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3300000016

第16章 星图与天文仪器

天体测量是研究怎样测定天体位置和天体到达某个位置的时间的一门学问。我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是辉煌的。

主要表现在星表、星图和天文仪器等几个方面。

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汇编而成。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是我国战国时代的石氏星表。观测者是公元前4世纪的魏国人石申,他曾编过一部书,叫《天文》,后人尊称其为《石氏星经》。石氏星表仅仅是这部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它有28宿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115颗的赤道坐标位置。它是后世许多天体测量工作的基础。诸如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都要用到其中28宿距度的数据。28宿是天文学家为了确定日月星辰和其他天象所在的位置,沿黄道和天赤道把附近的天区划分为28个区域。这是我国天文历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数据。

星图制作是对恒星位置观测成果的形象记录,它用来帮助进行天文观测,是天文学上用来认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种重要工具。它的意义就好像地理学上的地图。除了28宿的划分外,又对天赤道以南和以北的其他天区,做了不同的划分,称为宫。

我国的星图起源于所谓“盖图”,它是用来演示盖天说的。所以可以说,圆型的盖天说星图在汉代已经初具规模。它是把我国中原地区全天可见的星象画在一张圆形的图上,圆心是北天极,外面有几个同心圆,最小的圆圈是恒显圈,最外的圆圈是恒隐圈,中间的圆圈是天赤道。图上还画有表示黄道的圆圈。

随着对天空星象长期观测,星图所记录的星辰数目也逐渐增多。东汉初年,星图上载的恒星有118宫,计783颗。

三国时期的吴国人陈卓,入晋任太史令,综合前人的工作,把甘德、石申、巫咸三家所记录的恒星图予以汇总,共有283宫,1464颗星。他的工作成果,一直被后世天文学家奉作圭臬。

唐代王希明著的《步天歌》,把全天分成三垣28宿,共计31个天区,介绍了西晋陈卓的星图内容。它用七字一句的诗歌形式写成,文字通俗浅近,又配有星图,生动地描述了恒星间的位置关系,容易背诵和记忆,对普及恒星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唐宋元时期,对于恒星位置的测量,受到广泛的重视。仅宋朝时期,就曾经进行过7次大规模的恒星位置观测工作。

第一次是在公元976—984年对28宿距度的测定。

第二次是在公元1010年由韩显符进行的对全天恒星位置?测定。

第三次是在公元1034年编撰《景佑乾象新书》的时候进行的观测,结果都亡佚,只有28宿距星(每一宿里取做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位置的测量成果还保存在《宋史·天文志》中。

第四次是在公元1049—1053年间,由周琮等人进行的。结果用星表的形式载在《灵台秘苑》等书里,也只存360颗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值。标记恒星在天体中的位置方法,主要有两类,对于28宿距星,采取距度和去极度标记位置。距度为本宿距星与下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去极度为距星赤纬的余角。对于其他恒星,采用入宿度和去极度。入宿度是指28宿之外的其他恒星离本宿距星的赤道差。

第五次测量是在公元1078—1085年进行的,结果用星图的形式留存下来。苏颂(公元1020—1101年)所著《新仪象法要》一书里的星图和苏州石刻星图都利用了这次观测的成果。苏颂星图是在公元1094—1096年间绘制的,它采取圆和横图相结合的画法,而且还增加了一幅以天南极作为中心的圆图,一共绘恒星1464颗。苏州石刻星图是在公元1247年由王致远按黄裳在公元1190年左右所绘的原图刻制的,星图采取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绘法,就是以天北极作为中心,绘有3个同心圆,分别代表天北极周围的恒显圈、天赤道和天南极周围的恒隐圈,有28条辐射线表示28宿距度,还有黄道和银河等,所刻星计1430多颗。由于它们都是以实测的定量结果作为依据的,所以恒星位置都绘得比较准确,是我国古代星图制作的两幅有代表性的佳作。

第六次是在公元1095年对28宿距度的复测工作。

第七次是由制纪元历的姚舜辅等人在公元1102—1106年进行的,得到了28宿距度的新数值。据研究,它的误差绝对值平均只有0.15度,是北宋七次测量中精确度最高的一次。

到元代,郭守敬等在公元1276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恒星位置测量工作,对28宿距度的测量精确度比宋代姚舜辅的结果又提高了大约一倍。郭守敬等测量了大约2500颗恒星的位置,还编制成了星表,可惜的是,绝大部分成果没有流传下来。

近年发现的星图中最早的是从五代的时候吴越王钱元和他的次妃吴汉月墓中出土的两块28宿星图刻石。每个图上大约有星180颗。它们的位置刻得相当准确,是古星图中的珍品。

举世闻名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根据公元1078—1085年的观测结果绘制。绘于公元1190年,1247年刻石。图上画有银河;内外规之间还画有通过28宿距星的经线28条。

敦煌发现的唐初绢质星图,是留存至今的世界上星数最多而又最古老的星图,星数大约1350颗:它把天北极周围紫微垣附近的星画成圆图,其他星按太阳在12个月中的所在位置沿赤道均分成12幅长方形的横图,类似现在的沿赤道圆住投影的形式。

它可能是古老星图的抄本。用圆和横图相结合的画法,使恒星的位置变形比较小,是古代星图绘制中的一个重要创造。

可惜的是,这份星图已经于1907年被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盗走,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我国古代有优良的星图绘制传统,留下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遗产。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成就。

观测恒星,测定天文常数,还要依靠天文仪器。

我国最早的测天仪器是测日影的土圭,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利用它作为测定回归年长度的工具。还有漏壶是用来计时间的。浑仪是演示天体运动的。

从两汉到隋唐,浑仪与浑象更加完善。

到了宋元,我国古代传统的天文仪器包括漏壶、圭表、浑仪、浑象等,都发展到了高峰。

在时间测量方面,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燕肃在漏壶中首次采用漫流系统,他使起度量时间作用的漏壶一直处于漫溢状态,使多余的水从漏壶上部的小孔流出,这样就保持漏壶有恒定的水位,基本上消除了漏壶水位变化对流量的影响,提高了计时的准确性,是漏壶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

在圭影测量技术上,出现了四丈高表和景符测影法,它能够克服表端的影子因日光散射而模糊不清的缺点。

浑仪也有了相应的改进。唐初,李淳风造了一架新型的浑天黄道铜仪,它具备了度量各不同坐标系统的环圈,包括地平、赤道、黄道、白道等系统。黄道环上有249对小洞眼,每过一个交点时,就把白道移过一对洞眼,巧妙地解决了黄白交点移动快带来的问题。

北宋时期,浑仪的制作十分频繁,先后制造了5架巨型浑仪,每架用铜两万斤左右。它们克服了浑仪环圈过多,校正、安装、运转不便等弊病,在浑仪结构上出现了两种发展变化,一是减少不十分必要的环圈,靠数学方法的改进进行坐标间的变换;二是改变一些环圈的安装位置,以扩大视野。

宋代沈括取消了白道环。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黄道圈,进而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著名的简仪。

简仪是由四游、百刻、赤道、阴纬、立运5个环组成。四游、百刻、赤道3环组成一个赤道装置,是近代大型望远镜赤道装置的原型;阴纬、立运两环组成一个地平装置,置于赤道装置北面支柱的横梁底下,它是近代地平经纬仪的先驱。两种装置分别设有窥衡,窥衡两端圆孔都置有十字线,可以增加照准的精度。这个十字线是现在天文望远镜里十字丝的祖先。简仪在天文仪器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水运浑仪”是一行等人在张衡水运浑象的基础上设计的。除了自动演示天体运动外,还能自动报时。这已经具备了原始天文钟的雏形。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张思训制作了一台高一丈多的自动浑象,能自动报时。还改用水银作为动力,克服了用水冷热不均的缺点。

公元1088年,苏颂、韩公廉等还制成了高12米、宽大约7米的“水运仪象台”,把浑仪、浑象、报时器和圭表合成一体,浑仪、浑象、报时器都用漏水作为动力,通过复杂的齿轮系统带动自动运转,能和天球的昼夜旋转相吻合,又可以通过击钟、击鼓、击钲、出现木人等形式,自动地显示时刻更筹的消长。它是近代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这些重要的发明创造,显示了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和机械技术的卓越成就。

同类推荐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植物知识

    植物知识

    中国古柏很多,树龄也大,所谓“千年松、万年柏”,说明树木中年岁大的以柏树为首。陕西黄陵有相传为黄帝手植的1株柏树(为侧柏),恐为柏树中树龄最大者,株高近20m,主干下围近11m,被中外人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有诗咏之云:“七搂八柞半,巍哉柏之冠,世传远祖植,悠悠五千年。钢枝挺铁骨,铁甲敌炎寒。霹雳难摧志,风高无媚颜。阅历兴衰事,从容向长天。神州衍斯种,世代泽绵绵。”这株柏树就位于黄帝陵轩辕庙大门内。
  • 物理:在辉煌的历史里

    物理:在辉煌的历史里

    本书介绍了对共振与声波的认识、对共鸣与隔音的利用、奇妙的古代声学建筑、对光源的认识与利用、绝无仅有的成像实验、对光学仪器的研制、人工磁化法的发明、对力的认识与运用等内容。
  • 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

    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

    本书为意识与脑科学丛书的一册,是一本前沿的心智研究作品。智能的本质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之一。而如何向脑学习,一直是人类的挑战之一,本书提出了向脑学习的几个可行性方向。
  •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 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超级特种少年

    超级特种少年

    为国家,血溅山河,利刃出鞘;为兄弟,生死与共,肝胆相照;为人民,舍己为人,无怨无悔;十八岁少年为何手撕敌人?军队美女为何频频犯花痴?一切的谜底就在超级特战少年!
  •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潜龙恋上仙

    潜龙恋上仙

    “宫宫——”“乖,叫老公!”被男人扣在怀里,某女小狐狸眼一眯,贼贼的笑喊“老宫——宫——”男人哑然失笑“既然如此喜欢叠音,不如多换几个字眼儿。”“唔唔……嗯……”
  • 闪电大侠

    闪电大侠

    别人穿越不是什么太爷,就是什么皇子,我倒好穿越成为丐帮的帮主。别人被车撞穿越,自杀穿越。我倒好,居然被一只狗吓得掉进水里然后穿越了。没错,我怕狗,穿越千年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完成;那是凹凸曼给我的曙光肯定是为了让我来到这里完成某个重要的任务。没错,那个任务一定是:拯救地球。但是事实告诉,我一切都想多了。原本我过着乞丐的生活游走四方还是挺爽的,但是当我遇到她们;我知道了,我的后宫生活要开始了。
  • 逗比王妃:王爷!王妃又掉坑里了

    逗比王妃:王爷!王妃又掉坑里了

    这是个什么情况?我竟然会被豆腐砸死了!苍天啊大地啊我的王母娘娘观世音菩萨啊!被豆腐砸死也就算了,好歹让我赶潮流穿越了,还有三个妹腔哥哥和疼女儿爹娘...但这妖孽...又是来干啥的???某妖孽:(一连魅惑的抛个媚眼)“当然来娶你的了~~”女主:捂脸,抬腿,以每秒50米的速度...溜了。某妖孽:"........"
  • 极品花少

    极品花少

    艺术生曾子光,得祖师爷真传《心典》!一只画笔,扫平千家名著,让艺术泰斗瞠目结舌;一双慧眼,看破病痛顽疾,使世家权贵无不阿谀奉承!黑帮老大认他为大哥,学院校花捧他为男神!他将神纵都市,桃运袭来,画皮画魂又画骨,医人医病又医心……
  • 低吟浅唱系列之爱情就像一颗糖

    低吟浅唱系列之爱情就像一颗糖

    唐菲菲第一段初恋刻骨铭心,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后来与霸道温柔音乐才子盛星朗相知相爱,却未曾想到又是陷入了一场情感风波,成为明星大腕的他逐渐迷失本性。他是万众瞩目的王子,而她,却不是拥有水晶鞋的那个仙度瑞拉。各种矛盾纠葛让彼此深爱的两人渐行渐远。盛星朗出国深造,身心俱疲的她万念俱灰,选择远离城市,独自修行。可是爱情对她来说就像她最爱的糖果无法割舍,就算开始五味杂陈最后剩下的还是那一丝甜味。
  • 豪门暖爱:总裁独宠萌甜妻

    豪门暖爱:总裁独宠萌甜妻

    作为一个混吃等死的底层社会小人物,安夏平生最大的动力就是在城里买座房子,过上小康生活。可是她的人生总是差点运气,干啥都有小人挡道,租房遇强拆,升职遇潜规则,就连拉个业务也要碰到渣男吃豆腐!“喂,姓易的,你吃我豆腐我也就忍了,可是你把你一家老小各种前任现任拉来给我添堵算怎么回事!信不信我直接把你扑倒生米煮成熟饭!”某易不要脸地直接平躺:“说话不算数是小狗!”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腹黑总裁修炼手册

    腹黑总裁修炼手册

    回国以后的夏媛希被前未婚夫夜凛枫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某个腹黑的人,见到夏媛希回国就急冲冲赶到机场接机,不过一切都不如愿。[甜][虐][青梅竹马][霸道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