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300000008

第8章 词选(7)

【注释】

①香苞:指包着花朵的叶片。素质:白皙的容色。此指白梅花。②倾城:绝色美女。《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此喻梅花。标格:气度、格调。唐杨进之《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更好,及观标格过于诗。”③东君:春神,唐成彦雄《柳枝词》:“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④孤芳:独秀的花。唐韩愈《孟生诗》:“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⑤暖律: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候称“暖律”。唐罗隐《岁除夜》:“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⑥“寿阳”句:唐《初学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又见唐韩鄂《岁华纪丽》。粉面,傅粉脸。增妆饰,增添装饰。⑦羌笛:一称羌管,原出羌族。笛曲有《梅花落》,声情哀怨。此羌笛即指《梅花落》,而与梅挂钩;同时暗示金兵将南下。⑧栏干:栏杆。

【品评】

此词收入《李清照集笺注·补遗》,徐培均认为似宋建炎二年(1128)春作于江宁(今南京)。

此词咏梅除标题“梅影”外,全词未见一个“梅”字,而且除了首句,亦几乎未写梅的形态。上片基本是写梅的“标格”即内在气质,写她是带来温暖的报春使者。词人所欣赏的亦正是梅的“标格”,所以下片即写对梅的珍爱与迷醉,她给女子增添装饰之美,令人醉赏,令人留恋。这仍是间接表现梅的“标格”。其中“休更吹羌笛”一句,表现出对金兵南下,将践踏梅花的担忧。但“休更吹”三字表示词人欲竭力暂时忘掉此事,宁愿且闻梅之“清香”,沉醉于美酒之中,可见词人对梅痴迷已极。此词文字朴素,风格疏淡。

35.添字丑奴儿

芭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①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②点滴霖霪,愁损北人,③不惯起来听。

【注释】

①阴(yìn):覆荫。中庭:庭院。南朝宋鲍照《梅花落》:“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②霖霪(yín):久雨。鲍照《山行见孤桐》:“雾雨夏霖霪。”此指滴滴答答不停的雨声。③北人:指南宋北方中原南渡者。

【品评】

此词与前词《殢人娇》作于同年,时当暮春。此词借咏雨中芭蕉,寄托乡国之思,抒发“伤心”之情。

由于时北宋灭亡,家乡沦丧,词人胸中早已积满“伤心”之意,因夜闻江南梅雨敲打芭蕉声,难以入梦,从而翻腾起内心的忧愤。上片写白天所见窗前芭蕉树,绿阴遮地,枝叶舒卷,陪伴着词人,似乎颇具情意,给远离故土的词人带来暂时的安慰。但下片词情则发生变化。三更时睡梦中被雨打芭蕉声惊醒,那一点一滴是那么清晰,又那么扰人,作为北方人是听“不惯”的。词人本已忧愁“伤心”,就更增添了“凄清”之感,难以再于“枕上”听,而被逼得“起来听”,或者说“起来”逃避这损人的雨声。但“起来”又有何益?词人的举动不过是愁闷难忍的表现罢了。词上片明写芭蕉,写其形,写其正面意义;下片暗写芭蕉,写其声,写其负面意义。而芭蕉的正负意义皆是词人心情好恶的外化而已。“阴满中庭”与“点滴霖霪”句采用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词人欣赏与厌恶感情的作用。

36.七娘子

清香浮动到黄昏。①向水边,疏影梅开尽。②溪畔清蕊,有如浅杏。③一枝喜得东君信。④风吹只怕霜侵损。更欲折来,插在多情鬓。寿阳妆面,⑤雪肌玉莹,岭头别后微添粉。⑥

【注释】

①“清香”句:语本宋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②疏影: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③有如浅杏:指梅花清香如杏花。宋王安石《西江月·红梅》:“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④东君信:春天的信息。东君,春神。⑤寿阳妆面:即前词《河传》“寿阳粉面”,指“梅花妆”。⑥岭头:山顶。诗词中常与梅相关。唐李益《扬州送客》:“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宋晏殊《生查子》:“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品评】

此词收入《李清照集笺注·补遗》,约作于词人南渡后的宋建炎二年(1128)。此词咏梅,抒发的是与赵明诚团聚后的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词人本来就喜梅,加上心情较好,所以梅在笔下更显得惹人怜爱。上片化用林逋《山园小梅》成句,突出梅之“清香”,“有如浅杏”,传来春的信息,以及“喜得一枝”的心情。下片写对梅的珍爱与喜爱。写心理上是“只怕霜侵损”,写行为是欲“插在”发鬓,写想像是装饰出“梅花妆”,映衬得玉莹雪肌又添艳丽。“喜”字是此词的主旨。这与清照大多咏梅词或寄托人格理想、或寄托忧国思乡之情的“功利”之作相比,是纯审美的咏梅之作,并不多见。

37.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①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②梦断偏宜瑞脑香。③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④不如随分樽前醉,⑤莫负东篱菊蕊黄。⑥

【注释】

①萧萧:形容凄清寒冷。晋陶渊明《祭程氏妹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琐窗:窗棂上刻有连琐花纹的窗子。南朝宋鲍照《玩月城四门廨中》:“蛾眉蔽珠珑,玉钩隔琐窗。”②酒阑:酒将喝尽。唐杜甫《魏将军歌》:“酒阑插剑肝胆露。”团茶: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是一种茶饼。③瑞脑:香料名。④仲宣怀远:三国魏山阳人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曾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未被重用。登江陵城楼,因怀念故乡而作《登楼赋》。⑤随分:随意。唐王绩《独坐》:“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樽:酒杯。⑥东篱菊蕊:用晋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之意。

【品评】

此词作于宋建炎二年(1128)暮秋,词人时在江宁(今南京)。秋末冬初,气候的萧条肃杀,增添了词人心中的凄凉悲苦之感。虽然词人已与夫婿赵明诚团聚,但是因金兵侵占青州而背井离乡,北方国土沦丧,词人的“闺怨”已为家国之思所取代。

上片叙述清晨醒来所见,琐窗上阳光惨淡凄冷,梧桐树披上严霜,外界之“寒”乃内心之冷的显现。为驱寒遣闷,词人饮罢酒再品茗,还燃起瑞脑香料,以打发时光。但是因为心里凄苦,词人竟产生“秋已尽,日犹长”的时间错觉。之所以如此,因为词人正似当年王粲一样心绪“凄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王粲《登楼赋》)词人身在异乡,尽管生活还过得去,但“信美而非吾土”,她深切怀念已被金兵占领的故土,有此“忧思”怎能不度日如年而觉“日犹长”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词人只能再借“樽前醉”解忧,并去“东篱”赏菊花销愁了,至于能否真正地解忧销愁,自是不言而喻。词上下片皆采用先写忧、再写解忧之行为的方法;一再反复,可见忧之难解。上片移情于景,含蓄蕴藉;下片巧用典故,自然妥帖。

38.青玉案

用黄山谷韵①

征鞍不见邯郸路,②莫便匆匆归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③最好留连处。相逢各自伤迟暮,④犹把新词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⑤如今憔悴,但馀双泪,一似黄梅雨。⑥

【注释】

①黄山谷:北宋诗人黄庭坚,字山谷。此词用黄庭坚《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词之韵。②征鞍:征行者所乘的马。唐杜审言《经行岚州》:“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邯郸:地名。今属河北。当时已为金兵攻陷。③清话:高雅的谈话。晋陶渊明《与殷晋安别》:“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④迟暮:喻人生晚年。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⑤盐絮家风:指家庭有文化传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此李清照自称其家庭有文化传统。⑥黄梅雨:江南每当夏初梅子黄熟时多绵绵细雨,俗称黄梅雨。宋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品评】

此词约作于建炎二年(1128)秋,时在江宁(今南京)。有品评者认为是与其弟李迒告别之作,可从。词中流露出真挚的手足之情与伤别之意。

上片记事,写送别情景。头两句写弟征鞍于“秋风萧条”中“匆匆归去”,所去处是已落人金兵之手的北方邯郸,则不只是伤别,更含担心。“莫便”二字饱含挽留之情,有“马儿啊,你慢些走”之意。“秋风”句则担忧更加明显,结构上有过渡之功,引出弟此去该找个好的歇脚处的想像:弟能在明窗下“小酌”,与旅客在灯下清话,不会受苦遭罪。作为姐姐,词人为弟弟设想得十分细致。下片则主要抒写离别情。先是回忆此前与弟弟短暂的“相逢”小聚,为各自的“迟暮”而伤怀,此为感情一抑;但在一起饮酒唱和,各显才情,显示姐弟秉承了李氏书香门第的家风,又深感自豪,此为感情一扬;但毕竟姐弟分手,人更“憔悴”,满脸思念的“双泪”,“一似黄梅雨”,则终以感情之压抑收束。

上片先写今日为弟送别,再想像弟来日行程;下片先回忆昔日“相逢”,再写今日伤离。词时空交错,感情扬抑。篇幅不大,而容量不小。

39.诉衷情

枕畔闻残梅喷香

夜来沉醉卸妆迟,①梅蕊插残枝。②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③人悄悄,④月依依,⑤翠帘垂。更挪残蕊,⑥更捻馀香,⑦更得些时。⑧

【注释】

①夜来:指昨夜。宋贺铸《浣溪沙》:“东风寒似夜来些。”②“梅蕊”句:指插残枝梅蕊。③熏破:指睡中被梅香熏醒。梦断:梦醒。唐李白《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④悄悄:形容忧虑的样子。《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⑤依依:形容不舍的样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⑥挪(nu6):揉搓。唐无名氏《菩萨蛮》:“破挪花打人。”⑦捻(niǎn):用手捏。⑧得(děi):需要。些时:片刻时间。宋毛滂《蝶恋花》:“清风停待些时过。”

【品评】

此词当作于宋建炎二年或三年(1128或1129)南渡至江宁或建康(建炎三年,江宁府改名建康府)时。词借写“枕畔闻残梅喷香”而抒发思乡之情。词的中心意象是“残梅”,“梅”而“残”不仅是表示时序,更是词人有意“异化”之,使之不完美,以更适合体现内心幽怨之情。清照词常写酒醉,表现销愁之意。此词亦然。

上片即写酒醉并点出“残梅”,以渲染自己的愁绪。“沉醉”与“梅”都与词人的心境有关,是词人睡前排遣愁绪之物,盖醉可以“解忧”,梅可以解闷也。但醉会醒,连梅也会“熏破春睡”,使“梦断不成归”。至此道出愁闷的缘由:不能重“归”已在金兵之手的故乡也。下片则描述“梦断”后的情状。“梦断”时还是深夜,“月依依”、“翠帘垂”皆为夜深景象。由于“不成归”,词人倍觉“忧心悄悄”,百无聊赖,愁绪无处宣泄,于是想到了枕畔“残梅”,可见“残梅”这个道具并非虚设。词人“挪残蕊”、“捻馀香”正是深夜排愁遣闷的唯一方法,且其动作要持续“些时”,显示其心情愁闷之浓重。于是“梅”更残,而词人归乡之“梦”亦更碎矣!清照词屡用叠字,此词末连用三个“更”字,如同“天籁,肆口而成,非作意为之也”(况周颐《漱玉词笺》引玉梅词隐语),乃其当时心绪所必然产生的动作。

40.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①背窗雪落炉烟直。②烛底凤钗明,③钗头人胜轻。④角声催晓漏,⑤曙色回牛斗。⑥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⑦

【注释】

①归鸿:春日由南方飞回北方的大雁。三国魏嵇康《赠秀才人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②背窗:指烛光暗淡处。唐温庭筠《菩萨蛮》:“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炉烟直:指香炉烟气上升。③凤钗:指头饰钗形如凤凰。唐李洞《赠人内供奉僧》:“不觉宫人拔凤钗。”④人胜:人形的饰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⑤角声:军队号角声。晓漏:拂晓时铜壶滴漏的声音。唐杜审言《秋夜宴郑明府宅》:“风清晓漏闻。”漏,古代计时器,以滴水计时。⑥回牛斗:旋转牛宿、斗宿。⑦西风:秋风。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品评】

此词当作于建炎三年(1129)正月初七“人日”,时词人在建康(今南京)。此词并非思夫的闺怨之作,联系写作背景,可以断定抒发的是乡国之思。

同类推荐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刚毕业的女生杨时敏,毅然选择去厦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闯荡。在那里,有一群相濡以沫的好友——阿平、妮妮、Joe、大头、阿毛……当然,还有那个让她怦然心动的男人大雄,他们共同在厦门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而当爱情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轨迹前行,眼看着一段美好的感情渐行渐远时,她如何在莫大的伤感中重新站起来?面对厦门这个街头巷尾都充斥着自己回忆的城市,她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一个充满治愈色彩的青春故事,在厦门这个舞台上,精彩地演绎着。
热门推荐
  • 我的未来女友

    我的未来女友

    隐身,透视,飞行,瞬移……我的未来女友几乎是全能的!得到她之后,我干了许多坏事。比如隐身去拿东西,调戏楼下店老板的女儿……
  • 苏殇等着我

    苏殇等着我

    苏殇死了,但她不肯丢下爱人,展开追寻,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无牵绊,你说的?墨兰,我爱你那么长时间,等的,换的就是它?你太狠了,你伤了我,我要你和李苏苏再无瓜葛你做得到吗?不能别怪我狠心,你先伤了我的心!你活该!
  • 寻秦入汉

    寻秦入汉

    讲的是战国七雄中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又被汉朝取代的故事。
  • 江湖已成梦

    江湖已成梦

    何为江湖?江湖在哪里?闯江湖做什么?谁说江湖和朝堂是两个世界?
  • 银月黑羽

    银月黑羽

    自称丑陋真实的脸隐藏在银白色面具之下,在银月降之东国时,作恶的人为你躲藏,漆黑锋利的断刀,终结早已被黑暗吞噬的恶鬼。银月黑羽所在任何黑暗拼命的躲藏吧、恐惧包吧、后悔在将之死去永留心魂。
  • 超自然世界

    超自然世界

    声明之一:本小说,不是玄幻,不是武侠,不是酸情,不是科幻,更不是恐怖,如果硬要定义,就称之为超自然小说。这片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超自然世界里,没有爽文,也没有鸿儒,只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奇异之旅马上开始!因为本人名字的原因,故选择在七月份的尾巴发表。
  • 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我国从1997年开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近几年来,教育硕士的招生专业不断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开辟了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 惊天凤女:龙王盛宠杀手妃

    惊天凤女:龙王盛宠杀手妃

    独孤梦璃21世纪的杀手之皇兼毒圣,在进行一个任务时,莫明其妙被发现,摔下百层高楼,魂穿异世。狗血的是,穿到一个同名同姓的废材身上,竟然,还是她大婚前夕。没事,姑奶奶我去好好准备准备......于是乎——第二天,堂上那叫一个壮观......新娘新郎不见了踪影,只有蛇和公鸡在“搏斗”。今日过后,他缠上了她。与此同时,一个个秘密出现在他们眼前,一个巨大的阴谋也拉开了序幕......最终却发现这一切仅仅是因为......
  • 尼采的智慧

    尼采的智慧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我们深信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逗逼小牛的修仙日常

    逗逼小牛的修仙日常

    艰险的修仙之路有重重困难,小牛儿总能机智逗逼的将它解决。汪兰生一把将小牛儿按入水中:“我这刚买的衣服是只能干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