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2300000029

第29章 人不可貌相——荀子智慧与识人术(2)

1950年初,中央军委准备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这与刘伯承主张“治军必先治校”的主张不谋而合,他闻讯后立即请求辞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担任办校工作。毛泽东对刘伯承是了解的,刘伯承有“古名将风”和“常胜将军”之称;他先在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后在苏联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在革命战争中,他所统率的部队,经常办有军政学校、随营学校或轮训队,在中央苏区和长征中,还曾先后担任中央红军学校校长,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教育家。因此,毛泽东立即赞同刘伯承的要求,并亲笔复信。刘伯承满怀雄心壮志主持学院工作达7年之久,为培养中高级军事干部,推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在选才用人中,还提倡毛遂自荐,反对惟文凭选才,反对论资排辈,而主张不拘一格,这同他本人自学成才、积极进取、奋斗成功的经历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与他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艺术是分不开的。

3.识人重其朴实无华

【原文】“修饰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守职修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而不可使侵夺,是士大夫官师之材也。”

【大意】修养美好,端直正派,尊崇法令,注重等级名分,而且没有不正的思想;忠于职守能做好自己的事业,不敢任意增减,可使这些制度、职务世代相传,而不让它受到损害,这些是士大夫官长的素质。

荀子说:“修饰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守职修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而不可使侵夺,是士大夫官师之材也。”修养美好,端直正派,尊崇法令,注重等级名分,而且没有不正的思想;忠于职守能做好自己的事业,不敢任意增减,可使这些制度、职务世代相传,而不让它受到损害,这些是士大夫官长的素质。军队中选用将才,要特别注重那种朴实勇敢的人,同时要看他们的气概,怕的是有些人不全是发自内心的忠义之气,这些人轻浮、骄气,没有真正的气概。

一般说来,轻浮与骄气的人成就不了大事。因此选用人才的时候务必注意朴实无华之人。

古往今来由骄傲而奢侈,而淫逸,而放荡,以至于无恶不作,终致败家的事例数不胜数,其中许多是父兄骄,子弟也骄:也有父兄并不骄,而是疏于管教子弟,致使其因骄横而倒行逆施而丧身灭族。

西汉的上官桀,年轻时只是个小小的羽林侍郎。由于接近皇帝,一次偶然机会使他逐步发了迹。一天,他跟随武帝到甘泉宫,路上恰遇大风雨,辇车无法前进,车盖也被刮得东倒西歪,使武帝的车驾无法避风雨。上官桀把车盖解下来双手擎着以护驾,大风大雨持续了好长时间,他始终尽力用车盖挡住风雨以护驾。

事后,武帝对他的臂力感到很惊奇,升迁他做了未央厩令,负责喂养马匹,仍是个不大的官职。但他善于阿谀逢迎、巧言令色。有一次,武帝生了一场病,病好后见许多马匹都很瘦弱,就对他大发脾气道:“你以为我再也不能来看我的马了吗?”打算把他交付审判。上官桀磕着头说:“我听说圣体不安,日日夜夜都在忧伤着,确实没有心思再去喂马了。”边说边涕泪交流。武帝大为感动,认为他很忠诚,从此便格外亲近、宠幸他,封官赐爵累至太仆,位在霍光之上。武帝临终遗诏命霍光任大将军辅少主,以上官桀为副手。自此之后,上官桀的骄横日甚一日,仗着孙女儿是皇后,开始与霍光争权。此人正是得运乘时、幸致显宦而自骄自满者。

其子上官安由于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加上因为是皇后之父而封侯升官,于是由骄横而淫乱而作恶多端。在宫殿上受到赏赐,出来后便骄示于人:“刚才和我的女婿一起喝酒呢,好开心哟。他还常常喝醉了酒,光着身子在内室走进走出,淫乱无度,连他父亲身边的妻妾也不放过。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由极骄极满终至要杀害霍光,废皇帝而自立,最后被朝廷灭族。

此乃父骄而子做,终于败家的典型一例。

东汉大恶人梁冀的父亲粱商,虽然是皇后的父亲,又被封为大将军,皇亲兼据高位,但为人较为谦恭和顺,且又能荐举贤才,每逢民间闹饥荒,他总要拿出自己封地的租谷赈济灾民。因此,东汉顺帝很倚重他,旁人也大加称赞。可惜的是,梁商谨慎懦弱有余,而果敢威严不足,虽然对亲属子弟也时有告诫,但终究没有约束教导好自己的儿子梁冀,致使其骄逐渐发展,最后招致灭族的惨祸。

梁冀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就非常暴戾骄横,干了许多违法事情。洛阳令吕放曾经向梁商检举过梁冀,因而使他受到梁商的责备,梁冀便派人刺杀了吕放。事后还施放烟幕,嫁祸吕放的仇家,以遮蔽其父的耳目。

梁商死后,梁冀任大将军。东汉顺帝去世后,无论冲帝或质帝在位时都由梁太后临朝,太后即梁冀的妹妹,这样实际上是梁冀专权。质帝虽然年仅八岁,但很聪明,眼睛瞧着梁冀,对朝臣们说:“这是一位跋扈将军。”梁冀听后,当天便把他毒死了。桓帝初年,梁冀和他的家族成员一个个都加官晋爵,这就使其更加骄奢淫侈。

那时候,全国各地凡向朝廷进贡,都得先送梁冀,皇帝还在其次。官吏和百姓带着礼物和金钱去向梁冀求官或求情的,一批又一批地接连不断。就连梁冀的监奴秦宫,由于得到他和妻子孙寿的内外兼宠,以致威权大到连刺史和二千石等高官也得去巴结。梁冀由骄而淫乱,竟和自己父亲的美人私通。在人行大路上,谁家的妇女长得漂亮一点,只要被梁家的爪牙们见到了,随时都有被抢掠去的危险。

梁冀夫妻二人,在同一条街道的两旁兴建宅第,互相竞赛,看谁把房子盖得更为豪华,更为宏伟。梁家的林苑西至弘农,东界荥阳,南到鲁阳,北逾黄河,宽广近千里。随着荣宠和权力的增加,梁冀的骄横更变本加厉,穷凶极恶。他掠夺良家妇女充作奴婢,多达数千人,毒杀向他辞行的荆州刺史,暗地笞杀上书朝廷指斥其罪行的郎中。最后,恶贯满盈,祸及三族,终遭来灭顶之灾。

从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荀子把“朴实无华”。看作是识人的一个依据是十分有道理的。

4.识才先识德

【原文】“故士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

【大意】对于士人,不能揣度其长短,不能计量其大小,不能称量其轻重,而只能看他有没有志向。一个人志向的远大,关乎其德行的好坏。

荀子说:“故士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对于士人,不能揣度其长短,不能计量其大小,不能称量其轻重,而只能看他有没有志向。一个人志向的远大,关乎其德行的好坏。

无才有德者本质好,虽不能委以重任,但仍有其可用之处,这种人勤恳、诚实,能够知恩必报,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而多才缺德的人本质坏,犹如传染病,不仅使自己烂掉,而且会使周围的人也烂掉。其实,后一种的才多用在歪路上,在没有驾驭这种人的把握的情况下,还是避而远之为好。

陈先生的公司来了两位女士,一位张某,一位李某。张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给人一种愚蠢的感觉。而李某,美貌出众,活泼可爱,让人看上去就觉得她才华横溢。

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实践,李某初绽头角,以出色的公关才能,给单位带来不少利润。于是她得到同事的羡慕以及老板的赏识。老板多次在会上表扬她,并在第二季度给她颁发了头等奖。可是慢慢地,她的原来的德性就开始暴露出来。她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说东道西,挑拨离间,无事生非,有些同事在她的挑拨下反目为仇;也有些年轻的男同事在她的挑唆下,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好端端的单位变得乱如一团麻,打架的、闹情绪的,还有一位青年因追求李某未遂,并受到李某的严辞侮辱而对爱情丧失信心,心灰意冷离家出走。

老板对这些事非常重视,经过详细调查,终于弄明白是李某一手造成的。于是公司开大会,会上点名批评了她。李某不思悔改,两个月后,她煽动老乡合伙贪污公款,公司为此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在批评后的第一个月里,她表现还不错。一来闲话已没人听,人们都躲她躲得远远的,二来刚挨批评,她不敢再贸然活动。但到了第二个月,她的恶习又暴露出来,连续贪污三次公款,先后煽动三个同乡潜逃。公司经理对她彻底绝望,断然把她开除。

同来的张某虽没有李某的公关才能,但她勤恳老实,任劳任怨,在同事中享有较高的威信。部门主管把她安排在办公室内做勤杂工,她不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得很好,而且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事,单位人员提起张某的为人,无不伸出拇指大加赞赏。后来老板认为她大公无私,坦诚可靠,就把她提升为会计,她上任后抬工作干得井井有条。

所以,用人时先看其德,后观其才。否则纵有精明头脑,超人才能,也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因为任用这样的人,只能得不偿失。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非常有力地揭示出了“才德”两者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也可以作为领导选取人才时的一个警示。

5.识别不当之才

【原文】“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善择之者王,不善择之者亡。”

【大意】善于选择的人就可以制服别国,不善于选择的人就将被别人制服,善于选择的人可以称王,不善于选择的人就将被灭亡。

荀子说,做人轻率恶劣,做事迟疑不决,用人则选拔花言巧语的人,用巧取豪夺对待臣下和百姓,君主如果这样做,国家将处于危险之中。做人骄横凶暴,做事反复无常,用人选拔阴险奸诈的人,对待臣子及百姓方面,则喜欢他们拼死卖力、却轻视他们的功劳,还喜欢利用他们搜刮民财,却忘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本业,君主如果这样做,国家就会遭到灭亡。这五等,君主不可不好好选择,这些都是王者、霸者、国家安存、危殆、灭亡所具备的条件。善于选择的人就可以制服别国,不善于选择的人就将被别人制服,善于选择的人可以称王,不善于选择的人就将被灭亡。可见,如何选拔合适的人才对国家的安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历代军事家非常重视对军事人才的考核。在历史上有“考绩”、“考察”、“考课”、“考成”等记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就强调要通过考核来“罢无能”,“废无用”,即罢免无能和不称职的官吏。“捐不急之官”即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官。管仲更明确地提出:“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意思是说,即使有才干的人,不经过考核和试用,也不能轻率地录用。我国三国时期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把考核作为军事人才官职的升降、赏罚的根据。如曹操说的:“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同时他还强调要做到公平合理地进行赏罚,就得进行有效的考核,没有正确的考核。就谈不上正确的赏罚,因而就不利于人们改错立功。这种考核观念发展到魏明帝的时候,逐渐形成了“考课之法七十二条”制度。

“自古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然后百度修,庶绩凝,方夏安,奸宄消伏,戎狄不敢轻侮中国,百王由之,若出一轨。

贤者任之,奸邪者不任之,则任贤之道尽矣。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有功者进,有过者黜,无功无过者职其旧——如是可以劝而惩过。”

千古流传的古训我们当然要记住!对于身处要职的领导们,必定要炼就火眼金睛,及时识出不当之人,否则,就会导致“用人不当天下大乱”的结局。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秦始皇出游到沙丘病死,其幼子胡亥在赵高教唆、李斯支持下,矫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杀害秦始皇遗诏要立的长子扶苏。胡亥登上皇位后,想的不是如何治国安民,而是如何才能享尽人间的富贵。他和赵高的一段对话,显示了这位“二世祖”的本色。

胡亥对赵高说:“夫人生居世间也,壁犹骋六驻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可乎广意思是说,人生苦短,既为皇帝,如何才能享尽人间富贵?”赵高大为赞扬说:“此贤主之所能行也。”

赵高是个很阴险而有心计的宦官,他深知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所想的是如何能安坐帝位以尽情快活,便一切顺着他,使他沉迷于享乐,以达到孤立而控制之目的。

赵高先是向胡亥提出“高枕肆意宠乐”的办法是:“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殊,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危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胡亥果听赵高之谋,尽除先帝旧臣,杀其兄弟十二人姊妹十人。

在达到孤立胡亥的目的后,便阴谋将胡亥控制在手里,他对胡亥说:“先帝临朝制天下久,朝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下称朕,固不闻声。”这是说,胡亥年轻,缺乏理政经验,上朝与君臣一起决事,错了会被群臣轻视。胡亥只想享乐,要他不上朝,当然乐得听从,于是处理朝政,只在禁宫中独与赵高商议决定。而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没有理政才能,实际上朝政大权都操纵在赵高手里。赵高利用手中权力诬以谋反罪杀李斯后,被任为丞相。

赵高阴谋为乱,取而代之,恐群臣不听。便先试之:他献鹿给胡亥,说:“马也”。胡亥笑说:“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大都默然,有的说是马以顺赵高,有的直说是鹿,赵高则把那些直言说鹿者杀了。从此群臣都害怕赵高,赵高更是在朝中指鹿为马,而群臣大都不敢吭声,说明他的权力已超过了胡亥。

胡亥穷奢极欲,尽情享乐。为满足其私欲听赵高用严刑峻法,横征暴敛,致激起人民造反,天下大乱。赵高却对胡亥说:“关东盗毋能为也。”及秦军主力于巨鹿被项羽军消灭,胡亥知情责备赵高,赵高怕被杀,便先动手杀胡亥。赵高恐被群臣反对,不敢自立,便立子婴为秦王。旋为子婴所杀。不久,刘邦攻入关,子婴投降,秦亡。

完成天下大一统的秦朝,并未完全统治天下,在短短经历两朝后就灭亡了,这都是由于用人不当,误信奸臣而导致的。后世对秦朝的评价是“兴亡一太监”。

6.评价他人不能感情用事

【原文】“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

【大意】不论亲疏,不顾贵贱,只求真正有能力就任用。

荀子说:“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不论亲疏,不顾贵贱,只求真正有能力就任用。明智的领导重理智和策略,不感情用事。昏庸的领导往往感情用事,丧失理智。如果感情胜过了理智,就会偏私;如果交气胜过了策略,就会狭隘。

同类推荐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菜根谭(第四卷)

    菜根谭(第四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热门推荐
  • 爱的意见

    爱的意见

    这一瞬间,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她给的我不是那帜热的情怀,而是那无尽的悲痛。
  • 浮生恋尽红霓裳

    浮生恋尽红霓裳

    一生坎坷的穆羽幽本只愿平静一生,却不曾想爱上一世王爷慕容瑾。而慕容瑾对她说的一句刻苦铭心的话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毓儿,我这一生爱过你,怨过你,却不能恨你。"
  • 天命领主

    天命领主

    校花遭人劫持,平凡的小人物挺身而出,不料被一艘从天而降的古船拍晕。船上一块会说话的石头说:“你是主人正在寻找的传人。”王辰:“我不想当什么传人,我想回家!”石头:“那你跳床,啊,不是,跳船吧!”王辰:“……”于是,懵逼的王辰来到了一片充满灵气的土地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 机动战士高达EX

    机动战士高达EX

    “我也曾在这世界爱过”当一座座机动战士从天空飞过,他笑了笑,飞向了炽热的大气层,飞向了浩渺的天空。在那里,有最爱的人,等着他
  • 奇迹寻踪3:消失的标本馆

    奇迹寻踪3:消失的标本馆

    短短的吃麻辣串的工夫,刚游览完的标本馆居然凭空消失了!三个人眼睁睁地看着原来的高楼变成了空地,那么大一栋建筑是上天还是入地了?啧啧,好可怕的半人半兽的怪物一群群地出现在小侦探们面前,他们究竟从何而来,难道来自烈火熊熊的地狱?先进的飞行船上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大秘密,荒凉的半兽人星上的大卫是敌人还是朋友?古怪的日记本还会自己往下写日记吗?胡柯北变成了狰狞的半兽人,他还能变回原样吗?爱喝可乐的猫人爱丽丝跟着三个小侦探到了地球,她闹出了怎样的笑话?她不为人知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兰极恋之嫔妃倾城

    兰极恋之嫔妃倾城

    海南出去皇太极的情感纠葛是历史上被人们所传诵的一代佳话。为复仇而接近皇太极的海兰珠就将会被他的深情所打动吗?
  • 重生校园:铁血特工很低调

    重生校园:铁血特工很低调

    作为新世纪沐浴在阳光下根正苗红的好少年,打的过瘪三,斗的过流氓,开的起宝马,养的起牛郎。当铁血特工重生在校园,本想过安安稳稳岁月静好的日子,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飙车赌石不要太嚣张好不好!事业蒸蒸日上,爱情随之到来。正太养成?没兴趣。桃花朵朵开才是真哒!
  • 没品青龙神在校园

    没品青龙神在校园

    新人写小说请各位书友支持一下前3章跳过,重新在写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万物由我生,万物由我灭,10门一开毁灭世界,只要让我10门开了创世之主又如何,伤害我朋友跟亲人和爱人必死
  • 盗师

    盗师

    万千大道终究抵不过一个盗字,盗尽天下万物............一个盗字包含有多少东西,盗亦有盗,明盗是非,万物皆可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