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留之际,其家中男女,哭泣尽哀,接着将尸体放在堂内席垫之上,谓之“下榻”,卧于灵床以便棺殓。尸身安于灵床谓之“正寝”。“正寝”后,死者家人一面发出报丧条报告各亲友,一面商议治丧事。
接下来是招魂,一般是家人到屋顶或高坡,朝祖先发源地呼唤死者,这是希望亲人魂归的礼仪。确认亲人已经去世后,爆发性地大哭,这是哭丧的开始。
②装殓
古礼装殓分小殓、大殓,小殓指穿好寿衣,大殓指装殓入棺。
如果不是装殓入棺,则将装裹好的尸体停放在屋里。如果死者上无长辈就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放在旁边。灵床前要设一个临时的供案,上边放“长明灯”,给死者在阴间照明。摆一碗“倒头饭”,上插三根秫秸棍,棍头裹一个棉球,称“打狗棍”。为防止“诈尸”,要用麻绳把死者的双脚捆起来。另外还要防止猫狗进入,这就是小殓。
大殓也叫“入木”。大殓要求死者的子女们都要守在旁边“亲视含殓”。棺木中铺盖俱全,死者放入后,还要放许多陪葬品。死者的长子,为死者揩拭面颊,亲友最后一次瞻仰遗容。这时,全体孝子瞻仰过遗容后要大哭,以最后诀别。
③成服与吊唁
简单说成服就是穿孝、戴孝,丧服因与死者的宗亲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它规定了何种关系应穿什么样的丧服、服丧多长时间等等。
吊唁是丧礼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讣告后,要及时奔丧、吊丧。亲友前来吊唁,孝子要迎接、陪同。亲友来吊唁,大多要携带礼品或礼金。
携礼吊唁的习俗表达出对死者的吊唁和对生者的抚慰和资助。
④接三
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间俗信中认为,人死后三天,他的灵魂就正式到阴曹地府去了,或要超生了。人们希望亲人死去以后升天,就在这期间为他延请,僧众念经礼忏或是放焰口救度饿鬼,能为生者赎罪积德,使之进入天堂。
⑤发引
丧礼的一系列仪式完成后,就要发引下葬了。按古礼来说,三月而葬时间太长,尸体不易保存,生者也不胜其劳,因而古时就有所谓血葬,即七天之内不卜而葬。后世的停丧日期不等。出殡的日子也要请阴阳先生推算。
出殡之前,先要辞灵,即对死者最后告别。发引起杠的时刻即将到来,送葬的队伍就要做好一切准备。一般是长子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子眷属们持缠白纸穗的哭丧棒。摔盆是发丧的重要环节,讲究一次摔破,越破越好,摔盆应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即财产的第一继承人。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
传统丧礼出殡的路上,要扬纸钱,摆茶桌,进行路祭。据说扬纸钱之俗始于晚清。
到达墓地后,先将墓坑再次整理,把随葬的馅饭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矫正方向,填土埋葬。填土由孝子进行,他们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地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接着才用锹填土,并堆成坟丘,向南的一面要垒墓门。以后人们祭扫上坟,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化,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有的地方的风俗是立墓碑,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接下来是把纸制明器烧掉,这些明器也叫“冥器”,俗称“纸货”,它是上古随葬实物的变异,从宋代开始流行,明器大多是日用器物的仿制品。随葬品是随遗体一起埋于墓坑的,纸制冥器则在下葬后烧掉,表示让死者带走。
⑥居丧
居丧的礼俗来自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和思念。
传统的观念是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称曰“居丧”。死者的亲族须脱冠履,披发跣足。妇人则摘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亲疏穿孝服、戴麻冠。居丧的孝子禁理发,夫妇不能同房,禁晤宾友、赴宴、参拜寺庙等。此类居丧之俗尤以殓葬以前为严格,“除灵”以后仍需遵守,以昭孝道。
在出葬后,丧家妇女到“除灵”日止,要早晚两次在灵前哭泣,同时再在灵前晨夕供膳祭奠,称孝饭。另外每隔七日旬祭一次。旬祭多者做至十一旬,在旬祭时多做诵经酬宴等功德之事。
旬祭结束或做封年时,“除灵”撤灵桌。古俗,除灵次日,丧家妇女换穿素衣,至寺庙行香后,始准回家省亲,称“行圆”。戴孝期内,丧家年节概不做糕粽类,由亲戚馈赠。
居丧时间,一般是从出殡一直到三年为期满。居丧也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居丧三年是对孝子的要求,这是因为小孩子出生后三年不离母亲怀抱,时刻都要父母的呵护、照料,因此父母亡故后,儿子应还报三年。按照古礼,居丧三年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寝苫枕块”,即睡草席,枕土块,而且粗茶淡饭,不与妻同房,不能生育,不更衣。不过,居丧的礼制也是有变化的,一是有病则随便一些,头有创则沐身,有病则浴。二是年迈可不必拘礼。守孝期间不劳苦,可食酒肉。此外,若逢国事,家礼服从国事,孝子可出来为国效力。
⑦传统葬俗
在远古时代,人死后并不都埋葬。《孟子》讲:“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狼狐食之,蝇蚋嘬之。尔家颇为不忍,于是垒埋而掩之。”最初的葬仪极为简单,据《淮南子》说:“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即死在哪埋在哪。《礼记》上有孔子的说法:“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即埋葬后不起坟堆。后随着鬼魂民间信仰的出现,墓葬出现了公共墓,有单葬、合葬的墓。墓葬的方向,中原地区基本上都是头向西。
随着居住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丧葬的方式也不同。除了土葬习俗外,还有悬棺葬,即将棺材置于天然的岩面、岩洞、岩缝内,当地称“挂岩子”。这种葬俗以福建的悬棺葬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以前就出现了,遗存下来的只有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的一处。至今保存最多、最集中的是四川省的珙县麻糖坎的悬棺。
火葬在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中是不容许的。汉代以后,佛法东移,印度僧侣盛行的火葬仪式也随之而来。依照教规,僧人死后要火化。后来此俗也向民间渗透。不过,火葬的习俗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是不相容的。传统的儒家观念向来主张土葬,认为自己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火葬有违孝道。汉代以前,焚尸是最大的耻辱,并且是严厉的刑律。宋太祖赵匡胤有禁止火葬的诏书,明朝更有惩处火葬的法律,其中不准毁弃人的死尸,违者当斩。这里的毁弃,包括火葬。清代律条更有“旗民丧葬概不许火化”的规定。虽然如此,火葬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仍然存在,其中一部分是随所信奉宗教而为,一部分是因贫困无资而为。他们的骨灰或弃于水中,或撒在田野,即使放在瓦罐、木匣里埋葬,也没有坟头。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节日礼俗
1.春节与元旦——说“过年”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的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就是“开始”,因为这一天按历法是一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称为“三元”;也有的称“三朝”,因为这一天还是年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因为这一天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代的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上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中国的元旦一般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春节”这一词,在古代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称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一般都是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的习俗。关于除夕守岁的最早记载是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风土志》上说,除夕之夜,彼此相与赠送,称日“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为夜半时分。
除夕夜最讲究灯明火旺。俗语道:“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戴顶新毡帽,灯明火旺最重要。”
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又要贴对联、贴福字,还要放爆竹、放烟花。在饮食上,讲究吃饺子和吃年糕,取“年年高”的谐音以图吉利。在南方,人们多在年夜饭中有道全鱼菜,取“年年有余”之意。除夕一过,新年的第一天开始拜年,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的祝愿,小辈还可得到长辈的压岁钱。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增添了节日的娱乐气氛。
2.闹元宵
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是中国民间隆重热闹的节日。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但在民间中传说不一。据史料记载,元宵节源于汉朝皇帝祭祀泰一神。司马迁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建“太初历”(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时,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祭,至明而终”。“太一”又称“太乙”,是主宰一切的神。正月上元是朝廷的祭祀大典,全城张灯结彩,通宵达旦。《事物纪原》说:汉代西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这就是元宵节时许多地方写有“金吾不禁”的由来。
汉武帝时,正月十五日祭祀泰一神,第一次把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燃灯节”。到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正月十五燃灯增加了节日的又一层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提倡,自唐中期以后,上元灯会、元宵赛灯和看灯已成为元宵节的主要内容。唐玄宗在先天二年元宵节上,在长安安福门外做了20丈高的灯轮,以华丽的绢纱丝绸和名贵的金银珠宝装饰,在周围燃起5万盏灯,看上去像一棵开满灯花的树。在唐代,千姿百态的花灯品种繁多,而在灯光下的乐舞百戏更是一道景观。成千上万的宫女衣罗绮、穿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与民间少女一起在辉煌如昼的灯火下边歌边舞。唐代诗人张说在《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中,生动地描绘了唐朝元宵节观灯的空前盛况:“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街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炻来。西域灯轮千影树,东华金阙万重开。”
到了宋代,元宵节有了新的发展,唐的“上元前后各一日”的放灯时间,增至十八日,而且灯笼的制作比唐代更豪华。有名的要数无骨琉璃灯和用白玉制成的各种花灯,上绘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这些灯设有机关或用热力推动,灯中所绘之图在灯的旋转中活动起来。宋朝流行一种灯景叫鳌山,是灯节中的主要景物。“山灯凡数千百种,极其新巧……百艺群工,竞呈技巧。”
由于宋朝的商业发达,在市面上还逐渐出现了“灯市”。
到了明清元宵节灯更是精巧百出。《清嘉录》上历数花灯的品种:像人物,则有嫦娥奔月、西施采莲、刘海戏蟾、招财进宝之属;花果则有荷花、栀子、葡萄等;百族则有各种飞禽走兽;论奇巧有琉璃灯、万眼灯,等等,品目繁多,不胜枚举。在清代,与各种花灯相比,冰灯别有一番情趣。冰灯流行于北方较寒冷的地区,据说松花江沿岸的渔民在冬季凿冰捕鱼时,常用水桶冻一个“冰坨子”,中间的水放出点一盏灯,既可照明又可防风。随着满族入主中原,冰灯开始在中原出现。每逢正月十五日,人们制作出各种小冰灯,孩子们提着它互相媲美,许多城市还要举办冰灯游园会。
在中国,元宵节不仅是一个灯的节,人们还在元宵节期间吃元宵、猜灯谜,还要进行放歌、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元宵节期间的一系列活动称为“闹元宵”。
3.迎春神——立春
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为了不误农时,立春这天,皇帝也要以身作则,举行耕田典礼。各地官府都要举行迎春大典,亲自鞭打春牛,表示春耕即将开始。民间还要举行迎春神、咬春、演春等庆祝活动。
立春的确定,要上溯到汉代以前。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所以古代也把它称作节气之首或“岁始”。迎春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记载了,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公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迎春的队伍都是青年,举青旗,着青衣,吹着牛角号,唱着迎春的《青阳曲》,跳着迎春的云翘舞。在立春这天,官府在城镇集市的广场上,用黄土塑一头象征耕种的春牛和一个农夫打扮的芒神。芒神就是传说中东夷首领少蜱氏,或说是西方天帝的长子,名重,常持一大圆规,负责观察天象,编制节令,主管万物生机和植物繁茂。芒神和春牛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立春在腊月十五日前后,则芒神在前、春牛在后,表示当年的耕种要早些;立春时间在岁末年初,就把芒神和春牛并立安排,表示耕种适时,不早不晚;立春在正月十五前后,则芒神在后,春牛在前,表示这年的耕种应晚一些。
在中国谚语中,有“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尾,家家买黄牛;春打六九头,麦稻必有收”的民谣。
立春这天,各地都有“咬春”的习俗,即吃生萝卜和春饼、春卷,此俗形成于唐朝以前。立春日早上,无论男女老幼都吃一块生萝卜,据说可以消食、止咳,不生牙病,还可避免春困。
4.“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是民间的谚语,这里面包含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知识。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日、月、五星行经的黄道带划分成二十八个天区,用以表示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同时用二十八宿来判断季节,就是根据昏旦时在东方地平线上初现的星宿来判断季节。中国古代二十八宿分四个部分,称为“四象”,或“四神”。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为东方苍龙,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为北方玄武,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为西方白虎,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为南方朱雀。其中东方苍龙的角宿为龙的角,亢宿为龙之颈,氐宿为龙之胸,房宿为龙之腹,心宿为龙之心,尾、箕二宿为龙的尾。二月二日这天,东方地平线上出现龙角星,整个东方苍龙还没完全显露,故称“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