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2700000020

第20章 宠鹰(3)

杨延盛准备了厚礼前去拜访,刘福礼对此反应冷淡,杨延盛急中生智,扑到灵堂前重重地叩头,行孝子礼。大家都很震惊,刘福礼看着他额头叩出的青紫印,惊问:“杨掌柜,我们无亲无故,你怎么……”杨延盛抹着眼泪说:“先生,你常年在外,经常托人捎钱和一些稀罕物件回来。姨婆心善,喜欢孩子,看见小儿善绪,就经常拿珍馐果馔给他吃。拙荆善做饭,婆姨喜食肉粥,拙荆就经常给她送肉粥。一来二去,两家便熟稔起来。我七岁丧母,婆姨待我和善绪犹如亲生子弟,她如今仙逝,我磕几个头是应该的啊……”

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刘福礼不由得感动起来。杨家跟刘家住得近,两家经常走动,也是情理之中。刘母身边无人,喜欢小孩子也是很自然的事。刘福礼对母亲有愧,杨延盛等于是替他行了孝,他对杨延盛不由得和善起来。

杨延盛不提堪舆之事,一直勤恳地帮忙料理丧事,人整整累瘦了一圈。刘母安葬时,杨延盛细心观察,刘福礼挑的墓穴真是好。两山夹一腹地,两弯河水绕行,杨延盛对河间的一草一木也算了如指掌了,但他却没发现这个好地方。或者说,这个地方他曾经看过,但没注意,刘福礼看中了它,它的重要性才体现出来。

办完丧事后,刘福礼这才开口问杨延盛有没有难事,杨延盛顺其自然地将心病讲了出来。刘福礼皱着眉头说:“几代都没出官,的确有点邪门。这样吧,福王那里我晚去几天,我帮你找一佳穴吧试试吧。”

二、偷梁换柱

三天后,刘福礼气喘吁吁地站到杨延盛面前,他觅得一佳穴,此穴定能护佑子弟仕途顺利。杨延盛一听大喜,连忙前去查看。不料,那墓穴却紧邻乱葬岗,无山无水,只有土丘一座。放眼望去,一座坟茔也没有。看来,由于紧邻乱葬岗,连穷人都不愿意在这里安葬。

刘福礼却坚持认为,这个地方独辖乱葬岗。乱葬岗上有无数鬼魂,煞气很重,但这里却清风徐徐,草树勃发,郁郁葱葱,毫无衰败之迹象,可见,这里的气象能压得住煞气。鬼上鬼,人上人,此地是出大官的地方……

杨延盛琢磨不定,刘福礼说:“杨兄弟正当年,走南闯北地做生意,应该知道剑走偏锋独树一帜吧?此地这种气象,一般人嗤之以鼻,它只为有缘人而准备。试想一下,如果它表现出了异象,岂不是早被人占去了?还轮得着咱们吗?”

这时,下人催道:“老爷,你赶紧动身吧,福王的人已经催了好几次了,再晚的话,搞不好福王会大怒的……”

刘福礼拱手说道:“杨兄弟不必过于纠结功名利禄,家人安康就好。还有一句老话送给老弟,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后会有期。”

杨延盛目送他的马车远去,不禁冷笑道:“替别人看穴要半年,替我看却只用三天,原来是福王催逼得紧,所以才拿这个墓穴来糊弄我。你不仁,我不义……”

半年后的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杨延盛带领两名心腹下人,悄悄来到刘母墓地。一声令下,下人便挥舞铁锹挖起来。挖开坟墓,他们将刘母的尸骨取出,放到早准备好的马车上,拉到刘福礼挑中的所谓“美穴地”,将她埋在那里。而刘母的坟地里,则放进了杨延盛父母的尸骨……

神不知鬼不觉地,杨延盛就完成了“偷梁换柱”。两个下人得了笔银子,离开了杨家,回老家买房置地。刘福礼每年都派子孙回来扫墓,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三拜九叩的,是杨延盛的父母。

杨延盛的儿子杨善绪一天天地长大,杨延盛惊喜地发现,杨善绪聪慧异常。他念书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便写得一手好字。而且,还会在课堂上跟私塾老师对对联,老师在杨延盛面前恭维道:“照这个势头下去,善绪是要中状元啊。”

杨延盛喜不自胜,更觉得自己“偷梁换柱”实在太对了,那刘福礼为自己挑的才是上上之穴。然而这时,边事告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渐成气候,东北边际,后金势力崛起,边事告急。内忧外患下,崇祯皇帝苦心经营,国内税赋一加再加,农民失地,小康人家破产,杨家也处于风雨飘零之中。

朝廷停了恩科,靠科举做官之路走不通了。杨善绪算是白读了十几年书了,眼瞅着二十好几的小伙子,却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逃难的时候,甚至还不如一个老娘们有用。

三、恩遇

杨延盛带着一家人逃到了南京城外。福王为崇祯的亲兄弟,南京城又是旧都城,明军在此集结了精锐力量,顽强阻击住了李自成的农民军。许多人都逃到这里,南京城内物价飞涨,以致到了一两银子一个烧饼的地步。杨延盛一家不敢住店,只能露宿街头,凄凄惶惶。

就在愁苦之际,刘福礼居然派人找他们来了。原来,自从河间府被农民军攻陷后,刘福礼就想到杨家会到南京避难,因此派人在城门口等候。由于流民太多,手下找了好久,才找到杨家一行人。

刘福礼将杨延盛一家人接到自己府上,热腾腾的洗澡水早准备好了,洗完澡,厨房里也做好了香喷喷的肉片汤,杨家人饱餐一顿,个个对刘福礼感恩戴德。杨延盛看着刘府阔大华丽,不禁羡慕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刘福礼笑道:“身在乱世,平安就好。”

杨延盛求教:“朝廷停了恩科,善绪体力又不行,他如何才能做官啊?”

刘福礼摇摇头说:“盛世文臣乱世武将,善绪若学武,倒容易出人头地,眼下,保命都难说,做官?唉!看来,我没有给你们找到好穴啊,那地方气象万千,却无法保佑家人安康,真乃怪事也!”

杨延盛心念一动,直到现在,刘福礼还认为那个乱葬岗旁的土丘是好地方,再想想刘家,虽然是乱世,但仍然享受荣华富贵,难道……

想到此,他不禁故意说道:“刘兄,姨婆的墓地才真的好啊,那地方山水兼具,水草丰美……”

刘福礼哈哈大笑,说:“杨兄,我母亲的墓地,乃康乐墓,不是发达墓。”

杨延盛愣了,刘福礼解释了一番。原来,刘福礼有四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乖巧伶俐,被刘福礼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她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刘福礼决定用堪舆之术,保佑她健康成长。因此,他在河间觅得“康乐墓”。山为阳,水为阴。两弯水对两山,这地方最适合葬女性,凑成三阴一阳,最能护佑家族中的女性后代……

“啊?”杨延盛大惊失色,他结结巴巴地说:“刘兄,难道,你不图富贵?”

刘福礼笑着说:“我爹的墓保富贵,我娘的墓保康乐,这不是齐全了吗?”

杨延盛拍了一下脑袋:他怎么没想到啊?刘福礼没有将娘和爹合葬,当时大家还有议论呢。只怪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缺德手段搞“偷梁换柱”,金元宝换成了碎银子,这真是有苦无处诉啊。

杨延盛自然不敢告诉刘福礼迁墓的事,他打定主意,等有机会回河间,一定再将墓地换回来。在刘府住了几天后,刘福礼对他们说:“你们还是尽快离开南京吧,南京不保了。”

杨延盛不信。如今,除了北京,就数南京最安全了。他期期艾艾地说:“刘兄,兵荒马乱之际,你让我们何处存身?希望你能再收留我们几日,等匪患过去了,我们再……”

刘福礼摇摇头,叹息说:“我是为了你们好,不光你们,我也要带家人离开了。”

看着杨延盛一副迷惘的样子,刘福礼说了原因。原来,守城的部队缺粮饷,兵士们饿得面色发黄,守城将军请求福王放出福王府的粮做粮饷,等驱赶走李贼后,他再上表皇上,把粮饷还给福王。福王却是个小气鬼,他牙疼似地说:“我府里哪儿有粮啊,我们家人还吃不饱饭呢……”

福王的豪富天下皆知,他在将军面前哭穷,气得将军一咬牙,跺脚走人。刘福礼对杨延盛说:“福王虽为帝胄,却不如匹夫。南京城保不住了,早走早脱身,晚走,就有性命之忧啊。”

言罢,他就让家人收拾东西。妇女全部动员起来,将粮食磨成面糊,烤了两车煎饼。男人则准备车马,购置弓箭。家里的金银细软大部分都分给了下人。杨延盛不解地问道:“多留点钱,逃难时就多份保障,你给下人那么多钱干嘛?”

刘福礼解释道:“乱世中,最坏的就是纲常乱了。如不散财,咱们走不出南京城,就会死于非命。给了他们钱,他们会感激你,这些人中说不定就有韩信之类的人物,将来说不定就会救咱们啊。”

下人中能出韩信?杨延盛感到不可思议。不仅如此,刘福礼还将所有婢女“发”给下人,连他们的婚姻问题都捎带着给解决了。婢女们跟夫人们都处出了感情,她们嫁人,夫人们又都出了份彩礼,婢女们都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只是,刘家的钱更少了。

第二天,还是黎明时分,刘福礼带着家人和杨延盛一家离开了南京城。三天后,他们来到湖湘,这时,传来了南京城陷落,福王被李自成军杀死的消息。

四、苦心求官

杨延盛捏了把汗:幸亏听了刘福礼的话啊。只是,眼瞅着刘福礼的钱财耗尽,他心里不免打起了小九九。刘福礼又想到深山老林里躲难,杨延盛更是不愿。一路上,杨善绪都嘀咕着想去投军,做幕僚。因为他听说李自成的幕僚牛金星原本只是个穷秀才,李自成若打下江山,牛金星就成宰相了,这可比考科举顺当多了。杨延盛深以为然,他同意儿子的想法,还惦记着回家乡迁坟,所以,和刘家分道扬镳之心愈加迫切。

正当他想着如何开口时,刘福礼却主动提出两家分离,理由是树大招风,化整为零更容易逃难。杨延盛明白,刘福礼是看出了他有异心,所以才找了个台阶。分别时,刘福礼送给杨家半车干粮,这让杨延盛颇为意外。要知道乱世之中,这半车干粮,等于是半车黄金啊。甚至,有钱都不见得能买到粮食。

杨延盛虚情谦让,刘福礼叹息说:“杨兄,收下吧。你代我行孝,我却没有能力带你出险,心怀愧怍。这干粮可保你们一阵子,保重!”

一席话,让杨延盛惭愧起来。在刘福礼面前,他真的是个小人啊。然而,乱世无君子,无毒不丈夫,为了光宗耀祖,他不得不这样做了。

两家分离后,刘福礼带家人潜入深山,不知所踪。杨延盛则带着家人重返老家,河间府被张献忠所占,张献忠又是唯一能和李自成抗衡的人物,杨善绪自然投奔于他。张献忠见杨善绪颇有文化,便留了他,让他在军中效力。有了这层关系,杨延盛便有机会迁墓。

墓葬互换,杨延盛松了口气。靠着儿子的关系,杨延盛居然在乱世中做起了军粮生意,所赚不菲。张献忠屡屡想撤离河间,但为了杨家生意,杨善绪屡屡劝他将河间作为大本营,发展势力。张献忠也不愿意奔波,也就在河间长期逗留。后来,实在抵挡不住明军进攻,张献忠只得率军撤离,杨善绪随行。杨延盛嘱咐儿子,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出人头地。

世事如烟,转眼间,杨延盛已经成白发老叟。山河变色,李自成兵败自杀,大清王朝建立。张献忠进入四川,烧杀抢掠,杀人如麻。张献忠残暴成性,不仅杀老百姓,连自己的军队都杀。他的一百万军队,被他自己杀到了三十万。整个四川更是被屠杀成人间地狱,偌大的天府之地,竟空无人烟。

杨延盛跟儿子早已失去了消息,也许,他早已死于非命。杨延盛捶胸大哭,痛悔自己送儿入匪。独苗死了,杨家现在只剩老弱病残了。

就在失望之际,刘福礼突然回到河间。原来,他是回来给父母迁坟的。他已经在新家乡站稳了脚跟,一家人都保全了,男耕女织,其乐融融。因父母远在异乡,他心里不舍,便决定将父母迁到他身边去。

筹备迁坟的间隙,他带着礼物探望杨延盛。望着残破的杨家,刘福礼心中五味杂陈。杨延盛看到他,讷讷地说:“刘兄,你给我挑的好穴地啊,原本想着升官发财,振兴杨家,没想到,唉……”

刘福礼惭愧地说道:“按我祖上所说,那座坟应该有大气象的,真搞不懂,居然没有护佑你们家。难道,我真的看错了?要不,咱们再去看看吧……”

杨延盛跟着他去了,到了地方,刘福礼大惊。只见土丘草木枯黄,阴风阵阵,蛇鼠乱窜,大白天里,都令人心惊胆战。他大叫道:“这么个鬼地方,如何能护佑家人?”

杨延盛也看得目瞪口呆,眼前的景象,令他非常愤怒,他抓住刘福礼的衣领,吼道:“你干的好事?!我家破人亡,都赖你,都赖你!”

刘福礼蹲在地上,不住地哀叹。他指着乱葬岗说:“邪气压倒了正气,没办法啊!”

杨延盛愣了。刘福礼说,本来,这座土丘统辖乱葬岗,锁住了邪气。没想到,乱葬岗的死人成百倍增加,邪气盛气凌人,逐渐压倒了正气,造成土丘日渐式微,最后,竟成凶险之地……

杨延盛不禁捶胸顿足。原来,这乱葬岗上的死人,几乎全是张献忠造成的。张献忠杀了无数的百姓,尸体都被扔到了乱葬岗。如果他及早撤离河间,那么乱葬岗上的冤魂并不能压倒土丘。而为了杨家生意,杨善绪屡屡劝张献忠留下,结果,留得越久,死人越多。最终,乱葬岗的冤魂冲破土丘统辖……

面对满脸泪水的杨延盛,刘福礼说道:“杨兄,别难过了,事已至此,难过也无用了。我再给你找个好地方吧。”

杨延盛已经心死了,说道:“我连儿子都没有了,再好的地方也没用啊。”

刘福礼却执意为他再寻地方,以将功补过。河间府内,达官显贵们的坟墓都被张献忠的部队盗了,尸骨被扔得到处都是。刘福礼找了一个墓地,这个墓地原先葬着河间知府,风水颇佳,现在坟空了,正好利用起来。杨延盛又一次迁坟……

迁坟后的一个月,突然有人骑快马来报:杨善绪在云南吴三桂帐下做高级幕僚,他派人来接父母来过去享福了。

同类推荐
  •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简介:在众多的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它的种类非常多,不仅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也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据科学家统计,它们的种类能达到120万多种。在节肢动物中,不仅包括我们经常见到的苍蝇、蚊子、蜻蜒这些昆虫,还包括像虾、蟹、蜘蛛等这些动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虫类。节肢动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很多都十分有趣。虽然大多数节肢动物比较矮小,但是它们个个身怀绝技,并能通过自己的独门绝技保护自己。侯书议主编的《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将细细给大家道来。
  • 一束鲜花的改变

    一束鲜花的改变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不忘国耻(中华美德)

    不忘国耻(中华美德)

    自古以来,中华美德一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品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生长的精神支柱和文明动力。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不忘国耻》初看让人联想到家仇国恨,然这本书作者以另类的角度道出我们如何从逆境中走出来……
  • 快乐心灵的小小说

    快乐心灵的小小说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雷锋叔叔的故事(注音版)

    雷锋叔叔的故事(注音版)

    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这本书是小学生注音版,为了更好的教导小朋友,他们可以自己阅读,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乐于助人,从小学抓起。
热门推荐
  • 异人手札

    异人手札

    一次老友的委托,揭开十年前的真相。往往越是光鲜的东西扒开表皮后就越是恶心。
  • 那年长安花落时

    那年长安花落时

    你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从此残阳烙我心上如朱砂。都说你眼中开倾世桃花,却如何一夕桃花雨下。问谁能借我回眸一眼,去逆流回溯遥迢的流年,循着你为我轻咏的《上邪》,再去见你一面。在那远去的旧年,我笑你轻许了姻缘。是你用尽一生吟咏《上邪》,而我转身轻负你如花美眷。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哭声传去多远。那首你诵的《上邪》,从此我再听不真切。敌不过的哪是似水流年,江山早为你我说定了永别。于是你把名字刻入史笺,换我把你刻在我坟前。飞花又散落在这个季节,而你嫁衣比飞花还要艳烈,你启唇似又要咏遍《上邪》,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
  • 二十四景之立仙庭

    二十四景之立仙庭

    东州一对小强盗,掀起修真狂浪潮,天涯咫尺聚通真,我立仙庭悬九霄,世间宗门都俯首,踏步浪头仰天笑。
  • 善良的皇者

    善良的皇者

    本是一个心性淡薄,善良仁慈的人,无奈生在了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在家人的羽翼里,雏鹰永远不知如何飞翔,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乱世里,一切都很无奈,定亲宴上,当心爱的女子离他而去之时,他将血往肚里咽,将泪往心里流,这才明白有很多事不是自己认识的那样......一次机缘巧合,他脱离了家族的保护,失落在外,方才知世事之艰难,没有了光环的他,将如何在这乱世求存?一块奇怪的石头,一卷古老的残卷,一段颠覆伦常的爱恋,一位倾国倾城的红颜......本书不同于现在盛行的仙侠的11,冷血......但却波澜壮阔,爱情,亲情,友情,真实而浪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直想写一本书,为自己的六年书龄留下点什么,早有构思,如今终于鼓起勇气。
  • 邪狱神皇

    邪狱神皇

    惊云破晓战九天!无数远古魔神,跨界而来,录夺众生之力,打出一记逆乱时空、切割阴阳的惊天战技,想要彻底湮灭鸿蒙世界。言辰头顶六道轮回盘,脚踏黄泉水,十二都天神煞护持左近,又有那至圣天龙魂盘绕身后,双眼开阖间,流露出种种大道气息。“可笑虫蚁,不识大道!逆天?当为齑粉!”言毕,苍天雨血,亿万生灵惊惧。
  • 星球进化:末日法则

    星球进化:末日法则

    这个世界,人类生存面临威胁,丧尸、叛军、史前巨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权威!拉格拉维斯似乎在重复......重复着地球从远古进化至今!怪异的博士实验药剂,将人进化,甚至是怪物......零星的记忆碎片,似乎是那无论如何都无法打破的禁忌。(读者QQ群号450432930,欢迎哦~)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孪生的爱

    孪生的爱

    霸气忠犬攻×冰山冷漠受第一次写小说,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不过希望大家喜欢
  • 美女的神级管家

    美女的神级管家

    极品男保姆,进入到一家美女如云的合租别墅!帮美女洗澡,给美女穿衣,甚至给美女服务,只要美女要求的,高朝一定奋不顾身!更加让高朝抓狂的是,时不时会有特殊技能从天而降:透视、隐身、变身、、、、、、、高朝被女神玩,何尝不是高朝在玩女神!
  • 盗海记

    盗海记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英雄出乱世。狂龙大侠唐山克,与爱侣肖凌珠面对混乱时局,悲愤无力挽救,收集了大量不仁诸侯的财宝运往海外,期盼后世出奇才,可以用以救国救民。百年后第八代徒孙文玉书,历经千辛万苦,受尽各种磨难,终于从海外取回宝藏,并用此帮助朝廷打败大辽国,还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