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400000097

第97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8)

后来,刘琨联络鲜卑族首领一起进攻刘聪,没有成功。接着,石勒进攻乐平,刘琨派兵去救,被石勒预先埋伏好的精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正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长安被刘聪攻陷的消息。到了这步田地,尽管刘琨怎样顽强,也没法保住并州,只好率领残兵投奔幽州去了。

王敦之乱

东晋初年,皇权衰微,皇室凋零。元帝司马睿倚赖王导、王敦两兄弟的扶持,君临江南,但中央和地方的大权主要控制在王氏家族的手中。王导居中为相,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散骑常侍和扬州刺史多数职。王敦则统领东晋当时实有的江、扬、荆、湘、交、广六州,任都督六州诸军事、江荆二州刺史。王氏群从兄弟如王、王舒、王彬等人,无不担任内外要职。王敦最初还极力矫饰,雅好清谈,不言财色,装出一副君子面孔,等镇压荆州流民起义已后,便原形毕露。他自恃身居强藩,手控强兵,又有大功,再不把晋元帝放在眼里,擅自委任将军,甚至“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

元帝不甘心充当傀儡,对王敦的专横跋扈,已渐渐不能容忍,对王导也有意疏远。他重用亲信刁协为尚书令、刘隗为侍中掌握朝政,从而加强皇权,奉行“以法御下”、排抑豪强大族势力的政策。王敦见此,十分不满,愤恨之情惭惭暴露出来,于是上书元帝,为王导鸣不平,指责元帝背弃“管鲍之交”。又每每酒后歌咏曹操乐府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歌咏,一边用手中的玉如意打击唾壶为节拍,壶沿被打得尽是缺口。太兴三年(320年),湘州刺史甘卓调任梁州,王敦提出由他的部属陈颁为湘州刺史,元帝不听;王敦又建议由宣城内史沈充出任,元帝知沈充是王敦一党,仍然不从,而任命宗室谯王司马承出任湘州刺使,矛盾由是加深。王敦上表议论古今忠臣受到君主的猜疑,都是因为有小人如苍蝇从中般弄是非。元帝读了王敦奏表,内心更加疑忌不安。太兴四年(321年)七月,元帝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冀雍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合肥;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青州刺史,镇淮阳,征发扬州百姓的奴、客当兵和承担转输之役。这一措置对外声称北伐,实际上用以防备王敦。这时,王敦遣使邀甘卓一起举兵,令沈充还乡里纠集部众,正在加紧进行起兵的准备。

永昌元年(322年)一月,王敦以诛刘隗为名,从武昌起兵,矛头直指建康。沈充立刻从吴兴起兵响应。王敦叛逆的消息传到建康,朝野的反应不一。晋元帝大怒,下召招回戴渊、刘隗护卫京师。刘隗、刁协主张尽诛王氏,元帝却不许。王导诚惶诚恐,每天早上率领宗族二十余人到台城待罪,但心里却默许王敦之举。大多数士族官僚因征发奴客以充兵吏等“刻碎之政”损害了自身的利益,所以反对刘、刁,而同情王导,对王敦进逼建康持观望态度。三月,元帝任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派王去劝王敦罢兵,王敦不听,扣住王不让他回去。于是,元帝令刁协督率中军,令刘隗守金城、征虏将军周札守石头城,又派太子右卫率周莛统兵讨伐沈充。王敦率军到达石头城,周札开门接纳。戴渊、刘隗、刁协、周岂页等领兵反攻,都被王敦打得大败。元帝见败局已定,给刁、刘人马,让他们各自避难,刁协逃至江乘被杀,刘隗向北投奔石勒。

王敦控制建康后,杀死戴渊、周岂页以竖立威名,元帝授予王敦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牧等职,封为武昌郡公。王敦有篡权之意,但是,即使是赞同王敦举兵的士族官僚如谢鲲、王峤、温峤及王敦的从弟王彬等,都反对王敦篡夺东晋政权。王敦只得暂时返回武昌,以待时机,而设丞相留府于建康,以遥制朝政。是时,王敦暴虐恣雎,作威作福,四方上贡多入其府,将相方镇等重要官员皆出其门,以沈充、钱凤为谋主,大兴土木,营造府第,夺人田宅,肆意掳掠。这年,元帝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明帝。

龙首壶太宁元年(323年),王敦移镇姑熟,自任扬州牧。为加强王氏集团的军事实力,削弱帝室,他又任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当明帝用郗鉴为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时,王敦另授以尚书令,郗鉴还京途经姑熟,王敦却非留郗鉴。次年,王敦因为周氏宗族强盛,恐为后患,听从钱凤之计,杀周嵩、周莛,又进兵会稽袭杀周札,周氏宗族死亡殆尽。五月,王敦病重,矫诏拜其子王应为武卫将军、其兄王含为骠骑大将军。钱凤问对策,王敦说:“我死之后,归身朝廷,保全门户,是上策;退还武昌,收兵自守,不废贡献,是中策;乘我还活着起兵,万一侥幸而胜是下策。”钱凤认为王敦所说的下策才是上策,积极准备叛乱。

明帝聪明而有谋略,能断大事。各方面的消息证明王敦必然再次叛乱,于是下决心要讨伐王敦。六月,明帝亲自到于湖侦察王敦营垒,然后进行周密的布置;任命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温峤为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城;应詹为护军将军,都督前锋及朱雀桥南诸军事;郗鉴为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庾亮为左卫将军,卞壶为行中军将军,又征召兖州刺史刘遐、临淮太守苏峻、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等入卫京师。这时,司徒王导听说王敦病危,于是率子弟发哀,大家以为王敦已死,斗志更加旺盛。尚书省转发诏书至王敦府,历数王敦之罪。王敦见了诏书非常生气,但病重已不能亲自率兵,以于是王含为元帅,令钱凤、邓岳、周抚等率众进攻建康。七月,王含等率水陆兵众五万,进至秦淮河南岸。温峤退屯北岸,烧朱雀桥阻断敌军前进道路。明帝亲募壮士千人,由将军段秀等带领,乘夜渡河,大破叛军。王敦听到战败的消息,又气又急而死。这时,沈充带领万余人与王含会合,而刘遐、苏峻带领的援军也到达建康。刘遐、苏峻的精兵万人从南塘出击,大破沈充、钱凤军,落水而死的有三千人。接着,刘遐又在青溪大败沈充。第二天,王含等火烧大营趁夜而逃。明帝命诸军乘胜追击,沈充、钱凤均被追斩,王含父子逃奔荆州,荆州刺史王舒使人沉之于江。王敦之乱终告平息。

苏峻之乱

咸和二年(327年),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继王敦之乱之后又发生了苏峻之乱。

苏峻,西晋末被举为孝廉,北方大乱之后纠集数千家,建立豪强地主武装,周围的豪强武装又推他为首领。当时,青州刺史曹嶷想收苏峻为部属,任之为掖县县令,但遭到拒绝。曹嶷准备讨伐苏峻,苏峻率领所部数百家从海路向南北奔逃,投奔东晋。

苏峻历任淮陵内史、兰陵相。永昌元年(322年),王敦首次进逼建康,元帝召苏峻进讨王敦,而他观望形势,迟迟不予进行。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作乱,所遣王含、钱凤又进逼建康城下,京城危急。明帝召苏峻、刘遐等流民帅入京护场,苏、刘率精卒万人驰援。当时沈充、钱凤夜渡秦淮河、从竹格渚上岸,护军将军应詹领兵拒战失利,叛军已到宣阳门外。这时,苏峻、刘遐率领军队从南塘横击,大破敌军,敌军落水淹死者三千人。接着,苏峻又随从庾亮追击沈充至于吴兴。平叛后,苏峻因功进位为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从此,苏峻威望逐渐提高,手中精兵已达万人,装备优良,实力雄厚,被朝廷委以捍卫江北的重任。但是,苏峻自恃兵强,日益骄横,藐视执政,招纳亡命。朝廷运送给养去历阳的船只首尾相属,而稍不如意,他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明帝死后,成帝继位。成帝年幼,外戚庾亮摄政。为加强中央集权,庾亮对内压制宗室,对外削夺强藩。咸和元年(326年),庾亮诛杀南顿王司马宗,司马宗亲信卞阐逃窜到历阳投奔苏峻,庾亮令苏峻交人,而苏峻将阐茂匿,拒不交人。庾亮觉得苏峻在历阳终究是一个祸患,主张把他征调进京,剥夺他的兵权。此议一出,举朝皆认为不可,但大多不敢吭声,唯有王导、卞壶等人表示反对。卞壶说:“苏峻拥有强兵,逼近京城,从历阳至建康,不到一日的路程,一旦发生变乱,后果十分严重,此事应为慎重考虑。”庾亮不从。苏峻闻讯,遣司马何仍到京,对庾亮说:“只要是外任,无论远近,我唯命是听;至于内任,实非我能干的。”庾亮仍然不从。咸和二年(327年)十月,庾亮用诏书命征苏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苏峻上表声称:“昔日明皇帝亲执臣手,委臣北讨胡寇之重任。今日中原尚未平定,臣何敢自安!请求补青州界一荒郡给我,使臣以展鹰犬之用。”但朝廷还是不许。苏峻无奈,整装待发,但心中却又犹豫不决,参军任让对他说:“将军求补荒郡尚且不许,事到如此,恐无生路,不如拥兵自守。”于是,苏峻遂不奉诏,暗中遣使与镇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联络,祖约因所赐官位不满足他所愿望,颇为怨恨朝廷,所以一拍即合,约定以讨庾亮为名,一同起兵。

于是一场动乱爆发了。十二月,苏峻派部将韩晃、张健袭取了东晋屯积食盐、大米的姑熟,直捣慈湖。苏峻起兵之前,江州刺史温峤奏请率军下援建康,三吴也请求发兵,庾亮都加以制止,特别写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不可越过雷池一步。”苏峻起兵后,徐州刺史郗鉴又请求统兵御敌,同样被制止。然而,作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的庾亮并没有很好地部署兵力,抵制敌人。咸和三年(328年)正月,韩晃歼灭慈湖守军。苏峻率领苏、祖联军二万余人从横江渡口抢渡长江,抵队陵口。晋中军抵挡不住,连战连败。二月,苏峻占领蒋陵、覆舟山,建康已经近在咫尺,城内惶惶不安。有人建议在小丹杨打伏击战,庾亮不予采纳,而苏峻果真绕道小丹杨,因夜里行军竟然迷路。这样一个歼灭敌人、扭转战局的大好机会又被庾亮贻误了。没几天,苏峻击败建康城外守军,突破青溪栅。庾亮率领诸将在宣阳门内抵抗,而队伍尚未成形,士众皆弃甲而逃。庾亮与诸弟也匆匆乘船逃往寻阳,把成帝和皇太后都扔在建康。苏峻攻陷宫城后,遂“纵兵大掠,侵逼六宫,穷凶极暴,残酷无道”,又“裸剥士女,皆以坏席苫草自鄣,无草者坐地以土自覆,哀号之声震动内外”。他自任骠骑、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以祖约为太尉、尚书令,又改换百官,树置亲党,除庾亮兄弟矫诏大赦,同时,他分兵攻略义兴、晋陵各地。

庾亮既至寻阳,与温峤共同推举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兴兵讨伐苏峻。“戎卒四万、旌旗七百里,钲鼓之声,震于远近”,浩浩荡荡地开往建康。不久,三吴也兴兵讨伐苏峻,会稽内史王舒以庾冰为行奋武将军,令其他领兵一万,西渡浙江。吴兴、吴国、义兴等诸郡纷纷起兵响应。五月,陶侃、温峤会师茄子浦,陶侃推举王舒监浙东军事,虞潭监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郗鉴率众渡江,与陶侃会师。接着,各路大军进据蔡洲;直逼石头城。苏峻率主力屯守石头城,并把成帝迁入石头城中。双方相持数月,陶侃因敌军兵势甚盛,难与争锋,所以在石头城西筑白石垒,又在京口一带筑大业等三垒,坚守不战。苏峻攻所白石垒,乃分遣诸将东西抄掠,多所擒获,兵威更盛。从建康逃出来的官吏都说:“苏峻狡黠多智,其徒党极其骁勇,所向无敌。如果上天惩罚罪人,苏峻终当灭亡;如果依靠人力,则难以取胜。”温峤听了很生气,但累战不胜,也深为恐惧。

苏峻遣将张健、韩晃急攻大业垒,垒中缺水,士卒渴极,只好喝粪汁解渴。守将郭默突围求援,陶侃准备派兵救援。长史殷羡说:“我军不习陆战,如救大业不能取胜,则全盘皆输。不如急攻石头城,大业之围自解。”陶侃听从。于是,陶侃督水军驶向石城,而庾亮、温峤、赵胤等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垒南上地战。苏峻统领八千人迎战,其子苏硕与将领匡孝分兵冲击赵胤军,将赵胤打败。苏峻见赵胤军溃逃,大叫:“匡孝能破贼,我还不如他吗?”只带领数骑急急追赶,没有赶上。在回业途径白木陂时,他的马突然被踩倒,又被陶侃部牙门将彭世、李千投过的长矛击中。苏峻坠落下马,立刻被斩首、割肉、焚骨。三军齐呼万岁。苏峻余众退据石头城。任让等立苏第五苏峻弟苏逸为主,闭城自守。次年春天,诸军攻破石头城,斩杀苏逸等。祖约败后,率左右数百人向北逃到后赵,被石勒杀死。

苏峻之乱平定后,东晋进入相对安定时期,以后70年无内战乱,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

争权夺利

苏峻之乱平定以后,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依然剧烈,主要在王导、陶侃和庾亮之间进行。

咸和四年(329年)三月,陶侃因功进位太尉、侍中,在原任都督荆、雍、梁、益四州兼荆州刺史之外,又加任督交、广、宁三州,坐镇巴陵。郗鉴亦拜司空、侍中,仍都督徐、兖、青三州,兼任徐、兖刺史、镇京口。庾亮由于执政失误,而酿成苏峻之乱,不得不出外为都督豫州兼刺史,镇芜湖。司徒王导则独秉中枢,但在王敦死后,东晋政治格局大变的情况下,中枢受到陶、庾的牵制。王导在外依靠京口郗鉴的支持,在内擢用亲信赵胤、贾宁、匡术等为武官,以保持王、陶、庾之间的势力均横,维护自己的地位。

同类推荐
  • 特种兵穿越古代

    特种兵穿越古代

    男主角杨枫是一名从21世纪特种部队,他是士兵心目中最有神奇色彩的兵王,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魂游穿越了汉代。穿越汉代末期,群雄纷争的天下,江湖武林中也是名声赫赫,自古英雄出少年,何况是有了多了三十多年验的特种兵,外加神奇的医疗手术,让古代的医术也叹为观止。带着他带有的特种技术,回到一千多年前,他英俊潇洒和他强壮的体魄,让很多的靓女为之倾倒,于众多不同的美女,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结,有激情的,清纯的,有泼辣的,有含蓄的,有主动的,将一一展现,中国古代各种美女对他的爱;将许多现代战争理论。本书循序渐进,不做任何超过人类所不能做的动作,像中国的水浒传一样,讲的是真实的功夫和技巧,不像现在电影里光影之来的东西,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不应该表现的和手榴弹一样,到处都是爆炸声和圣斗士一样,没有可能发生的事。讲的是真正的中国武术所运用的功夫,和现代的先进医疗手术技术。
  • 梦在大唐

    梦在大唐

    这就是一个正经逗逼的故事。没错,我就是要正经的逗逼。女强+小弱受男主看惯了激动人心的小说以后,不妨来看看这本。只有脉脉温情。
  • 天下龙图

    天下龙图

    十数年前,长安大火毁去无数人家,三月之际,地动山摇,一座水晶宫从废墟之下裂地而起。先帝自以上天表其文治武功,遂从开封迁都长安,凌驾水晶宫内,岂料天命不足,重病而薨。自此而始,变法之举中道崩阻,朝廷动乱,时相公安石避退朝堂。临退之际荐武侯之后诸葛传灯入相,朝纲一顿终免于大厦倾覆。庙堂风云已去,然江湖却任然动乱不止。尘封千年的天地奇物纷纷出世,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血雨腥风。天地动而神龙现。魔教秘传,妖族异动,这个世界将迎来怎样的变迁?且看天下龙图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三)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三)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辛亥革命一向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的革命,“驱除鞑虏”更被视为革命的制胜法宝,但这种民族主义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民族问题是否真实存在或被扭曲;被视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清末皇族与旗人在这场革命中到底处于何等地位;革命的冲击下,他们又遭受了何等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之前史家所未深入探讨或做忽略处理的。本书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在辛亥年中的所经所历,以更全面地展示革命年代中所不为人了解的历史侧面。
热门推荐
  • 远古僵神

    远古僵神

    “哎呀!我都说了我是神不是僵尸,我当初可是把岛国都给炸了,你见过这么善良的僵尸吗?我可是神啊!”神皇江帆面对着眼前绝色美女无奈的解释道。拥有永恒生命的一代神皇入驻地球,手持抢夺而来的无字天书,在地球掀起了一场都市风暴。论泡妞?华夏四大美女什么貂蝉,王绍君都在我的怀抱里呢,我还摆平不了你一个小小的校花?
  • 如果爱死了我照样会很好

    如果爱死了我照样会很好

    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天煞般的记忆,我想抹也抹不去。我很好,一切都很好,那么你呢?
  •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这本书精选民间俗语近3000条、条目按首字的音序排列,并解释了每条俗语的含义。
  • 安塔拉传奇(第二部)

    安塔拉传奇(第二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仙尊太护短

    仙尊太护短

    人生在世,一壶美洒,三五知已,朗月星稀,岂不快哉!都说这天道不可逆,如何不试上一试?与君同醉殊途同归。我爱了你几百年,却终是抵不过宿命么?即便知道我是错的,但是我以经无法回头了,这一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切都是天意,容不得你我选择。
  • 萌萌雨花石:仙尊师父么么哒

    萌萌雨花石:仙尊师父么么哒

    (新文已发布,《不慎入群:倒霉宅女要修仙》记得过去敲门哈)雨萌只是一个初中生,某一天,打个酱油却被车撞了,还特么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可悲的是她竟然变成了一颗石头!还好还好,有个萌萌哒精灵,有个万能手镯,天天过着一个吃了修炼,修炼了玩,玩了又吃的生活。某一天,她竟然被俊美无双,牛逼哄哄的神尊拐回家?从此某女决定,以扑倒师父为重,以找碎片为次。
  • 甜心来袭:恶魔少爷别吻我

    甜心来袭:恶魔少爷别吻我

    从小的暴力行为,使她离家,回国后她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她的奶奶,使她对他恨之入骨,她离到他,他给她温暖,使她再次感到被爱的感觉,从此,他赖上了她,敬请期待他的追爱故事
  • 一得集

    一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殇曦

    殇曦

    一场腥风血雨的仙魔大战,她身为六界闻风丧胆的魔尊之女,竟意外让身为六界神尊的她收留,成为他唯一的徒弟,骄傲的她无视他一切的光华,冰冷也渐渐被他融化,当周围人对她一再质疑,他却不管一切的护她周全。危机四伏,魔道渐渐地出世,她是重回魔道做魔道的魔尊,还是做他的徒弟。。。。。。
  • 夙卿歌

    夙卿歌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以整个天下为局,百万平民百姓为子,下一场旷世棋局,以命博,为争那天下。她,黎夙卿,本是尊贵的两国公主,无心于世间权贵,只愿一把琴,一壶酒,逍遥天下。奈何乱世逢生,她无路可退。于是,以倾凰之姿,凤舞飞天,涅槃重生,弃罗衫,清君侧,平叛乱,只为护得家国平安。他,兰臻,幼时深受苦难,西秦皇宫里的无数阴谋诡计,踏着累累白骨,最后出现了名震七国的一代权王。只是当那双凤眸填满算计,那双素手沾满血腥之时,他可会感到一丝孤独?当命运无法逆转,一场寿宴,他遇到了她,又是谁的劫,戏局内外,棋逢对手。青丝落,佳人离,琴弦断,家国破,谁再为她谱写一首夙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