感冒,御太太果断和儿子睡一床,御先生不乐意,趁儿子熟睡把人打包扛起。御太太怒:“御辰你嫌不嫌丢人,居然和儿子争宠。”御先生“你是我老婆,当然得和我睡。”
  • 飞行屋

    飞行屋

    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莫名其妙的穿越到飞行屋,妙妙书的世界。
  • 城市魔术师

    城市魔术师

    每个城市有无数个魔术师,但并不是每个魔术师都有掌控一切的本事,或许有时候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正是魔术的本质,但是看不穿的并不是魔术,而是生活百态。
  • 狂神征途

    狂神征途

    他本是修真界的废材,备受白眼与欺凌,机缘巧合之下,他于绝境得到不世绝学,从此好运叠来,渐成为修真界的巨人,无数次的热血对决,无数次的壮怀激烈,无数次的征战厮杀,胜利永远都属于他,最终,他成为了神界至尊!
  • 火神仙途

    火神仙途

    厉成超,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名字。但他的经历却不凡:出烈焰,震海岸,灭黑暗,统神光,去至界……看不凡神光,领略平凡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