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3300000001

第1章 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

奴隶社会的灿烂文化主要是青铜文化,因而又把这个时期称为青铜时代。

由纵的方向上看,中国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商代中期以前是产生期,这时期,具有我国独特色彩的陶范熔铸术已基本形成;自商代中期以后,到西周初,是鼎盛期,出土的大量精美、复杂的青铜器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陶范熔铸术更加成熟,出现了浑铸、分铸、分范、填范等多种手法;西周中期以后是延展期。这时又出现了失蜡法、焊接、嵌错等多种工艺技术,而且冶铸规模和分布地也扩大了,直至到春秋战国之交,铁器的使用逐渐增多,青铜生产才慢慢居于次要地位。

所谓青铜,主要是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是相对于铜锌合金的“黄铜”、铜镍合金的“白铜”而言的,它与纯铜相比,主要具有熔点较低、硬度较高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青铜与人类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素有“文化金属”之美誉。

人类是如何由使用石器进化到使用青铜的呢?

据研究认为,随着石器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人类开始拣取质地较硬的石块制作石器,有时会偶然拣到天然铜,并发现可以把它砸扁、拉长,却不能像其他石块一样地被打成碎片,当不慎把它失落火中时还会看到它会熔化成像水一样,并且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或者根据人的需要被加工成各种形状。于是人们在实践中慢慢认识了铜的延展性和可熔铸性,并把它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

在青铜器出现以前,人类曾有过一个使用铜器的时代。不过由于自然界中纯铜的含量很少,铜器虽然具有延展性,可以重复使用等特性,它的硬度却不及石块。因而人们虽然懂得了熔铜术,却仍然要大量地使用石器,考古学把这个时期称做铜石并用的时期。有人认为公元前26世纪至前21世纪的龙山文化时期是我国铜石并用的时代。

在熔铸红铜(单质铜)的过程中,人们又发现掺其他杂质时能够改变铸件的性质,比如降低熔点、增加硬度等。古代关于金属这种性质的记载的文献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是《吕氏春秋》,其中曾这样记述:“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适当改变合金各成分的含量,以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青铜器也就产生了。

《左传》有禹制九鼎以传国的故事。其中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等记载,此九鼎直到战国末才亡失,后世史不绝书,如果此载属实的话,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当在夏代以前,即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之间,约与埃及、巴比伦等古国同时。

人们在长期冶铸青铜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商、周时期冶铸的基础上,逐渐直观地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能人工控制铜、锡、铅之比例,从而得到了性能各异,适于不同用途的合金“六齐”。据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六种配比的青铜的含锡量有两种分析结果:为16.7%、20%、25%、33.3%、40%、50%;或者14.3%、16.7%、20%、25%、28.6%、33.3%。我们知道,含锡量为17%左右的青铜如钟鼎、斧斤、戈戟等器物要求有较高的硬度,故此含锡量比大刃、削、杀、矢为低。鉴燧之齐含锡较高,是因为铜镜需要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时还需要有较好的铸造性能以保证花纹细致。

《考工记》中还有关于观察冶铜时的火焰以判定冶炼进程的记载:“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金属加热时,由于蒸发、分解、化合等作用而生成不同颜色的气体,开始加热时,铜料附着的碳氢化合物燃烧而产生黑浊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物、硫化物和某些金属挥发出来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锡焰白,铜焰青,黄焰是温度不够的象征,青白之焰说明铜未全部熔化,直到全部青焰时,亦即铜、锡中所含杂质大部分已跑掉了,就预示着精炼成功,可以浇铸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炉火纯青”作为功夫娴熟的形容词。

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中,铸造占着突出的地位。奴隶制社会时期,基本上还都是用泥范制造,而且在没有采用砂型铸造以前,它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铸造型范。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到小屯时已日臻成熟,技术上的精湛与独具匠心,至今令人赞叹不已。铸造一件器物,大体要经过如下几道工艺流程:

制模,塑出花纹——翻制泥范——范、芯自然干燥和高温焙烧,并经过修整——范、芯的组装和糊泥——浇注铜液——出范,出芯,清理——加工,修整,打磨而后得到成品。

商周时期已出现规模宏大的青铜冶铸作坊。例如河南安阳殷墟苗圃北地的铸铜作坊遗址,面积至少在1万平方米以上。洛阳北郊西周早期铸铜作坊遗址面积,据估计约有9万至12万千方米。春秋战国时期,器薄形巧、纹饰细腻而又清晰的青铜器大量涌现,这是铸造技术和金属的铸造性能得到提高和改善的结果。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铸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此墓青铜器总重量达10吨以上,再加上铸制过程中的损耗,铸成这些铸件需要铜、锡、铅等金属原料约12吨,是历来出土青铜器群中总重量最多的。一个不大的诸侯国能够制造出如此大量的青铜器铸件,说明春秋时期青铜冶制技术推广、提高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原来的估计。曾侯乙墓青铜器群的造型、纹饰、加工工艺达到了一种叹为观止的程度。如编钟,无论形制如何,均采用浑铸法,不同的是更娴熟地使用了分范合铸,镶嵌花纹等技术。最大的甬钟,整个铸型使用的范和芯多达七八十块。整套编钟铸制精美,花纹细腻清晰,富于立体感。钟体内很少出现铸造缺陷,形制的精确,保证了音律的准确。铜鼓座上的龙群有22件铸件和14件接头,通过铸接和焊接相互连接,并和座体结合到一起。这是商周以来惯用的分铸法的一个发展。就焊接技术来说,既使用了强度较高,操作较困难的铜焊,又使用了强度较低,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蜡焊。出土的用于焊接的低熔点铅合金,经分析:含铅约58.4%,锡约36.8%,铜0.23%,锌0.19%。出土的尊和盘,在所有传世和出土的青铜器中均属于极品,它们的制作反映了铸造技术的重大革新。特别是透空附饰比其他铸件更高出一筹,关键是使用了失蜡法。从纹饰的纤细清晰、铸件的齐整精致来看,失蜡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它的最初出现时间可能还要早得多。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的制造也十分发达,特别是青铜剑的铸造技术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考古出土的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宝剑,历经2500多年,依然花纹清晰,光彩照人,锋利无比。这一时期,在青铜器表面嵌入金银丝的“金银错”以及在青铜器表面涂金泥和刻画花纹的“鎏金、刻纹”等工艺也开始流行。金属工艺技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新面貌,使青铜器愈加华丽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器,全重约875公斤,有人考证母戊可能是殷王的配偶,又可能是文丁的母亲,或者是帝乙的正妻。整个铸件使用熔铜、制范、运输、管理等人员不下二三百人。其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水准之高,即使在今天仿制,也决非易事。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以其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开创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

同类推荐
  • 宇宙演进

    宇宙演进

    本书揭示了宇宙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介绍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以及各类天体的起源、结构、特征和运动等相关知识,反映科学家在研究宇宙奥秘过程中的艰辛探索。
  •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本书论述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冰川与气候问题、冰缘作用与环境、黄土结构、黏土矿物等,探讨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地质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按单元列出教学目标、考评测试及科学素养读物。教学目标部分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设定了三个不同程度的目标一一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
  • 自然图腾

    自然图腾

    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感和神秘感,认为自然现象和自然力存在一种神秘力量在支配,就把它们奉为神灵,并且加以崇拜和祈祷。我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对象极为广泛,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动植物类等,主要都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物和自然力。本书主要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特别告诉人们要爱护环境、珍惜环境,做到环保节能地生活。
  •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热门推荐
  • 前夫的秘密

    前夫的秘密

    结婚五年,陆之寒不要孩子。外人指指点点,说不是他的身体有问题,就是她的身体有问题。可两人的身体都没有问题。唐晚气不过,用离婚做威胁。没想到,陆之寒一口同意了。离婚第一天,他直接把前女友带到公司。唐晚那个气啊,离了好!但真相其实不是这样的,她前夫心中,藏着一个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今天的马云已经是一位光芒四射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也是创业者们追逐的目标,效仿的楷模。马云没有帅气的容貌,也没有过人的“才智”,三次落榜的经历让他产生了很多感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这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一个神话,马云创业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 天命嫡女之逆袭归来

    天命嫡女之逆袭归来

    第一世,她心思单纯,与人为善,却落得家破人亡,惨死当场……上天眷顾,她重生了,这一世她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她要反击!于是她在敌我之间游刃有余,有些事,看开了也就不难了,然而她究竟棋差一招……第三世她将如何行事?痴情的人儿将何去何从?
  • 青玄御风诀

    青玄御风诀

    修炼得道,人人皆可,但真的能人人做到吗!?一位贫瘠山村的少年,芸芸众生之中不起眼的一粒尘埃,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杀身之祸中,意外得到一块神秘的石骨,一生之气运从此逆改,先获那大道之始符,再得那大帝之武学,进秘境,闯圣地,斩尽那世人眼中的天骄纵才!杀遍天下,何人敢称尊!此世唯吾独尊!!一切皆因《青玄御风诀》!!
  • 云之史诗

    云之史诗

    云域,一个【上位界面】,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从【下位界面】死亡后升华来的【魂体】,而在这【上位界面】中,【魂体】也分为三六九等,这些【魂体】被统称为,【云侍】......
  • 断腕浮香,洗尽铅华

    断腕浮香,洗尽铅华

    “我已有心上人,你若听话,我保你一世无忧。”他以中原人礼仪娶她,对她冷眼相对……“我要以契丹礼仪迎她为妻。”他怀中搂着她最好的姐妹,对她冷言相向……她视他为神,敬他如仙,却得不到他的一丝温暖。她拖着一颗残破的心离开他的身边,安居他国。再见之时,昔日侍女沦陷青楼再见之时,他的冷漠化为温柔。为何?让她心有不安?再见之时,她背弃了和另一男子的三日之约。“自你偷走我的玉佩,便注定委我一生。”八年之后,旧人相逢,他含情脉脉,而她,一脸窘迫……“你有了孩儿又如何?我不介意成为他们现成的爹爹。”情殇已浓,他握紧她的双手,许诺一生……他视她如月,爱她如玉,盼不得她回眸一笑。他壮志雄心,入主他国,却被情敌打成残废。再不相见,草原之狼静躺棺中毫无生气。再不相见,中原之雄含恨而终。再不相见,唯独留下一只断腕,伴君长眠!
  • 盗天之下

    盗天之下

    一个退役军人,身怀风水玄术,一生经历可谓离奇,盗天之下,四人闯江湖,见证兄弟情,见证爱人情········
  • 青青子衿,悠悠俊顾心

    青青子衿,悠悠俊顾心

    子衿和俊顾是青梅竹马,一见就已倾心的青梅竹马。
  • 盛唐女医

    盛唐女医

    最近名动京城的女贵上官霓裳是什么来头啊?她啊,她是上官驸马家的孩子。那可是皇室血脉啊!难怪华贵婉约,凤仪万千!不,不,他是驸马与侍婢的私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