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8000000007

第7章 地球神秘的伴侣(3)

对风暴洋的探测:1969年11月19日,美国“阿波罗”12号载人飞船在风暴洋洋面(西经23°20′,南纬3°02′)着陆,距离1967年4月19日美国发射到月面的“勘测者”3号仅180米远。宇航员在月面活动两次,共7小时53分钟。活动离登月舱最远达900米,带回59千克月壤和月尘的样品。其结晶岩石主要为玄武岩,这是月海的共同特征。鉴定表明:风暴洋的玄武岩是目前已知几个月海中最年轻的。从目前已取得的岩石样测定:静海玄武岩年龄在35亿~38亿年;澄海玄武岩年龄在37亿~37.9亿年;丰富海玄武岩年龄在34.5亿年;雨海玄武岩年龄在33亿~34.5亿年;风暴洋玄武岩年龄在32亿~33亿年。

1971年2月4日,美国“何波罗”14号载人飞船在风暴洋中的高地(西经17°27′,南纬3°40′)上的弗拉摩洛环形山以北,哥白尼环形山以南约390千米处着陆。宇航员在月面活动8个小时54分,最远活动范围为3.6千米。使用手推车在三个地方采集了样品:着陆区西面的平原;高100米山脊上的月壤;一个直径为340米的较年轻的环形山喷发出的沉积物。带回的50千克岩石和月壤样品中,大多数为长石质的角砾岩,它们充分显示出受冲击和热效应的特征。着陆区的月壤层厚8.5米,不仅有颗粒形的表土,还有因受冲击而形成的玻璃球粒。

总之,风暴洋不仅以大而显赫,更以地形多样、地势复杂而闻名。对风暴洋的探测和研究,将有助于人类对月球起源和演化的进一步认识。

月面静海上的“金字塔”之谜

众所周知,对月面的考查,自60年代初就已开始,其中前苏联和美国是竞争态势。首先是前苏联人用月球探测飞船发现了在月面有塔状物,这件事对美国是一个冲击。然而1966年11月20日,美国的“月球轨道环行器”2号在执行月球探测计划时,也发现了月面上的塔状物。地点为地球人类首次登陆月面留下脚印的静海。当时这艘探测器正从46千米远的距离对月面进行拍摄。从照片上可见,那些塔状物有点像埃及的方尖碑,也像华盛顿纪念碑。科学家们分析照片后得出结论:这些塔状物高度约12~23米(而前苏联科学家估计,这些塔状物比美国科学家计算的结果高出3倍),其高度相当于地球上一座15层的大厦。但地质学家法尔克·埃尔·巴斯博士说:“这些塔状物比地球上任何建筑物都要高得多(一般为2—3倍)。”他强调指出:“这些塔状物的颜色要比它们周围的月面的颜色明快得多,它们是用其他物质构成的,而不是月面上的物质。”

比塔状物的高度和尺寸更重要的是它所处的位置。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科学研究所的生物工程学博士威廉·布莱亚认为,这些塔状物是按照几何学法则排列的。这位考古学、自然人类学及遗传工程学方面的权威强调:“如果这些突起物(塔状物)确定是基于地质学的理由建立起来的话,那么它们就会零落分散,而不会整齐排列。”

美国《洛杉矶时报》1966年2月26日刊登了布莱亚博士运用几何学分析和显示的这些塔状物的位置关系图,他根据“月球轨道环行器”2号拍摄的照片拟出这张草图。布莱亚博士确信:“这7座塔状物绝不是漫不经心之作!”因为在《洛杉矶时报》刊出的3个顶点和2条底边构成了6个等腰三角形,这样的东西当然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更何况在这些塔状物的四边正好有一块长方形洼地。布莱亚博士证明说:“仔细观察这些塔状物的阴影部分后可知,那里构成了4个直角,很像是建有建筑物的基地。”

前苏联空间工程学家亚历山大·阿布拉莫夫在研究过“月球轨道环行器”2号拍摄的照片后指出:这些塔状物的排列方式总在发生很显著的变化。他计算了这些塔状物的建造角度,运用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令人惊奇——这些塔状物与人们所知的“埃及三角”的排列方式完全一样。月面上的、据信是人工所成的建筑物,竟然与地球上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家熟知的“埃及三角金字塔”构形相同,这难道是偶然的吗?阿布拉莫夫说:“如果对这些月面物体进行分类的话,事实上,它们与开罗郊外吉萨的胡夫、哈夫拉、奇阿普斯等埃及法老的大金字塔群何其相似!如果以月面阿巴卡地区的塔状物为中心的话,那么它们的排列与埃及三大金字塔的顶点的排列就毫无差别了。如果情况正如伊万·桑达森博士的报告所言,假定阿布拉莫夫的计算是准确无误的,那么这不是正可以引为月面上存在智慧生物的证据吗?

这种发现,客观上是支持了前苏联瓦西里和谢尔巴科夫两位科学家的假说:月球是宇宙飞船。智慧生命生活在月球内部。

危海为何会变形

据多年来月球探索得知,月球正面多月海,竞达22个之多。月海虽称海,但里边不是水,而是熔岩。硬度坚硬如钢。这些海分别是静海、酒海、雨海、风暴海(洋)、睛海、云海、澄海、富海、神海和危海等。在北半球上的夜晚,举头眺望,这些月海反在人们的眼中是黑暗区和斑纹。据考,这是月球上火山喷发后熔岩形成的。就和地球上的石海相类似(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东部火山口下的石海一样)。月海岩石比重较大,会产生奇异引力,能使月球轨道上的飞船产生坠轨现象。

在已知的22个月海中,位于月球正面东边缘的危海,特别引人注意,它是唯一的一个不与其他月海联接在一起的、有其自己边界的独立的海。在一般情况下,它呈现为明显的椭圆形,长轴大体上是南北方向。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危海经常改变其形状。原来是由于受经天平动的影响,危海不断地改变着它的形状。尤其是在经天平动极大的时候,危海的形状就看得更清楚了,使椭圆形长轴变成东西方向。

危海长轴在570~590千米之间,短轴约460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危海的中心位置大体是月面纬度北18°,月面经度东58°。危海四周则是丘陵般起伏的环壁。

危海看起来像是个很大的环山,它是由撞击而形成的月面盆地中的典型代表。据估计它是在约40亿年前形成的。在其历史的早期,海的底部被较厚的熔岩覆盖着,而在月球引力的长期作用下,熔岩物质已经演变成为海底的众多月瘤。

平滑的海底上存在着不少纵横交叉的山脊,环形山不多,比较大而显著的有皮卡德环形山,直径约23千米,皮尔斯环形山的直径约18.5千米。

前苏联的月球15号和24号两个月球探测器,就降落在危海地区。这地区的日出在新月后2~4天,满月后2~4天日落。即月亮上约15天为白天,15天为黑天,和地球大不一样。所以,登月考察必须要选择白天地区做登陆点,否则一片漆黑无法考察。

至于危海为何会变形?目前仍是个谜,只有随着对月球的不断考察,谜底方可见分晓。

千古不毛之地

科学家早已证明,美丽的月亮表面上,不过是一片千古不毛之地。地球上绿水青山,鱼翔鸟飞,生机勃勃,但月球上却满目荒凉:大小环形山犬牙交错,鳞次栉比,没有江海河川,没有白云蓝天,没有风雨雷电,只有砾石和尘土。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所以即使在白天,尽管太阳比地球上更加明亮夺目,但就在那耀眼的太阳旁边,繁星仍在闪烁,整个天空仍像黑丝绒那样深沉乌黑。

既然没有传声的媒介——空气,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声音了。所以月球是一个死寂的世界。既使万炮齐鸣,地陷山崩,但“月球上”也听不到什么,就像一场场面壮观的“无声电影”。

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它也挡不住流星的撞击,所有的流星都会变成落地的陨星。正是它们巨大的动能,使月面变成了一个“大麻脸”。而且,由于没有风雨的侵蚀,在几十亿年中,陨星频频撞击所造成的痕迹依旧,使它始终保持着原来的“风韵”,这就是它至今仍斑痕累累的原因所在。这种与陨石坑类似的环形山,在月面上多得难以统计。以直径1千米为限,月面上环形山的数目约为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7—10%。最大的贝利环形山在月球南极附近,直径为295千米,把我国的海南岛投进去还绰绰有余。而那些极小的环形山,只不过是一个个小小的坑洞而已。

月面上没有空气,所以也不会有任何液态水存在。因为在真空条件下,液体都会很快变成气体挥发殆尽。所以即使月球在刚形成时也有浩渺无际的汪洋大海(当然不是真的如此),不消多久也会蒸发干净,所有水汽都散逸到宇宙空间中去了。由此可知,月球表面上那些被称为“海”的暗黑地区,也是古人美好的愿望而已。现在知道月面共有22个“海”,除了3个在月球背面无法见到,4个跨越正、背两半球外,其余15个都在月球正面,最大的“风暴洋”面积达5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法国国土面积的9倍多。月海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在正面,月海的面积约占月面的50%多。

月球上的温度变化极快:白天在阳光下,月面上的最高温度可达125℃,比水的沸点还高,但在深夜最冷时,温度会降到-183℃,昼夜间的温差达310℃!在月面上,因为没有空气散射、折射,所以一切黑白分明,阳光所到之处,亮得刺眼,烫得灼人,但在它的阴影中,却又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冷得叫人发抖。

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必然决定了它那儿不会有生命。一切幻想小说中的“月球人”都是作家的艺术创造。所以登月的宇航员需要“全副武装”才能在那儿漫步。

人们一向认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可哪知,美国国防部官员却在1996年底宣布,从他们1994年发射的“克莱门汀”飞船所获资料看来,在月球南极的一个环形山内,因为那儿从来不见太阳,所以有一个“冰湖”,其直径为360米,深10多米,含水约50万~100万吨!真是石破天惊!然而天文学家却不以为然。为此美国航天局特意于1998年1月6日发射了“月球探测者”无人飞船去探个究竟。

我们且不管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即使真有冰湖,怕也与常人所熟悉的普通冰或水大相径庭,因为在近-200度的极低温下,许多东西都会发生喜剧性的变化:鸡蛋会像皮球那样富有弹性,而真正的皮球却一碰就成一堆碎片,面包等食品会如荧火虫那样发出绿光,而这些冰也将变得比钢铁还硬,叫人难以对付……

月球的质量为7.35×1022(22下标)千克(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3,所以若把地球、月球看作一个系统,则它们的质量中心在地球内部的地幔内(离地心4671千米)。从半径和质量知道,月球的平均密度与火星相仿,为3.34克/厘米3(3下标)月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只有1.62米/秒2(2上标),相当于地球表面的1/6。换句话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青年人如果在月球上,便只有10千克了。他会身轻如燕,轻而易举地刷新地球上许多体育世界纪录。

重力变小后。世界将变得分外神奇,连训练有素的宇航员,在月面上漫步时也叫人忍俊不禁。他们显然也不太适应。有时一抬腿,人就会悠悠升起,再慢慢落下。连跌交也是慢悠悠的向前倾,姿势好不“优美”。月面上的千古尘土飞飞扬扬,也要过很长时间才飘落,这一切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所以回来的宇航员说:月面上要像袋鼠那样走路才最省力。

神秘的月面风光

千百年来,人们只是在地球上赏月。宇航员踏上这个神秘星球的表面,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由于没有大气,声音在月面上无法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根本没有嫦娥起舞的身影,更没有广寒宫可居住。这里不是什么天堂,而是满目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现象。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月面岩石犹如一部天书,记载着几十亿年来月球的演化和变迁。月球上现在的火山活动、陨石撞击、太阳风和宇宙线的直接辐射等,都可以从月岩和月壤中找到踪迹。

站在月球上,首先会感到月面天地狭小,没有地球上天、地那么深远开阔,这是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得多。站在月球上,一般人看到的月平视距只有2.5千米;而在地球上看到的地平视距是5千米。

在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月球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从月面结构中,我们可以见到起伏的山峦,崎岖的高地,广阔的平原,深长的沟壑,险峻的山脊和断崖。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到处千疮百孔。

月面天空中巨大的蔚蓝色的星球,光色皎洁,美丽而又亲切,它就是人类的摇篮——地球。在这里见到地球时,应是抬头望明地,倍感思故乡。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显得十分明显。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也有类似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一样的位相变化。在阳光照射下,地球上淡蓝色的大气层里缭绕着片片白云。深蓝色的是海洋,褐色的是陆地,覆盖着白色冰雪的是极地。在月球上见到的地球圆面,要比在地球上见到的满月大14倍。再加上地球大气反射阳光的本领很强,因此,在月球上见到的地球要比在地球上见到的满月明亮80多倍。可以想象,在地光之下看书是不成问题的。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地方,只要观测者不动,会觉得地球总在天空中,没有升起和落下的现象,基本上不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前面已经讲过了,这是因为月球总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缘故。

在月球上看到的星星和太阳也是基本不动吗?不。月球有自转,但是自转很慢,星空沿着和月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缓慢移动。星星和太阳都是有升有落的。月球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29.5天。

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星星可以同时出现。星光一点也不闪动。阳光要比地球上强烈得多。这里永远没有云雾,没有晚霞和曙光。没有风、雨、雷、闪电,永远是睛天,因此在这里天气预报是没有意义的。在月球上看到的星座和在地球上看到的星座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极星在月球上却失去了意义。另外,在月球上不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因为月球的磁场非常微弱。那么,宇航员靠什么辨别方向呢?从目前看,宇航员是根据日晷仪被太阳投出的影子推算方向的。

日食和月食

晴朗的白昼,阳光灿烂,突然间光芒四射的太阳被一个黑影遮挡住,黑影逐渐扩大,有时甚至太阳的整个圆面完全被遮住,这时黑夜突然降临大地,气温骤然下降,天空呈现一片夜色,明亮的星星显露了出来,这就是发生了日食。

满月的夜晚,明月高悬,一个影子突然把圆圆的月亮遮去一部分,有时甚至整个月面都被遮住,以至月亮完全失去了光辉,这就是发生了月食。

同类推荐
  • 低碳经济:让地球和人类一起再继续

    低碳经济:让地球和人类一起再继续

    《低碳经济--让地球和人类一起再继续(典藏版)》由石晓娜所著,《低碳经济--让地球和人类一起再继续(典藏版)》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 破译神奇动物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动物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动物之谜》讲述的是揭秘世界动物身上的神奇之谜。
  •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生活在河边或海边的人们,乘船从事生产劳动,实在是很普通的事情,丝毫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船这种看似平常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演变过来的?船这东西的确是很神奇的。古人的许多诗里把船作为抒发豪情或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工具,有不少诗词成为千古绝唱。你也可能看过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这只被命名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北大西洋海底沉睡了70多年,直到近些年才被打捞上来。你也可能对南极考察很感兴趣,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破冰巨轮,我们也就不会有在南极长城站升起五星红旗的自豪。
  • 舰艇:海中雄狮

    舰艇:海中雄狮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舰艇:海中雄狮》一书教你用专业的眼光看兵器,是一部关于军用舰船知识的普及读物。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美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的战列舰、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两栖舰、潜艇等。全书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故事性强。
  • 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汇集这些跨国界的污染话题,引起人们的警示与反思。在社会朝着更加快捷、现代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毕竟,人是要靠一定的环境才能够生存发展的。如果环境被污染破坏殆尽,人类也就失去了依存的空间。
热门推荐
  • 在她走后

    在她走后

    在她走后,什么都变了,又什么都没变……一同研究生毕业的女友突然决定去韩国当练习生,当这样匪夷所思的事落到张洵身上,之后又会发生哪些事。这会是一个普通却不同的故事吗……
  • 战无情

    战无情

    林隐在一次游泳事故中穿越到了四千年前,但这个年代却不是自己所学历史上的年代,在这群雄四起,猛兽横行的洪荒年代,林隐如何生存且找到同伴回去呢?
  • 精细育人故事100例

    精细育人故事100例

    袁昌红等的《精细育人故事100例》收集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精细育人故事100例》共分为“遇上你是我们共同的缘”、“让春风化雨暖你心”、“想说爱你不容易”、“换个视角,海阔天空”、“最幸福的回报”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含有20个教育故事,每个故事都附有简明扼要的点评,指出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和反思感悟。
  • 暖情宠爱

    暖情宠爱

    豪门公子江修俊,某次出国之前到处游玩,在山里遇到了危险,得到善良热情的女孩于镜容的帮忙,心生感激,从此,于镜容的美好倩影深深留印脑海。七年的时光如流水般过去了,他们都已经长大,某次在市内的巧遇,却是匆匆的一面,江修俊甚至不确定那个人群里的女孩,究竟是不是于镜容。
  • 命运的摆钟

    命运的摆钟

    生活就像一架摆钟,它有时能顺利的走着,有时候不能。当它顺利的走动时,我们能顺其方向努力,当它不顺遂的时候,我会感到其中的无能为力,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堕落于世界边缘的娼妓。摆钟它的不顺利修的好,而人生不能。但还得尽可能的纠正,摆钟可不愿就这么停下。
  • 人境庐诗草

    人境庐诗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天神魂

    玄天神魂

    废物,怎么可能,雷霆大帝一丝残魂转世,神魂注定牛逼!从此,踩天才,杀仇人,寻父母,什么都不是事!
  • 绝世妖妃:腹黑世子难追妻

    绝世妖妃:腹黑世子难追妻

    一朝被退婚,云念初淡然处之。流言四起,名声尽毁,云念初淡然处之。形势逼人,嫁与世子,云念初炸毛!!靠了,我是欠你们萧家的还是欠你们萧家的,至于这样玩我吗?新婚之夜,世子揭开红盖头,云念初淡然一笑,笑意温婉,笑道:“世子殿下,听说你体弱多病,念初会好好照顾你的。”世子只觉得一阵阴风从身边刮过,也温柔的一笑道:“好,有劳世子妃了。”前世,他负她,今生,他还她。那弱水三千若能把今生湮灭,前世亏欠,我愿等来生再还。
  • 一代星女神

    一代星女神

    奇异传送,星际之乱,阴谋献祭,守护者恶魔之争,人战,魔战,阴谋,阳谋,生死危机,原本的弱女子,为朋友,为自己而坚强统领星域,浴血成神!神巅之后,地球家乡,是归?是留?
  • 被抓住的风

    被抓住的风

    本文是一篇现实和回忆穿插的故事,部分真实部分虚构,主要是为了纪念曾经年少的日子和想像中的日子,和如今的现实,世界是如此的多变,那群好友你们现在又在哪儿呢,虽然文字无法记录曾经的美,但试一试又何妨呢,留下一份回忆,至少对于我来说,应该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