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生活:我出生在这座城市,我对这里又爱又恨,从小我不是很喜欢这里,它经济不发达,空气污染严重,人与人之间又十分冷漠。我曾经在心里暗暗想着,将来一定要离开这里,到大城市去,见见世面。为此我发奋学习,终于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毕业之后我留在了北京工作,又辗转在上海停留一年,而后又回到这里。我很喜欢北京,我喜欢那这里人与人之间的热络,说话礼貌且有分寸,我在那里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却乐在其中。
但父母不乐意我在外地,他们觉得只有我一个孩子,应该在身边,而且父母身边朋友的那些在外地的孩子,最后都回来了,于是他们断定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有一天会忍受不了回到家里。所以他们百般劝说,让我回到出生的地方,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安稳度过一生。我曾经多次反抗,但无奈父母之命不可违,我最终妥协,回到了家里。
现在的我,在自己的家乡,有自己的车子自己的大房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无忧。父母知道是强迫我回来,于是对我心怀歉意,一切都顺我的意,在生活和金钱上从不吝啬。我在这座城市一家企业上班,它属于国有的垄断行业,工作清闲工资也不错,每天早晨我七点半起床,洗漱吃饭,八点十分出门,开车去上班,有时看着公交车上的人挤人,觉得自己有车真的是一种幸福。上午十一点下班,开车回家,母亲已经做好了丰盛的午饭。吃完饭再午睡一会儿。下午两点半到五点,我看看报纸,和同事聊聊天,偶尔做做工作,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下班很早,约同事吃饭看电影,或者泡泡咖啡馆,然后回家上网,放点爵士乐来听,再给自己泡上一杯咖啡,慢慢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晚上十点多就可以上床睡觉了。
这座城市开始变得干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很多北京有的品牌这里也有了,高档的商场,宽敞的马路,总是让我错觉自己依然还在北京。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基本上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但我念念不忘曾经的日子,很多次去北京小住,但我逐渐发现,我已不再适合在北京,每当我挤着地铁穿行这座城市时,我格外怀念自己开车飞驰在路上的感觉。难道我真的忍受不了这些曾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吗?
我喜欢写作,出过几本书,喜欢播音主持,业余的时间除了和朋友逛街泡吧,就是写作。我有一个团队,做电子杂志,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马上就有新刊出版了,我们都很忙碌。
我一周有四档节目上线,苹果的Podcast我总是在第一的位置,我喜欢播音主持,它延续了我大学时的兴趣爱好。这些我都没有放弃,都在继续。
我也会经常去北京,因为我还在做着广告创意的事情。我有自己的团队,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可以不用付出那么多额外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很多,有时我觉得,何乐而不为呢?
好像除了我换了一座城市换了一份工作,其他都没有怎么改变,但我总是觉得自己老了,一眼可以望得到头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最后的归宿吗?
两种生活,你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呢?
有太多人和我说过自己的生活,也说过自己的忧虑,担心现在自己所做的事情,担心自己的未来,只是谁也不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否会影响甚至是决定自己的以后。我觉得,不管未来如何,眼下的每一步都是你曾经的选择,都是过去的馈赠,要学会承担学会面对,要做有担当的人,学会珍惜学会舍得。
因为,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只说再见,不谈离别
这一年的夏天,我又在北京,说来也巧,每到盛夏时节我或多或少都会在这里。我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对这座城市的情结,但几年前我义无反顾离开这里,想来多少有些莽撞。那几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我明白了许多,而最重要和收益最大的,是改变了许多。
当我在叛逆期时,认为自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好似汪洋之中的一叶小舟,不起眼,没有力量,顺流而行,无法遇到适合停泊的港口。但现在我却认为自己是一颗种子,要遇到合适的土壤才可以心甘情愿生根发芽。需要有滋养,需要经历风雨才可以萌发生命力,更多的体悟,需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去自我探寻。
在北京的这几个月,有猫和狗陪伴,它们都是小朋友,调皮捣蛋。国宝(猫的名字)十分可人,喜欢让你抚摸喜欢你给它抓痒,唯一让我抓狂的是它会在半夜抓我的脚。它发脾气的方式就是躲在床下不吃不喝,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是它某天在床头的小台子上睡觉,结果睡蒙了从上面掉下来砸在了同样在熟睡的我的脸上。
就是这样的一天天,如果细细品来或许带点乏味,但日子不就是如此?惊喜和起落如果每天发生最后也会没了滋味。夏天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在炎热了一天之后在夜晚散步;是一个人听着音乐在院子里喝茶;是和好朋友在大排档喝酒聊天;是冰镇了冷饮和西瓜分享给身边的人;是能够每天都创造出一点小变化,不让自己看起来那么无趣。
6月下旬的时候,拥有了人生当中第一个文身,把一句拉丁文文在了小腿上。其实一直都很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纪念某些人事,文身是我想到最特别的,下了许久决心终于完成。不是想象当中的那种疼痛,那是我从未经受的,犹如一根针固定频率地刺入肌肤,反复、尖锐,之后会上瘾,会喜欢上这种刺痛,会觉得从内心里发痒,想要经受这般刺激。请饶恕我的小自私,不能够分享文身的内容,那是属于我独自的小秘密。
我在几个月前就意识到,7月会是我这二十多年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月,我自己发起和决定了一些事情,成为我现阶段自以为最为关键的分水岭。如果说曾经对我的潜移默化唯一的影响,就是我现在勇于将时间劈成两半,过去不再来,而自己或许会朝着另外一个许多人未曾想过的方向前往。
我用了十几万字总结了自己的过去,包括写作、生活、感悟,还有那些不可与人直接分享的秘密。写作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就算你直面自己破开的胸膛,但其实依然隔着一层纱,故而真实纯粹,但却依然在暗处。我用这样的方式与过去告别,也以这种表达为自己铺路,而写下这些文字,就是在与过去告别。
打开相册看这一年的时光,觉得时间迅疾,它不由你的控制,不会因为你的记录或主观力量就会有半点迟疑,它自有章法,而你能做的是在心中主观将它拉长或缩短。
另外一份告别属于《OUR》杂志,它在发行了8月的三周年特刊之后,就会暂时离开。做这个决定自然下了非常大的决心,我们用了三年时间不断往外掏,却逐渐忽略了自我的充实和填满,电子杂志本身的框架和大环境的制约也不再符合我们的更多构想。而在三周年之时的急流勇退是我们共同的决定,但我们不会离开,这是一个分号,句子远远没有结束,我们依然还在,未来依然还在。
而最为重要的告别或是暗示,来源于自己的身体,老实地说,这是我低烧的第三个月了,我曾经说过这暗示远比外在的决定更为直接和残酷,它会让你必须主动去接受和放弃一些事情,会让你重新审视过去的种种行径。正是因为曾经的横冲直撞,才带来今天依旧不知缘由的身体警告,它或许在警示自己要更多地关心自己,或许我会用此后的许多时光来静养和调整,重新蓄积力量。
有时会在身体无法承受躺下休息时,想起许多往事,想到曾经自己亲手造下的诸多恶因。我曾经很少直面这些事情,而今从头越过,一切都变得格外透明,这就如同北京前几天那场突如其来措手不及的暴雨,它可以洗刷许多堆积已久的尘埃,也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暴露曾经造下的缺陷。它不是河流,不会源源不断,也不会顺势流淌,它是几乎静止的死水,淹没曾经覆盖的过往,恰好出现在了最需要的时刻,让你不得不直面和讨伐。
如此看来,新书的出版、我说的离开、杂志的暂别、身体的暗示,共同构成了7月我必须要做的决定。有人说,在我们无法理解自己之前,不要去谈理解他人。就如同不会所有人都理解你接受你,所有的一切都会是妄言,最为本真的,是与自己对话时无法与人分享的点滴。我很庆幸我依然有着这份勇气。
看到一句话:生命的功课,即使起初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却有必要即刻开始。实践一旦进行,错误和方式就会自动调整和归位。
该不是我的心,还在小声唱着。该不是这场雨,一直都没停。
或许在内心深处,我渴望着离开,清理掉许多本不应该的附加,用来接受那些真实识别那些虚假,用来克制内心当中蠢蠢欲动的欲望,用来改正自己以变得更加平和和隐忍,也让自己之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定和不负我心。而今我开始做这样的尝试,逐渐归隐,该做的事情依然要做,而曾经执念的种种,都会努力放下,手中把握的事情只能有为数不多的几件,之后丢弃掉曾经的虚妄,才能抓住本应该珍惜的所得。
生活要开始越发寂静和有质量,要去勇于放弃和担当,那些应该消失的人,都已经消失,那些要来的人,即将到来。我要做的,是不断汲取,是停下脚步,是留出空间,为自己,同样也为他人。
如果某一天我可以真正做到完全交付自己,或许会在自己的身体内建立某种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秩序,它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如同河流入海落叶归根,没有亏欠不会索取,不知畏惧不懂退缩。饮下一杯叫作“重新开始”的酒,全神贯注,不谈别离,只是说声再见。
有些事情的不说会印证它的真实,有些人事的放任是之后分辨的清醒,适当的缄默或许会带来更多的彼此宽恕。那么就让我带着这一切的告别和暗示,前往与你真正相互依托相互携手的未来。而那些还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飘散在曾经同样无法言语的寂静之地。
我心意笃定,与你狭路相逢。这便是在此后时光里我或许与你最好的邂逅,我们尚未在去路上的一期一会。
再不为梦想我们就老了
01
我曾经说,我看见过盛大的开始,也曾经为这开始付出一些努力,那么回报就会千里迢迢来看我。而今看来,曾经的一切也并非没有意义,即便我的心已经变了模样,但那时光却微醺了风景,我看见的是一场离别,有人站在不远处默默守望,将过往都化作了回忆。只是无论在哪里的旅行,最终都要回到起点,即便这世界轻薄了你,即便你没有了目的。但我愿意用我几年的时光告诉你,你耗尽的光阴,也是留恋曾经前往未来的身影。
当我拖着行李箱来到机场,换好了登机牌,站在高大的落地窗前最后一次看着这座城市时,我按捺不住流下了眼泪,跨出的这一步,真的好难好难。在经过了那么多事情,度过了那么多时日,我终于可以告诉自己,走吧,你做到了。
02