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戴云山隧道进行无砟轨道施工时,无砟轨道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标准高,例如支撑层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道床板宽度的误差都是以毫米计算,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养护都有详细严格的标准。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梁尔斌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召开“戴云山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讨论会,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出集中项目部优势力量,先在隧道右线开展四个工作面施工,优化物流运输组织的施工方案,克服了长大隧道“单线无砟轨道”多工作面同时施工的巨大干扰。戴云山右线无砟轨道施工于2012年10月2日完成,比铺架工期提前了15天,确保了整条向莆铁路右线铺架工期,满足了业主“右线先通”的铺架要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生存的基石。梁尔斌深知这句话的含义,作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人,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他对工作严谨,对人要求严格,不允许技术工作有丝毫马虎。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技术人员逐渐形成了技术严谨的作风。他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制订了项目总体质量管理规划和创优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QC质量管理活动。他强调技术员的责任意识,坚持技术员跟班作业制度,在施工中发现质量隐患坚决予以限期整改,绝不姑息。目前,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多方好评,戴云山隧道进口燕尾段隧道二次衬砌多次被评为优质样板工程,被业主和监理列为全线的精品亮点工程,并多次组织其他兄弟单位到现场观摩学习,为企业赢得荣誉。
一项工程育一批人才
干一项工程育一批人才,梁尔斌注重对项目技术员的人才培养,他结合施工多次组织关键工序质量培训会,不断提高技术员的技术水平,既培养了后备人才又为施工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他突破固有的“一对一”导师带徒模式,根据每一个刚刚毕业见习生特点,制订了动态师徒关系,力争让每一名见习生都能广泛地接触各项施工技术内容,然后再通过考核以及观察确定其适合的发展方向加以大力培养,通过这种方式项目部培养了多名技术业务骨干,受到了技术人员普遍欢迎。
梁尔斌常说:“人要有正确的信仰与追求。”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工作,他积极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形势、社会动态及党中央的指导方针。项目部地处偏僻小山村,一些专业书籍无处购买,他经常趁着去县城的机会,买回来一些专业书籍刻苦钻研,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充实自己。项目部很多技术员是一些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梁尔斌总是热心地把书籍借给他们,时常鼓励他们要多学习。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梁尔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学习的模范,工作的先锋。他对下属工作上严格要求,但生活中对待同事却十分和善,经常有技术人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思想上有情绪时他就都会及时出现,陪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帮助他们解开心结,为稳定项目部青年员工队伍做了大量工作。
梁尔斌先后荣获“集团公司建功立业奖章”、“局指优秀项目总工”、“向莆公司优秀技术骨干”等称号,面对荣誉,他总是微微一笑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是这样一个憨厚朴实的山东汉子,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奉献着自己无悔的青春!
赤胆忠心老兵情
--记中铁十七局向莆铁路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贺建中
许亭亮
在中铁十七局向莆铁路XPZF-2标项目部,有这样一位老铁道兵,他叫贺建中,1957年出生,性格爽朗,身材高大,典型的北方汉子,他乐观自信、平易近人,从来不怕苦、不怕累,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一句“多大个事儿呀”,大家伙都乐意和他在一起共事,他总喜欢大家称呼他老贺,说这样听着舒坦。他是在19岁那一年应征入伍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师,从此便与中国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疆八年洒热血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师,诞生在腥风血雨的抗日战争时期。从地方武装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新中国成立后,由野战部队改编为铁路工程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老贺1976年入伍后,正赶上开发大西北修建南疆线。1973年,党中央决定修建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全长476.5公里。老贺所在的五师与六师奉命修建。
老贺和战友们进疆后,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抓紧组织施工,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高寒缺氧,风沙炎热等重重困难,在那异常恶劣的环境中,在那极其艰难的岁月里,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心血汗水、、青春年华和血肉之躯,在天山深处托起了一条476.5公里长的钢铁巨龙。这条铁龙沿昔日古丝绸之路天山道,越戈壁、趟火州、行风口,穿梭于崇山峻岭间,行走在深谷险滩上,蜿蜒起伏、绵延千里。似飘带落入南疆、像彩虹挂在天山。这条长龙将南疆和北疆连接在了一起,把新疆各族人民的心连接在了一起!
这是参加南疆铁路建设的铁道兵官兵给党和人民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也给包括老贺在内的所有参建官兵最后的铁道兵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984年1月1日。百万大裁军,铁道兵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消失。南疆铁路在铁道兵历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
八年的军旅生涯随着南疆铁路的交付而结束,老贺和他的战友们恋恋不舍地脱下军装,一起编入了工人阶级的队伍。留给历史的是一条永恒的铁路线……
每当回忆起在南疆铁路的峥嵘岁月,老贺的脸上时而笑容满面,时而凝重沉思,那一段段酸甜苦辣的确让人难以忘记……
向莆建设立新功
项目上的小伙子们在闲暇的时候都喜欢围在老贺身边,听老贺讲述在修建南疆铁路时的故事……他时时激励大家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继承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发扬铁道兵的优良作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军改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老贺调到了中铁十七局集团工作,中铁十七局集团的前身也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铁道兵第七师。老贺先后参加了呼市高速路项目、渝怀铁路项目、郑州工业大学项目、长沙中铁建轨道集团厂房项目、海南东环铁路项目等的建设,一直战斗在施工第一线。
2011年5月底,中铁十七局集团中标向莆铁路XPZF-2标段,具体包含抚州北站、抚州站、南城站和南丰站4个车站的站房和站场工程,建筑面积19998平方米。老贺按照单位的安排又来到了这片燃烧着革命激情的红色土地,担任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具体负责南城站。
2011年6月18日上午,阳光明媚,鞭炮齐鸣,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新建向莆铁路XPZF-2标项目南城火车站开工仪式胜利举行,随着第一根基础承台人工挖孔桩的开挖,标志着该站在全标段率先开工。老贺和同事们一起遵循“谋划要细、起点要高、开局要快、管理要严、关系要顺、形象要好”的24字方针,在短短26天内,克服暴雨、天热等不利因素,每天早布置晚检查,及时与业主、监理等对接,理顺工作,紧锣密鼓地完成了安家设营、施工方案制订、建章立规等施工准备。
老贺的身体不大好,在修建南疆铁路以及三十多年野外施工的恶劣环境中患有严重的痛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手术后,腰就一直没直起来过,老是弓着,一到天阴下雨的时候,浑身疼痛,常年靠着药物来缓解。家里人常常劝他提前退休在家养病吧,但他还是割舍不下自己心中的铁路情,依然奋战在施工第一线,在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往往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站房桩基工程施工中,由于地质因素,钻孔过程中经常塌孔,所以必须保证孔位一成孔马上就得放钢筋笼,并进行灌注砼作业,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刻不能离开各自的岗位。作为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铁道兵,老贺充分体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去工地,负责修路,清理施工现场桩渣。当时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每次都得人工抬着钢筋笼走几十米远,送到已经成孔的桩位旁,老贺总是冲在最前面,肩上扛着杠子,嘴里喊着号子,带领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将钢筋笼放置到位。在两个多月的桩基施工中,老贺中午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吃点盒饭,喝点白开水,就顶着烈日到现场指挥工作去了。有几次为了能一次性灌注砼成功,不想让其成为塌孔桩,老贺站在大雨中,指挥着工人作业,当施工结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浑身都给浇透了,他笑呵呵地和大家伙说:“又免费洗了个澡。”就是在老贺这种“拼命三郎”精神的感召下,大家伙团结协作、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站房100根桩基施工顺利完成,并且桩检结果全部合格。
在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由于没有一条正儿八经的施工便道,一下雨,就得去修路。老贺依旧走在最前面,自己穿着雨鞋,带着挖机,一走就是一公里多,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有一次,吊车往楼顶上转运材料,老贺拖着弯腰,一个人爬上了17.5米高的脚手架上去指挥吊车。当时大家都捏了一把汗,老贺那么大年纪了,腰也不好,站在那么高的架子上,多危险呀。老贺却笑着说:“没事,我系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安全得很。”
在站台雨棚承台的施工过程中,当时隔三差五就下雨,开挖好的基坑一积就是大半坑水,老贺脱了鞋,挽起裤腿,带领大家拿着污水泵挨个去抽水……
2012年6月2日21点,在经过建设者113天的艰苦奋战后,向莆铁路站房2标段南城站站房主体工程胜利封顶,建设者们在鞭炮声中喜庆封顶。
该站房从今年2月10日开始主体施工,老贺带领参建人员克服了阴雨连绵、道路难走、混凝土供应不便等诸多困难,使主体工程顺利封顶。6月2日,该站主要浇筑了中间候车大厅屋面,该屋面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为坡屋面,井字梁结构,梁高1.6~1.8米,四周为悬挑结构,最大悬挑跨度4.5米。大厅施工采用高支模方案,经计算每平方米施工荷载达1.2吨左右,支架体系的稳定是该站主要控制项目之一。这次混凝土浇筑从5时开始,21时结束,浇筑量达620多立方米。
望着即将完工的南城站站房,老贺露出了笑容。虽然他的脸黑了,人瘦了,腰比以前弯的更厉害了,但是他的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肩挑山高水长
--记中铁十八局向莆铁路指挥长崔连友
耿涛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男人的肩膀,不仅力达千斤、挑起家庭重担,还要肩负如山的事业。而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崔连友的重心移向了后者。
参加工作24年,他几乎在工地上度过24个春夏秋冬,特别是向莆铁路建设期间,他几乎全身心扎根福建工地,凭借“力拔山兮”的智勇,在全线20多家参建单位中一路高歌,而付出的不止是汗水--老父亲在唐山病危直至去世,他在福建工地;妻子在天津生病住院,他在福建工地;儿子在天津高考,他在福建工地。这么多年,家里有太多需要他出面料理的事情,他,在哪儿呢?
他把岁月刻入戎马倥偬的年轮,双臂托举桥隧相连的情愫,跋涉在苍莽大地、山水之间……
梦想从板障山起步
了解崔连友的人这样评价:自信、乐观,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1988年的夏天,他离开西南交通大学,奔赴珠海板障山隧道工地,开始追逐心中的梦想--当一名优秀的工程建设者。他从技术员干起,白天跑工地,晚上审图纸,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和风枪工探讨,凭借扎实的铁路工程地质基础知识,加上勤奋和吃苦耐劳,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誉。“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乐于奉献,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是人们对他的评价。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秋季,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20余年来,无论从东海之滨到祁连山下,还是彩云之南到洞庭湖畔,处处留下他栉风沐雨、勤奋朴实的身影,把青春和汗水融入广东珠海板樟山隧道、侯月铁路桃坪隧道、甘肃引大入秦二十六号洞、南昆铁路昆威段、云南玉元公路九合同段、四川广渝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湖北清江水布垭导流洞、宜万铁路内资六标和外资十一标、福建浦南高速公路C合同段、向莆铁路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事业。由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公司总经理兼总工、集团公司指挥部指挥长等。
二十余年的“锻造”与磨砺,成就如今铁腕柔情的形象--善于思考,勇往直前,困难面前不畏惧,泰山压顶不弯腰,浑身洋溢着永不言败的气度和精神;富有热情,满怀责任,注重细节,诚恳为人,心中承载着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富于个性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业主的信赖和职工的拥戴。
临危受命苦战华蓥山
1998年元月,四川广渝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工地。在“一元复始”的祝福声中,新年的开端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呈现“新气象”,正在紧张施工的项目如同这个寒冷的季节,令人倍觉寒意--工程频频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