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3300000038

第38章 摘取“皇冠上的明珠”的人——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邮政职员的家庭,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在6个兄妹中,陈景润排行老三。由于家庭人口多,家境比较贫寒,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的快乐,也使他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抗战胜利后,陈景润进了英华书院。在这里,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听到知识渊博的老师讲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时,即对充满奇妙问题的数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福建解放后,1950年,陈景润考入厦门大学。因成绩特别优异,于1953年提前毕业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学当老师,由于他性格内向,身体又不好,学校领导对他非常不满。为此,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把他调回厦门大学图书馆当了一名管理员,有意让他专心致志地研究数学。在厦门大学,陈景润没有辜负老校长的企望,在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维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后,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寄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看到这些散发着英气和奇光异彩的文章后,犹如当年熊庆来发现自己一样,华罗庚将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对此,当时流传着一种说法:熊庆来慧眼认罗庚,华罗庚睿目识景润。

1957年的数学研究所已经是人才济济了。此时,华罗庚做出了战略性的部署,在侧重于应用数学研究的同时,也组织力量向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挺进。陈景润进入数学所犹如鱼儿进入海洋一样,他选择了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艰难之路。

何为哥德巴赫猜想?即1472年哥德巴赫写信给数学家欧拉时提出: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二个素数之和。例如6=3+3,28=17+11等等。对此,有人对一个一个的偶数都进行了验算,一直验算到33000万个数,都表明是对的,但是更大的数目,更大更大的数目呢?猜想起来也该是对的。猜想应当证明,要证明它却很难很难。直到20世纪20年代,问题才有了点儿进展,人们把这个问题最后归结为:每一个大偶数是二个“素因子不太多的”数之和。他们想这样子来设置包围圈,由此来逐步、逐步证明哥德巴赫这个命题一个素数加一个素数(1+1)是正确的。

到1920年,数学家布朗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是一个“素因子都不超过九个的”数之和,九个素因子之积加九个素因子之积即(1+9)是正确的。到195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又证明了(2+3)。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1+1)了。但是以上证明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其中的两个数没有一个是可以肯定为素数的。

到了数学所,正是陈景润展示才华的地方,他开始频频地向科学的顶峰发起冲击。1962年,经过整整10年不间断地积累和准备,陈景润发表了2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了。为此,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

由于他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全然忘却了世界上还有其他喜怒哀乐。有一次,他正边走路边思考,不小心撞到一棵树上,还责问是谁撞了他。

他把全部的心智和理性统统贡献给了这道数学难题,虽然多种疾病缠身,但他仍在抽象思维的峭壁上攀登,无知的嘲讽钻进他的耳道,他全然不顾。就这样,一道道题的运算,大量的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跃然在一张又一张的纸上。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苦战,到了1966年,陈景润终于在哥德巴赫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前人未曾取得的成果——成功地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证明了(1+2)。1966年5月,陈景润在《科学通报》第17期上以简报的形式发表了他的证明结果。但由于证明过程太长,无法公布厚达200多页的手稿。为此,陈景润又开始了简化和改进复杂的运算方法的新攀登。

在进行新的漫长的攀登过程中,正值中国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陈景润曾经被当做修正主义苗子“安钻迷”、白专道路的典型、寄生虫、剥削者而受到挖苦、嘲讽和批判。他所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被斥为“伪科学”。

从专政队伍出来后,陈景润为了看书,在别人总是经常拉灭他房间电灯的情况下,用煤油灯照明,就像一个地下工作者一样在一间6平方米的小房里进行着他神奇的数学运算。艰苦的条件加上长期的内心压抑,使陈景润疾病缠身。他说:“我知道,我的病已经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支持不了啦!惟独我的脑细胞异常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

肺结核和腹膜结核再次复发,使陈景润的身体极度虚弱,但他没有因此而停下,继续顽强地向着他的目标艰难地迈进!当1973年2月陈景润终于完成了(1+2)的新证明时,他的身体几乎彻底垮掉了。新华社记者采访他后,在报道中发出了紧急呼吁,陈景润“疾病严重!生命垂危!”这一报道引起了各方面对陈景润的广泛关注,在毛泽东的亲自关怀下,陈景润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了陈景润新证明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他的证明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际数学界为之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光辉的顶点”,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他的突破性研究,深深地影响了国内学术界的沉寂状态,为推动学术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此,陈景润还被当选为全国四届人大代表。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播发了陈景润证明了(1+2)的报道:1978年,他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78年至1979年先后到美国、法国及英国讲学,受到国际数学界的好评。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8年提升为一级研究员,并任《数学季刊》主编、国家科委数学小组成员及厦门等6所大学的兼职教授。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走上主席台向大会做了典型发言。

在荣誉地位面前,陈景润看得很淡,在追求事业的执著上,陈景润看得很重。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长期忍受着常人难于忍受的痛苦。无论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斗打击的时候,还是在积劳成疾,为肺病、帕金森氏综合征所折磨的日子里,或者在得到荣誉和地位的时候,他都没有停止过数论研究工作,都亲自辅导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并取得了其他许多研究成果。

由于长期的劳累和疾病,这颗世界数学界的明星于1997年离开了他钟爱的研究工作,离开了他日夜坚守和跋涉的阵地,年仅64岁。

同类推荐
  • 热土凝香

    热土凝香

    本书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成立五十五年艰苦创业历程的写真,其创建、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几乎是同步的。
  • 中国科技十二讲

    中国科技十二讲

    该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把民俗与旅游科学地融为一体。作者力求避免泛论民俗文化本身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着重从指导实践入手,以浓重的笔墨对民俗旅游及其资源开发进行多角度的科学论析,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实验动物科学与应用

    实验动物科学与应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领头学科之一。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是活的试剂,是衡量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生物、医学、制药、化工、农业、环保、航天、商检、军工等研究及检测均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全新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备受人们关注。
  • 动物探索:中华文化撷英(四)

    动物探索:中华文化撷英(四)

    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魂,是每个民族成员的精神之根;不论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也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人人都时时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环境中;即使长期生活于他国,文化之魂和根也还是要时时伴随着自己。文化就是这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些,是全世界各个学科学者们的共识。
  •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本书分上篇昔日火星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下篇征服火星开辟人类第三故乡,几百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把火星视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在许多特点方面跟地球很相似。天文学家还观测到许多条纹布满火星表面,便据此推断那是火星上水量充沛的河流水系,抑或是火星人修建的人工灌渠……是否存在过火星文明?大家莫衷一是。然此书记录了世界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上发生的怪异现象和宇宙灾变研究中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新发现,以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火星文明以及人类将如何征服遥远而艰辛的火星之旅,如何开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点的雄伟壮举。
热门推荐
  • 怒雪狂歌

    怒雪狂歌

    倾覆天地冰封千里是为怒雪,嘶哑也当歌是为狂歌,怒雪狂歌,安吾心觉醒于无尽深渊之中,冲破自身画地为牢的囚笼,以无谓之心演绎顺心意之人生!开弓未有回头箭,岁月已不可回头,向死而生!你要战那便战!我自横刀向天笑!
  • 棺材中的一个狗

    棺材中的一个狗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人生,梦想,爱情,传销,人生百态。这花花世界能否有一个农民工立足之地。
  • 夕阳下的刀塔

    夕阳下的刀塔

    听说谁能坐上冰封王座,谁便是世界的主宰,可当我不惜一切得到之后,却发现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听说灵魂在死后,会在生命之泉中复活,可是千万之后,我依旧不变,你却在哪里?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金陵百咏

    金陵百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百六十行修真

    三百六十行修真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修真世界,没有仙根,只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胡乱修炼。没有选择做一个好人的权利,失去了荣誉感。也没有选择做一个坏人的权利,失去了随心所欲的畅快感。只能想办法做一个活人。一直活着的人。打不过就跑,跑不了就骗,骗不成就蒙,蒙不住就阴,阴不着就哄,哄不下就诱..................前世是一个你穷我富的世界,你穷了,我富了,其他勿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世界,你死了,我活着……
  • 想逃,我同意了么

    想逃,我同意了么

    她,从小被父母抛弃,被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人所收养,她起小就喊她为姥姥。当然,也是她的师傅,从小教她练习武功,一是为了防身,二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自己死后有人可以继承自己的一切。十八年了,姥姥把她培养成为了一名数一数二的杀手,但她只知道姥姥是一位行走江湖之人,她自小跟随姥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也完成了许多姥姥交给自己的任务,但至今仍不知道姥姥的真实身份。。。。。。。
  • 在丧尸遍地的日常生活

    在丧尸遍地的日常生活

    假如丧尸真的来到了我们的世界,我们一定会像电影中那样惊慌失措吗?既然看了那么多的丧失电影后,如果发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早有准备了呢?
  • 修真的经历

    修真的经历

    旁边的杂货店装修的典雅高端。一座座石头房屋的建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时不时有不少骑着狮子、老虎等等坐骑的贵族子弟。
  • 霸道少爷林彦俊之宠妻狂魔

    霸道少爷林彦俊之宠妻狂魔

    两人是娃娃亲相识,当霸道总裁遇上千金大小姐时居然化身成为宠妻狂魔!!!林彦俊:听说你最近又不乖了,嗯?白洛熙:哼,哪有啦,人家明明很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